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也在暗中竊笑嗎!伍因斯,研究你的哲學去吧,我對你前天的那篇三段論很有興趣。”他去廚房調酒,一邊對女兒提起她的一段樂章:“普羅斯,你那篇交響詩定的什麽題目?”“爸爸,叫‘綠色的悲哀’”。
他們的房間裏放置著、懸掛著塑雕、繪畫,庭院中鮮花競相怒放。看上去,桑格尼姆人超凡脫俗,他們在思維和精神上的成就,使原子物理、生物化學、控製論和征服癌症這些自然科學上的輝煌群峰黯然失色。精神的認識和突破比物質要困難得多。
爸爸離開後,妹妹向哥哥眨眨眼:“伍因斯,聽聽我的‘綠色的悲哀’好嗎?”
上尉麵孔嚴峻,沒有回答。
樂聲響起,前奏曲伴著普羅斯婉轉的類似阿裏亞泰迪斯卡式的獨唱:
黑森林燃燒呀,火焰在晚宴上狂叫;
獸群奔上祭壇呀,焦屍在獰笑;
花在旋舞,
昆蟲泣號……
普羅斯淺綠的披風隨著她纖細的身子抖動。聲浪飄到庭院裏,鮮花也受了感動,在無風的黃昏中窸窣作響。
少女浸溶在音樂的意境中,沒注意到軍官一直在擺弄一堆模型。他時而寫幾條公式計算一下,時而仰臉,孩子氣地盯著天花板上的蓮花枝形吊燈,時而輕輕嘆口氣。
等著普羅斯終於從音樂中迴轉到塵世間時,她看到上尉的神情全變了。
“哥哥,你在想什麽?”
他沉默著,仿佛沒聽見。
少女是遐想的人,軍官是行動的人。普羅斯害怕起來。處於英雄時代的桑格尼姆青年極富於個性。他們伸張正義,敢作敢為,追求真善美,一不做二不休,經常犧牲自己的一切,幹出驚天動地的業績。
“哥哥,我唱得好嗎?”姑娘向軍人發出強烈的感情召喚,終於把他撼動了。
“哦!好……好……”他心不在焉。
敏感的女孩子知道自己的親人正在做出命運攸關的決定。她想知道這是個什麽樣的念頭。她暗暗坐定,凝神屏息,盡力讓自己的思維集中到某個區域裏。
開始,雜散的信息很多,很亂,伍因斯顯然正在權衡。
他還未決定怎麽辦。後來,思路越來越清晰。等她理出伍因斯的思緒時,她驚叫出來:“喬,你怎麽能這樣幹!”
復活節行動
二一一八年的春天,地球上是一片淒涼可怖的景象。
華北平原殘雪退淨時,竟沒有報春花開。四月,布穀鳥仍然沉默著。隻有從塞上襲入的陣陣冷風,和北上的暖濕氣團交鋒,在了無生機的坦蕩原野上化成春雨,滋潤著沒有綠色的土地。老農民肖沛綸望著村頭百年老榆樹光禿禿的枝幹,長嘆了一口氣。還有什麽比春天不能播種更使人焦灼的呢?
五十二歲的肖沛綸響應了國家號召,在大片莊稼染病枯死時清點了一下家裏的存糧。在留下了他們老倆口、兒子、孫女一年的口糧後,他把其餘的糧食裝到農用小卡車上交給了國家。早在共產主義剛剛在中國興起時,中國的農民就習慣於和共產黨共命運。共和國成立後,他們又象信奉宗祖神社一樣信賴國家。肖沛綸記得當時他對收購人員說:“俺這點糧食交給政府吧。少了點,真不好意思。盼著能在明年開春前政府想出辦法來。再遲,這日子就緊了。”
現在已經是春天了。地裏沒有野菜,樹上沒有榆錢,豬、雞、奶牛、鵪鶉、兔子都陸續殺光了。除了小孫女外,大人們都在省著吃。村裏其他人也如此。經過嚴格消毒的大溫室還在生產蛋白菌、藻類和少量蔬菜。它們被烘幹、磨碎後製成人造麵粉和人造肉。老肖的孫女常指著一袋袋麵粉喊:“我要吃,我要吃。”
是啊,飢餓會造成強烈的心理效果,使人覺得能吞得下一桌酒席。心理的飢餓比生理的飢餓更難熬。老肖想抽支樹葉代用品捲菸,可忽然他記起連那也不多了。他搓搓手踱踱步,百無聊賴。他去開電視,想聽聽河北梆子演員馮秀玉又有什麽新唱段,突然接到了公社的電話。電話讓他開上卡車去公社,幹什麽可沒說。
“娃他媽”,老肖不顧老婆反對,關上電視機,“你在家收拾收拾,興許是政府又發救濟糧了。”
權力是一個舞台,又是一種精神負荷。楊恆玨剛開完一個國務院的諮詢會議,就驅車趕往西山某地的一個化工廠。
試想想,如果六億人的吃飯問題都集中到那些決策者身上,這擔子會多重!
楊恆玨知道:糧食儲備比預期中消耗得快,各種代用品產量增產得慢。八個月來,危機四起。四川資陽發生了浮腫;山東德州的糧食消耗失去控製;中國兒童福利會的調查報告說三分之一的少年兒童,口糧低於規定熱值,發展下去,整整一代人會因營養不良產生體力和智力的退化和畸形;公安部稱,大批暫時沒有工作的城市居民湧入鄉下,利用集資和入股的方式開辦蛋白工廠,在原料和土地問題上與農民發生磨擦。另外,搶劫案發案率上升。
副總理的車掠過一排排沒有樹葉的幹稍林。它們疏疏落落,其中不少已被砍伐,放到家裏去培養不需要光合作用的蘑菇和其他菌類。木材水解生成的糖要比用同樣多的木材生產蘑菇所帶來的熱量多。但人們飢不擇食,寧肯在自己的暖房裏弄點吃的,也不寄希望於經過電腦計算分配下來的一點配給食品。楊恆玨了解世界上所發生的雪崩般的混亂。相比之下,中國形勢平靜得象世外桃源呢!她在感謝人民之餘,慶幸當年計劃生育政策所產生的戰略效果。
他們的房間裏放置著、懸掛著塑雕、繪畫,庭院中鮮花競相怒放。看上去,桑格尼姆人超凡脫俗,他們在思維和精神上的成就,使原子物理、生物化學、控製論和征服癌症這些自然科學上的輝煌群峰黯然失色。精神的認識和突破比物質要困難得多。
爸爸離開後,妹妹向哥哥眨眨眼:“伍因斯,聽聽我的‘綠色的悲哀’好嗎?”
上尉麵孔嚴峻,沒有回答。
樂聲響起,前奏曲伴著普羅斯婉轉的類似阿裏亞泰迪斯卡式的獨唱:
黑森林燃燒呀,火焰在晚宴上狂叫;
獸群奔上祭壇呀,焦屍在獰笑;
花在旋舞,
昆蟲泣號……
普羅斯淺綠的披風隨著她纖細的身子抖動。聲浪飄到庭院裏,鮮花也受了感動,在無風的黃昏中窸窣作響。
少女浸溶在音樂的意境中,沒注意到軍官一直在擺弄一堆模型。他時而寫幾條公式計算一下,時而仰臉,孩子氣地盯著天花板上的蓮花枝形吊燈,時而輕輕嘆口氣。
等著普羅斯終於從音樂中迴轉到塵世間時,她看到上尉的神情全變了。
“哥哥,你在想什麽?”
他沉默著,仿佛沒聽見。
少女是遐想的人,軍官是行動的人。普羅斯害怕起來。處於英雄時代的桑格尼姆青年極富於個性。他們伸張正義,敢作敢為,追求真善美,一不做二不休,經常犧牲自己的一切,幹出驚天動地的業績。
“哥哥,我唱得好嗎?”姑娘向軍人發出強烈的感情召喚,終於把他撼動了。
“哦!好……好……”他心不在焉。
敏感的女孩子知道自己的親人正在做出命運攸關的決定。她想知道這是個什麽樣的念頭。她暗暗坐定,凝神屏息,盡力讓自己的思維集中到某個區域裏。
開始,雜散的信息很多,很亂,伍因斯顯然正在權衡。
他還未決定怎麽辦。後來,思路越來越清晰。等她理出伍因斯的思緒時,她驚叫出來:“喬,你怎麽能這樣幹!”
復活節行動
二一一八年的春天,地球上是一片淒涼可怖的景象。
華北平原殘雪退淨時,竟沒有報春花開。四月,布穀鳥仍然沉默著。隻有從塞上襲入的陣陣冷風,和北上的暖濕氣團交鋒,在了無生機的坦蕩原野上化成春雨,滋潤著沒有綠色的土地。老農民肖沛綸望著村頭百年老榆樹光禿禿的枝幹,長嘆了一口氣。還有什麽比春天不能播種更使人焦灼的呢?
五十二歲的肖沛綸響應了國家號召,在大片莊稼染病枯死時清點了一下家裏的存糧。在留下了他們老倆口、兒子、孫女一年的口糧後,他把其餘的糧食裝到農用小卡車上交給了國家。早在共產主義剛剛在中國興起時,中國的農民就習慣於和共產黨共命運。共和國成立後,他們又象信奉宗祖神社一樣信賴國家。肖沛綸記得當時他對收購人員說:“俺這點糧食交給政府吧。少了點,真不好意思。盼著能在明年開春前政府想出辦法來。再遲,這日子就緊了。”
現在已經是春天了。地裏沒有野菜,樹上沒有榆錢,豬、雞、奶牛、鵪鶉、兔子都陸續殺光了。除了小孫女外,大人們都在省著吃。村裏其他人也如此。經過嚴格消毒的大溫室還在生產蛋白菌、藻類和少量蔬菜。它們被烘幹、磨碎後製成人造麵粉和人造肉。老肖的孫女常指著一袋袋麵粉喊:“我要吃,我要吃。”
是啊,飢餓會造成強烈的心理效果,使人覺得能吞得下一桌酒席。心理的飢餓比生理的飢餓更難熬。老肖想抽支樹葉代用品捲菸,可忽然他記起連那也不多了。他搓搓手踱踱步,百無聊賴。他去開電視,想聽聽河北梆子演員馮秀玉又有什麽新唱段,突然接到了公社的電話。電話讓他開上卡車去公社,幹什麽可沒說。
“娃他媽”,老肖不顧老婆反對,關上電視機,“你在家收拾收拾,興許是政府又發救濟糧了。”
權力是一個舞台,又是一種精神負荷。楊恆玨剛開完一個國務院的諮詢會議,就驅車趕往西山某地的一個化工廠。
試想想,如果六億人的吃飯問題都集中到那些決策者身上,這擔子會多重!
楊恆玨知道:糧食儲備比預期中消耗得快,各種代用品產量增產得慢。八個月來,危機四起。四川資陽發生了浮腫;山東德州的糧食消耗失去控製;中國兒童福利會的調查報告說三分之一的少年兒童,口糧低於規定熱值,發展下去,整整一代人會因營養不良產生體力和智力的退化和畸形;公安部稱,大批暫時沒有工作的城市居民湧入鄉下,利用集資和入股的方式開辦蛋白工廠,在原料和土地問題上與農民發生磨擦。另外,搶劫案發案率上升。
副總理的車掠過一排排沒有樹葉的幹稍林。它們疏疏落落,其中不少已被砍伐,放到家裏去培養不需要光合作用的蘑菇和其他菌類。木材水解生成的糖要比用同樣多的木材生產蘑菇所帶來的熱量多。但人們飢不擇食,寧肯在自己的暖房裏弄點吃的,也不寄希望於經過電腦計算分配下來的一點配給食品。楊恆玨了解世界上所發生的雪崩般的混亂。相比之下,中國形勢平靜得象世外桃源呢!她在感謝人民之餘,慶幸當年計劃生育政策所產生的戰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