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戰的尾聲,下午3時30分,在海戰已經進行了2個多小時後,由迪馬努瓦海軍少將率領的聯合艦隊前衛返回了戰場,但在返回途中有兩艘自己的戰艦竟然發生相撞而退出戰鬥,麵對嚴陣以待的英國艦隊,僅僅20分鍾這次反攻就告失敗。“勝利”號對掉頭逃跑的聯合艦隊進行了一次齊射,以示送行,納爾遜就在這炮聲中與世長辭。


    【戰爭結果】


    10月21日下午4時30分,炮聲終於停了下來,但瀰漫的硝煙、濃厚的火藥味仍籠罩在戰場上空。鮮血染紅了海麵,有的軍艦還在燃燒。整個會戰,英軍共死449人,傷1214人。法軍死3373人,傷1155人。西班牙軍共死1022人,傷1383人。總計聯合艦隊被俘三四千人之間。傷、斃、俘加在一起,共有1.4萬人。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的33艘戰列艦中,有12艘被俘,7艘完全喪失戰鬥力,1艘正在起火燃燒,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羅陀。當夜幕將垂時,風暴大作,一連就是四天,多數負傷船隻都自動沉沒,包括所有的英軍戰利品在內,隻有4艘例外。而在整個會戰中和風暴之中,英國都未損失一艘船。


    10月27日,柯林伍德派拉皮羅提爾中尉所指揮的小船“皮克爾”號回國報捷。11月4日,拉皮羅提爾在法爾茅斯上岸後,在那裏隻停留了半點鍾,即出發前往倫敦。他一路調換了19次馬,於11月6日清晨1時趕到海軍部。拉皮羅提爾見到英國海軍部長的第一句話是:“報告!我們獲得了一次偉大的勝利,但是卻喪失了納爾遜勳爵!”


    【對特拉法爾加海戰的評價】


    特拉法爾加海戰是帆船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場漂亮的殲滅戰,也是19世紀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納爾遜在這場海戰中敢於突破陳舊的戰鬥序列理論,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使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一敗塗地。納爾遜非凡的膽略和高超的指揮藝術,使他成為一代名將而功垂史冊。英吉利民族為他而深感自豪。他的敵人拿破崙對他也是推崇備至的,當聽到納爾遜的死訊後,拿破崙當即命令在每艘法國的軍艦上,都應掛上納爾遜的畫像,是為紀念他,同時也是以他作為法軍學習的榜樣。這從一個例子,也反應出拿破崙所具有的統帥氣質和大將風度。此後不久,隨著蒸汽動力戰艦的出現,一個新的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


    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在《西洋世界軍事史》中評價說:“無論從那一方麵來說,特拉法爾加海戰都是一個值得記憶的會戰,它對於歷史具有廣泛的影響。它把拿破崙征服英國的夢想完全擊碎了。一百年來的英法海上爭霸戰從此告一結束。它使英國獲得了一個海洋帝國,這個帝國維持達一個世紀以上。


    特拉法爾加海戰200周年祭


    2005年6月27日,100多艘艦船齊聚英格蘭南部海域,準備參加28日開始的特拉法爾加海戰200周年紀念活動。從26日夜開始,來自35個國家的160餘艘戰艦和船隻聚集在英格蘭南部樸次茅斯港附近的索倫特海峽,參加紀念1805年英國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指揮英國海軍艦隊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國與西班牙聯合艦隊。


    為紀念這場海戰,來自35個國家的160餘艘戰艦和船隻齊聚英格蘭南部海域,準備重現當年海戰壯觀場景。在28日舉行的慶典中,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也登上英國皇家海軍船隻,完成了這次世界最大規模的海軍艦隊檢閱。 為紀念特拉法爾加海戰200周年,來自35個國家的共167艘艦隻齊聚英格蘭南部海域,準備重現當年海戰的壯觀場景。


    (日俄)對馬海峽海戰 [本章字數:3759 最新更新時間:2010-01-04 10:00:00.0]


    ----------------------------------------------------


    對馬海峽海戰campaign of tsushima-kaikyo(1905年5月27日?28日),日本稱為“日本海海戰”,是1905年日俄戰爭中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州之間的對馬海峽所進行的一場海戰。戰役以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指揮的日本聯合艦隊摧毀了羅傑斯特文斯基海軍中將指揮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三分之二的艦隻,而自己僅損失三艘魚雷艇,日方大獲全勝而告終,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這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一場海戰。


    參戰方


    日本海軍指揮官: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


    兵力:4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2艘裝甲海防艦、驅逐艦、魚雷艇(略)


    傷亡:117人陣亡、583人受傷,3艘艦隻(魚雷艇)沉沒


    俄國海軍指揮官:羅傑斯特文斯基(zinovi rojdestvensky)海軍中將


    兵力:8艘戰列艦、3艘裝甲海防艦、9艘巡洋艦、驅逐艦、輔助艦(略)


    傷亡:4380人陣亡、5917人受傷,16艘艦隻(6艘戰列艦、其他10艘)被擊沉、自沉6艘、被俘7艘、逃亡中立國6艘、回港3艘,艦隊司令羅澤德斯特凡斯基海軍上將以下約6100人被俘


    背景


    自日俄戰爭爆發後,隨著陸上和海上一連串的失利,俄國太平洋艦隊被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指揮的日本聯合艦隊重創並封鎖在旅順港內,沙皇政府終於意識到形勢的嚴峻,決定從海上派遣艦隊解救旅順口的危機。


    整個俄國海軍艦隊的艦船數量原本三倍於日本海軍,但是卻分散為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又因要對抗土耳其並且受條約限製不能通過達達尼爾海峽而無法抽調,俄國不得不派遣羅傑斯特文斯基海軍中將率領由波羅的海艦隊拚湊出的第二、第三太平洋艦隊,繞過大半個地球,途經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南中國海,行程18000海裏,前往遠東作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