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是否可以劃出某地,讓我國駐兵,建造炮壘,保護私產僑民?再有,是否允準英人入內陸自行居住,允許傳教?這些都是吾國國王鄭重交待,希望大皇帝允準。”


    張偉心中怒極,心道:“這些混帳和兩百年後的子孫到是一點沒有區別,想的就是利用別國的好意和寬容將自已國家的利益最大化。這些早期的西方冒險者,均是蹬鼻子上臉,一點好臉子都不能給才是。”


    因冷冷答道:“英人行商,均需遵守吾國法律,犯罪者,雖公候而不赦。傳教者,我已並在中國的教士成立主教聯席會議,在中國選舉大主教,署理教事。自此已後,凡入中國之教士,一律受中國教會的統管。其餘諸事,一概不準。”


    見他還要說話,張偉又道:“細節諸事,需與專署衙門商討決定,然後簽訂條約,自此以後,成為兩國交往根本。”


    韋德爾臉上一陣尷尬,卻隻得閉口不語。他心中隻是納悶,卻怎麽也想不通,這個幾千年的古國,在以前的資料中的對外關係要麽是頤指氣使,隻顧麵子;要麽是大而化之,賞賜蠻夷,卻不想如今這個皇帝在禮節上到是容忍許多,然而在利益上卻又寸步不讓了。


    張偉卻不管他如何在肚裏暗罵,悠閑捧起蓋碗,向他問道:“爾國國王可好?”


    “國王陛下身體安康,一切均好。”


    吹開浮在上麵的茶葉,張偉突然向那韋德爾問道:“聽說貴國的上層王公和貴族對國王並不心服,前次與荷蘭交戰,因要加稅一事,貴族與國王鬧了生份,直鬧騰了大半年,可有這事?”


    此時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便是第一位登上斷頭台的英國國王。他在位期間,曾經多次因徵稅與議會產生衝突。而就在他派出船隊往中國的這一年,英國議會通過法案,取消了國王的終身徵稅權,每次徵稅,便需議會同意方可施行。查理一世本欲解散議會,卻因與荷蘭的戰爭迫在眉睫,隻得暫且隱忍,先將錢拿到手再說。


    這些事原是英國內政,韋德爾卻不曾料想張偉亦是知曉。他是下層貴族,對王室的橫徵暴斂極是反感,此次雖然被英王任用,卻並不能使他在政治上改變立場。


    聽得張偉迅問,他便傲然答道:“自有《大憲章》後,吾國貴族對國王的權力開始有了約束。權力有了約束,將國王關入籠子之內,乃是英國獨一無二的成就,亦是對人類民主進程的最大貢獻!”


    張偉見他神色如此,心中頗是納悶,卻因為人家說的是事實,在中國皇權日重,除了帝王都是奴才的時候,人家不但在軍事與經濟上不斷發展,待後來,政治體製與科技文化亦趕超中國,中國自領先世界的領頭羊位置上跌落下來,讓位給了英國。


    何斌見他默然不語,一時間房內冷場,便湊將上來問道:“尊使一路過來,在中國生活可習慣麽,有何不妥或是需著什麽物什,盡可開口。”


    “多謝太師閣下的關心,使團一切都好。出脫了船上貨物,我們很有盈餘,一切生活用具都很充足。貴國物資豐茂,百姓生活富足,環境優美怡人,生活在這裏,並沒有什麽不便之處。”


    何張二人正在得意,江南之繁華富裕,日常物資之充足,街道路麵之齊整幹淨,道路之寬敞堅實,這都是他們治下的功勞。卻聽得使團人有人道:“隻是貴國居民早上倒馬桶時,臭味實在太大。成百上千的人從家中出來,將馬桶放在路邊,等著糞夫來收取……倫敦自從在伊莉莎白時代有了沖水馬桶,就已經沒有這種景象了。還有,貴國用水都是水夫挑來,一路上風塵雜物甚多,不很幹淨。而在倫敦,已經全數使用了銅管的自來水管,一扭就開,清水自水管中放出,又方便,又幹淨。”


    他隻管說的得意洋洋,卻不顧張何二人神色由愉悅轉為不悅。韋德爾等人看在眼裏,心中著急,禁不住都在心中大罵:“這個蠢才!人家不過是客氣一問,你到是當真,若是惹翻了他們,把你拖出去塞在馬桶裏才好!”


    張偉雖然心中不悅,卻知道此人所言是實。倫敦雖然此時仍然是石頭城一個,比之中國城市的富麗繁華相差甚遠。直到十八世紀,有中國人至英國時,還是說此城死氣沉沉,沒有活力。然而據十八世紀中國商人謝清高的記錄,英國所有的城市係統都有自來水設施。


    “以法輪激水上行,以大錫管接注通流,藏於街巷道路之旁。人家用以,俱無煩挑運。以各小銅管接於道旁錫管,藏於牆間,別用小法輪激之,使注於器。”


    在十七世紀,與謝高清所記錄的時代不過數十年間,其間英國的種種民用生活設施已經開始有了質的轉變。一慣野蠻和落後的蠻人漸漸恢復其祖先在古羅馬時的文明和榮光。而在此時的中國,種種愚昧落後的生活習俗卻漸漸深入民間,直到二十世紀,中國民間仍有洗澡影像傷元氣之說。而直至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大部分農村,還使用不了馬桶和自來水。


    若不是張偉的努力,此次英國使團來訪,看到的必定是街道上擁擠混亂,充斥著小腳和驢馬糞便的中國城市,道路不修,一遇雨水便是滿地泥湯。人民以驢車牛車代步,以流傳兩千年的獨輪小車推運物品,而更過不了多久,連衣冠和髮型亦是改變,拖著豬尾巴和戴著瓜皮小帽,抽著鴉片的中國人,在西方的眼中,所有的輝煌和形象俱是萬劫不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