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巡洋艦3艘;


    驅逐艦16艘


    第三特混大隊:司令官:弗雷德裏克?謝爾曼少將 旗艦:航空母艦埃塞克斯號(es*** cv-9)


    航空母艦:列克星敦號 (le性ton)、埃塞克斯號(es*** cv-9) ;


    輕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princeton cvl-23)、(monterey cvl-26);


    戰列艦:華盛頓號(washington)、麻薩諸塞號(massachusetts)、南達科他號(south dakota)、阿拉巴馬號(albama) ;


    輕巡洋艦4艘;


    驅逐艦13艘


    第四特混大隊:司令官:拉爾夫?戴維森少將 旗艦:航空母艦富蘭克林號(franklin cv-13)


    航空母艦:富蘭克林號(franklin cv-13)、企業號(enterprise cv-6) ;


    輕型航空母艦:貝勒伍德號(belleau wood cvl-24)、聖哈辛托號(san jacinto cvl-30);


    重巡洋艦2艘;


    驅逐艦15艘


    第三艦隊第34特混艦隊,司令官:威利斯?李(willis a. lee)中將,由第38航空特遣艦隊抽出一部編成:戰列艦6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17艘


    潛艇艦隊:4艘


    第七艦隊及皇家澳大利亞海軍


    第七艦隊南西太平洋方麵軍 指揮官:托馬斯?金凱德海軍中將


    炮火支持群、中央艦隊:戰列艦:密西西比號(mississippi)、馬裏蘭號(marnd)、西維吉尼亞號(west virginia)、田納西號(tennessee)、加利福尼亞號(california)、賓夕法尼亞號(pennsylvania), 驅逐艦6艘


    左翼艦隊: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2艘,第56驅逐艦隊:驅逐艦9艘


    右翼艦隊: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2艘,第24驅逐艦隊:驅逐艦6艘,第54驅逐艦隊:驅逐艦7艘


    第七艦隊高速魚雷艇隊:魚雷艇39艘(3大隊·13個小隊)


    護衛航空母艦戰鬥群:護衛航空母艦:4艘、驅逐艦3艘、護衛驅逐艦4艘


    第一分遣艦隊:護航航母:6艘,驅逐艦:3艘、護衛驅逐艦:4艘


    第二分遣艦隊:護航航母:6艘,驅逐艦:26艘,


    第三分遣艦隊:護航航母:6艘,驅逐艦:3艘、護衛驅逐艦:5艘


    潛艇部隊:北部攻擊特遣tf-78,南部攻擊特遣tf-79


    結局


    雷伊泰灣海戰從海上保證了美國第六軍的登陸點。在此後更艱苦的萊特島戰役中美軍一直到1944年12月末才完全控製了該島。


    雷伊泰灣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海戰,也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戰。這場海戰消滅了日本的海軍力量,除了陸上基地的飛機外,日本海軍幾乎已不存在了,美軍取得了絕對的製海權。小澤在戰後受審時說:“在這一戰之後,日本的海麵兵力就變成了絕對性的輔助部隊,除了某些特種性質的船隻以外,對於海麵軍艦已經是再無用場可派了。”


    海戰末期,據守菲律賓北部空軍基地的日本海軍大西瀧治郎中將,批準了神風特攻隊向雷伊泰灣內的盟軍艦隊發動自殺性攻擊。10月25日皇家海軍澳大利亞號巡洋艦再次被創,它不得不退出戰場修復。美國護衛航空母艦一艘被沉,五艘被傷。


    對哈爾西的批評


    哈爾西因為帶走了威利斯?李的戰列艦去追逐小澤的航空母艦,以及在收到金凱德的第一次求救後,沒有立刻將這些戰列艦派回而受批評。戰後他這樣解釋他的決定:


    我的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在10月24日下午發現了日本的北路航空母艦,這樣一來敵軍所有的海軍艦隊都被發現了。對我來說坐守在聖貝納迪諾海峽是可笑的。我在晚間集中了我的力量,在清晨對北路艦隊開火。我以為中路艦隊在錫布延海已被重創,對第七艦隊不再是任何大的威脅了。


    在薩馬海的美軍指揮官克利夫頓?斯普拉格上將對此提疑義:


    我們沒有接到任何情報說北邊的入口不再被防守,因此我們以為我們的北翼不會被暴露在任何危險中。


    海軍歷史學家薩繆爾?莫裏森評論說:


    假如李的戰列艦在收到金凱德的求救電後立刻返回的話,假如它們沒有等驅逐艦用兩個半多個小時的時間加油的話,那麽在當時海軍最有經驗的李的指揮下,六艘現代的戰列艦戰線可以及時到達聖貝納迪諾海峽,來對付栗田的中路艦隊……雖然海軍作戰總有不意,但我們完全有理由設想李可以摧毀栗田的中路艦隊。


    2戰(日:英)馬來海戰 [本章字數:324 最新更新時間:2010-01-12 10:00:00.0]


    ----------------------------------------------------


    1941年12月7日,日本軍隊在襲擊珍珠港的同時,派兵在泰國等地登陸,然後越過馬來亞(今馬來西亞)邊界向新加坡進攻。12月8日,英國遠東艦隊(代號z艦隊)司令菲利普斯上將率領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戰列巡洋艦“反擊”號和4艘驅逐艦離新加坡北上,企圖襲擊日軍運兵船。12月9日,z艦隊被日軍潛艇發現,準備返航新加坡。12月10日,日軍34架轟炸機和51架魚雷機從越南西貢起飛,撲向z艦隊。日軍飛機在馬來亞關丹以東海麵發現英艦便接連向兩艘主力艦發動攻擊,僅用1個半小時,就將英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艦“反擊”號擊沉,日機無一損失。此戰,使盟國在一段時間內沒有一艘戰列艦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作戰,極大地打擊了英軍的士氣,加快了日軍侵占東南亞的步伐。


    甲午(中:日)黃海海戰 [本章字數:2867 最新更新時間:2010-01-13 10:00:00.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