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 作者:邢群麟+於海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仔細思量中國歷史,也確實如此,第一個帝國秦,在始皇帝死後,李斯與宦官趙高合謀害死太子扶蘇,擁立嬴政第十八子胡亥繼皇帝位。接下來的大漢王朝,高祖劉邦死後,惠帝為呂後所左右,抑鬱而終,呂後把持朝政。唐朝也不例外,高祖李淵次子李世民,於玄武門殺太子建成和弟弟元吉,登上皇位。至宋太祖趙匡胤死後,本應傳其子嗣,這在封建時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最後皇帝位卻由其弟趙光義穩坐,這不能不說是咄咄怪事,箇中緣由也引人深思。到了清朝,似乎情況有所不同,但是李潔非先生分析,在紫禁城稱帝的第二代君主康熙帝身上,才有歷來開國皇帝的氣象與感覺。如果不拘泥於實際的數字,康熙帝才是清代政治的真正奠基者,這話說得也有道理。結果康熙逝世以後,他的幾十個皇子又上演了一場爭皇位的好戲,最後第四子胤禛在混亂和疑雲中勝出,是為雍正帝。
其實歷朝歷代建國初年的危機也並不是什麽巧合,有各方麵的原因。每個朝代都上演的這些爭鬥,看來很平常,可這就像每個朝代的“瓶頸”,經此一亂之後,天下太平無事,幾乎都有盛世或國家最強盛的局麵出現。這樣看來,絕對是不尋常的事情。
明王朝也是如此,朱棣作為一代雄主,不僅有爭奪皇位的能力,還有治理國家的雄心,在他的手裏,大明朝終於呈現出開國以來的大氣派,其“遠邁漢唐”的氣象使後人不斷追憶,雖然它相比於漢唐天朝大國局麵,是那麽的內斂!
永樂大帝的“三把火”
1987年,在第1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北京的故宮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位於北京市的中心,始建於15世紀初,其發起者就是皇帝成祖朱棣。
對於這位從侄子手中奪權的皇帝,張廷玉在《明史》中曾大加讚揚:“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裏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這一段話將朱棣的文治武功描寫得詳之又詳,可謂淋漓盡致。確實,後世史學家提起這位成祖皇帝,都是褒過於貶,雖然他也承襲了其父親陰狠的一麵。畢竟凡事還得用事實說話,說朱棣英明,首先得從他的治國政策談起。在文治這一方麵,他一生中有三件輝煌的大事可向後人炫耀:一是遷都北京,二是遣鄭和下西洋,三是編《永樂大典》。
先談遷都北京。這是朱棣當朝最大的政績之一,其作用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其實早在太祖時,已有遷都的念頭,他認為南京為六朝金粉之地,脂粉氣太濃,而且都是短命王朝,再者北部邊患嚴重。他考慮再三,最終沒有實行。朱棣繼位,他著實不喜歡南京,皇袍加身後,他讓太子朱高熾留在南京監國,自己仍回到北京住下來。當時的情況是南京仍作為首都,而北京則成為行都。六部等中央機構在北京也成立了一套,稱為“行在”。盡管這樣,在第二年,朱棣就開始了北京的建都工作,現在的故宮和天壇在成祖時才初具規模,並最終在永樂十九年(1421)遷都成功。
文學家熊召政分析過朱棣遷都的原因,認為他主要有兩方麵的考慮:
第一就是西北虜患不絕,建都在北方,便於就近製禦。當然,西安、開封都可選擇,但朱棣在北京住了二十三年,對這裏感情很深。第二,由於“靖難之役”,朱棣在南京殺人太多。建文帝的支持者多半是江南士族,朱棣對他們大開殺戒,因此結怨於江南。在江南他已經失去執政基礎。因此從取得皇位的那一天起,他就有了遷都的打算。
可是遷都的過程並不順利,這是勞民傷財的事情,畢竟國家剛剛安定。因此,這種想法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甚至在都城已遷往北京之後,反對之聲仍不絕於耳,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永樂二十二年的一件事情。
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日的深夜,北京城突然風雨大作,驚雷陣陣,突然一聲巨響,太監忙出去查看,原來北京新宮中的奉天、謹身、華蓋三大殿遭雷擊起火,化為灰燼。清晨,這件事情被報告給了朱棣。
朱棣當時心中一驚:難道是上天在警示什麽?不可大意。正在朱棣心中犯嘀咕的時候,禮部主事肖儀的奏本就呈到禦前。這位六品官(相當於今天的司局級)認為:奉天殿遭雷擊是因為遷都的緣故。把國都從南京遷來北京,不但諸事不便,就連大明的皇脈也撂在江南,這可是大不敬。
朱棣看過奏本之後,甚是惱怒,想你小小芝麻官竟敢如此諷刺我的壯舉,這才是真正的大不敬,須殺之而後快,於是沒有作任何審判,這無辜的肖儀就以“謗君之罪”而被處以極刑。確實,在古代,皇帝的決定是聖旨,是天命,豈容他人隨便誹謗,何況朱棣喜歡北京的心是如此溢於言表,看來這肖儀有太多文人的耿直,好犯文人死諫的毛病,他搞起政治來,真是不太合格,以致腦袋搬家,怎麽說都不值得。
其實歷朝歷代建國初年的危機也並不是什麽巧合,有各方麵的原因。每個朝代都上演的這些爭鬥,看來很平常,可這就像每個朝代的“瓶頸”,經此一亂之後,天下太平無事,幾乎都有盛世或國家最強盛的局麵出現。這樣看來,絕對是不尋常的事情。
明王朝也是如此,朱棣作為一代雄主,不僅有爭奪皇位的能力,還有治理國家的雄心,在他的手裏,大明朝終於呈現出開國以來的大氣派,其“遠邁漢唐”的氣象使後人不斷追憶,雖然它相比於漢唐天朝大國局麵,是那麽的內斂!
永樂大帝的“三把火”
1987年,在第1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北京的故宮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位於北京市的中心,始建於15世紀初,其發起者就是皇帝成祖朱棣。
對於這位從侄子手中奪權的皇帝,張廷玉在《明史》中曾大加讚揚:“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裏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這一段話將朱棣的文治武功描寫得詳之又詳,可謂淋漓盡致。確實,後世史學家提起這位成祖皇帝,都是褒過於貶,雖然他也承襲了其父親陰狠的一麵。畢竟凡事還得用事實說話,說朱棣英明,首先得從他的治國政策談起。在文治這一方麵,他一生中有三件輝煌的大事可向後人炫耀:一是遷都北京,二是遣鄭和下西洋,三是編《永樂大典》。
先談遷都北京。這是朱棣當朝最大的政績之一,其作用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其實早在太祖時,已有遷都的念頭,他認為南京為六朝金粉之地,脂粉氣太濃,而且都是短命王朝,再者北部邊患嚴重。他考慮再三,最終沒有實行。朱棣繼位,他著實不喜歡南京,皇袍加身後,他讓太子朱高熾留在南京監國,自己仍回到北京住下來。當時的情況是南京仍作為首都,而北京則成為行都。六部等中央機構在北京也成立了一套,稱為“行在”。盡管這樣,在第二年,朱棣就開始了北京的建都工作,現在的故宮和天壇在成祖時才初具規模,並最終在永樂十九年(1421)遷都成功。
文學家熊召政分析過朱棣遷都的原因,認為他主要有兩方麵的考慮:
第一就是西北虜患不絕,建都在北方,便於就近製禦。當然,西安、開封都可選擇,但朱棣在北京住了二十三年,對這裏感情很深。第二,由於“靖難之役”,朱棣在南京殺人太多。建文帝的支持者多半是江南士族,朱棣對他們大開殺戒,因此結怨於江南。在江南他已經失去執政基礎。因此從取得皇位的那一天起,他就有了遷都的打算。
可是遷都的過程並不順利,這是勞民傷財的事情,畢竟國家剛剛安定。因此,這種想法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甚至在都城已遷往北京之後,反對之聲仍不絕於耳,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永樂二十二年的一件事情。
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日的深夜,北京城突然風雨大作,驚雷陣陣,突然一聲巨響,太監忙出去查看,原來北京新宮中的奉天、謹身、華蓋三大殿遭雷擊起火,化為灰燼。清晨,這件事情被報告給了朱棣。
朱棣當時心中一驚:難道是上天在警示什麽?不可大意。正在朱棣心中犯嘀咕的時候,禮部主事肖儀的奏本就呈到禦前。這位六品官(相當於今天的司局級)認為:奉天殿遭雷擊是因為遷都的緣故。把國都從南京遷來北京,不但諸事不便,就連大明的皇脈也撂在江南,這可是大不敬。
朱棣看過奏本之後,甚是惱怒,想你小小芝麻官竟敢如此諷刺我的壯舉,這才是真正的大不敬,須殺之而後快,於是沒有作任何審判,這無辜的肖儀就以“謗君之罪”而被處以極刑。確實,在古代,皇帝的決定是聖旨,是天命,豈容他人隨便誹謗,何況朱棣喜歡北京的心是如此溢於言表,看來這肖儀有太多文人的耿直,好犯文人死諫的毛病,他搞起政治來,真是不太合格,以致腦袋搬家,怎麽說都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