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群對率先大夥說道“最近我老是會聽到有些部分基層士兵提的建議,說是現在咱們部隊不能老是以這個基地的名稱來為部隊命名,那你們幾個兄弟就先幫我想想看,到底是哪個名字要比較適合咱們部隊的現狀。”
楊曉同想了想說“我也覺得用基地的名字來叫部隊可能會感覺有些別扭和土氣,但具體應該怎麽修改還沒有想好。”
陳老虎笑著說“幹脆就用我這名字來作為咱們抗日聯合軍新的正式名稱吧,老虎代表著勇猛和頑強,這正好可以對應咱們部隊現在的作風。”
聯合軍戴眼鏡的吳政委說“我覺得特務連長的想法很不錯,咱們既然是抗日的軍隊,就應該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原來作為特務連機槍和迫擊炮分隊長的吳鬆和杭生這兩個人,此時已經變成了聯合軍的基地警備科和教導訓練處的主管,他們也很快就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吳鬆說“咱們現在是屬於那種攻防兼備的部隊,所以我覺得這名字也要根據實際特點來進行研究。”
杭生跟著說“我贊同吳處長的觀點。”
楊曉坤坐在靠近辦公室門口的那個位子上沉默不語,聽著戰友們的各種想法,心裏卻在犯嘀咕“怎麽想的都是那種沒福利的名字,這樣做可不好。”他沒想到戰友們為了給部隊取個新的名字,依然也還是習慣於如此的七嘴八舌,也確實感到很不舒服。
施瓦茨在旁邊悄聲問道“長官,你怎麽不說話啊?”
楊曉坤並沒有直接回答副官的提問,而是等到大夥說得沒完沒了,才咳嗽了幾聲說“我剛才綜合了下你們大家的意見還有我自己的想法,認為裏麵有龍字的可能還會好點。”
陳老虎問道“老楊你這想法的理由是什麽?”
楊曉坤嚴肅地回答道“這個理由其實很簡單,隻要仔細想想就可以明白。龍本來就是咱們中國傳統的圖騰,具有很強的象徵性和福利性,可以鼓舞士氣,如果咱們想要在以後的作戰中一帆風順的話,沒有福利的名字肯定不行,而龍恰恰就正好具有這個特點。”
劉群點點頭說“你的這個建議非常有創意,我想直接就這麽定了,具體的你也可以自己來安排。”
楊曉坤之所以要建議用龍來作為聯合軍新的正式名稱,除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方麵的相關因素的考慮以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另外秘密,那就是他在以前早已得到的那個龍王基地的控製權,如果把這種名字移植到聯合軍的架構上,從各個方麵來說應該具有帶來好運的作用。
至於龍字招牌在聯合軍各部隊當中的具體應用這方麵的問題,楊曉坤也已經早就做好了比較妥善的安排。根據聯合軍內部由國民黨、共產黨和其他抗日武裝同時並存和互相合作的實際情況,楊曉坤採取了係統分類的方式,其中的主要做法是將聯合軍的國共兩黨部隊劃分為雙龍,藍色的青龍代表國軍,紅色的炎龍代表共軍。而那些地方性武裝和遊擊隊由於規模不大而被稱為灰龍部隊,這些作為機動部隊的灰龍,將分別隸屬於青龍和炎龍的正規軍部隊來配合使用。
楊曉坤在部隊官兵的軍服手臂位置上設計添加了袖套,繡上各種有關於各自歸屬的龍的圖案,這樣做除了可以明顯區分以外還能鼓舞他們的士氣。
聯合軍總司令劉群和楊曉同對於這種合理的建議感到非常滿意,於是雙龍聯合軍的大名就代替了原來以所在地名為標誌的伯東聯合軍,當然這樣的更名並不隻是表麵上的字眼變化而已,真正需要具體落實的東西還在後麵。
幾個領導還在會上仔細研究了最近這段時間他們作戰所得到的各種經驗教訓,結果發現那種在平原和山地上進行大規模的集群陣地戰,很容易會給士兵們造成巨大的傷亡損失,這對於向來家底並不算很富裕的聯合軍來說將會是很難承受的壓力。
因此楊曉坤建議部隊採用類似於德軍的小規模戰鬥群戰術,將其與中國軍隊擅長的機動作戰和遊擊戰術相結合,最大限度減少部隊的人員和武器的損失,達到既消滅敵人而又能保存自己的基本原則。同時聯合軍要繼續加強提高各兵種的互相協同配合訓練,盡量保持機動性和防護力之間的平衡,這樣部隊在作戰中就會出現相對比較和諧的戰術效果。
在調整了聯合軍的戰術安排後,兩個領導和楊曉坤又開始研究武器裝備這方麵的問題,根據來自前線作戰部隊基層官兵傳來的反饋意見,他們發現士兵對蘇聯的svt38半自動步槍和芬蘭索米m31衝鋒鎗的遠射性能讚不絕口,並建議提高衝鋒鎗和自動步槍之類輕武器的裝備數量。至於蘇聯的bt-7坦克和德國的skz222裝甲車、skz250半履帶車由於速度快火力強,總體性能比較可靠,因而成為步兵突擊時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空中力量目前麵臨的主要問題是作為備用的零部件、航空燃油和炸彈的數量比較少,而且飛行員的訓練時間和技能相對不足。12架me109戰鬥機和6架he111轟炸機輪流起飛作戰和巡邏值勤的最遠距離通常不超過20公裏,隻能執行中低強度的防空護航和轟炸日軍部分戰術目標的任務,航空兵飛行員的總體士氣也不是很好。
針對以上這些各種各樣的問題,楊曉坤提出的處理辦法既簡單而又複雜,其具體內容包括調整雙龍正規軍步兵部隊武器的配置結構、重整補給儲備情況和提高訓練水平。
楊曉同想了想說“我也覺得用基地的名字來叫部隊可能會感覺有些別扭和土氣,但具體應該怎麽修改還沒有想好。”
陳老虎笑著說“幹脆就用我這名字來作為咱們抗日聯合軍新的正式名稱吧,老虎代表著勇猛和頑強,這正好可以對應咱們部隊現在的作風。”
聯合軍戴眼鏡的吳政委說“我覺得特務連長的想法很不錯,咱們既然是抗日的軍隊,就應該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原來作為特務連機槍和迫擊炮分隊長的吳鬆和杭生這兩個人,此時已經變成了聯合軍的基地警備科和教導訓練處的主管,他們也很快就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吳鬆說“咱們現在是屬於那種攻防兼備的部隊,所以我覺得這名字也要根據實際特點來進行研究。”
杭生跟著說“我贊同吳處長的觀點。”
楊曉坤坐在靠近辦公室門口的那個位子上沉默不語,聽著戰友們的各種想法,心裏卻在犯嘀咕“怎麽想的都是那種沒福利的名字,這樣做可不好。”他沒想到戰友們為了給部隊取個新的名字,依然也還是習慣於如此的七嘴八舌,也確實感到很不舒服。
施瓦茨在旁邊悄聲問道“長官,你怎麽不說話啊?”
楊曉坤並沒有直接回答副官的提問,而是等到大夥說得沒完沒了,才咳嗽了幾聲說“我剛才綜合了下你們大家的意見還有我自己的想法,認為裏麵有龍字的可能還會好點。”
陳老虎問道“老楊你這想法的理由是什麽?”
楊曉坤嚴肅地回答道“這個理由其實很簡單,隻要仔細想想就可以明白。龍本來就是咱們中國傳統的圖騰,具有很強的象徵性和福利性,可以鼓舞士氣,如果咱們想要在以後的作戰中一帆風順的話,沒有福利的名字肯定不行,而龍恰恰就正好具有這個特點。”
劉群點點頭說“你的這個建議非常有創意,我想直接就這麽定了,具體的你也可以自己來安排。”
楊曉坤之所以要建議用龍來作為聯合軍新的正式名稱,除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方麵的相關因素的考慮以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另外秘密,那就是他在以前早已得到的那個龍王基地的控製權,如果把這種名字移植到聯合軍的架構上,從各個方麵來說應該具有帶來好運的作用。
至於龍字招牌在聯合軍各部隊當中的具體應用這方麵的問題,楊曉坤也已經早就做好了比較妥善的安排。根據聯合軍內部由國民黨、共產黨和其他抗日武裝同時並存和互相合作的實際情況,楊曉坤採取了係統分類的方式,其中的主要做法是將聯合軍的國共兩黨部隊劃分為雙龍,藍色的青龍代表國軍,紅色的炎龍代表共軍。而那些地方性武裝和遊擊隊由於規模不大而被稱為灰龍部隊,這些作為機動部隊的灰龍,將分別隸屬於青龍和炎龍的正規軍部隊來配合使用。
楊曉坤在部隊官兵的軍服手臂位置上設計添加了袖套,繡上各種有關於各自歸屬的龍的圖案,這樣做除了可以明顯區分以外還能鼓舞他們的士氣。
聯合軍總司令劉群和楊曉同對於這種合理的建議感到非常滿意,於是雙龍聯合軍的大名就代替了原來以所在地名為標誌的伯東聯合軍,當然這樣的更名並不隻是表麵上的字眼變化而已,真正需要具體落實的東西還在後麵。
幾個領導還在會上仔細研究了最近這段時間他們作戰所得到的各種經驗教訓,結果發現那種在平原和山地上進行大規模的集群陣地戰,很容易會給士兵們造成巨大的傷亡損失,這對於向來家底並不算很富裕的聯合軍來說將會是很難承受的壓力。
因此楊曉坤建議部隊採用類似於德軍的小規模戰鬥群戰術,將其與中國軍隊擅長的機動作戰和遊擊戰術相結合,最大限度減少部隊的人員和武器的損失,達到既消滅敵人而又能保存自己的基本原則。同時聯合軍要繼續加強提高各兵種的互相協同配合訓練,盡量保持機動性和防護力之間的平衡,這樣部隊在作戰中就會出現相對比較和諧的戰術效果。
在調整了聯合軍的戰術安排後,兩個領導和楊曉坤又開始研究武器裝備這方麵的問題,根據來自前線作戰部隊基層官兵傳來的反饋意見,他們發現士兵對蘇聯的svt38半自動步槍和芬蘭索米m31衝鋒鎗的遠射性能讚不絕口,並建議提高衝鋒鎗和自動步槍之類輕武器的裝備數量。至於蘇聯的bt-7坦克和德國的skz222裝甲車、skz250半履帶車由於速度快火力強,總體性能比較可靠,因而成為步兵突擊時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空中力量目前麵臨的主要問題是作為備用的零部件、航空燃油和炸彈的數量比較少,而且飛行員的訓練時間和技能相對不足。12架me109戰鬥機和6架he111轟炸機輪流起飛作戰和巡邏值勤的最遠距離通常不超過20公裏,隻能執行中低強度的防空護航和轟炸日軍部分戰術目標的任務,航空兵飛行員的總體士氣也不是很好。
針對以上這些各種各樣的問題,楊曉坤提出的處理辦法既簡單而又複雜,其具體內容包括調整雙龍正規軍步兵部隊武器的配置結構、重整補給儲備情況和提高訓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