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的登陸進行的異常順利,當天,有5萬名陸軍部隊和海軍陸戰隊士兵登陸,先頭部隊奪取了嘉手納和讀穀兩個機場。部分登陸部隊已經橫跨該島,進至東海岸。


    足夠10萬人用1個星期的作戰物資已堆滿了攤頭,第三十八集團軍還完成了個鋼製棧橋碼頭,正連夜趕運98d型主戰坦克和自行重炮。


    島田也沒閑著,透過隱藏在各處的戰場監視係統觀察著解放軍登陸部隊的一舉一動。


    天由陰轉為多雲,後來居然晴了。杏黃色的太陽照耀著象狂歡節一樣熱鬧的灘頭,到處是箱子、桶、車輛和船,後勤兵象螞蟻一樣忙碌。他的參謀們初步判研,照第一天人員和物資上岸的規模來看,解放軍登陸人數會超過50萬人。一個性急的參謀建議立刻用炮火摧毀攤頭堆積如山的物資,島田冷靜地說:“你難道想讓支那人改變他們的登陸計劃嗎?”眾人都認為應該靜觀其變,但要防備解放軍的夜襲。


    夜幕降臨了,解放軍戰士們戴上夜視鏡繼續幹活,片刻不停。熟練的後勤兵使用各種起重機,把運輸艦上的物資吊運到小艇上,小艇開上海灘,見縫插針地下物資和裝備,從油輪上接來浮動油管像蛇一樣蜿蜒深入內地,海水淡化器也開始在灘頭安裝……物資太多,灘頭有時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片混亂,每隔一段時間,道路就被堵塞住。


    推土機便隆隆地開出一條道兒來,時間就是生命,一切損失在所不計。


    天亮了,日軍都驚異地發現昨天攤頭雜亂的景象不復再見,各種物資都已分散而且地下化了,再想炮擊摧毀已不可能,解放軍顯示出中國農民式的精明。島田的這絲遺憾很快被更大的擔憂趕走:解放軍明顯放慢了人員上岸的速度,卻在拚命趕運物資,已登陸部隊也沒加快推進,都分散在各處進行防彈陣地建設。難道解放軍改變了戰術?要不要馬上反擊,島田陷入猶豫。


    整個白天,解放軍空軍不停地進行轟炸,海軍也恢復了炮擊,但強度都不大,日軍的地下陣地也都安然無恙,這一下島田又把懸著的心放回肚子裏了,“繼續監視!”


    他決心以不變應萬變。


    小竇把修築工事的攤子扔給政委,自己親自帶著偵察部隊悄悄運動到本部半島的中間那個險惡得出奇的山區──八重嶽,他知道日軍北部防禦重點就在那裏。起風了,天氣變化很快。遼闊起伏的沖繩的丘陵上長滿了蒿草和灌木,還有一片片黑色的鬆林,在海風中颯颯作響。小竇一行人攜帶了大批觀測設備,他們首先在距敵主陣地兩公裏遠的樹林裏安營紮寨。在不同方向支起幾個有特殊減振裝置的三腳架,然後安上數套雷射幹涉儀。此刻空軍正在八重嶽主峰上投彈,這幾套雷射幹涉儀則掃描選點,觀測岩麵由爆炸引起的微小變化,然後把觀測結果送回千裏之外的地震研究所。專家們立刻用裝有專業軟體的計算機分析,推斷出各點距空穴的距離,再自動把這些空穴繪製在三維地圖上,最後傳回給嶽麓生的指揮部。


    小竇此行不光是做這種“敲山震虎”的偵察,他們還要耐心觀察各山體表麵,力圖找出任何人力加工的痕跡。雖然有偵察衛星的全天候監視,但畢竟隻能指出某一地區有大量人員車輛出入值得懷疑,並不能代替偵察兵敏銳的眼睛。炮火和炸彈已把山體上的植被掀去,露出醜陋的岩石表麵。日本人很細緻,所使用的水泥和岩石顏色非常接近,而且轟炸也掩護了許多施工時的爆炸點,觀察結果並不很理想。小竇安慰他的士兵不要著急,還有機會。太陽下山了,他的士兵們驚喜地發現在他們特製的紅外觀測鏡內,隨著不同波段的選擇,清晰地顯示出水泥和岩石、土壤等自然山體的區別。


    小竇笑了,仿佛從戰士們的身上看到三年前他自己在曼穀給柳維平和俞笑天當偵察兵的影子。


    13日淩晨2點,劇烈的戰鬥在八重嶽和伊江島同時爆發。空軍從萬米以上高空將一枚枚重型侵徹戰鬥部雷射炸彈投下,潛伏在伊江島的解放軍蛙人部隊和八重嶽附近的陸戰隊隊員們又用雷射照射器引導這些炸彈沖向山體中各坑道工事的薄弱點,連續的爆破炸開一個又一個的天窗。沒等炸彈聲平息,無數直升機便把突擊隊員直接送到突破口,這些頭戴氧氣麵罩突擊隊員不失時機地朝各缺口內投入特製的空氣燃料手榴彈。這些手榴彈威力不是很大,但已足以使方圓10米以內的人員因缺氧窒息而失去戰鬥力,狹窄的坑道空間更加大了它的範圍。日軍防禦工事的的山嶽坑道內立刻響起此起彼伏的悶響,解放軍的突擊隊員一躍而入,用可穿透煙塵的遠紅外夜視儀搜尋道路,前進個十幾米後又投下第二波空氣燃料手榴彈,就這樣走走投投,逐漸進入各工事的核心。他們背上的氧氣筒可支撐半個小時,而急救過氧化鈉麵罩又可提供額外的一刻鍾時間,故突擊隊員們氣定神閑,按步就班地掃蕩殘存的日軍。他們身後另有專人操作拖著長長光纖的洞穴導航儀,避免從不同方向進入的突擊隊之間的誤傷和可能遺漏的偏洞。


    日軍在坑道的各種防禦武器是另人毛骨聳然的,隱蔽在坑道中的各種口徑火炮若都推出來,按預先精確測定的距離實施毀滅性的射擊,肯定會把灘頭陣地打成一片火海。可惜此刻這些武器的操作者們都像幹涸池塘內的魚,大口喘息,貪婪地捕獲空氣中那一絲殘存的氧氣,讓所以武器都成了擺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春秋走向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梅森/夢回漢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梅森/夢回漢唐並收藏從春秋走向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