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的能量束繼續往下掃射,所經之處,草枯樹折,混凝土棧橋在高溫下爆烈,野火一叢叢竄起。登山纜車的鋼纜繩也被切斷。纜車從五百米高的山上衝下來,雖然有緩衝器,也被摔出軌外,裏麵的兩名遊客被砸成肉餅——幸而中午遊客少……
山頂區的高壓線也被擊斷了。人們正在做飯。頓時,空調設備切斷,半生的米飯糊在電飯煲裏。主婦向電力公司打電話。好奇的人向窗外看,禁不住發出長長的噓聲。呈品字形的飛碟靜懸在堅尼地域和西營盤之間帆檣雲集的海麵上,向港島密如森林的摩天巨廈射出毀滅性的能量束。堅尼地區的均益大廈、上環的電話大廈和中區的太子大廈等高層建築,都從十餘層以上被攔腰切斷。上半截大樓的鋼樑、水泥、輕質建築材料,在雷鳴般的爆炸氣浪中化成萬千碎屑,散落到鬧市的街道上。
殘忍的西米們得意洋洋地看著自己的“傑作”,約五分鍾沒有動。皇後大道、德輔道等交通幹線上響起警車;救火車和救護車雜亂的變音號。沒等他們從瓦礫堆中扒出死傷者,西米的死束又將滙豐銀行和永安公司的寫字樓上部炸掉?留下半截冒著煙和火的“樹樁”。幹完後,它們停下來,稍息了十分鍾,仿佛在集聚新的能量。有許多香港人紛紛打電話,請求中國國防部立即設法抑製血腥的外星殺手……
死束又開始橫掃。中區是港島最繁華的地段,高樓鱗次櫛比,大部分被能量束截頭砍掉。建築碎屑和死屍堆滿了較低的醫院、網球場、喬治五世紀念公園和皇後像廣場。除皇後大道還勉強通車外,其他狹窄的街道皆擁塞不通。能量束橫空射擊時,維多利亞港內遊艇的尼龍帆亦被烤化,漆皮被燒卷,漁民遭到嚴重灼傷,紛紛跳到水中。
燃油起火後,團團黑煙從垃圾場般的市區衝上天空,夾裹著悽慘的叫聲和呻吟聲。香港幾個世紀都是和平城市,盡管電視中多次上演過香港遭到地震、颶風和核襲擊的科幻片,可市民對災難毫無準備。許多年來,他們從電視上看到中非的幹旱、印度的洪水、義大利地震和阿富汗戰爭,他們總是慶幸自己的安寧。如今事到臨頭,他們隻能象那些地方的人民一樣,在忍受中掙紮,在苦難中求存。
醫生、護士、警察、消防隊員和誌願人員,不顧一切地用速效滅火劑撲滅火災,從碎玻璃,歪扭酶混凝土塊和磚石下搶救遇難者,防止盜匪。在山呼海嘯的建築物倒塌聲中人們感到:“簡直是一場戰爭呀!”
也有人們在祈求和平。從跑馬地到北角一片地方暫時未遭破壞。於是,基督徒們都跪下來向上帝禱告,求他拯救無辜生靈。在教徒集中的地方聲如海濤。其他人表現了死亡前的鎮靜,能跑到哪裏去呢?驚惶和痛苦簡直使他們變得麻木了。
西米對自己的惡作劇感到滿意。沒有人和武器來向他們的力量應戰。這次顯示力量已經夠了。
他們又盤旋起來,對九龍那邊的高樓大廈連理也沒理,甚至啟德機場上停滿的寬機身大客機也沒有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是一群點燃荒火的野孩子,鬧夠了,該走了。
香港攝影協會的業餘攝影師們,在毀滅的驚濤駭浪中始終忘我地堅持工作,拍下了大批珍貴鏡頭。現在,他們用裝了深濾色鏡的相機,不間斷地跟蹤著飛碟,看著他們向西南方向退去,變成淡淡的火球。不久,就從雲層中消失了。突然,從飽經創傷的城市又傳來一陣叫喊。這倒不是飛碟又殺回來,而是人們在歡呼:上帝終於顯了靈。
駕馭力的偉人們
四川的夾竹桃美極了。它們漫生在巴山蜀水間,簇擁在電氣化鐵道的路基上。粉紅色和潔白的花朵開放時,宛如彩雲繚繞於碧水青山。
一條開滿桃花的鐵路支線,從成昆線上折向西方。它穿過許多隧道和橋樑,拐入某條峰高穀深的山峽中。那裏有一個大工廠。
多年來,各國政府窮於應付日漸珍稀的能源和與日俱增的國民物質要求,對戰爭的事採取了某些理智的作法。因而,那個大兵工廠從未開足馬力生產過,僅僅搞些實驗性的項目。這一天,它居然開動了。而且,短時期內負荷一再超過頂峰,使從未有缺電之虞的大西南電網電壓驟降、頻率淚混亂,有三分之一的電子開關自動跳了閘,當重慶、昆明和成都的居民有生以來頭一次發現夜晚的燈光暗淡下去時,都看看窗外,互相詢問著:“出了麽子事喲?”
總工程師陸謙坐在中心控製室裏,核對著電腦打出的每個數據。閉路電視的大顯示屏上分割出幾十個畫麵,監視著大工廠裏的同步加速器、交叉存貯環、雷射柵、巨型磁鐵,貯滿電荷的電容器、電子開關和超導線圈。
電腦幹得忠實,漂亮。陸謙從轉椅上把身子調了個角度,對一直靜默的宗煥先教授和歐陽瓊說:“很正常,那些寶貝蛋正一點一滴被轟擊出來。”
宗教授握握他布滿青筋的手:“辛苦了,謝謝。這裏的工作正在被載入史冊。”
歐陽瓊似乎漫不經心地在一個拍紙簿上畫著什麽,她的眉頭微皺,假睫毛向上挑著。她事業上總是成功,幾次提出一些和飛碟作戰的重要技術細節。瞧!她又有個念頭,妙極了。
“宗教授,”她喚過四十出頭的中國物理學界巨子,“這些寶貝兒夠嗎?”
山頂區的高壓線也被擊斷了。人們正在做飯。頓時,空調設備切斷,半生的米飯糊在電飯煲裏。主婦向電力公司打電話。好奇的人向窗外看,禁不住發出長長的噓聲。呈品字形的飛碟靜懸在堅尼地域和西營盤之間帆檣雲集的海麵上,向港島密如森林的摩天巨廈射出毀滅性的能量束。堅尼地區的均益大廈、上環的電話大廈和中區的太子大廈等高層建築,都從十餘層以上被攔腰切斷。上半截大樓的鋼樑、水泥、輕質建築材料,在雷鳴般的爆炸氣浪中化成萬千碎屑,散落到鬧市的街道上。
殘忍的西米們得意洋洋地看著自己的“傑作”,約五分鍾沒有動。皇後大道、德輔道等交通幹線上響起警車;救火車和救護車雜亂的變音號。沒等他們從瓦礫堆中扒出死傷者,西米的死束又將滙豐銀行和永安公司的寫字樓上部炸掉?留下半截冒著煙和火的“樹樁”。幹完後,它們停下來,稍息了十分鍾,仿佛在集聚新的能量。有許多香港人紛紛打電話,請求中國國防部立即設法抑製血腥的外星殺手……
死束又開始橫掃。中區是港島最繁華的地段,高樓鱗次櫛比,大部分被能量束截頭砍掉。建築碎屑和死屍堆滿了較低的醫院、網球場、喬治五世紀念公園和皇後像廣場。除皇後大道還勉強通車外,其他狹窄的街道皆擁塞不通。能量束橫空射擊時,維多利亞港內遊艇的尼龍帆亦被烤化,漆皮被燒卷,漁民遭到嚴重灼傷,紛紛跳到水中。
燃油起火後,團團黑煙從垃圾場般的市區衝上天空,夾裹著悽慘的叫聲和呻吟聲。香港幾個世紀都是和平城市,盡管電視中多次上演過香港遭到地震、颶風和核襲擊的科幻片,可市民對災難毫無準備。許多年來,他們從電視上看到中非的幹旱、印度的洪水、義大利地震和阿富汗戰爭,他們總是慶幸自己的安寧。如今事到臨頭,他們隻能象那些地方的人民一樣,在忍受中掙紮,在苦難中求存。
醫生、護士、警察、消防隊員和誌願人員,不顧一切地用速效滅火劑撲滅火災,從碎玻璃,歪扭酶混凝土塊和磚石下搶救遇難者,防止盜匪。在山呼海嘯的建築物倒塌聲中人們感到:“簡直是一場戰爭呀!”
也有人們在祈求和平。從跑馬地到北角一片地方暫時未遭破壞。於是,基督徒們都跪下來向上帝禱告,求他拯救無辜生靈。在教徒集中的地方聲如海濤。其他人表現了死亡前的鎮靜,能跑到哪裏去呢?驚惶和痛苦簡直使他們變得麻木了。
西米對自己的惡作劇感到滿意。沒有人和武器來向他們的力量應戰。這次顯示力量已經夠了。
他們又盤旋起來,對九龍那邊的高樓大廈連理也沒理,甚至啟德機場上停滿的寬機身大客機也沒有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是一群點燃荒火的野孩子,鬧夠了,該走了。
香港攝影協會的業餘攝影師們,在毀滅的驚濤駭浪中始終忘我地堅持工作,拍下了大批珍貴鏡頭。現在,他們用裝了深濾色鏡的相機,不間斷地跟蹤著飛碟,看著他們向西南方向退去,變成淡淡的火球。不久,就從雲層中消失了。突然,從飽經創傷的城市又傳來一陣叫喊。這倒不是飛碟又殺回來,而是人們在歡呼:上帝終於顯了靈。
駕馭力的偉人們
四川的夾竹桃美極了。它們漫生在巴山蜀水間,簇擁在電氣化鐵道的路基上。粉紅色和潔白的花朵開放時,宛如彩雲繚繞於碧水青山。
一條開滿桃花的鐵路支線,從成昆線上折向西方。它穿過許多隧道和橋樑,拐入某條峰高穀深的山峽中。那裏有一個大工廠。
多年來,各國政府窮於應付日漸珍稀的能源和與日俱增的國民物質要求,對戰爭的事採取了某些理智的作法。因而,那個大兵工廠從未開足馬力生產過,僅僅搞些實驗性的項目。這一天,它居然開動了。而且,短時期內負荷一再超過頂峰,使從未有缺電之虞的大西南電網電壓驟降、頻率淚混亂,有三分之一的電子開關自動跳了閘,當重慶、昆明和成都的居民有生以來頭一次發現夜晚的燈光暗淡下去時,都看看窗外,互相詢問著:“出了麽子事喲?”
總工程師陸謙坐在中心控製室裏,核對著電腦打出的每個數據。閉路電視的大顯示屏上分割出幾十個畫麵,監視著大工廠裏的同步加速器、交叉存貯環、雷射柵、巨型磁鐵,貯滿電荷的電容器、電子開關和超導線圈。
電腦幹得忠實,漂亮。陸謙從轉椅上把身子調了個角度,對一直靜默的宗煥先教授和歐陽瓊說:“很正常,那些寶貝蛋正一點一滴被轟擊出來。”
宗教授握握他布滿青筋的手:“辛苦了,謝謝。這裏的工作正在被載入史冊。”
歐陽瓊似乎漫不經心地在一個拍紙簿上畫著什麽,她的眉頭微皺,假睫毛向上挑著。她事業上總是成功,幾次提出一些和飛碟作戰的重要技術細節。瞧!她又有個念頭,妙極了。
“宗教授,”她喚過四十出頭的中國物理學界巨子,“這些寶貝兒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