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頭無奈,表麵上卻不好太過斥責諸將,隻淡淡吩咐幾句一定要加強訓練,張偉便離營而去,臨走吩咐施琅,晚上到他府中,有事相商。


    施琅自任了鎮北軍副統領,又兼管金吾衛,成日奔波於鎮北鎮與軍營之間,後來事情越發繁雜,每日忙的他頭暈腦漲,無奈之下,隻得不顧老婆的阻攔,帶了行李睡到軍營裏來。他做事便是如此,要麽不做,要麽就非得做好不可。這支軍隊如何訓練,如何發展,這些時日來他也考慮的頗多,見張偉召他去議事,施琅準備一下,便準備去說服張偉,放棄現在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至傍晚無事,施琅吩咐劉國軒等人加強戒備,不得懈怠,自騎了一匹馬,也不帶親兵,打馬自向張偉府中奔去。


    一進鎮北鎮外木柵圍牆,施琅就感覺今日大不同往常,全鎮上下塵土飛揚,包括幾個鎮首在內,所有人等都在大街上打掃,幾十輛三輪小推車來來回回,將鎮上的垃圾推向鎮外的垃圾場而去。施琅拉住鎮首一問,卻原來是張偉從兵營回來時有了悶情逸誌打量鎮上的風光,原來心情還不錯的張偉一見鎮上汙水橫流,垃圾處處,蒼蠅成片的亂飛,還有那豬、牛、狗、雞到處都是,這數月裏一直在鎮外忙著種甘蔗的張偉卻不知這台北五鎮自人口日多後,這衛生情形卻也是越來越差。中國人號稱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若說是賺錢吃飯,到也是名符其實。但若說是收拾身邊的這些不幹淨的東西,卻也是懶的要命。張偉原就對隨手亂丟垃圾,亂擠亂撞,大聲喧譁等沒有公德的行為很不喜歡,他現在雖立誌要改變歷史,但是對如何改變中國人的思想卻是無從著手。去年張偉曾想下令不準女子纏足,立時引起所有鎮民的不滿,就是何斌、施琅,也表達了強烈不滿。麵對現實,隻好做罷。現下見鎮上如此髒亂,張偉乃大發雷霆之怒,立時下令召來所有的鎮首,命令在鎮上所有人等立時打掃,若是在天明前環境仍是如此,便要挨家挨戶的檢查,遇到不符標準者,立時驅逐出台灣,在此嚴令之下,所有人等不敢馬虎。於是待施琅到得鎮上,便見到這狼狽景象。


    嘆一口氣,施琅也不好多說,隻得向鎮首道一聲辛苦,便向張偉府中而去。


    施琅到得張偉府前,令門前管事的好生照料好馬匹,也不待傳報,便自昂然直入。張偉地位漸高,平時裏來求見他的人絡繹不絕,張偉平時的宗旨又是公事不入私門,若說是私事,他又沒有幾個朋友,固而凡是來府求見的,到多半要吃閉門羹。施琅自然不在此列,若說張偉還有真心相交的朋友,隻怕也隻有這施琅與何斌二人了。


    自那看守顏宅的鄭府家人帶頭叛亂被張偉押回澎湖後,鄭芝龍見張偉在台灣的勢力坐大,雖不情願,卻也將這宅子低價賣給了張偉,張偉因愛顏宅後園布置精巧,便將原來鎮外的宅子送給了施琅,自已早就搬了回來。平日裏便住在當日鄭彩撤台時住的那廂房內。


    施琅自然知張偉平日住處,也不待下人引路,在門房處提了一盞燈籠,自向那廂房行去。待行至竹林盡頭,果然看到那廂房內燈火通明,透過白色窗紙,施琅看到房內有兩人對弈,隱隱約約看不大清,但估摸著應該是張偉與陳永華。


    施琅在門外咳了一聲,道:“屋內可是誌華兄與復甫兄?”


    “正是,你直接進來便是,偏如今這麽多禮數。”


    施琅搖頭一笑,將門一推,卻見房內擺著數十盞油燈,原本天氣便炎熱,房內卻偏要擺這些燈,讓施琅很是不解,不過好在屋內四周又擺有冰塊,兩下抵消,此處四周皆是樹木,原本就比別地涼爽,施琅進屋後到也沒有覺得如何炎熱。


    “誌華兄,何苦一定要點這麽許多油燈,兩三盞便足夠看書,更何況兩位隻是下棋,你到也不嫌刺眼。”


    陳永華在棋盤上移了一子後方向施琅笑道:“尊候兄說的極是,我亦是如此說,可惜他不聽勸。要說,此人棋力之臭海內無雙,就是用燈來晃我的眼,我亦有何懼?”


    張偉恨道:“復甫,你平日裏除了教書之外再無別事,我卻是成天忙的腳不沾地,若非如此,以我的大智慧,怎麽下棋會輸與你!”


    施琅與陳永華一起撇嘴,以示蔑視之意。張偉此時棋藝自然比初來時漲了許多,他人不笨,在此地唯一消遣隻能是下棋,不過半年多些,何斌便已不是他對手。正好又來了陳永華,他棋藝可又比何斌強了許多,正好能與張偉棋逢對手,可惜這半年來多來陳永華雖不能說是諸事不管,但最多也隻是去官學中教教書,偶爾寫一些勸學的告示之類,而張偉卻忙的頭頂生煙,此消彼長,張偉現下卻也不是陳永華的對手了。


    兩人說張偉借亮光來作弊,倒也是當真冤枉。張偉自幼便習慣了強光照明,古人那一盞兩盞見鬼的油燈在他看來直如鬼火一般,是故張偉自手頭有錢後,走到哪兒,這油燈在房內至少也要點上十盞八盞的,即便如此,他還嫌不夠亮了。一想起再過兩百多年才會有電燈,張偉當真是痛苦異常。


    三人調笑一陣,陳永華知施琅來有正事商談,便不顧張偉阻擋,硬是將棋盤攪亂,施施然告辭去了。


    施琅看著陳永華的背影,說道:“誌華兄,你待覆甫可真是沒有話說啦。當年劉備待孔明,最多也不過如是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