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茲上校從停在克什米爾通往巴占區的代號3號溪穀前麵幾公裏的雜樹林中的指揮車上用紅外望遠鏡觀察前方,對身旁的副官輕聲說。“簡直象是地獄的入口。”
印軍是前一天秘密抵達的,已在溪穀前度過一個晚上。炮擊剛一結束,拉茲便指揮他的第9山地旅猛烈進攻了3號溪穀的南口。第9山地旅轄三個機械化步兵營、一個直升機營、旅直轄坦克營和炮兵營,土氣很旺盛。在它的後麵,跟著師主力和三個機械化師有將近八百輛坦克和七百多輛裝甲車。它們的任務是切斷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的陸路聯繫。
守備3號溪穀入口的是巴軍第19山地師的兩個反坦克連,有兵力二百七十四人,反坦克飛彈72枚,此外,還擁有很多單兵攜帶式反坦克無後坐力炮。對他們來說,這一天所見到的為數眾多的裝甲車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反坦克連的年輕士兵陷入了驚慌之中。反坦克無後坐力炮的射程充其量不過四百米,炮彈是無製導的,所以盡可能在近處放,命中率才高。
“瞄準敵人的坦克,接近到三百米以內才能發射。”守南口的反坦克連長不斷地告訴部下。
雖然平時也是這樣進行訓練的,但充其量隻是把兩、三輛坦克作為目標。無戰鬥經驗的年輕士兵親眼看到幾百輛印軍坦克的大部隊,心裏完全混亂了,充滿了恐懼,對連長的話早拋到腦後。當印軍坦克還相距二千多米,就不斷有士兵開始發射反坦克炮彈了。這就是戰場上特有的心理作用。
“混蛋!停止射擊!”連長大喊,但已經晚了。在反坦克無後坐力炮開炮的同時,炮後方硝煙滾滾,進行了巧妙偽裝的反坦克陣地的位置因此暴露了。
印軍開始猛烈炮轟已暴露位置的第19山地師反坦克據點,在投入坦克之前,事前盡可能以炮擊摧毀敵人的反坦克據點,這樣就會減少坦克部隊的損失。印度軍隊顯然在按照這一軍事常識行事。
摧毀設在溪穀南口處的反坦克陣地後,印軍侵入了溪穀一公裏左右。但是,在狹窄的溪穀中布滿了地雷,在兩傍山麓到處挖了塹壕,構築了反坦克飛彈陣地。乘坐裝甲車的印軍步兵在這裏下車轉入戰鬥。這是因為,乘車突破危險太大,一枚反坦克飛彈會把一車人送入西天。下了裝甲車的印度兵在地麵上匍匐前進,逐漸逼近山麓的反坦克陣地,最後展開了非常壯烈的肉搏戰。
一名廓爾喀兵手裏拿著rpg─7型反坦克無後坐方炮貓腰前進時,發現在大約一百米的前方雜草覆蓋的深處,好像有一個反坦克飛彈陣地。在被草覆蓋的平坦地麵的一角突然隆起,一枚反坦克飛彈發射出來了。
這個廓爾喀兵讚嘆說:“偽裝得巧妙。”他在反坦克飛彈發射出來的同時,發射了手中的rpg─7。炮彈在前方一百米發生爆炸,發射反坦克飛彈後還在進行製導的這個陣地頓時化為烏有。
“哎呀,這可救了我們一輛坦克。”在廓爾喀兵興奮的瞬間,他踏上了地雷,被炸得血肉橫飛。
在進入溪穀一公裏左右的地方,對巴軍方麵從兩側山麓猛烈發射炮火感到危險的拉茲上校注意到在溪穀底有一條與公路平行的河道,與是命令坦克營在幾乎幹枯了的河床上行駛,用兩側的河堤作擋箭牌。
果然印軍的前進速度大大提高,很快接近溪穀北口,開始與駐守北口的另一個巴軍連激戰。後邊的師主力和三個機械化師也湧進了十幾公裏長的3號溪穀。
在前進指揮所聽到這一消息的第19山地師師長欣喜若狂,立刻命令:“反擊開始。”
然後熱情地吹捧旁邊督戰的顧問高翔天有先見之明。要不是軍階之差,這個巴軍師長準會用他的落腮鬍子親高翔天的臉,這是高翔天在巴基斯坦唯一不快的事。
高翔天暗道:“這有什麽,好戲還在後麵呢!”
駐守3號溪穀以北二線陣地的第19山地師根本沒派地麵部隊進入溪穀內,但對整個溪穀的兩端進行了猛烈的炮擊,目的困住這四師印軍人馬,然後摧毀他們的坦克。
為彌補溪穀兩側的人看不清穀中的全部狀況,巴軍炮兵使用了觀測用直升飛機。
習慣於寸土必爭的巴軍一反常態來個關門打狗,印軍的西線北的這四個師一下陷入絕境。進攻其它山穀的印度部隊遭遇也都大同小異,整個西線北的印軍攻勢都停頓了。巴軍集中主力在東南部沙漠和西線南印軍作戰,戰勢也呈現膠著。印軍便計劃投入精銳的裝備西方武器的預備隊,印軍司令部建議投入到西線南,認為隻要打敗巴軍主力,戰局就會扭轉。印度總理辛格還在猶豫,一方麵西線北部隊的求援電報雪片般飛來,另一方麵東、北兩線還得應付可能發生的中國軍隊的進攻。他在等待聯軍和日本它們的行動。
他的等待十天後便被《孟買時報》打破,報紙刊登了前線拉茲上校的日記,在日記中拉茲描繪了一幅非常悲慘的圖畫:“……到處都是泥濘,褐色的泥漿淹到腰部。連續三天地暴雨使幹涸的小溪變成了大河,山區的晚上地凍得硬邦邦,白天卻化成泥,這裏的土地有如鬼神在作祟。我相信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泥都不會象克什米爾這樣深,這樣粘。甚至它的顏色也不對頭,象和著血汙和腐屍的一堆垃圾。到處都是死人,屍體用睡袋或軍用雨衣包起來,用電話線一捆就埋了。過幾天狗又把它們叼出來,吃得眼睛都紅了,象是瘋的。我簡直不能設想昔日輝煌印度文明竟光顧過這樣一個鬼地方……”
印軍是前一天秘密抵達的,已在溪穀前度過一個晚上。炮擊剛一結束,拉茲便指揮他的第9山地旅猛烈進攻了3號溪穀的南口。第9山地旅轄三個機械化步兵營、一個直升機營、旅直轄坦克營和炮兵營,土氣很旺盛。在它的後麵,跟著師主力和三個機械化師有將近八百輛坦克和七百多輛裝甲車。它們的任務是切斷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的陸路聯繫。
守備3號溪穀入口的是巴軍第19山地師的兩個反坦克連,有兵力二百七十四人,反坦克飛彈72枚,此外,還擁有很多單兵攜帶式反坦克無後坐力炮。對他們來說,這一天所見到的為數眾多的裝甲車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反坦克連的年輕士兵陷入了驚慌之中。反坦克無後坐力炮的射程充其量不過四百米,炮彈是無製導的,所以盡可能在近處放,命中率才高。
“瞄準敵人的坦克,接近到三百米以內才能發射。”守南口的反坦克連長不斷地告訴部下。
雖然平時也是這樣進行訓練的,但充其量隻是把兩、三輛坦克作為目標。無戰鬥經驗的年輕士兵親眼看到幾百輛印軍坦克的大部隊,心裏完全混亂了,充滿了恐懼,對連長的話早拋到腦後。當印軍坦克還相距二千多米,就不斷有士兵開始發射反坦克炮彈了。這就是戰場上特有的心理作用。
“混蛋!停止射擊!”連長大喊,但已經晚了。在反坦克無後坐力炮開炮的同時,炮後方硝煙滾滾,進行了巧妙偽裝的反坦克陣地的位置因此暴露了。
印軍開始猛烈炮轟已暴露位置的第19山地師反坦克據點,在投入坦克之前,事前盡可能以炮擊摧毀敵人的反坦克據點,這樣就會減少坦克部隊的損失。印度軍隊顯然在按照這一軍事常識行事。
摧毀設在溪穀南口處的反坦克陣地後,印軍侵入了溪穀一公裏左右。但是,在狹窄的溪穀中布滿了地雷,在兩傍山麓到處挖了塹壕,構築了反坦克飛彈陣地。乘坐裝甲車的印軍步兵在這裏下車轉入戰鬥。這是因為,乘車突破危險太大,一枚反坦克飛彈會把一車人送入西天。下了裝甲車的印度兵在地麵上匍匐前進,逐漸逼近山麓的反坦克陣地,最後展開了非常壯烈的肉搏戰。
一名廓爾喀兵手裏拿著rpg─7型反坦克無後坐方炮貓腰前進時,發現在大約一百米的前方雜草覆蓋的深處,好像有一個反坦克飛彈陣地。在被草覆蓋的平坦地麵的一角突然隆起,一枚反坦克飛彈發射出來了。
這個廓爾喀兵讚嘆說:“偽裝得巧妙。”他在反坦克飛彈發射出來的同時,發射了手中的rpg─7。炮彈在前方一百米發生爆炸,發射反坦克飛彈後還在進行製導的這個陣地頓時化為烏有。
“哎呀,這可救了我們一輛坦克。”在廓爾喀兵興奮的瞬間,他踏上了地雷,被炸得血肉橫飛。
在進入溪穀一公裏左右的地方,對巴軍方麵從兩側山麓猛烈發射炮火感到危險的拉茲上校注意到在溪穀底有一條與公路平行的河道,與是命令坦克營在幾乎幹枯了的河床上行駛,用兩側的河堤作擋箭牌。
果然印軍的前進速度大大提高,很快接近溪穀北口,開始與駐守北口的另一個巴軍連激戰。後邊的師主力和三個機械化師也湧進了十幾公裏長的3號溪穀。
在前進指揮所聽到這一消息的第19山地師師長欣喜若狂,立刻命令:“反擊開始。”
然後熱情地吹捧旁邊督戰的顧問高翔天有先見之明。要不是軍階之差,這個巴軍師長準會用他的落腮鬍子親高翔天的臉,這是高翔天在巴基斯坦唯一不快的事。
高翔天暗道:“這有什麽,好戲還在後麵呢!”
駐守3號溪穀以北二線陣地的第19山地師根本沒派地麵部隊進入溪穀內,但對整個溪穀的兩端進行了猛烈的炮擊,目的困住這四師印軍人馬,然後摧毀他們的坦克。
為彌補溪穀兩側的人看不清穀中的全部狀況,巴軍炮兵使用了觀測用直升飛機。
習慣於寸土必爭的巴軍一反常態來個關門打狗,印軍的西線北的這四個師一下陷入絕境。進攻其它山穀的印度部隊遭遇也都大同小異,整個西線北的印軍攻勢都停頓了。巴軍集中主力在東南部沙漠和西線南印軍作戰,戰勢也呈現膠著。印軍便計劃投入精銳的裝備西方武器的預備隊,印軍司令部建議投入到西線南,認為隻要打敗巴軍主力,戰局就會扭轉。印度總理辛格還在猶豫,一方麵西線北部隊的求援電報雪片般飛來,另一方麵東、北兩線還得應付可能發生的中國軍隊的進攻。他在等待聯軍和日本它們的行動。
他的等待十天後便被《孟買時報》打破,報紙刊登了前線拉茲上校的日記,在日記中拉茲描繪了一幅非常悲慘的圖畫:“……到處都是泥濘,褐色的泥漿淹到腰部。連續三天地暴雨使幹涸的小溪變成了大河,山區的晚上地凍得硬邦邦,白天卻化成泥,這裏的土地有如鬼神在作祟。我相信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泥都不會象克什米爾這樣深,這樣粘。甚至它的顏色也不對頭,象和著血汙和腐屍的一堆垃圾。到處都是死人,屍體用睡袋或軍用雨衣包起來,用電話線一捆就埋了。過幾天狗又把它們叼出來,吃得眼睛都紅了,象是瘋的。我簡直不能設想昔日輝煌印度文明竟光顧過這樣一個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