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們嚇得是偷偷的笑起來了,古麗將軍嚇得是拉著起靈就跑。
佘巳火笑了笑,接著說道:“看著這些形狀各異、不同題材的扣飾,讓人心醉其獨特的鑄造工藝和採用寫實手法。
大量鑄就的這類裝飾用品,都是滇人在現實生活中所見、所經歷的、生存、戰爭、狩獵的場景,以及男女之間的肌膚之親,都可以凝固於一件飾物之上,常掛於腰際或貢奉於廟堂之上。
從工藝上來講,這類器物不可能在世間、流傳有第二件相同的東西,除非那是假的;另一方麵,從思想意識上來說,沒有儒家文化的束縛,沒有陳規陋習的條條框框,這也就是滇文化、能夠獨樹一幟的奧秘所在。”
對於m69,應該在整個李家山古墓群的發掘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不僅僅因為它是目前滇文化考古發掘大型墓葬中,已知的唯一的女性合葬墓,而且在其眾多隨葬品中,有幾件東西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們或許能從中找出一條,通向遙遠的古滇國的路徑。
其中之一就是桶型紡織貯貝器,整件器物呈桶型、束腰,器身和器蓋雕鑄兩個對稱的老虎作耳。貯貝器蓋之上、採用圓雕手法鑄有10個人,組成了整個紡織的場麵。
一女性貴族居中,雙手撫膝高踞一銅鼓之上,為表示其尊貴,人身作通體鎏金處理,1人手持食盒跪侍其左側、1人跪其後執傘、另1人跪其前方,似乎正挨著主人的訓斥和責罵;另外6人,2人作繞線狀,其餘4人正忙於穿梭、打緯。這是典型的腰機紡織的各道工序、及操作過程的生動再現,這就是當時社會生產活動的一個縮影。
其二是鼓型播種場麵貯貝器。器物作鼓型,器蓋正中立有一個銅柱,周圍雕鑄有35個人物及馬匹等物。其中一個由4人肩抬的肩輿中,踞坐著一個通體鎏金的女性貴族,1人緊隨其後、1人為其雙手執傘,肩輿前有騎馬開道者、還有身背種子袋、肩扛銅鋤及手持尖狀物者,輿後另緊跟數人,由此組成了一個播種儀式的場麵。
有趣的是,圍繞銅柱的其它人物、構成了另一幅畫麵:有手挎提籃作購物狀者;有手執酒壺,飲得酩酊大醉即將跌倒者;有頭頂薪而不堪負重作歸家狀者;有身材高大、高鼻深目、身著緊身衣褲、腰佩長劍、腳蹬長靴作閑遊之狀者。這一切,就是古滇國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怎麽會和貴族的祭祀活動聯繫到一塊的呢?
其三就是四舞俑銅鼓。器物由銅鼓及鼓麵四周、雕鑄的四舞俑組成,整器作鎏金處理。四舞俑衣著怪異,有的手持棒狀物、有的雙手攤開作說唱狀,他們要告訴我們什麽?銅鼓是滇人的重器,怎麽用作器物的底座了,人也在上麵唱戲了,唱給誰聽?這是不是在預示著王權的衰落?
其四是出土了一件疊鼓型貯貝器,連同晉寧石寨山出土的3件,這是第4件。如果按《滇國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發現》、一書作者的推斷:“目前為止,在滇國的大型墓中,隻有四座墓出土有疊鼓型貯貝器,其中包括石m6、石m13、石m71和李家山m69。由此我們推測m71,也可能是某代滇王。”
這個推測要是成立的話,那麽因為李家山m69墓主為一女性,是不是就說明滇國也有了女王,一個了不起的滇國女人。當然,我們也從m69出土兩件貯貝器上、所表現的女性貴族在滇政治、社會生產活動中的尊貴,和高不可攀的地位看出,那時的婦女已頂“半邊天”,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難道真的有女性滇王?看著m69墓主人頭上插的、手上戴的、身上掛的,無一不是用黃金所製,更不用說其頭端那一列重器,足端那一套的青銅農具,雖然說是南方的小土王,不能和北方的真命天子相比,可也是另外一番氣派!
在佘巳火的嘮叨聲中,“盜墓密碼科考隊”、輾轉來到了星雲湖。星雲湖位於江川縣城東北兩公裏,俗名浪廣海,湖麵34平方公裏,盛產鰱魚、武昌魚等,以大頭魚最有名,是一個天然的魚場,四周風光秀麗,景色優美。
星雲湖,與撫仙湖一山之隔,一河相連,俗稱江川海。星雲湖古代稱“星海”,唐代稱“利水”,俗稱“江川海”。星雲湖因夜間星月皎潔,銀河照映湖心而得名。
星雲湖是由斷層形成的湖泊,主要是燕山運動,喜瑪拉雅山運動和新構造運動的結果,第四世紀晚期,雲南高原不斷運動,因其底斷裂及斷裂的強烈運動,致使夷平麵解體在江川、澄江、華寧及周圍新斷裂沿線,局部拉張斷陷盆地出現了沼澤、湖泊環境。
在這群花錢如流水的姑娘們的強烈要求下,已經神遊四個小時的、“郎才女貌科考隊”,在星雲湖邊吃了一百斤大頭魚,頭大肉肥,味道鮮美。
味道鮮美的魚肉,也堵不住佘巳火的嘴,一邊吃魚一邊慢慢的說道:“從江川縣乘當地載人的微型車,到陽光海岸風景區,這裏有人工沙灘,白白的沙子,透明的湖水,在風景區的對麵不到200米的地方,就是孤山風景區了,可以乘小船進入裏麵。從陽光海岸一路往澄江方向,就是碧雲寺、明星魚洞,綠衝風景區。
到了澄江,可以看看澄江帽天山,帽天山位於澄江壩子的東麵,距澂江縣城8公裏,為東山的一座山峰,因形如一頂草帽而得名。
帽天山方圓不到1公裏,海拔僅2026米,原來可謂是其貌不揚,也沒有什麽名氣。1984年7月,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侯先光,在帽天山發現了納羅蟲化石,經確認為距今5.3億年的無脊椎動物化石,是當今世界最古老、最完整的軟體化石,其中有奇蝦、雲南蟲等。
佘巳火笑了笑,接著說道:“看著這些形狀各異、不同題材的扣飾,讓人心醉其獨特的鑄造工藝和採用寫實手法。
大量鑄就的這類裝飾用品,都是滇人在現實生活中所見、所經歷的、生存、戰爭、狩獵的場景,以及男女之間的肌膚之親,都可以凝固於一件飾物之上,常掛於腰際或貢奉於廟堂之上。
從工藝上來講,這類器物不可能在世間、流傳有第二件相同的東西,除非那是假的;另一方麵,從思想意識上來說,沒有儒家文化的束縛,沒有陳規陋習的條條框框,這也就是滇文化、能夠獨樹一幟的奧秘所在。”
對於m69,應該在整個李家山古墓群的發掘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不僅僅因為它是目前滇文化考古發掘大型墓葬中,已知的唯一的女性合葬墓,而且在其眾多隨葬品中,有幾件東西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們或許能從中找出一條,通向遙遠的古滇國的路徑。
其中之一就是桶型紡織貯貝器,整件器物呈桶型、束腰,器身和器蓋雕鑄兩個對稱的老虎作耳。貯貝器蓋之上、採用圓雕手法鑄有10個人,組成了整個紡織的場麵。
一女性貴族居中,雙手撫膝高踞一銅鼓之上,為表示其尊貴,人身作通體鎏金處理,1人手持食盒跪侍其左側、1人跪其後執傘、另1人跪其前方,似乎正挨著主人的訓斥和責罵;另外6人,2人作繞線狀,其餘4人正忙於穿梭、打緯。這是典型的腰機紡織的各道工序、及操作過程的生動再現,這就是當時社會生產活動的一個縮影。
其二是鼓型播種場麵貯貝器。器物作鼓型,器蓋正中立有一個銅柱,周圍雕鑄有35個人物及馬匹等物。其中一個由4人肩抬的肩輿中,踞坐著一個通體鎏金的女性貴族,1人緊隨其後、1人為其雙手執傘,肩輿前有騎馬開道者、還有身背種子袋、肩扛銅鋤及手持尖狀物者,輿後另緊跟數人,由此組成了一個播種儀式的場麵。
有趣的是,圍繞銅柱的其它人物、構成了另一幅畫麵:有手挎提籃作購物狀者;有手執酒壺,飲得酩酊大醉即將跌倒者;有頭頂薪而不堪負重作歸家狀者;有身材高大、高鼻深目、身著緊身衣褲、腰佩長劍、腳蹬長靴作閑遊之狀者。這一切,就是古滇國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怎麽會和貴族的祭祀活動聯繫到一塊的呢?
其三就是四舞俑銅鼓。器物由銅鼓及鼓麵四周、雕鑄的四舞俑組成,整器作鎏金處理。四舞俑衣著怪異,有的手持棒狀物、有的雙手攤開作說唱狀,他們要告訴我們什麽?銅鼓是滇人的重器,怎麽用作器物的底座了,人也在上麵唱戲了,唱給誰聽?這是不是在預示著王權的衰落?
其四是出土了一件疊鼓型貯貝器,連同晉寧石寨山出土的3件,這是第4件。如果按《滇國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發現》、一書作者的推斷:“目前為止,在滇國的大型墓中,隻有四座墓出土有疊鼓型貯貝器,其中包括石m6、石m13、石m71和李家山m69。由此我們推測m71,也可能是某代滇王。”
這個推測要是成立的話,那麽因為李家山m69墓主為一女性,是不是就說明滇國也有了女王,一個了不起的滇國女人。當然,我們也從m69出土兩件貯貝器上、所表現的女性貴族在滇政治、社會生產活動中的尊貴,和高不可攀的地位看出,那時的婦女已頂“半邊天”,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難道真的有女性滇王?看著m69墓主人頭上插的、手上戴的、身上掛的,無一不是用黃金所製,更不用說其頭端那一列重器,足端那一套的青銅農具,雖然說是南方的小土王,不能和北方的真命天子相比,可也是另外一番氣派!
在佘巳火的嘮叨聲中,“盜墓密碼科考隊”、輾轉來到了星雲湖。星雲湖位於江川縣城東北兩公裏,俗名浪廣海,湖麵34平方公裏,盛產鰱魚、武昌魚等,以大頭魚最有名,是一個天然的魚場,四周風光秀麗,景色優美。
星雲湖,與撫仙湖一山之隔,一河相連,俗稱江川海。星雲湖古代稱“星海”,唐代稱“利水”,俗稱“江川海”。星雲湖因夜間星月皎潔,銀河照映湖心而得名。
星雲湖是由斷層形成的湖泊,主要是燕山運動,喜瑪拉雅山運動和新構造運動的結果,第四世紀晚期,雲南高原不斷運動,因其底斷裂及斷裂的強烈運動,致使夷平麵解體在江川、澄江、華寧及周圍新斷裂沿線,局部拉張斷陷盆地出現了沼澤、湖泊環境。
在這群花錢如流水的姑娘們的強烈要求下,已經神遊四個小時的、“郎才女貌科考隊”,在星雲湖邊吃了一百斤大頭魚,頭大肉肥,味道鮮美。
味道鮮美的魚肉,也堵不住佘巳火的嘴,一邊吃魚一邊慢慢的說道:“從江川縣乘當地載人的微型車,到陽光海岸風景區,這裏有人工沙灘,白白的沙子,透明的湖水,在風景區的對麵不到200米的地方,就是孤山風景區了,可以乘小船進入裏麵。從陽光海岸一路往澄江方向,就是碧雲寺、明星魚洞,綠衝風景區。
到了澄江,可以看看澄江帽天山,帽天山位於澄江壩子的東麵,距澂江縣城8公裏,為東山的一座山峰,因形如一頂草帽而得名。
帽天山方圓不到1公裏,海拔僅2026米,原來可謂是其貌不揚,也沒有什麽名氣。1984年7月,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侯先光,在帽天山發現了納羅蟲化石,經確認為距今5.3億年的無脊椎動物化石,是當今世界最古老、最完整的軟體化石,其中有奇蝦、雲南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