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近來種種煩難事情,原本還想與這些部臣爭上一爭的張偉狠勁咬著自已的上嘴唇,一滴鮮血被咬落下來,發出一聲輕響,落在眼前的那呈文之上,濺開成一個小小的紅墨點。


    長嘆一聲,在腦中想著那李狗兒如何的刁滑疲玩,橫行鄉裏,誠屬可惡該殺之徒,一邊想,一邊將手中毛筆拿起,在沾染了紅印泥的硯石上略沾一下,在那呈文上寫道:“知道了!照部議辦理,勿庸再議。”


    寫畢,甚覺挫敗的張偉急忙將那刑部呈文拿起放在一邊,待將那呈文擱好,竟覺得手上燙熱非常,急忙甩了幾下手,又狠狠的在桌上拍了幾下,待手上當真傳來一陣巨痛,方才覺得好過一些。他自天啟四年回到明朝,這些年來手上的人命當真是成千上萬,卻從未同意處死這佃農更教他難過。


    “漢王,王妃命屬下來傳話,道是膳食在坤寧宮擺下了,請漢王這便過去用膳。”


    張偉回頭一看,見是禦前最受信眾的羽林衛尉王柱子親自前來,因問道:“宮門各處都鎖好了麽?”


    “是,全數鎖好。內廷除了在幹清門還有侍衛把守,沒有鎖上之外,其餘所有的宮門都已鎖上。”


    張偉略一點頭,笑道:“你辦事,我放心。天幹物燥,著令宮內巡查的侍衛們小心火燭,一旦不小心走了水,那可不是耍的。”


    他平時從不肯過問這些小事,今天卻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隻顧說些閑話,到讓這王柱子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隻得小心翼翼答道:“是。這些事我都有交待,漢王把內廷安危交給咱們羽林衛,全因是待衛頭目多半是跟隨多年的老護衛了。辦事都肯經心,也很忠心。所以末將交待了,若是有疏漏誤事的,這麽多年的老臉,也顧不得了!”


    看一眼張偉神色,見他仍是一臉鬱鬱,王柱子不知道是為了何事,隻得繼續說道:“請漢王放心,侍衛們雖然不能進幹清宮的門,不過內廷之內有三四百健壯僕婦,都是精挑細選的力大膽壯之人。再加上管教訓練了幾個月才能入內廷侍候,若是有什麽危急,一時間也頂的上用場……”


    他與張偉邊走邊說,穿幹清門直入內廷之內,左右跟隨著幾個小侍衛帖身護持,手中提著明瓦宮燈照路。待到了坤寧宮外,聽得宮簷下懸掛的鐵馬在微風下發出叮叮噹噹的碰撞聲,張偉聽著王柱子仍在絮叨,回稟些宮內防務整飾上的小事。因向他笑道:“柱子,我不過是白吩咐一句,你就一直說個沒完。年輕輕的,到成了老婆子嘴了。”


    王柱子見他神色如常,拿他取笑,這才放下心來。亦隨著笑道:“漢王平常從不過問這些小事,今兒突然問起來,我心裏到真是的怕的慌。生怕是什麽事做的不對,您要訓斥。”


    張偉擺手道:“沒有的事!你去吧,小心戒備著就是了。”


    王柱子應諾一聲,立時一個轉身,身上的鐵甲環片被他猛力一晃,嘩啦啦一陣巨響。張偉聽得真切,心中突然一動,將王柱子召將回來,就站在坤寧宮殿外的台階上向他問道:“柱子,你老娘接過來沒?”


    “漢王,上回您問過啦,我老娘和媳婦都過來了。就在皇城邊上置的宅子,上回您出門,還特意繞了一遭,到我家裏轉了一圈。”


    張偉這才想起,便噗嗤一笑,向他道:“竟是如此,我現下記性竟平常了。”


    又咪著眼看他,直盯的王柱子全身發毛,這才又道:“柱子,你媳婦生的到標準。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到也能幹,上回見你媳婦,已經有五六個月的肚子了吧?現下估摸著是要生了?”


    王柱子不自禁憨笑一聲,答道:“是啊。估摸著就在這個月了。等孩兒生了,不敢勞動漢王喝喜酒,卻是要請漢王給賜個好名字。讓那孩子長大了之後,也給漢王效力!”


    “很好。這個事情我應承了!”


    見王柱子挺胸凸肚,一臉得色。張偉突然斂了笑容,向他問道:“柱子,你在南京城外,可是置了土地田產?”


    王柱子隻是負責內廷禁衛,對朝中的政務從不過問,張偉也絕不允許外臣結交待衛,是以他對前一陣子朝野紛爭甚大的減租一事卻並不清楚。若是別的大臣聽到張偉問話,想必會心中打一個突,想上一想再來回話,他卻老老實實答道:“是,這事漢王也知道?我給漢王當差這麽多年,漢王待我不薄,賞賜總是頭一份子。所以這些年來也攢了幾個,都交給老娘好好收著。待全家大小接了過來,老娘就拿出錢來,叫我在城外買了百來畝地,這麽些年的積蓄可全用完了。”


    “怎麽你不入股做生意,或是買條船讓人給你買海外去?那可是生發更大,來錢更快。”


    “漢王,咱是個粗人,隻知道拿槍弄棒的。家裏除我之外,也沒有個頂用的男人。難不成讓老娘和媳婦拋頭露麵的操心營運?買些土地來,每年收些租子銀兩,吃一口安生飯,也就是了。”


    張偉聽了一笑,又問他道:“你買了土地不久,我便下令所有的田主一律減租。你怎麽說?”


    聽到此時,王柱子才聽出這不是閑話家常,竟然是奏對格局。便不敢再怠慢,低著頭想了一回,方答道:“回漢王,臣不敢隱瞞。您下令減租,臣並不敢埋怨。這也是漢王體釁窮人的善舉,臣是贊同的。隻是老娘和媳婦是女人家,隻知道錢糧得的少了,到是著實抱怨過幾句。被臣下訓斥過幾句,便也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