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道:“你們放心,我此去先扮成北上的福商,然後由山海關入寧遠,綿州,就地查看一下那邊的情形,斷然不會冒險,你們盡管放心好了。”


    何斌雖仍是不悅張偉此行,卻也知勸不了他,隻得又吩咐幾句,令他小心,因又向施琅笑道:“尊候,此番已定了王忠孝去台南,聽聽看,誌華有什麽囑咐。”


    張偉亦笑道:“其實到也沒有什麽良方妙招。隻是兩個字‘架空’而已。台南諸事早定,一應規據皆隨台北而行,料那王知縣也沒有什麽辦法改變,內有巡捕,外有衛所士兵,他一個文官有什麽法子?知縣麽,左右不過是勸農桑,興水利、捕盜賊、斷訟獄,還有縣學科考之類。皇帝派他們來,也正是想把台灣的這些民政之事盡數抓在手中,他卻不知,農桑水利之事,我早已安排妥帖,農具、種子,皆由官發,半文錢都不要,他還有什麽可勸導的?台灣有官學、巡捕,皆不受知縣節製,捕盜麽,嘿嘿,台灣的兵權輪的到他們指手畫腳?尊候,你隻需注意那知縣平日裏都去哪裏,和誰接觸,切忌他擾亂民心,隻需把他象籠中鳥一般架在空中,他也不過具名畫諾而已,切記切記!”


    他這般濤濤不絕說來,施琅聽的目瞪口呆,唯有連連點頭稱是,何斌便笑道:“尊候你不知道,那史可法與王忠孝兩位知縣,今兒一早上出來便吃了大虧。”


    說罷將早晨孫史二人吃癟的事笑說了一遍,施琅聽到兩人無錢付帳的窘狀,不由得放聲大笑,笑罷向張何二人道:“大明官員的俸祿太低,一個知縣一年幾十兩銀子,夠做什麽?我看,不如咱們給他們幾位送點銀子,到也省得大哥花這麽多心思來製約他們。買通了他們,到時候那奏摺怎麽寫,那可不是由咱們。”


    “尊候,若是能如此簡單,那我能想不到麽?我看那史可法和王忠孝皆是守直不阿的君子,賄賂一事,斷不能行。況且,離京之時,想必皇帝也曾交待兩人互相監視,哪能這麽容易便讓咱們把他辛苦派來的官兒給拉攏了。”


    “這到也是,是我想左了。不過,依我的見識,幹脆給朝廷上個奏摺,就說台北與內地不同,商行工廠甚多,照例這些工商之戶是要給官員補帖,以慰辛勞,所有的台北官吏,以前都是多拿銀子的,兩位知縣拿的官俸少了,不成體統。待朝廷批了,咱們就按每位千兩一年的規格發銀,我就不信這兩位不愛銀子!”


    張偉何斌聽施琅這番話出來,兩人想了一回,都覺得很有道理,這兩位知縣就是不愛銀子,那朝廷允準發了,總不能不收吧?若是連正經的官俸也不要,那也未免太過矯情,待他們多拿了錢,又可以慫恿他們投資工商,待他們賺了大錢,那時候想一心為朝廷辦事也不可得,身家性命皆繫於台灣島上,對北京的皇帝,自然隻能是抱歉了。


    當下張偉擊一下掌,大叫一聲:“好,就照尊候說的辦!”


    張偉雖說早早將施琅傳召至台北,交待了他離台後的各項舉措,何斌施琅原以為他立時便要離台,誰料他又拖了大半個月,一直待王忠孝赴台南上任,史可法亦搬進了新建成的台北縣衙,又待台北金礦給他送來兩千兩足赤黃金,方才帶了十餘名精壯侍衛,連同周全斌、張瑞,一行人扮做茶商,上了一艘商船,揚帆出海,直奔南京而去。


    第二十六章 興遊江南


    原本他去遼東,該當直接由船行至北京,然後由陸路出關,隻是張偉自返回明末,一直忙碌不堪,卻是從未見識過古時的江南風光,想到古人詩詩裏描述的美麗景致,又正值春天草長鶯飛之際,由不得他動了遊歷一番的打算。再加上他年紀已過二十五歲,不但是何斌終日在他耳邊一囉嗦,就是周全斌一幹人等,亦都若有若無的提起他尚無妻室一事,那高傑亦曾私下裏在台北富商家中為他尋訪美貌女子,雖說被他訓斥一通,到是也頂撞了幾句,他氣悶不過,到也想就著機會到江南尋訪秦準美人,成家了事。


    他心裏也曾若有若無的浮現出當日那南洋女子艾麗斯的模樣,想到她大眼圓眼,活潑可愛,言行舉止與明時中國女子截然不同,到是與張偉那時候的女性頗為相像,他至不娶,也正是因為平日裏見到的女子盡皆是三從四德唯唯諾諾的舊式女子,委實提不起他的興趣。隻是那艾麗斯自從來台一次後便芳蹤難覓,張偉向勞倫斯打聽過幾次,那勞倫斯也隻知艾麗斯家是巴達維亞的華人大族,偶爾興趣幫英人翻譯出遊,現下她早已回了巴達維亞,那荷人統治之地,勞倫斯卻也不知詳情,張偉也隻得做罷。


    船隻在海上緩緩行了十數日,方進入長江之內,直至鎮江碼頭下船,上岸驗了路引,茶引,張偉便令人雇了走騾,馬匹,一行十餘人或騎馬,或坐車,沿著官道慢慢向南京行去,一路上滿目青翠,小河流水白鵝黃鴨,風光景致看起來到也賞心悅目,隻是這官道和兩邊的人家景象,看起來卻比台北差勁的多了,這一行人皆沒有到過江南,卻也都是聽說過江南風光如何如何,現在親眼見了,各人均有見麵不如聞名之嘆。


    那張瑞騎在馬上向張偉笑道:“都說這江南好,我看這風光景致還不如台北呢。”


    “休要胡說,咱們台北可是用銀子堆出來的,這地界大了,得多少銀子往裏麵填,這江南風光是自然景致,能有如斯美景,也是天地造化之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