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很好!陛下並沒有看錯你,你此次或許留任中央部閣,或許仍是回任,待見了陛下再說。”


    說到此處,呂唯風心裏已是明白此次召還他的真意。想必是張偉不滿吳遂仲與袁雲峰兩人所為,再有舊式士大夫掣肘,是以要藉助他這個能員執掌內閣,清除黨患。他心中暗自掂輟思量,隻覺得此事很是難為,便思謀著向何斌笑道:“太師過獎。下官何德何能,竟讓太師給我如此的美譽。隻是下官專任地方慣了,一身的匪氣,用來治理海外都是勉為其難,更何況是中央部閣之任?太師所言,下官斷不敢當。”


    何斌睨他一眼,卻並不理會。隻從鼻孔裏輕哼一聲,倒向座位閉目養神,不再說話。


    馬車在小雨中轔轔而行,呂唯風見何斌似有倦意,便不敢再打擾於他。自已扭頭順著玻璃車窗往外凝視城內的風景。他離開南京時還是一個青年,此時雖然還是壯年,卻已感覺精力疲敝,神思倦怠。與何斌一處半日,比之平日裏處置公務更加的勞心費力。原本在馬車有節奏的行進韻律下,他也是昏昏欲睡,很想歪倒休息。待往車外一看,一時間竟看的呆住,隻直著眼一直四處打望,直至到了馬車經天街,到午門外停住,何斌張目起身,見他仍然若有所思,向四處打量,便笑道:“竟大變樣了,是麽?”


    “正是。這樣的天氣,城內街道原本是泥濘不堪,車行不易。現下卻不知道鋪的是什麽東西在路上,雨水打在其上,竟然四濺飛散,並不能動其分毫。再有原本雨水一定會積成水窪,此刻竟然汩汩流淌,不一會功夫便蹤影不見。路邊種植各式樹木,店鋪都清潔軒敞。這南京,與我所記的模樣,已是絕然不同了。”


    何斌聽了一笑,隻不言語,與他一同下車由午門旁邊的側門而入,兩人逶迤而行,往幹清門方向而去。半途之中已有侍衛得了張偉吩咐,拿著兩件油衣給兩人披上,又有鹿皮皮靴套在兩人的官靴之上。何呂二人心中感激張偉細心,身上加上這些物什之後,雖然雨下不停,走在這空曠幽靜的宮禁之內,眼著著幹清宮大殿高達幾十米的三層漢白玉平台上的幾百個龍頭噴射出粗細不一的水花,耳聽著潺潺雨聲,卻也是別具一番風味。兩人並肩麵行,由幹清門入內,至幹清宮側的偏殿承德殿外等候。


    第九章 委以重任


    隻不過稍待了片刻,就聽到裏麵傳來囊囊靴聲,兩個抬頭一看,卻不是張偉是誰?何斌到也罷了,呂唯風卻是多年不曾見到他的模樣,忍不住盯著張偉看了兩眼,方跪將下去,低頭泣道:“久不見陛下的麵,今日一見,卻是清減許多。”


    張偉聽的一楞,他現下天天居於深宮,除了偶爾微服甚少出宮。每天隻是坐而論道,並不能象以前那樣隨性亂走。再加上稱帝之後,雖然並不肯太講究享受,到底也是帝王之尊,哪能不錦衣玉食?是以到比以前略胖一些,此時呂唯風說他“清減”,顯然是稱頌他操勞國事,到也是別致精巧的馬屁。


    因笑道:“清減不清減的,到也無妨。來,兩位隨我進來,殿內正議著軍務,兩位先稍待旁聽。”


    說罷,又親手將呂唯風扶起,笑道:“先生辛苦!萬裏之遙奔波而回,不必拘於俗禮了。”


    呂唯風原本以為他此時已然稱帝,必定是更增威嚴,誰料張偉此時神態模樣比之當年在台灣還是要謙和溫良的多,不但並沒有皇帝的威風架式,連稱呼還都是以“我”自稱,令他很是詫異,也很是感動。因隨勢站起,向張偉笑道:“既然陛下並不喜歡,那臣便遵旨而行就是了。”


    張偉沖他滿意的一笑,轉身帶頭入內,何斌與呂唯風隨之而入。殿內早有侍候左右的宮女上前,為二人搬來坐椅,讓他們就在暖閣門邊坐下等候。


    呂唯風卻是第一次進來這皇宮內殿,不免覺得新奇。因四處打量,隻見除了宮殿規製高大,柱樑挺拔厚實之外,其陳設擺放的物品到也隻是尋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奢侈。再轉回頭看張偉,卻也見已在暖閣內的禦座上坐下,正向一併排坐著的十幾名漢軍將軍模樣的人皺眉說道:“依你們說,就在三日後動手,如何?”


    當先而坐的卻正是現今的參軍部大將軍張載文,聽了張偉問話,便略一躬身,答道:“正是。依著參軍部的謀算,萬騎的契力將軍此時正在安慶之北,長江水師亦已運載金吾衛大部到了江北。安慶附近的廂軍這十餘天來一直與明軍纏鬥,明軍的關寧兵銳氣已失,並不再想著攻下安慶,但是被當地廂軍以遊鬥夜襲等諸多辦法纏著,雖然知道被圍,卻是想退也退的不快。以屬下們想法,一邊令江文瑨開始進擊,將正麵的明軍打退,阻斷關寧兵和占領廬州一帶的明軍退路;以萬騎和金吾夾擊合圍南下的明軍,一戰而全殲之。現下一切就緒,隻需陛下下令,便可以令各部行動了。”


    呂唯風聽的真切,卻見張偉隻是皺眉不語,心中大奇。漢軍戰力之強,武器裝備之精舉世無倆,他雖是文官,這些年在呂宋卻仰仗漢軍甚多。開初在呂宋時,常有土王做亂。常常嘯聚幾萬人攻州掠府,然而不過幾百漢軍一到,用野戰火炮轟擊幾輪,然後砰砰放上一陣火槍,土人便四散而逃,根本不是敵手。現下準北已有十幾萬精銳漢軍,又以誘敵之策將敵人戰線拉長,此時動手不但可以擊敗敵人,想來全殲亦非難事,卻不知道張偉卻不知為何如此做難,竟是一臉猶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