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袁紹這說的是客套話,雖然現在我官位最高,但是袁紹自明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怎麽會把我一個寒族出身之人放在眼裏。我急忙推辭道:“本初兄德才兼備,袁家又四世三公,本初兄當選盟主當仁不讓。”大家聽我這麽說也都紛紛附和,袁紹也就高興的應承下來了。隻有曹操用他充滿智慧的眼光看著我以及我身後的郭嘉。我看他眼光中流露出了神采。劉備也用他特有的眼神盯著我看,我也發現劉備少了張飛之後竟然多出了一位智者,還有一位不遜於張飛的猛將。我也暗暗的多看了劉備幾眼。
曹操回到營寨裏,曹操對戲誌才道:“袁紹色膽厲薄,好利無謀,現當任討賊盟主,聯軍前途堪憂啊,本來益州張誌成有滅黃巾之功,才得天下,又官職居各諸侯之首,乃盟主的不二人選,他卻反而推卻,不知是何意。”戲誌才撫著他的山羊須道:“我觀此,出自於他身後之人之計。”曹操回想一下站在我後麵的郭嘉,道:“誌成後麵所站之人隻不過是一位二十出頭之小輩,會有何計謀讓誌成推辭掉盟主之位。”戲誌才道:“主公可不要小看此青年,此人名叫郭嘉,幾年前此人在潁川書院求學,所表現出驚天為略之才,不下於漢之張良,陳平,本來我想把他推薦給曹公,但是不知何由他現在竟效力於益州。”曹操嘆氣道:“如此人才竟不得我之所用。”
劉備也有了一定的班底,荀彧,孫幹,簡雍,關羽、武安國、管亥。劉備有了自己的地盤之後也過早的顯示出了霸主之氣,劉備道:“文若觀張誌成之人如何。”荀彧道:“深藏不露,笑裏藏刀,彧曾聽家侄之言,南陽許邵評此人乃亂世之霸主,於是彧欲前往益州投效此人,然各地起義頻頻才使彧停留河北,後遇到主公,被主公之德所感化,才發誓效力於青州。”劉備和我是同時間同地點出道的,他定然知道我的能力,劉備嘆氣道:“備不如誌成也,然我有文若之才,現必當可與之爭一日之長短。”荀彧推辭道:“主公不知今日張誌成身後二人之才,此二人一人為家侄荀攸荀公達,另一人乃郭嘉郭奉孝,此二人之才各個都不下於彧也。”劉備聽了也有點感到灰心,但是天生的野心還是讓劉備看到了希望。
在我的大帳裏,荀攸道:“主公,沒想到家叔竟然投了劉備,看來劉備羽翼已成啊。”我也知道劉備的能耐,現在劉備有了荀彧無疑就是提前擁有了諸葛亮,這樣能讓這個亂世的梟雄走更少的彎路。郭嘉也感嘆道:“主公之敵,天下無非三人也,曹操曹孟德,劉備劉玄德,孫堅孫文台也。其餘皆碌碌之輩也。”我也佩服郭嘉竟然有此眼光,知道天下英雄何屬。
次日,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袁紹登壇拜將。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而拜,誓盟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誓畢,二十路諸侯歃血為盟,歃血已罷,下壇。眾人扶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我當然搶了曹操的位置做了副盟主,我坐在袁紹的下手。
曹操行酒數巡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眾人皆道惟命是從,袁紹接著道:“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袁紹還是該不掉任人為親這個毛病啊,歷史還是朝著他應有的軌跡發展著,袁術總督糧草看來孫堅又要有難了。看來要找個機會提醒下孫堅,孫堅還有個漂亮女兒在等我呢。
還我等我想完,孫堅就出列道:“堅願帶本部人馬為前鋒。”
袁紹大喜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於是孫堅就引本部人馬殺本汜水關而來,汜水守將差流星馬飛奔向洛陽告急。
第五十七章 關羽vs華雄
孫堅得令之後大喜,引本部人馬向汜水關進發。在孫堅出發之前我使荀攸到孫堅軍營。
孫堅營內,孫堅和我有共同討伐黃巾之誼,對我派去的使者還是很客氣的。孫堅道:“不知誌成賢弟使先生來,所謂何事。”
荀攸道:“我家主公派我前來特讓我提醒將軍一二。”
孫堅也是丈八和尚摸不著頭腦,我現在做為前鋒去打仗,他會提點我什麽呢。孫堅疑惑的道:“不知先生何意,我有何事需要先生提醒?”
荀攸整整嗓子道:“我家主公料定將軍此去必勝,然將先勝後敗。”
孫堅聽到荀攸說他必勝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但是荀攸說到他會後敗之時麵色就開始難看了,語氣也開始變的不友善了。孫堅道:“為何先生道我會後敗,自從我出道之後所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雖然汜水關乃天下雄關,但是也奈何不了我們江東雄獅。”
荀攸聽出了孫堅的語氣,但是荀攸卻不多解釋,荀攸道:“將軍敗不將是敗在敵軍之手,將軍將敗在自己人之手。”
曹操回到營寨裏,曹操對戲誌才道:“袁紹色膽厲薄,好利無謀,現當任討賊盟主,聯軍前途堪憂啊,本來益州張誌成有滅黃巾之功,才得天下,又官職居各諸侯之首,乃盟主的不二人選,他卻反而推卻,不知是何意。”戲誌才撫著他的山羊須道:“我觀此,出自於他身後之人之計。”曹操回想一下站在我後麵的郭嘉,道:“誌成後麵所站之人隻不過是一位二十出頭之小輩,會有何計謀讓誌成推辭掉盟主之位。”戲誌才道:“主公可不要小看此青年,此人名叫郭嘉,幾年前此人在潁川書院求學,所表現出驚天為略之才,不下於漢之張良,陳平,本來我想把他推薦給曹公,但是不知何由他現在竟效力於益州。”曹操嘆氣道:“如此人才竟不得我之所用。”
劉備也有了一定的班底,荀彧,孫幹,簡雍,關羽、武安國、管亥。劉備有了自己的地盤之後也過早的顯示出了霸主之氣,劉備道:“文若觀張誌成之人如何。”荀彧道:“深藏不露,笑裏藏刀,彧曾聽家侄之言,南陽許邵評此人乃亂世之霸主,於是彧欲前往益州投效此人,然各地起義頻頻才使彧停留河北,後遇到主公,被主公之德所感化,才發誓效力於青州。”劉備和我是同時間同地點出道的,他定然知道我的能力,劉備嘆氣道:“備不如誌成也,然我有文若之才,現必當可與之爭一日之長短。”荀彧推辭道:“主公不知今日張誌成身後二人之才,此二人一人為家侄荀攸荀公達,另一人乃郭嘉郭奉孝,此二人之才各個都不下於彧也。”劉備聽了也有點感到灰心,但是天生的野心還是讓劉備看到了希望。
在我的大帳裏,荀攸道:“主公,沒想到家叔竟然投了劉備,看來劉備羽翼已成啊。”我也知道劉備的能耐,現在劉備有了荀彧無疑就是提前擁有了諸葛亮,這樣能讓這個亂世的梟雄走更少的彎路。郭嘉也感嘆道:“主公之敵,天下無非三人也,曹操曹孟德,劉備劉玄德,孫堅孫文台也。其餘皆碌碌之輩也。”我也佩服郭嘉竟然有此眼光,知道天下英雄何屬。
次日,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袁紹登壇拜將。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而拜,誓盟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誓畢,二十路諸侯歃血為盟,歃血已罷,下壇。眾人扶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我當然搶了曹操的位置做了副盟主,我坐在袁紹的下手。
曹操行酒數巡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眾人皆道惟命是從,袁紹接著道:“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袁紹還是該不掉任人為親這個毛病啊,歷史還是朝著他應有的軌跡發展著,袁術總督糧草看來孫堅又要有難了。看來要找個機會提醒下孫堅,孫堅還有個漂亮女兒在等我呢。
還我等我想完,孫堅就出列道:“堅願帶本部人馬為前鋒。”
袁紹大喜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於是孫堅就引本部人馬殺本汜水關而來,汜水守將差流星馬飛奔向洛陽告急。
第五十七章 關羽vs華雄
孫堅得令之後大喜,引本部人馬向汜水關進發。在孫堅出發之前我使荀攸到孫堅軍營。
孫堅營內,孫堅和我有共同討伐黃巾之誼,對我派去的使者還是很客氣的。孫堅道:“不知誌成賢弟使先生來,所謂何事。”
荀攸道:“我家主公派我前來特讓我提醒將軍一二。”
孫堅也是丈八和尚摸不著頭腦,我現在做為前鋒去打仗,他會提點我什麽呢。孫堅疑惑的道:“不知先生何意,我有何事需要先生提醒?”
荀攸整整嗓子道:“我家主公料定將軍此去必勝,然將先勝後敗。”
孫堅聽到荀攸說他必勝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但是荀攸說到他會後敗之時麵色就開始難看了,語氣也開始變的不友善了。孫堅道:“為何先生道我會後敗,自從我出道之後所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雖然汜水關乃天下雄關,但是也奈何不了我們江東雄獅。”
荀攸聽出了孫堅的語氣,但是荀攸卻不多解釋,荀攸道:“將軍敗不將是敗在敵軍之手,將軍將敗在自己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