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用王從行的話說,到了90年代,人們的經濟頭腦開始活泛了,知道這些文物是寶貝以後,打石寨山古墓群主意的人,漸漸的多了起來。


    有一天晚上,負責守墓的王從行,在墓群旁的小木屋裏剛剛躺下,就聽見外麵金屬器具鑿地的聲音。王從行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在電筒昏暗的光線下,王從行看見五六個人手拿鋤頭,正在古墓群範圍內的地裏翻刨。


    “後來我們沿著、保護古墓群的圍牆巡查了一圈,在一些隱蔽的地點,有好幾個大洞,都是那些盜墓的挖的。”


    說到這裏,佘巳火喃喃自語的說道:“看起來,這真的是舒子北說的時代不同了,人心不古啊。”


    1996年,古墓群最後一次考古發掘後,過去的挖掘現場已經被土壤回填,5000平方米的山頂,逐漸長出了植被,曾經由磚土搭建起的圍牆,也改換成了更為美觀的鐵欄杆。


    據晉寧縣文物管理所呂所長介紹,從上世紀五十年**始,石寨山古墓群遺址,雖然不對外進行正式開放,但每年都會有學者和遊客前來參觀。


    為了讓古墓群遺址、得到科學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晉寧縣從本世紀初開始便做出規劃,搶救保護石寨山古墓群遺址內相應的文物,還邀請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在原初步規劃的基礎上,對石寨山古墓群進行更科學、合理的規劃。


    “我們打算在石寨山保護區內,復原1996年以前發掘的、具有代表性的發掘墓葬,從南大門開始、修築一條供遊人遊覽的道路,通往墓葬展示區。


    我們根據石寨山具有新石器時代遺址、以及古墓葬兩種文化內涵的特點,將種植兩種對比鮮明的植物,進行裝飾和點綴。


    另外就是在石寨山保護區、南大門附近建蓋‘石寨山陳列室’,陳列石寨山出土的器物及相關圖片資料,集中展示以石寨山為中心的、古滇國燦爛的青銅文化。”


    佘巳火神情嚮往的說道:“如果資金允許的話,我們更想將其建成,像兵馬俑一樣的博物館,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了解這塊土地曾經的輝煌。”


    在古墓群遺址現場,王從行老人帶著大家四處走了走,不時的指著某一地告訴大家,這裏曾經是什麽樣子,老人高興說道:“我在這墓群旁待了一輩子了,從村裏隊長的位置退下來以後,我又繼續守在這裏。


    快60年了,現在這裏就要建博物館了,我還守著它,有時間你們也多來玩玩,讓更多的人來玩玩,有錢沒錢來這兒過年。”


    第一百零三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


    更新時間2014-7-9 11:44:21 字數:3789


    2013年9月11日15:30雲南石寨山


    兩千多年前,在滇池沿岸、有過一個古老的王國,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之為“滇”。然而,就在司馬遷將它載入典籍後不久,滇國就銷聲匿跡了,再沒有蹤影,也沒有傳說,沒有人知道它的臣民哪裏去了,像是一個亙古的謎,再也沒有人提起雲南古史上的這段輝煌。


    然而,它曾經達到鼎盛一時的藝術成就,特別是青銅文明,即使是兩千多年以後,再也沒有能夠走向復興。


    21世紀,考古學者、在今雲南偏遠地區某些少數民族,發現了同古滇王國人民、生活文化習俗相似的人群。


    特別是在印尼的蘇門答臘,發現了一個名叫巴達人的部落,該部落所住的房子及生活文化和習俗,都與曾經的古滇王國極為相似。


    在漢朝以前,滇池、撫仙湖一帶建立了古滇王國。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兵臨滇國,滇王舉國投降,並請置吏入朝,於是漢武帝賜給了滇王王印,令滇王復長其民。


    此後,漢武帝在雲南設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權利被郡守取代了,從此受製於漢王朝的郡縣製度。到公元1世紀,榮耀一時的雲南青銅文化,就完全融入到鐵器文化之中了。


    關於這段歷史,司馬遷、有過一個至關重要的記載。大約在公元前339年,楚國欲將勢力範圍擴展到西南,派楚將莊蹻入滇。


    不久之後,秦國滅了巴國和蜀國,莊蹻失去了與楚國本土的聯繫,於是,“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這是史料中、明確記載的一代滇王,在他之前是否有滇王存在,就無從考證了。但在莊蹻入滇之前的若幹年裏,滇人的青銅文化,已經進入了鼎盛時期。


    考古學家李昆聲教授說,拋開藝術成就的因素,這時的楚文化應比滇文化先進,至少,楚人穿鞋子,而滇人打赤腳,但滇墓裏似乎並沒有留下、莊蹻帶進雲南的楚文化蹤影,所以有學者質疑司馬遷的這段記載。


    公元前1世紀左右,這個孤立的王國,終於走到了終點。一位稱雄滇池的滇王,向漢朝的使者,提過一個認真的問題。他問:漢朝與我誰更大?在他的眼裏,世界不會比滇國的地域大多少。可是,不久之後,這位可愛的滇王連同他的天堂,便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


    苟戊戌接著佘巳火的話,笑著說道:“世界遠比他想像的要大得多,也複雜得多。漢人的遷入讓內地文化,從此大規模地進入雲南,僅僅在短短100年過程中,滇人的文化、便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這就是我們曾經所說的,我們看到的中國歷史,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其實司馬遷的《史記》,也有很多不真實的記載,就像是剛剛的這個小故事,也被歷史改成了耳熟能詳的夜郎自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終極行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原三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原三生並收藏終極行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