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中傳來一聲沉重的轟隆聲,晚到一步的解放軍潛艇上的每一個人都聽到了。


    遠在北京總參值班室的薛皓簡很快得到溫廣存他們犧牲和“玉碎”計劃徹底破產的個消息,他卻絲毫沒有感到勝利的喜悅。他關掉了燈,不讓任何人看到他流出的眼淚……平靜後的薛皓簡撕掉了他早已寫好的辭呈,又在錢寒白的《有關軍種問題的研究報告》上附署了自己的名字,最後打開計算機,開始敲入戰爭總結報告的最後一段:……歷史證明戰敗者往往比戰勝者更好地從戰爭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從而比戰勝者更早地準備下一場戰爭。中國如想仍是下一次戰爭的勝利者,必須正視被勝利掩蓋的諸多問題,應該意識到勝利隻能證明我們比敵人少犯了錯誤……我們必須擺脫正視那種以高技術武器取代部隊勇敢精神的傾向,隻有軍隊仍是由人組成,勇敢與否永遠是軍隊戰鬥力公式中最外的1或0係數!


    此夜,中南海也是燈火通明,政治局正在召開擴大會議,討論對日本處理方案。胡旭湘正在作總結性發言:“……日本經過上百年的改革、維新、擴張、侵略、失敗和復興之後,重新被剝得赤探裸的,俯伏在我們的腳下,國內不少人已提出把這個古怪、偏執、自信、狂妄、不屈不撓、擴張成性,從語言到思維方法都和別人不一樣的民族從地球上抹掉。那樣就能結束一切嗎?”


    “歷史如流沙,戰勝、戰敗時時發生。然而,中華民族總是不朽的,中華文明總是不朽的,正如同這個藍色的星球歷盡浩劫,卻依舊生機盎然。滅亡日本並不能保證不出現第二個日本,就像匈奴之後的突厥,突厥之後的契丹、女真和蒙古,它們之後的滿洲。中華民族正是在最終戰勝它們之後才能保持文明的薪火傳承,而沒有像其它文明古國一樣灰飛煙滅。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戰敗的日本呢?我們的人民流血、犧牲、致殘、出力,忍飢挨餓,就是為了從被宰割者一躍而變為宰割者嗎?”


    “我們應該鞭策日本思索自己文明應該走的正確歷程,同時讓我們自己的文明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這正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秘密。”


    “我的話完了,謝謝大家。”


    會場響起了掌聲……


    張安濤的機群已經接近了日本本土列島,他的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將設在東京。機長說得對,日本沿海的天空幹幹淨淨,毫無戰爭氣氛。12架j─12警惕地跟隨著客機,如同忠誠的牧羊犬。


    他的秘書從駕駛艙的隔門中走過來:“司令員,東京灣到了。”


    伊豆諸島出現在機翼下。y─11向左轉彎,向北飛行。駕駛員已得到秘書的吩咐,心領神會地降低了高度,透過稀疏的薄雲,能看到藍色大海。張安濤站起來,向大海鄭重敬了個軍禮。機翼下出現了一片莽莽蒼蒼的大陸,一望無邊。平原上是一片房海,雜亂得如同印度僧侶的袈裟。大大小小的池塘象銀鏡片一樣反射著陽光……


    這就是日本嗎?這就是布滿了火山和溫泉、在頻繁的地震中寢臥不安的國家;自誇是東西方文化熔爐的國家;駕信佛教、神道教、儒教的國家;時而自卑又突然狂妄的國家;在幾張榻榻米紙板房中做著帝國夢的國家。這就是那個拚命學習又拿老師開刀的民族;刻苦奮鬥卻又極端輕生的民族;講究花道、茶道這種家庭雅興卻又屠殺了上千萬異國人民的民族;創造了浮世繪、友禪綢卻又生食人肉膽的民族;講究自己民俗節日卻又把落後國家的風俗當笑話的民族;祈奉自己神社卻又毀壞它國祖墳的民族;借來外國文化卻又想用自己雜七條八的文字和倫理去同化別人的民族……一切美和醜都在這裏奇特地融合;一切善和惡都在這裏奇巧地混雜,一切野心勃勃的進取和赤裸裸的兇殘都在這裏熔煉,一切進化和野蠻都在這裏鍛造。


    這就是日本!它的一切宗教、禮儀、道德、信仰、習俗、風情、文化和藝術都是那麽矛盾。


    張安濤已感到頭大,連忙拿出老友顧遠瞻給他擬定的有關日本的備忘錄,細細讀起來:日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民族?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過,許多民族意識不可避免地被其國家的地理位置所影響,也就是說日本人有十足的島民意識。具體地說,就是頭腦狹隘,狂妄自大。島國不比大陸,國家眾多,交流頻繁。如果說到了現代,地理位置已不成為國與國之間交流的障礙,那麽長期以來形成的狹隘固執,封閉保守的民族心理,卻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克服的,所以日本人往往關起門來自說自話。他們的民族性格中更可怕的是:隻要認為自己的主觀動機是“好”的,就會不承認手段的錯誤。


    明治維新在日本建立了現代國家製度,但並沒有建立現代歷史觀。日本到一九四五年戰敗為止,仍然相信“天皇是萬世一係、神的化身,自古以來就統治日本”,完全不顧歷史事實,還將它作為國家意識的一部份灌輸給國民,所以日本人歷史觀從來就是混亂的。


    這種情況的發生,一部份原因是因為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小國,日本人有著中國人難以想像的生存危機感。在日本歷史上,由於物質生產的匱乏,長期的戰亂,日本人為了生存遠比大陸民族更為不擇手段。為了國家的強大,作為小國的日本必須抱成團。為了讓日本人在短期內形成統一思想,必須以民族的理性為代價。也就是說,對涉及到日本利益以外的理性必須被放棄,一切為了民族的生存。發展中的小國的民族心理總是帶著某種偏執的非理性,這是可以理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春秋走向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梅森/夢回漢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梅森/夢回漢唐並收藏從春秋走向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