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 作者:邢群麟+於海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對明朝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南方倭寇的騷擾和安南,而是來自北方的蒙古。翻開中國歷史,總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入侵中原的都是北方各民族,也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吧。北方氣候寒冷,孕育了粗獷豪放、野性尚武的大漢,而南方濕熱的氣候則使得百姓們柔弱有餘,強力不足。因此敢犯邊者有漢之匈奴,宋之女真、蒙古,直到明朝亦受蒙古騷擾,最後終被由女真演化來的滿清所滅。
縱觀明代,一直被北方的邊患苦苦糾纏,如噩夢般擺脫不掉。這也是太祖朱元璋的一塊心病,所以才有了分封藩王的舉動,想牽製這些野蠻民族的力量,可惜卻牽出了後來的大變故。到朱棣時,他也沒有忽視蒙古,當時蒙古分裂為三部:韃靼部、瓦剌部和兀良哈部。他採取了恩威並施、分化瓦解的策略。兀良哈部早已歸附,並在靖難之役中為朱棣立下赫赫戰功。韃靼部較強,朱棣有意聯絡瓦剌,與之抗衡。永樂七年,成祖命丘福率軍10萬征討韃靼,不意全軍覆沒,朱棣一怒之下,決定親征。
永樂八年二月,朱棣親率50萬人出征,太子留守南京,皇長孫留守北京。朱棣第一次親征大獲全勝,韃靼部的勢力被削弱了。隨著韃靼部的衰敗,瓦剌部強盛起來,時常騷擾邊境。永樂十二年(1414),朱棣決定第二次親征,並讓皇太孫隨行,這皇太孫就是深受朱棣喜愛的太子之子朱瞻基。永樂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朱棣又三次親征蒙古。朱棣五次對蒙古用兵,目的在於保證邊境的安寧、國內的安定,雖說屢次起兵,耗費民力,但在客觀上也打擊了蒙古的氣焰。可惜幾次征戰,由於對地形不熟悉,往往是難遇敵兵,無功而返,這也為後來的驚天巨變埋下了禍根,時也?運也?命也?不得而知。
總之,朱棣派兵南征北戰,穩定邊防,並繼承其父的傳統,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在他的一番治理下,當時的明朝成為世界上最富強的帝國。在大明王朝的東南,是汪洋一片以及一些半開化未開化的島嶼。西北原是帖木兒大帝的領土,帖木兒曾一度想遠征中國,但未能如願。帖木兒去世後,其繼任者勢力遠不如前,已重新向明朝遣使朝貢。西方的歐洲此時戰亂不斷,瘟疫流行。印度也已衰落近千年。此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哪種勢力可與大明帝國爭鋒。朱棣統治下的明帝國無論在經濟實力,還是在軍事技術方麵,都占有絕對的優勢。此時,農業發展迅速,手工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礦冶、紡織、陶瓷興盛;造船業,包括羅盤針的使用、航海水手的培養等,都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這些也為朱棣時期的壯舉——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條件。
可是就算再英明的人都逃不過宿命的安排,就在第五次親征的歸途中,朱棣突感身體不適。到了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歲。朱棣是一位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於馬上,也死在了行軍的途中。逝世之後他沒有回南京陪父親,而是葬在北京的陵墓中,這就是長陵,現在北京十三陵的祖陵。
永樂大帝的邊牆
“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一直都是中國人心目中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豪邁與偉大的建築。自古以來圍繞著長城就有很多故事流傳,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孟薑女哭長城。據說其夫君被秦始皇徵召去修長城,孟薑女萬裏尋夫,得到的是夫君慘死的噩耗,於是慟哭間,天地變色,長城盡倒。
長城就這樣承載著歷史與傳奇故事,經風歷雨地前行著。很多朝代都有修長城的舉措,而現在的萬裏長城則在明朝歷代皇帝的精心修建下初具規模,其時的長城被稱作“邊牆”,大概是把長城當做中國這個大城北邊的城牆。
明朝的邊牆從洪武年間就已經開始進行修建了,從此時到萬曆三年戚繼光在薊州沿線修葺1337座空心敵台為止,時間長達二百餘年。
而修了幾千年長城的中國在永樂大帝朱棣時期其實曾經出現過一次機會,讓這個龐大的國家走上另一條路,但也許是受製於傳統的思維與習慣,朱棣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永樂一朝,開始全麵修建長城,永樂初年和十年,朱棣兩次下令修邊牆,挖深溝,加強防禦措施。朱棣時期所修的邊牆雖然不甚完備,但是已經勾勒出了明長城的基本輪廓。
歷朝歷代,修長城的目的似乎隻有一個,鞏固北方的邊防,防止外族入侵。明朝也是如此,朱棣作為朱元璋最得意的兒子,他在諸藩王中,處在與北方蒙元殘餘勢力進行交鋒的第一線,甚至親自領兵北出迤都山,擒獲蒙元太尉乃爾不花而歸。《明史》中說他“智勇有大略”。朱元璋一直覺得自己所立的皇太子朱標不如他,曾多次動念改立朱棣,甚至在病重之際,諭敕朱棣:“攘外安內,非汝而誰?”並諭示北方諸王“一切號令悉聽燕王節製”。
朱棣在北方與蒙古多年交手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了這個敵人的強大力量,因此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與蒙古作戰的事情上,1421年將都城遷到北京,也有這方麵的考慮,想要達到一種“戰略平衡”,在北方積蓄力量以牽製蒙古。
這不能不說是歷朝歷代所麵臨的最大困境,每一個帝王都會受製於北方的少數民族力量,且每一次都陷入與他們的爭鬥中,難以自拔,最壞的結果就是為其所滅,例如南宋。所以很難在南方有所作為。
縱觀明代,一直被北方的邊患苦苦糾纏,如噩夢般擺脫不掉。這也是太祖朱元璋的一塊心病,所以才有了分封藩王的舉動,想牽製這些野蠻民族的力量,可惜卻牽出了後來的大變故。到朱棣時,他也沒有忽視蒙古,當時蒙古分裂為三部:韃靼部、瓦剌部和兀良哈部。他採取了恩威並施、分化瓦解的策略。兀良哈部早已歸附,並在靖難之役中為朱棣立下赫赫戰功。韃靼部較強,朱棣有意聯絡瓦剌,與之抗衡。永樂七年,成祖命丘福率軍10萬征討韃靼,不意全軍覆沒,朱棣一怒之下,決定親征。
永樂八年二月,朱棣親率50萬人出征,太子留守南京,皇長孫留守北京。朱棣第一次親征大獲全勝,韃靼部的勢力被削弱了。隨著韃靼部的衰敗,瓦剌部強盛起來,時常騷擾邊境。永樂十二年(1414),朱棣決定第二次親征,並讓皇太孫隨行,這皇太孫就是深受朱棣喜愛的太子之子朱瞻基。永樂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朱棣又三次親征蒙古。朱棣五次對蒙古用兵,目的在於保證邊境的安寧、國內的安定,雖說屢次起兵,耗費民力,但在客觀上也打擊了蒙古的氣焰。可惜幾次征戰,由於對地形不熟悉,往往是難遇敵兵,無功而返,這也為後來的驚天巨變埋下了禍根,時也?運也?命也?不得而知。
總之,朱棣派兵南征北戰,穩定邊防,並繼承其父的傳統,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在他的一番治理下,當時的明朝成為世界上最富強的帝國。在大明王朝的東南,是汪洋一片以及一些半開化未開化的島嶼。西北原是帖木兒大帝的領土,帖木兒曾一度想遠征中國,但未能如願。帖木兒去世後,其繼任者勢力遠不如前,已重新向明朝遣使朝貢。西方的歐洲此時戰亂不斷,瘟疫流行。印度也已衰落近千年。此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哪種勢力可與大明帝國爭鋒。朱棣統治下的明帝國無論在經濟實力,還是在軍事技術方麵,都占有絕對的優勢。此時,農業發展迅速,手工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礦冶、紡織、陶瓷興盛;造船業,包括羅盤針的使用、航海水手的培養等,都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這些也為朱棣時期的壯舉——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條件。
可是就算再英明的人都逃不過宿命的安排,就在第五次親征的歸途中,朱棣突感身體不適。到了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歲。朱棣是一位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於馬上,也死在了行軍的途中。逝世之後他沒有回南京陪父親,而是葬在北京的陵墓中,這就是長陵,現在北京十三陵的祖陵。
永樂大帝的邊牆
“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一直都是中國人心目中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豪邁與偉大的建築。自古以來圍繞著長城就有很多故事流傳,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孟薑女哭長城。據說其夫君被秦始皇徵召去修長城,孟薑女萬裏尋夫,得到的是夫君慘死的噩耗,於是慟哭間,天地變色,長城盡倒。
長城就這樣承載著歷史與傳奇故事,經風歷雨地前行著。很多朝代都有修長城的舉措,而現在的萬裏長城則在明朝歷代皇帝的精心修建下初具規模,其時的長城被稱作“邊牆”,大概是把長城當做中國這個大城北邊的城牆。
明朝的邊牆從洪武年間就已經開始進行修建了,從此時到萬曆三年戚繼光在薊州沿線修葺1337座空心敵台為止,時間長達二百餘年。
而修了幾千年長城的中國在永樂大帝朱棣時期其實曾經出現過一次機會,讓這個龐大的國家走上另一條路,但也許是受製於傳統的思維與習慣,朱棣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永樂一朝,開始全麵修建長城,永樂初年和十年,朱棣兩次下令修邊牆,挖深溝,加強防禦措施。朱棣時期所修的邊牆雖然不甚完備,但是已經勾勒出了明長城的基本輪廓。
歷朝歷代,修長城的目的似乎隻有一個,鞏固北方的邊防,防止外族入侵。明朝也是如此,朱棣作為朱元璋最得意的兒子,他在諸藩王中,處在與北方蒙元殘餘勢力進行交鋒的第一線,甚至親自領兵北出迤都山,擒獲蒙元太尉乃爾不花而歸。《明史》中說他“智勇有大略”。朱元璋一直覺得自己所立的皇太子朱標不如他,曾多次動念改立朱棣,甚至在病重之際,諭敕朱棣:“攘外安內,非汝而誰?”並諭示北方諸王“一切號令悉聽燕王節製”。
朱棣在北方與蒙古多年交手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了這個敵人的強大力量,因此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與蒙古作戰的事情上,1421年將都城遷到北京,也有這方麵的考慮,想要達到一種“戰略平衡”,在北方積蓄力量以牽製蒙古。
這不能不說是歷朝歷代所麵臨的最大困境,每一個帝王都會受製於北方的少數民族力量,且每一次都陷入與他們的爭鬥中,難以自拔,最壞的結果就是為其所滅,例如南宋。所以很難在南方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