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上有文:星雲湖棲息之大頭魚,撫仙湖生長的抗浪魚,以石為界,不相往來。


    古往今來,“界魚石”曾吸引無數遊人,現在已經開闢為公園,供人們遊覽。離“界魚石”西側100多米處,還有一座始建於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的海門橋,無桅杆的木船,可從橋下過往於星雲湖、撫仙湖間,橋身精雕細刻,美觀大方。


    龍辰乙擺了擺手說道:“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以後不許再提了。”


    撫仙湖是個高原斷陷湖泊,湖麵海拔1720米,三麵環山,一麵接著澄江壩子。湖麵北部寬闊而深,南部狹小而淺,中部細長,似如葫蘆。湖底不平,到處是岩石暗礁,起伏很大。湖水主要來自雨水聚積,並南受上遊星雲湖注入,北有澄江梁王河、東大河、西大河及西龍潭、熱水塘的泉水流入,東麵的海口河是唯一的出水口,匯入南盤江,歸南海。


    撫仙湖屬淡水湖泊,湖水呈藍綠色,含磷量高,透明度好,因此,撫仙湖的湖水清澈而透明。明末徐霞客在他的滇遊日記中寫道:“滇山唯多土,故多勇流成海,而流多渾濁,唯撫仙湖最清。”


    徐霞客得出撫仙湖最清的結論、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匯入撫仙湖的水,首先流入星雲湖進行了沉澱,再經過一公裏長的海門河入撫仙湖,水就很清了。


    撫仙湖本身所接納的河流,源頭都在沿湖一帶山脈,長度都沒有超過10公裏,又多屬泉水,也無渾濁之泥沙。比如,西大河水源主要是西龍潭泉水,這股泉水每天以5萬多立方米的水量湧出,流程也隻4公裏左右。還有如熱水塘的泉水就在湖邊,有的就出在湖底。


    其他河流,洪水季節雖帶一點泥水,但雨過即停。又因為撫仙湖水深,沉底之泥沙,任憑風浪再大,也難翻起濁水來,這就是撫仙湖水清的原因。


    由於湖周圍自然環境,沒有受到大的破壞,至今,撫仙湖仍然是雲南省、未受到汙染的湖泊。詩人們形容為“琉璃萬頃”,這是一點也不誇張的,它就是雲貴高原上、一顆璀璨晶瑩的明珠。


    撫仙湖波濤翻動時,白浪如朵朵睡蓮競相開放,又似串串銀鏈滾動;無波時如明鏡般、一片澄清碧綠。遠山近水,洲島錯落,使人心曠神怡,爽快清新。


    撫仙湖因湖水深,風浪大,湖中的挺水植物和浮遊植物不易生長,浮遊生物以及底棲生物如螺螄、蚌、蝦也很少,隻在沿湖淺水一帶才有生長。


    撫仙湖的水利資源相當豐富,蓄水量達185億立方米,是雲南省第一大湖滇池,以及第二大湖洱海總蓄水量的四倍。引湖水能夠灌溉沿岸良田,又有航運之便。更主要的是,出水口的海口河落差很大,河長僅15.25公裏,落差達385米,經勘察可分六級建成梯級電站。


    撫仙湖流域麵積達1084平方公裏,流域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主產稻、麥、蠶豆、烤菸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穀倉,又是聞名全國的雲煙之鄉。


    撫仙湖的水溫,冬夏變化不大,水質又好,是極好的遊泳之地。特別是北部沿澄江壩子一帶,近岸200米左右,水深僅在1至3米,湖水亮晶晶,清盈盈,湖底全鋪著細沙、延伸至湖岸數米,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來遊泳。


    自昆明滇池出現汙染後,有的群眾,甚至專業的遊泳隊伍,也經常到撫仙湖來訓練、遊泳,在海灘上享受日光浴,在撫仙湖畔度過愉快地假日。


    澄江蓮藕、撫仙湖的20多種魚,還有農家的洋芋燜飯都是當地的特色食品。


    明星景區位於撫仙湖的西岸,江川縣與澂江縣的交界處,距離祿充12公裏。


    到明星魚洞吃魚是旅遊的一部份,明星魚洞緊靠水邊,一溜飯館排開,清一色的菜式——銅鍋魚,洋芋燜飯,魚多是從湖裏打上來的,很新鮮,客人自選魚過秤後,飯館用銅鍋放入清水清煮魚,魚肉鮮嫩,沒有絲毫魚腥昧。


    洋芋燜飯也是用銅鍋,在火上慢慢烤出的,就著農家的各式鹹菜,味道也不錯。


    銅鍋魚是用撫仙湖的魚、撫仙湖的水、撫仙湖的銅鍋、做成的澄江銅鍋魚,是極具地方特色的一道菜。


    清煮的魚湯隻需蔥薑,主角是一盤花生、大蒜、芝麻油爆幹辣椒,輔以酸辣子和腐乳,香菜薄荷若幹,再油炸一盤撫仙湖的小蝦米,即成口水連連的上等口味。


    在澄江至江川公路西側百米處有座碧雲山,山上有碧雲寺,寺內大多是道教仿古建築。每到農曆三月初三,是碧雲寺的廟會日。


    碧雲山下往北1.5公裏,就是明星魚洞,每年3-9月,是捕撈抗浪魚的主要季節,可以品嚐到撫仙湖、銅鍋煮鮮魚的風味小吃。


    撿日不如撞日,在花錢如流水的姑娘們的盛情邀請下,飢腸轆轆的大家、才勉為其難的吃了一百斤抗浪魚。


    雖然佘巳火一再強調,現在撫仙湖、已經禁止捕撈抗浪魚,可是吃的高興的姑娘們,還是以絕不打折的態度,爭先恐後的要刷這兩萬元的卡,刷了卡的是趾高氣揚,沒有刷上卡的是垂頭喪氣。


    這眼前發生的一切,看的沒有錢的教授們直搖頭,他們暗暗下定了決心,要把單身主義進行到底。


    哀牢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平縣與景東、鎮沅、楚雄、雙柏等五縣交界處。


    哀牢山是雲嶺南延支脈,第四紀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期間,由於地麵抬升,河流下切,高差增大,而形成今天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終極行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原三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原三生並收藏終極行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