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笑道:“這原本就是明軍將領該有的方略,隻是那楊鎬太蠢罷了。不過將軍想勝亦是不可得。我八旗軍每旗七千五百人,皆是百戰精銳,將軍依託邊牆慢慢推進也就罷了,不過想打到老城附近,雖則我八旗可能死傷略重,不過明軍將士定然折損過半了吧。”
“然也。明軍將帥不和,調度不靈,器械不精,士卒不肯用命,雖一路兵力可匯集十萬人,然後野戰對八旗,仍不可言勝。我的打法,不過是迫不得已罷了。這樣打下去,隻是不勝不敗之局,當初朝廷想一戰安邊,原本就是妄想。若是想一戰安邊,除非朝廷能出一位大明成祖那樣的帝王,禦駕親征,率靖難的百戰之師,匯集京營五十萬兵,方可打贏當年的薩爾滸一戰。”
皇太極傲然笑道:“照你這樣說,就是那明成祖領五十萬兵,對上我現下手底的十五萬兵,勝負仍隻在五五之間。”
張偉等人默然不語,此番來遼見到明軍遼東之師,又親眼得見八旗士兵,兩邊實力相差太遠,若不是明軍依託堅城大炮,哪裏能擋住這十五萬的虎狼之師。
皇太極卻向張偉問道:“張將軍一向在遼東何處?怎地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將軍之名?”
“大汗,我乃是大明台北衛指揮使,今上又曾恩賞加封為建武將軍。此番來此,隻是受袁督師之託,以示他議和之意甚誠。另外,我對大汗慕名已久,兩邊雖為敵國,但大汗為一世英傑,這一點到也不必否認。”
第三十章 交易協議
皇太極聞言一楞,顯是沒有聽過張偉之名,連那台北衛也是全無印象。當時明朝內亂未起,皇太極又被困寧綿防線,哪有什麽精神去管張偉這樣的南方海匪,故而張偉招安受撫也罷,攻打荷蘭也罷,這遼東之人大半是全無所知。他身為女真漢子,卻是不擅於漢人那般的客套,聽張偉報出名號,也隻是說道:“我看你有些本事,你這些屬下也都不凡。身處敵國一心護主,雖然我的護兵環伺左右,他們卻個個神態自若,對我這後金大汗,既沒有媚態,到也沒有故作憤恨模樣,你能統禦這些豪傑,你本人定然也是個角色。”
“大汗過譽了。我原本隻是福建沿海的走私商人,現下雖受了朝廷招撫,生意卻仍得照做,不然我手下隻好喝風拉煙。此次來遼,卻是想用海船來購買大汗這裏的皮貨、人參,也省得後金的皮貨商人還需從蒙古人那邊出貨,每年損失的皮貨和錢,想來也不是小數。若是大汗允準,我回去之後便可派船隻至營口,一來,購買遼東貨物,二來,也可將南邊的貨物販來遼東,船運可比口外的那些小行商販來的便宜多了,不知道大汗意下如何?”
皇太極咪眼聽他說完,尚且不置可否,他身邊的濟爾哈朗、阿巴泰等人卻都頻頻點首,這些女真貴族最苦於買不到精緻貨物,自與明朝交戰,除了一些膽大的商人尚且敢從寧綿偷偷與後金交易外,後金所有的出口進口,都需經蒙古人過手,這樣又費錢又受製於人,張偉的提議他們自然贊同的很。張偉之間來遼,便打定了冒充口外的皮貨商人,想辦法求見某個後金貝勒,請求貿易,現下能親口對皇太極提出,那自然是比找一個閑散貝勒強的多了。
皇太極思忖半響,方問張偉道:“我對你們南邊的商人不了解,不過你既然這般說,想必你又這個能力。如此兩利的事,我自然是贊同。隻是你的船要守規矩,若是被發覺前來刺探情報,陰謀破壞,那就是自尋死路。還有,你們明國要是知道了你的事,想必會為難你,請你慎之。”
張偉笑道:“在此事上,我隻是商人。朝廷調我來遼東打仗,我還是可以與大汗做生意。又不是賣兵器給大汗,怕怎的?”
說罷便起身告退,皇太極便命戶部承政德格類到偏廳與張偉商談貿易的事。當時的後金雖占了大半遼東,不過遼東向來是苦寒落後之地,雖然皇太極孜孜治理,近年來後金國的國勢日漸高漲,但是在八旗沒有入關搶掠之前,什麽金銀絲綢、瓷器硯台,宣紙胭脂,玉石環佩之類都是稀少的很。遼東地廣人稀,野物甚多,後金除了不愁糧食外,便是那皮貨出產甚多。那黑龍江部落來朝見後金大汗,一個小部落便可獻上熊、虎、孢子皮數百張,令外鹿皮、野豬之類更是要多少有多少,在遼東這些皮貨也隻平常,到了南洋日本,便是幾十倍的暴利。再加上人參等藥材之類,張偉與那德格類商量半天,約於定了每年遼東供給張偉的皮貨等物。張偉又與德格類商間議定了每年供給遼東的貨物清單,除了兵器之外,當真是無奇不有。更稀奇的是德格類本人訂購了江南戲班一個,秦準河的妓女十名,張偉詫異之餘,自然是連聲答應。他原本就打算用這些享受的東西來使得後金的貝勒大臣們腐敗墮落,德格類不提,這些衣帛女子之類張偉亦是打算大批的送來,現下德格類自已主動要求,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當下兩人商議已定,笑嘻嘻將擬好的清單呈給皇太極,他卻對這些無甚興趣,此時後金尚沒有貝勒在家看戲不上朝的事情,是以皇太極也沒有什麽警惕之心,當即便允準了這樁交易。
至於張偉原本身負的議和大事,雙方皆是全無誠意,當下隻是皇太極做出妥協,將金國汗的字樣令人向下兩格,以示低於明朝皇帝,便命張偉將原信帶回,交與袁崇煥。
“然也。明軍將帥不和,調度不靈,器械不精,士卒不肯用命,雖一路兵力可匯集十萬人,然後野戰對八旗,仍不可言勝。我的打法,不過是迫不得已罷了。這樣打下去,隻是不勝不敗之局,當初朝廷想一戰安邊,原本就是妄想。若是想一戰安邊,除非朝廷能出一位大明成祖那樣的帝王,禦駕親征,率靖難的百戰之師,匯集京營五十萬兵,方可打贏當年的薩爾滸一戰。”
皇太極傲然笑道:“照你這樣說,就是那明成祖領五十萬兵,對上我現下手底的十五萬兵,勝負仍隻在五五之間。”
張偉等人默然不語,此番來遼見到明軍遼東之師,又親眼得見八旗士兵,兩邊實力相差太遠,若不是明軍依託堅城大炮,哪裏能擋住這十五萬的虎狼之師。
皇太極卻向張偉問道:“張將軍一向在遼東何處?怎地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將軍之名?”
“大汗,我乃是大明台北衛指揮使,今上又曾恩賞加封為建武將軍。此番來此,隻是受袁督師之託,以示他議和之意甚誠。另外,我對大汗慕名已久,兩邊雖為敵國,但大汗為一世英傑,這一點到也不必否認。”
第三十章 交易協議
皇太極聞言一楞,顯是沒有聽過張偉之名,連那台北衛也是全無印象。當時明朝內亂未起,皇太極又被困寧綿防線,哪有什麽精神去管張偉這樣的南方海匪,故而張偉招安受撫也罷,攻打荷蘭也罷,這遼東之人大半是全無所知。他身為女真漢子,卻是不擅於漢人那般的客套,聽張偉報出名號,也隻是說道:“我看你有些本事,你這些屬下也都不凡。身處敵國一心護主,雖然我的護兵環伺左右,他們卻個個神態自若,對我這後金大汗,既沒有媚態,到也沒有故作憤恨模樣,你能統禦這些豪傑,你本人定然也是個角色。”
“大汗過譽了。我原本隻是福建沿海的走私商人,現下雖受了朝廷招撫,生意卻仍得照做,不然我手下隻好喝風拉煙。此次來遼,卻是想用海船來購買大汗這裏的皮貨、人參,也省得後金的皮貨商人還需從蒙古人那邊出貨,每年損失的皮貨和錢,想來也不是小數。若是大汗允準,我回去之後便可派船隻至營口,一來,購買遼東貨物,二來,也可將南邊的貨物販來遼東,船運可比口外的那些小行商販來的便宜多了,不知道大汗意下如何?”
皇太極咪眼聽他說完,尚且不置可否,他身邊的濟爾哈朗、阿巴泰等人卻都頻頻點首,這些女真貴族最苦於買不到精緻貨物,自與明朝交戰,除了一些膽大的商人尚且敢從寧綿偷偷與後金交易外,後金所有的出口進口,都需經蒙古人過手,這樣又費錢又受製於人,張偉的提議他們自然贊同的很。張偉之間來遼,便打定了冒充口外的皮貨商人,想辦法求見某個後金貝勒,請求貿易,現下能親口對皇太極提出,那自然是比找一個閑散貝勒強的多了。
皇太極思忖半響,方問張偉道:“我對你們南邊的商人不了解,不過你既然這般說,想必你又這個能力。如此兩利的事,我自然是贊同。隻是你的船要守規矩,若是被發覺前來刺探情報,陰謀破壞,那就是自尋死路。還有,你們明國要是知道了你的事,想必會為難你,請你慎之。”
張偉笑道:“在此事上,我隻是商人。朝廷調我來遼東打仗,我還是可以與大汗做生意。又不是賣兵器給大汗,怕怎的?”
說罷便起身告退,皇太極便命戶部承政德格類到偏廳與張偉商談貿易的事。當時的後金雖占了大半遼東,不過遼東向來是苦寒落後之地,雖然皇太極孜孜治理,近年來後金國的國勢日漸高漲,但是在八旗沒有入關搶掠之前,什麽金銀絲綢、瓷器硯台,宣紙胭脂,玉石環佩之類都是稀少的很。遼東地廣人稀,野物甚多,後金除了不愁糧食外,便是那皮貨出產甚多。那黑龍江部落來朝見後金大汗,一個小部落便可獻上熊、虎、孢子皮數百張,令外鹿皮、野豬之類更是要多少有多少,在遼東這些皮貨也隻平常,到了南洋日本,便是幾十倍的暴利。再加上人參等藥材之類,張偉與那德格類商量半天,約於定了每年遼東供給張偉的皮貨等物。張偉又與德格類商間議定了每年供給遼東的貨物清單,除了兵器之外,當真是無奇不有。更稀奇的是德格類本人訂購了江南戲班一個,秦準河的妓女十名,張偉詫異之餘,自然是連聲答應。他原本就打算用這些享受的東西來使得後金的貝勒大臣們腐敗墮落,德格類不提,這些衣帛女子之類張偉亦是打算大批的送來,現下德格類自已主動要求,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當下兩人商議已定,笑嘻嘻將擬好的清單呈給皇太極,他卻對這些無甚興趣,此時後金尚沒有貝勒在家看戲不上朝的事情,是以皇太極也沒有什麽警惕之心,當即便允準了這樁交易。
至於張偉原本身負的議和大事,雙方皆是全無誠意,當下隻是皇太極做出妥協,將金國汗的字樣令人向下兩格,以示低於明朝皇帝,便命張偉將原信帶回,交與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