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南京參軍部的命令一道,漢軍的前期準備早已完備,一接命令,便即刻從施州衛沿水陸兩處沿江而上,直攻入川。


    張獻忠的主力全數都在川陝邊境與明軍對抗,此時突然有八萬漢軍從後路殺來,縱然是蜀道難行,進軍不快,卻也是很快攻下幾個險要大城,直逼瀘州,兵鋒直指重慶。


    “哈,你們看看,快看看,張獻忠給我送的什麽信來!”


    自對四川用兵之後,張偉便將庶務政事放在一邊,每日召集在南京的參軍部各參軍將軍,漢軍神策、神威、飛騎、萬騎等各位的大將軍商議前方軍情。


    周全斌數月前便已從呂宋受調而回,此時南洋局勢對中國大是有利,那葡萄牙人自鬧騰著要脫離西班牙人的掌控,完全獨立,兩國正自鬧的不可開交,竟沒有什麽精力來管海外殖民之事。荷蘭與英國的戰事已打了三年,初時荷蘭依著商船數量眾多,迅速改裝成武裝炮船,在南洋及北美四處邀擊英軍艦船,因其有數量優勢,英軍此時的戰術也並未比荷蘭強上許多,是以戰爭之初,英軍被荷蘭壓製,竟致無還手之力。待打到第二年,英軍改海上決戰為四處攻擊荷蘭的商船。那荷人當時壟斷了西歐至北歐的各種貿易,商船在地中海內來往不絕。英軍主力艦船齊集本土,在海上到處擊沉或俘獲荷蘭商船。待荷人醒悟過來,軍艦回師救援,卻是無力回護全數的商船,每日來回奔波,英國艦隊卻總是不與之決戰。如此耗了兩年,荷蘭原氣大傷,貿易收入幾乎為零,國力已是難以支撐。


    兩邊這麽打生打死,硬拚了幾年,實力都是大減,此時不但不敢為難張偉,到是拚了命的討好於他。生恐此時張偉在某一方投注,在其背後插上一刀,那可便是萬事皆休了。兩國開初便都在台灣設了聯絡官,待張偉打下江南,實力大漲,便更是拚命巴結。那些使臣隔三岔五的求見邀好,生恐有一朝伺候不到,讓張偉惱了,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因這種情形,張偉又慮及與滿人決戰之期可能不遠。周全斌大將之才,此時再留在呂宋甚是浪費其才。故此幾月之前便調了他回來。此時在這武英殿中議事,就坐於張偉下首,張偉順手一遞,便將那張獻忠派人自瀘州城內射出的書信遞將於他。


    周全斌略一欠身,接過那書子,展開一讀,亦是忍不住啞然失笑,隻見上麵寫道:“漢王殿下,你姓張,小子我也姓張,咱倆個原是同宗,何苦來攻打。不如聯了宗,一共對付大明,豈不更好?”


    因回話道:“這人粗鄙之極,也不知道怎麽占了全川,手下還有那麽多的精兵強將為他賣命。”


    又將手中書信遞於江文瑨等人傳閱,各人看了,自然不免湊趣,一起笑上幾聲。各人均道:“這樣的一個人,也能成事。當真是天下無人了,讓他這種妖孽也出來獻世!”


    張偉卻想起張獻忠祭祀張飛廟時的祭文,那張獻忠寫道:“你老子姓張,咱老子也姓張,咱們就聯了宗吧!”


    那種粗豪不羈的勁頭,到也是個漢子。此時情勢危急,這人便自稱小子,哀告求情,到當真是令張偉哭笑不得。


    見各人都是鄙視於他,張偉到斂了笑容,正色道:“到也不能小瞧他,這個人能屈能伸,情勢不利裝孫子,一有機會便是蛟龍入海,再難製他。況且他手下有幾個猛將,都是敢殺敢拚的大將之才,決然不能小覷了他。我已命劉國軒並孔有德稍住,攻下瀘州後就止步不前。”


    他噗嗤一笑,向諸人道:“也算是賣他這封信的麵子,失了近半土地人口,下一步如何走法。”


    別人尚未領會他的意思,江文瑨便開口道:“漢王想來是要看看明軍的動靜如何麽?”


    “正是,長峰你猜的對。牽一髮而動全身,江南剛穩定兩年,這一次攻川也是迫不得已。此時若是與明朝大幹起來,引得滿人入關,實非我所願意的情形。”


    江南情形各人自是深知,雖大力發展貿易工商,又收取田賦商稅,到底是時間尚短,整個民間也不過是剛剛溫飽,好比小樹剛剛抽芽,若是大力搖晃,動了根基,卻也是其禍非淺。


    因軍務完結,見各人都要辭出,張偉卻起身笑道:“政務繁蕪,咱們且去城內駐軍大營散心去!那邊有各處駐軍的馬球比賽,這幾日忙,我卻沒空過去,今日到得抽出空來,去看上一看!”


    他自歸來之後,這些年來甚少有什麽娛樂開心之事。到是為了鍛鍊漢軍各部騎兵的馬術,想起唐朝時中國人武勇,皇室都有馬球之戲,其風甚熾,一直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到得宋朝時,失了養馬之處,也隻得在地上踢來跑去。明太祖為禁絕百戲,連傳了千年的蹴鞠之戲亦是禁絕。中國人在先秦兩漢時,文武分野不明,士人亦需學騎射劍擊,是以各種鍛鍊武勇的遊戲流傳於世。到了明朝,整個民間頹廢喪氣,除了淫糜於春藥,浪費體力於床弟之間,皇帝都死於服用春藥不當,近億的漢人竟然沒有一項能增強體力,需著武勇之氣的遊戲。


    思來想去,也隻得借復古名義,命士大夫佩劍,習駕、射、之餘,亦習劍術。科舉之士,不但要能文,亦要習武。在此之外,在漢軍全軍推廣仿足球的馬球之戲,一來勤習馬術,二來寓武於戲之中,比簡單的命令有效的多。還在台灣之時,馬球、龍舟、武術、技擊等遊戲就由漢軍流至民間,上行下效,整個台灣民風亦慢慢變的彪悍勇武。待到了江南之後,不過兩年時間,因知漢王喜歡,各地的官府駐軍又經常以重彩吸引馬術精良之徒參於其中,這些個類似於現代體育竟技的遊戲已是深植民間,於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當時人的生活習慣與思維方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