在外形上,飛彈前部的空氣進氣口到尾部噴口的切麵、動力裝置都與整個彈體融為一體。在進氣口中央部分的錐體內,除了安裝有控製係統組件和戰鬥部外,在飛彈的整個內腔裏還包括有整體式衝壓發動機的進氣道,以及主發動機使用的燃料和內裝式固體火箭助推劑。如此高度集成的結構設計不僅大幅提高了飛彈氣動性能,而且顯著減少了飛彈體積。


    該飛彈的高超音速飛行和在自導段極低的飛行高度極大地增加了敵方防空係統的攔截難度。即使是裝備"宙斯盾"係統的艦隊,對這樣的飛彈也幾乎無法實施有效攔截。


    現在已知該飛彈對目標攻擊的方式共有兩種:一是高低綜合攻擊方式。飛彈從發射箱彈出後,安裝在衝壓噴氣發動機燃燒室內的固體火箭助推器立即點火,將飛彈加速到衝壓發動機工作速度(2.5馬赫)時,助推器停止工作,隨後在迎麵氣流的作用下自動脫離彈體。與此同時,採用液體燃料的衝壓發動機進入工作狀態,使飛彈繼續以2.5馬赫的速度作超音速巡航飛行,這時飛彈上的慣性導航係統將飛彈導向預定目標區,當飛行至目標還有80千米時,主/被動雷達導引頭開機搜索目標,同時飛彈急劇降至5~15米,在飛彈命中目標前數秒鍾,引信開始工作,以引爆戰鬥部摧毀目標。據俄方稱,這種攻擊方式的最大射程可達600千米。


    二是掠海攻擊方式。飛彈被彈出發射箱後,發動機開始工作,飛彈隨後降低高度至5~15米。整個攻擊過程中,飛彈一直保持這一高度,直至命中目標。採用這種攻擊方式時,飛彈的最大射程約320千米。雖然這種方式在攻擊距離上不如前者,但擁有極高的抗毀性和強大的突防能力。


    ss-cx-5飛彈安裝有高效的計算機係統和主/被動雙模雷達導引頭。由於係統中已輸入規避敵防空火力的參數,因此可有效對付敵方施放的各種主動、被動幹擾。作戰時,"夏伯陽"級可按照一枚飛彈對付一艘敵艦或齊射對付一個敵編隊的方式發射飛彈。在擊毀主要被攻擊目標後,其它已發射出去的飛彈會自動選擇攻擊敵編隊中的其它目標。


    ss-cx-5飛彈平時都裝在通用貯運發射箱裏,彈體與發射箱的內表麵幾乎沒有什麽間隙。飛彈貯存期為3年,在此期間無需對飛彈進行檢查,可以隨時投入作戰使用。帶飛彈的貯運發射箱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不需要加注液體和氣體,對載體和貯存地點的氣候沒有特殊要求。所有這些都大大簡化了使用與保養工作,而且也保證了飛彈有很高的可靠性。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由於ss-cx-5飛彈採用冷發射技術,因此不存在燃氣排導問題。


    ◆防空係統


    要談"夏伯陽"級上的防空飛彈垂直發射係統,就不能不談到蘇聯的"左輪"式垂直發射係統。自從這種圓形基座的垂直發射係統在"基洛夫"級上出現後,它就成為蘇聯海軍乃至今天俄海軍的標準垂直發射方式。


    蘇聯當年在設計"左輪"式垂直發射係統時,根本沒有考慮任何通用性的問題。蘇聯武器的發展從來都是走的一條專門化的路線,隻求在主要指標上超群,其他問題則一概可以不問。作為s-300飛彈艦載型的sa-n-6,對貯存、發射和耐環境問題解決得相當出色,蘇聯海軍無需對這一結構作過多的改進。因此,蘇聯海軍的垂直發射係統其實僅僅是一個容器或者說一個彈藥儲藏庫罷了。而作為一個彈藥庫,開設較少的開口一方麵會更安全,另一方麵則有助於上甲板的整體防禦指數不過多下降,所以蘇聯很簡單地就將發射口開設了一個,維持了"基洛夫"級、"光榮"級重裝甲甲板的防護力。


    蘇聯採用"左輪"式垂直發射裝置還有一個原因,即sa-n-6飛彈發射筒的支撐受力結構都設計在側麵,而不是筒底。相反,它的筒底還要求必須有一定的安全空間,以備意外時卸壓用。因此,發射係統將飛彈懸掛在中軸支架上,下麵實際上是懸空的,-個受力支架最大可利用效率當然是在周圍掛滿,這樣電氣線路的布線和線路的防護性都能達到最優化。結果,隻有一個發射口的"左輪"式旋轉彈艙結構就這樣產生了。


    sa-n-6飛彈的貯存/發射裝置之所以採用圓筒,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強度高的優點。這個優點很重要,因為艦載垂直發射係統每一個基座都是由裝甲包裹的,這是重點區域,防護要求級別最高。圓筒形的結構在強度上優於方形,而且圓形的周長較小,同樣裝甲防護力下重量會輕很多。另外,在飛彈發射失敗或者是意外點火、發生火災時,需要往發射單元內注水,圓形的單元強度高,不易變形:當飛彈出現爆炸等意外事故時,圓形筒被破壞的程度比方形的小,在卸壓口設置合理的情況下甚至艦內都不會受到大的影響。所以該裝置的發射門雖然隻有一個,但卸壓口卻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圓型單元頂端。


    現在回過頭再說"夏伯陽"級上的艦載防空係統。在設計之初,蘇聯預測未來10至15年其水麵艦艇麵臨的空中威脅將增大3~5倍,打擊距離也將增加2倍以上,所以對新一代艦載防空係統的要求是要擁有更高的命中率、更遠的射程以及對付低空突防飛行器,如巡航飛彈、反艦飛彈的能力。此外,新型艦載防空係統還要能攔截戰術彈道飛彈,打擊空中預警機、隱身戰機及有源幹擾機等,其中技術挑戰性最大的是攔截戰術彈道飛彈(atb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