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自成得不到地方豪強的支持,下派官員並不能行使職權不同,張偉自江南帶來了大量具有實際行政經驗的官吏,廂軍、靖安司官員,再有地方清要士大夫家族的支持,占領一個地方,很順遂的就可以得到某地的物力和財力支持。他住進濟南德王的王官之內,每天召見投降明朝官員,地方豪紳,好生安撫勸慰,以定人心。
就他在抓緊時間整軍治民,穩固後方的同時,又命金吾、神策、神威三衛將防線前移,大軍壓向畿輔地界,兵鋒直指通州。又調集一軍的兵力,直奔河南北部,往山西陝西交界一路橫掃,以期與劉國軒等人會師,若是招降袁崇煥部不成,就以強兵猛攻山西,迅速將明朝殘餘勢力掃平。
皇太極駐節於北京東郊城外,此處乃是明朝官員出外任職,陛辭後官員送行之所,也是皇帝出行歸京,或是有大臣回來的迎接之處。他自十一月初深秋叩關,輕鬆擊破隻有千多殘卒守護的大明山海關重鎮,又橫掃畿輔諸多強鎮,將所有的重鎮全數拿下。此時明軍主力一敗於鳳陽,二敗於江北,僅有唐通吳三桂等人領著幾萬強兵勉強打了一仗,遠遠覷見八旗兵鋒,便已是落荒而逃。各鎮都已很少有兵把守,而明朝兵部尚書傅宗龍秉承皇帝旨意,要在畿輔編練七十三萬強兵,奈何無餉無糧,又無兵源,等八旗兵攻來之時,除了各城附近的鄉勇豪紳還略做抵抗,其餘官員軍隊或逃或降,根本未嚐一戰。
此時已是十二月中,一月以來,除了京師和南麵的幾個強鎮,畿輔所有已全被八旗攻占,於以前入關搶劫不同,此次八旗兵並不似以往那麽凶神惡煞般四處搶掠,而是張榜安民,並不亂殺亂搶。是以雖然人心惶惶,各府、州縣的市麵到也安然,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騷擾和逃難大潮。與歷史上的記錄不同,此時明朝的官員有南方的強勢新漢人王朝可以投效,很難枉顧民族大義投靠滿清,所以盡管皇太極以恢宏的度量和氣魄招攬明朝鄖貴和官員,收效卻是很差,這麽些天,隻有幾十個低品雜職官員被迫投降,其餘官員或躲或藏,並不出來做官。
清兵的火炮並不很多,因為滿人雖然很善於打造鐵甲和兵器,鑄炮的時間卻是很短,鐵材浪費嚴重,工藝對他們來說也太複雜。這兩年來費盡財力物力,才鑄成大炮六十餘門,中小火炮三四百門,又因為要防備漢軍襲遼,將一部份火炮留在沿海港口和險要之處,鑄成炮台守備。此次入關,隻帶有大小火炮百門左右,已是傾盡了全國之力,方才成行。待攻到北京城下,崇禎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三大營出戰,清軍不過衝殺一陣,三大營七八萬京軍已然潰不成師,朱純臣僥倖得脫,帶著一半人逃回城內,其餘敗兵或死或降,帶出城外的幾百門火炮和炮彈火藥白白便宜了清兵,立時與從關外帶來的火炮並成一處,終日向城頭打炮,使得明軍不能駐足城上。
北京城頭而險峻,是成祖花費百萬民工,歷時多年修建增補而成,英宗時十萬京軍麵對二十多萬瓦刺強兵的攻擊而巍然不動,就是清兵多次圍城,京師為之戒嚴多次,而始終不曾擔心京師會不能守。此番卻與往日不同,不但沒有了強兵駐於城外,與城上守兵以為犄角,就是源源不斷奔來勤王的兵馬也是一個沒有。滿城的百姓成日聽得城外炮聲不停,守城的五六萬明軍來回奔走,還有內操的四五千小太監也在大太監的帶領下匆忙出宮,操刀持箭上城頭守衛。這種情節從未有過,百姓們很是心慌,一方麵是覺得大事不妙,一方麵很看不起守城的京營兵和太監,各人看著那些耀武揚威持刀弄棍的太監上城,心裏均想:“這種畜生都上了城頭,看來大明離亡國真的不遠啦。”
朱純臣雖然蒼皇敗退,崇禎卻也並沒有怪罪於他,隻是命王德化、曹化淳、王之心等大太監一起上城,監視著守將嚴守城池,又令朱純臣為提督大將,總理城內防務。那朱純臣是鄖貴之後,喝酒聽戲最是拿手,行軍布陣如何能行?他別無辦法,隻是每天縮在府中,下發命令讓京營諸將一併上城,嚴密防守。又命帖出告示,命京師各衙門的差役、雜工一併上城。又使更夫宣諭:賊兵離城不過五裏,守城十萬火急,城破之日,百姓必不可免,今命全城丁壯盡數上城,協同防守,不準遲誤!各家門口懸掛燈籠,嚴防奸細;各人不準隨意上街走動,違者立時拿問!
於是全北京都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百姓不堪勞役之苦,上城守備,一無官糧補帖,二無兵器,隻是赤手空拳,呼喝納喊。而家中妻兒嗷嗷待哺,無人看顧。各人都是心急如焚,一麵擔心城破後被辮子兵屠殺,一麵又巴不得早日解脫為好。
崇禎居於宮城之內,自然不會知道外城情形如何。他雖然每天都擔心城破,自已攻入敵手,辱沒祖宗。又覺得事情未必如此之壞,吳三桂等人整頓軍馬後,自然還會回來救駕,袁崇煥等人亦不會袖手旁觀。他每天帶著周後和田妃等人到皇極殿焚香祈禱,期盼祖宗有靈,能使得勤王兵馬趕到,解此危局。雖然後妃們心中明白,此番再無援兵,各人都是滿眼含淚,卻並不敢在皇上麵前哭出聲來,隻是低聲啜泣,不知道前途如何。
這一日乃是崇禎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年之中往常這時候宮中很是熱鬧,除夕和元旦將至,就算是災荒頻乃,宮中用度簡省,卻也免不了要花上五六萬兩銀子,布置一些花台、彩坊,再有燈火小戲湊趣,闔宮上下這幾年來覺得國運黯淡,也隻有借著逢年過節時熱鬧一番。此時國事敗壞到如此地步,各宮妃哪有什麽心思慶祝,隻是在崇禎麵前強顏歡笑,不敢惹他生氣就是萬幸,哪裏還有什麽心思過年。
就他在抓緊時間整軍治民,穩固後方的同時,又命金吾、神策、神威三衛將防線前移,大軍壓向畿輔地界,兵鋒直指通州。又調集一軍的兵力,直奔河南北部,往山西陝西交界一路橫掃,以期與劉國軒等人會師,若是招降袁崇煥部不成,就以強兵猛攻山西,迅速將明朝殘餘勢力掃平。
皇太極駐節於北京東郊城外,此處乃是明朝官員出外任職,陛辭後官員送行之所,也是皇帝出行歸京,或是有大臣回來的迎接之處。他自十一月初深秋叩關,輕鬆擊破隻有千多殘卒守護的大明山海關重鎮,又橫掃畿輔諸多強鎮,將所有的重鎮全數拿下。此時明軍主力一敗於鳳陽,二敗於江北,僅有唐通吳三桂等人領著幾萬強兵勉強打了一仗,遠遠覷見八旗兵鋒,便已是落荒而逃。各鎮都已很少有兵把守,而明朝兵部尚書傅宗龍秉承皇帝旨意,要在畿輔編練七十三萬強兵,奈何無餉無糧,又無兵源,等八旗兵攻來之時,除了各城附近的鄉勇豪紳還略做抵抗,其餘官員軍隊或逃或降,根本未嚐一戰。
此時已是十二月中,一月以來,除了京師和南麵的幾個強鎮,畿輔所有已全被八旗攻占,於以前入關搶劫不同,此次八旗兵並不似以往那麽凶神惡煞般四處搶掠,而是張榜安民,並不亂殺亂搶。是以雖然人心惶惶,各府、州縣的市麵到也安然,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騷擾和逃難大潮。與歷史上的記錄不同,此時明朝的官員有南方的強勢新漢人王朝可以投效,很難枉顧民族大義投靠滿清,所以盡管皇太極以恢宏的度量和氣魄招攬明朝鄖貴和官員,收效卻是很差,這麽些天,隻有幾十個低品雜職官員被迫投降,其餘官員或躲或藏,並不出來做官。
清兵的火炮並不很多,因為滿人雖然很善於打造鐵甲和兵器,鑄炮的時間卻是很短,鐵材浪費嚴重,工藝對他們來說也太複雜。這兩年來費盡財力物力,才鑄成大炮六十餘門,中小火炮三四百門,又因為要防備漢軍襲遼,將一部份火炮留在沿海港口和險要之處,鑄成炮台守備。此次入關,隻帶有大小火炮百門左右,已是傾盡了全國之力,方才成行。待攻到北京城下,崇禎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三大營出戰,清軍不過衝殺一陣,三大營七八萬京軍已然潰不成師,朱純臣僥倖得脫,帶著一半人逃回城內,其餘敗兵或死或降,帶出城外的幾百門火炮和炮彈火藥白白便宜了清兵,立時與從關外帶來的火炮並成一處,終日向城頭打炮,使得明軍不能駐足城上。
北京城頭而險峻,是成祖花費百萬民工,歷時多年修建增補而成,英宗時十萬京軍麵對二十多萬瓦刺強兵的攻擊而巍然不動,就是清兵多次圍城,京師為之戒嚴多次,而始終不曾擔心京師會不能守。此番卻與往日不同,不但沒有了強兵駐於城外,與城上守兵以為犄角,就是源源不斷奔來勤王的兵馬也是一個沒有。滿城的百姓成日聽得城外炮聲不停,守城的五六萬明軍來回奔走,還有內操的四五千小太監也在大太監的帶領下匆忙出宮,操刀持箭上城頭守衛。這種情節從未有過,百姓們很是心慌,一方麵是覺得大事不妙,一方麵很看不起守城的京營兵和太監,各人看著那些耀武揚威持刀弄棍的太監上城,心裏均想:“這種畜生都上了城頭,看來大明離亡國真的不遠啦。”
朱純臣雖然蒼皇敗退,崇禎卻也並沒有怪罪於他,隻是命王德化、曹化淳、王之心等大太監一起上城,監視著守將嚴守城池,又令朱純臣為提督大將,總理城內防務。那朱純臣是鄖貴之後,喝酒聽戲最是拿手,行軍布陣如何能行?他別無辦法,隻是每天縮在府中,下發命令讓京營諸將一併上城,嚴密防守。又命帖出告示,命京師各衙門的差役、雜工一併上城。又使更夫宣諭:賊兵離城不過五裏,守城十萬火急,城破之日,百姓必不可免,今命全城丁壯盡數上城,協同防守,不準遲誤!各家門口懸掛燈籠,嚴防奸細;各人不準隨意上街走動,違者立時拿問!
於是全北京都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百姓不堪勞役之苦,上城守備,一無官糧補帖,二無兵器,隻是赤手空拳,呼喝納喊。而家中妻兒嗷嗷待哺,無人看顧。各人都是心急如焚,一麵擔心城破後被辮子兵屠殺,一麵又巴不得早日解脫為好。
崇禎居於宮城之內,自然不會知道外城情形如何。他雖然每天都擔心城破,自已攻入敵手,辱沒祖宗。又覺得事情未必如此之壞,吳三桂等人整頓軍馬後,自然還會回來救駕,袁崇煥等人亦不會袖手旁觀。他每天帶著周後和田妃等人到皇極殿焚香祈禱,期盼祖宗有靈,能使得勤王兵馬趕到,解此危局。雖然後妃們心中明白,此番再無援兵,各人都是滿眼含淚,卻並不敢在皇上麵前哭出聲來,隻是低聲啜泣,不知道前途如何。
這一日乃是崇禎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年之中往常這時候宮中很是熱鬧,除夕和元旦將至,就算是災荒頻乃,宮中用度簡省,卻也免不了要花上五六萬兩銀子,布置一些花台、彩坊,再有燈火小戲湊趣,闔宮上下這幾年來覺得國運黯淡,也隻有借著逢年過節時熱鬧一番。此時國事敗壞到如此地步,各宮妃哪有什麽心思慶祝,隻是在崇禎麵前強顏歡笑,不敢惹他生氣就是萬幸,哪裏還有什麽心思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