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了太和殿大殿之下,所有參加朝會的公候駙馬文武官員已然到齊,各人已是都知道南京危險,鳳陽被毀,都是麵帶憂色,有那南方官員,更上憂心忡忡,唯恐自己的家產受損。各人都是議論紛紛,都道孫承宗無能,喪失辱國,有那些激切的言官,都已在揚言要彈劾於他。


    各人見劉宗周趕到,平素裏交好的各部官員便圍將上來,打聽他是何看法,自錢謙益被溫體仁搞臭還鄉之後,劉宗周便成為東林領袖,清流翹首,各人自然要聽聽他的看法是否與自己相同。


    劉宗周因搖頭道:“孫本兵向來以知名著稱,前次滿兵攻入畿輔,若不是孫本兵運籌帷幄,臨敵指揮,京師是否能守,還在兩可之間。大傢夥千萬不要胡亂攻擊。”


    他一語既出,諸人自然再無他話。待崇禎叫了入內,便各自依班次而入,待入了大殿之內,自然是山呼萬歲,跪拜如儀。各人因跪在地上,不知崇禎神色如何,待皇帝叫了起身,眾臣拿眼去瞧,方見皇帝一臉憂色,離的近的,還能看到皇帝兩眼布滿血絲,看神情臉色,顯然是一夜未眠。


    “諸臣工,昨日傳來消息,中都被破,皇陵被流賊焚燒,還有兩位遠支郡王被賊人殺害!這是本朝從未有過的大變!”


    崇禎說到此處,隻覺一陣心傷,捂住了臉痛哭道:“失陷親藩,皇陵被毀,此皆是朕失德所致,朕百年之後,當真是無顏見列祖列宗。”


    皇帝如此自責,殿上諸人自然無顏立足,便紛紛下跪相勸,有那知情識趣的,便也陪著皇帝痛哭起來,一時間這太和大殿上立時成了菜市場般,那拿話勸慰者有之,大聲要提兵前去滅賊為皇帝報仇者有之,陪著皇帝齊放哀聲者有之,勸皇帝向列祖列宗祈福者有之。劉宗周待皇帝哀聲漸小,因向眾臣喝道:“陛下哀傷,臣工們需盡臣子的本份勸諫,你們卻一個個亂成一團,我身為禦史,一定要彈劾諸位君前失儀之罪!”


    各人在心裏暗罵幾句,自然忙不迭又站在班次隊列之中,將身上整理一通,若真讓這人記了下去,到也真是麻煩。


    崇禎昨夜就召見了內閣諸學士,諸大學士皆是文臣,又哪裏有什麽善策上奏,那孫承宗尚無消息,崇禎擔心南京安危,一夜未曾安枕,此時隻得發話道:“事已至此,諸臣有什麽話,隻管說來,言者無罪。”


    劉宗周趨前跪下,奏道:“陛下,臣以為,流民皆陛下赤子。雖然殺害親藩,焚毀皇陵,已是大逆不道。不過,流民數十萬人,哪能都是窮凶極惡之徒?臣請陛下下罪已詔,減免陝甘二省的賦稅,陛下若以仁德之心寬恕那些從賊百姓,則賊勢必消,再以官兵進剿,則賊被滅。到時候誅滅首惡,亂事必消彌矣。”


    他不顧皇帝重臣臉色,隻顧說將下去,崇禎即位不到三年,雖然遼東戰亂不休,還圍了京城,又有流賊鬧個不休,到底他在位時日尚短,帳不能全然算在他的頭上。此時讓皇帝下罪已詔,對皇帝是個極大的羞辱。


    崇禎卻是極感興趣,他在位十七年,罪已詔下了無數次,反正是不要花錢,雖然難堪一些,他確當真指望一紙詔書能消彌跟著“賊”兵的無辜百姓。


    當即斷然道:“卿言甚善!便由你來擬詔!”


    見諸臣並無異議,崇禎又道:“兵部左待郎楊嗣昌前幾日上奏,以‘四輔八正之策平賊’,朕以為此策甚善,已下詔令兵部切實議來,梁廷棟,兵部所議如何?”


    楊嗣昌乃是前三邊總督楊鶴之子,此時正得崇禎愛重,又素以知兵見聞,梁廷棟雖是身為尚書,在兵事上反不如他更得皇帝信任。雖是吃醋,卻也不敢在這當口和皇帝打擂台,因含糊應道:“楊嗣昌的見識很好,臣等也認為可行。”


    崇禎點頭微笑,道:“雖然國事煩憂,到底也有些忠忱之士肯為朕分憂。”


    皇帝發話,殿上諸臣自然是湊趣,當即便有些以溜須拍馬,歌功頌德見長的小臣上前,頌揚皇帝獨具慧眼,拔擢英才。楊侍郎心憂國事,能力超群,來日必能敉平叛賊,居功至偉雲雲。


    “陛下,楊嗣昌實乃無恥大言欺君之徒,請陛下治罪!”


    因見是右中允黃道周出列彈劾,崇禎不悅道:“何以見得?卿不要虛言欺朕!”


    “陛下,楊嗣昌蒙陛下信重,委以兵部待郎,又督師宣、大,以備遼事。他不以遼事為重,自寧南候襲遼東之後,未見其有所舉措,已是大失人望。前月那皇太極稱帝,又以多爾袞領兵襲寧綿,楊嗣昌不曾派一兵援助,還放言女真不可輕敵,當以避戰為上。此等畏怯懼戰之徒,還敢說什麽四輔八正,隻是紙上談兵,以虛言欺詐陛下,請陛下治罪!”


    “胡說!你知道什麽,成日隻知道攻訐朝廷重臣,妄言大政!若不是念你是言官,一定要重重治你的罪。退下去!”


    黃道周若是此時退下,崇禎雖是不悅,卻也不會再治他的罪。偏此人是倔脾氣,皇帝雖然發怒訓斥,他卻不服,又叩首亢聲道:“陛下寧下罪已詔,也不願加罪於無能大臣麽?楊嗣昌實乃無能之人,雖已知兵著稱,卻從不敢與敵一戰。”


    抬頭向皇帝看一眼,雖然崇禎滿麵怒容,卻又道:“前番朝議,楊嗣昌曾言寧南候張偉的戰功算不得什麽,可是他自已卻不敢與敵交戰,這不是虛言狡詐之徒,又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