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艦:吉野(第一遊擊隊司令坪井航三海軍少將旗艦,艦長大佐河原要一)、浪速(艦長大佐東鄉平八郎)、高千穗(艦長大佐野村貞)、秋津洲(艦長少佐上村彥之丞)
本隊
巡洋艦:鬆島(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海軍中將旗艦,艦長大佐?本知道)、嚴島(艦長大佐橫尾道昱)、橋立(艦長大佐日高壯之丞)、比?(艦長少佐櫻井規矩之左右)、千代田(艦長大佐內田正敏)
舊式鐵甲艦:扶桑(艦長大佐新井有貫)
炮艦:赤城 ;武裝商船(代用巡洋艦):西京丸(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的座艦)
北洋水師艦艇
鐵甲艦:定遠(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旗艦,管帶右翼總兵劉步蟾)、鎮遠(管帶左翼總兵林泰曾)
巡洋艦:來遠(管帶副將邱寶仁)、經遠(管帶副將林永升)、致遠(管帶副將鄧世昌)、靖遠(管帶副將葉祖?)、濟遠(管帶副將方伯謙)、廣甲(管帶都司吳敬榮)、超勇(管帶參將黃建勛)、揚威(管帶參將林履中)、平遠(管帶都司李和)、廣丙(管帶都司程璧光)
炮艦:鎮南、鎮中
魚雷艇:福龍、左隊一、右隊二、右隊三
海戰影響
黃海海戰是海軍發展到鐵甲艦時代後的一次大規模海上艦隊決戰,頗受世界各國海軍人士的重視。
北洋海軍的兩艘鐵甲艦顯示了防禦能力的優勢,厚裝甲無一處被擊穿。戰艦依然是海軍中不可替代的主力艦。安裝重型火炮的相對小型戰艦在海戰中效用不高。
北洋海軍在大口徑火炮方麵占優勢,但射速較低。聯合艦隊各主力艦均裝備了中口徑速射炮,通過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彌補了其大口徑火炮的不足。對19世紀末海軍的武備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此役後各國海軍設計的戰艦,均重視提高大口徑火炮的射速,並強化中口徑速射炮的火力。
海戰雙方都針對性選擇了不同的陣型。聯合艦隊採用單縱陣有良好協調性。北洋海軍各艦艦首向敵,因對準不同的軍艦,出現陣形紊亂導致各自為戰的局麵。各國海軍得出結論,海戰中最重要的是陣型的整齊與協調;縱陣比橫陣更適合發揚火力。
聯合艦隊在海戰中機動性占有優勢,第一遊擊隊編隊航速達到15海裏,海戰中進退自如,始終掌握著選擇進攻目標與時機的主動權。
關於方伯謙的爭論
黃海海戰結束以後,8月24日,濟遠艦管帶方伯謙被以「臨陣退縮,致將船伍牽亂」的罪名斬首。
關於對方伯謙的評價,史界至今仍有爭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方伯謙家鄉福建省出現了為方伯謙翻案的熱潮。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以外研究北洋海軍史和甲午戰爭史的學者卻表現出謹慎的沉默,很多著名學者認為以現有的史料,尚不足以翻案。
(日:俄)蔚山海戰 [本章字數:832 最新更新時間:2010-01-14 11:00:00.0]
----------------------------------------------------
蔚山海戰是日俄戰爭期間日本海軍與俄國海軍內之間發生的一次海戰
日期:1904年8月14日
位置:日本海
參戰者
日本指揮官:上村彥之丞海軍中將
兵力:4艘裝甲巡洋艦、2艘巡洋艦
傷亡:無艦船損失
俄國指揮官:亞辛海軍少將
兵力:3艘裝甲巡洋艦
傷亡:損失1艘
蔚山海戰(battle of ulsan,1904年8月14日)是日俄戰爭中兩國在黃海海戰(1904年)之後4天爆發的一次較小規模的海上衝突。
背景
日俄戰爭爆發後,俄國海軍駐海參崴基地,由3艘裝甲巡洋艦(格羅姆鮑伊號、俄羅斯號、留裏克號)為基幹組成的巡洋艦分艦隊,在雙方公告開戰的當天,就出現在日本海域,進行破交作戰。這支分艦隊頻繁出擊,給日本海上運輸造成相當大的麻煩。尤其6月15日俄海參崴分艦隊在對馬海峽附近擊沉日本的“常陸丸”、“佐渡丸”(一個近衛團的陸軍官兵葬身海底,並損失了18門攻城重炮)。當擔任海峽警備任務的日本聯合艦隊第二艦隊趕到現場時俄艦早已全無蹤影。海參崴分艦隊繼續沿日本本州島西海岸向北掃蕩,擊沉3艘、攔截4艘並俘虜2艘貨船後,平安返航。日本舉國譁然,聯合艦隊第二艦隊司令上村彥之丞中將的家宅被民眾搗毀。7月海參崴分艦隊穿過津輕海峽,沿日本東海岸南下,擊沉了多艘貨船,並出現在東京灣附近海域,京畿震動,日本集結大規模兵力攔截,而俄艦隊再次平安返航。
海戰
8月12日,俄海參崴分艦隊南下對馬海峽,接應駐旅順的俄國太平洋艦隊突圍撤往海參崴(該艦隊已於8月10日被擊潰)。 8月14日淩晨,海參崴分艦隊在對馬海峽遭遇聯合艦隊第二艦隊的4艘裝甲巡洋艦(出雲、常磐、磐手、吾妻)。 5點20分,日艦開始炮擊。日艦在數量、火力、航速方麵占有優勢。俄艦試圖突破日艦攔截。位於艦列末尾的俄艦留裏克號在日艦重點打擊之下舵機受損脫離隊列,喪失戰鬥力。俄艦試圖救助留裏克號,最後放棄。8點30分,俄艦格羅姆鮑伊號、俄羅斯號通過不斷機動突破日艦堵截。日艦磐手號受傷先行返航,吾妻號發生故障,最終日艦放棄追擊。留裏克號為避免被日艦俘虜自沉。
本隊
巡洋艦:鬆島(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海軍中將旗艦,艦長大佐?本知道)、嚴島(艦長大佐橫尾道昱)、橋立(艦長大佐日高壯之丞)、比?(艦長少佐櫻井規矩之左右)、千代田(艦長大佐內田正敏)
舊式鐵甲艦:扶桑(艦長大佐新井有貫)
炮艦:赤城 ;武裝商船(代用巡洋艦):西京丸(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的座艦)
北洋水師艦艇
鐵甲艦:定遠(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旗艦,管帶右翼總兵劉步蟾)、鎮遠(管帶左翼總兵林泰曾)
巡洋艦:來遠(管帶副將邱寶仁)、經遠(管帶副將林永升)、致遠(管帶副將鄧世昌)、靖遠(管帶副將葉祖?)、濟遠(管帶副將方伯謙)、廣甲(管帶都司吳敬榮)、超勇(管帶參將黃建勛)、揚威(管帶參將林履中)、平遠(管帶都司李和)、廣丙(管帶都司程璧光)
炮艦:鎮南、鎮中
魚雷艇:福龍、左隊一、右隊二、右隊三
海戰影響
黃海海戰是海軍發展到鐵甲艦時代後的一次大規模海上艦隊決戰,頗受世界各國海軍人士的重視。
北洋海軍的兩艘鐵甲艦顯示了防禦能力的優勢,厚裝甲無一處被擊穿。戰艦依然是海軍中不可替代的主力艦。安裝重型火炮的相對小型戰艦在海戰中效用不高。
北洋海軍在大口徑火炮方麵占優勢,但射速較低。聯合艦隊各主力艦均裝備了中口徑速射炮,通過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彌補了其大口徑火炮的不足。對19世紀末海軍的武備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此役後各國海軍設計的戰艦,均重視提高大口徑火炮的射速,並強化中口徑速射炮的火力。
海戰雙方都針對性選擇了不同的陣型。聯合艦隊採用單縱陣有良好協調性。北洋海軍各艦艦首向敵,因對準不同的軍艦,出現陣形紊亂導致各自為戰的局麵。各國海軍得出結論,海戰中最重要的是陣型的整齊與協調;縱陣比橫陣更適合發揚火力。
聯合艦隊在海戰中機動性占有優勢,第一遊擊隊編隊航速達到15海裏,海戰中進退自如,始終掌握著選擇進攻目標與時機的主動權。
關於方伯謙的爭論
黃海海戰結束以後,8月24日,濟遠艦管帶方伯謙被以「臨陣退縮,致將船伍牽亂」的罪名斬首。
關於對方伯謙的評價,史界至今仍有爭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方伯謙家鄉福建省出現了為方伯謙翻案的熱潮。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以外研究北洋海軍史和甲午戰爭史的學者卻表現出謹慎的沉默,很多著名學者認為以現有的史料,尚不足以翻案。
(日:俄)蔚山海戰 [本章字數:832 最新更新時間:2010-01-14 11:00:00.0]
----------------------------------------------------
蔚山海戰是日俄戰爭期間日本海軍與俄國海軍內之間發生的一次海戰
日期:1904年8月14日
位置:日本海
參戰者
日本指揮官:上村彥之丞海軍中將
兵力:4艘裝甲巡洋艦、2艘巡洋艦
傷亡:無艦船損失
俄國指揮官:亞辛海軍少將
兵力:3艘裝甲巡洋艦
傷亡:損失1艘
蔚山海戰(battle of ulsan,1904年8月14日)是日俄戰爭中兩國在黃海海戰(1904年)之後4天爆發的一次較小規模的海上衝突。
背景
日俄戰爭爆發後,俄國海軍駐海參崴基地,由3艘裝甲巡洋艦(格羅姆鮑伊號、俄羅斯號、留裏克號)為基幹組成的巡洋艦分艦隊,在雙方公告開戰的當天,就出現在日本海域,進行破交作戰。這支分艦隊頻繁出擊,給日本海上運輸造成相當大的麻煩。尤其6月15日俄海參崴分艦隊在對馬海峽附近擊沉日本的“常陸丸”、“佐渡丸”(一個近衛團的陸軍官兵葬身海底,並損失了18門攻城重炮)。當擔任海峽警備任務的日本聯合艦隊第二艦隊趕到現場時俄艦早已全無蹤影。海參崴分艦隊繼續沿日本本州島西海岸向北掃蕩,擊沉3艘、攔截4艘並俘虜2艘貨船後,平安返航。日本舉國譁然,聯合艦隊第二艦隊司令上村彥之丞中將的家宅被民眾搗毀。7月海參崴分艦隊穿過津輕海峽,沿日本東海岸南下,擊沉了多艘貨船,並出現在東京灣附近海域,京畿震動,日本集結大規模兵力攔截,而俄艦隊再次平安返航。
海戰
8月12日,俄海參崴分艦隊南下對馬海峽,接應駐旅順的俄國太平洋艦隊突圍撤往海參崴(該艦隊已於8月10日被擊潰)。 8月14日淩晨,海參崴分艦隊在對馬海峽遭遇聯合艦隊第二艦隊的4艘裝甲巡洋艦(出雲、常磐、磐手、吾妻)。 5點20分,日艦開始炮擊。日艦在數量、火力、航速方麵占有優勢。俄艦試圖突破日艦攔截。位於艦列末尾的俄艦留裏克號在日艦重點打擊之下舵機受損脫離隊列,喪失戰鬥力。俄艦試圖救助留裏克號,最後放棄。8點30分,俄艦格羅姆鮑伊號、俄羅斯號通過不斷機動突破日艦堵截。日艦磐手號受傷先行返航,吾妻號發生故障,最終日艦放棄追擊。留裏克號為避免被日艦俘虜自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