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西南向前推進,殺開一條血路,打到史達林格勒,為第6軍團解圍。
起初,反攻還算順利。在12月21日,霍特將軍所率的第4裝甲軍團前進到離城30
公裏處。到了23日,德軍坦克第4集團軍的坦克第57軍進至姆什科瓦河,離被圍德軍相
距不到40公裏時,遭到了蘇聯紅軍的頑強阻擊而止步不前。
12月24日,史達林格勒方麵軍以近衛第2集團軍和第51集團軍向德軍坦克第4集
團發起了猛烈的反攻。德軍隻得向西和西南退卻。
德軍頓河方麵的部隊向後撤退,霍特部隊也向後撤退。這些撤退又轉過來使高加索方麵
的德軍受到威脅。一旦蘇軍打到亞速海附近的羅斯托夫,高加索方麵的德軍將被切斷退路。
12月27日,蔡茨勒向希特勒指出:“如果你再不下令立即撤出高加索,我們就要碰
上第二個史達林格勒了。"希特勒勉強於12月29日給克萊施特的"a"集團軍下了必要的
指示。a集團軍係由第1裝甲軍團和第17軍團組成,在沒有完成奪取盛產石油的格羅茲尼
油田任務的情況下,也開始向後撤退。
1943年元旦以後,他們天天後撤,越撤就離史達林格勒前線越遠。現在,聚殲斯大
林格勒的法西斯軍隊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1月8日,蘇軍頓河前線司令向德軍發出了最後通牒。保盧斯立即將最後通牒的全文以
電報發給希特勒,並要求準予權力行事。希特勒立即駁回了他的請求。
1月10日早晨,蘇軍以5000門大炮強轟猛炸,展開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最後階
段。這一仗打得激烈而殘酷。在瓦礫成堆、遍地冰凍的城內廢墟上,雙方都以令人難以置信
的英勇,不顧一切地進行戰鬥。德國法西斯的軍隊此時再也沒有突襲波蘭時的勇猛了。在6
天的激戰中,德軍的袋形陣地已縮小了一半,隻剩下15公裏長、9公裏寬的一塊地方。
1月20日,德軍陣地又給一劈兩半,僅存的一條小型的臨時跑道也失去了。飛機也不
能運來供應品,傷兵再也無法運出去了(曾運過29000餘名傷病員)。
1月24日,對保盧斯已經是窮途末路了。這時希特勒仍要他們死守陣地,不準投降,
直至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然而,保盧斯這一次卻沒有按照"元首"的意誌辦事。盡管
“元首"剛剛晉升他為元帥,而元帥在德國歷史上還沒有被生俘過,但保盧斯自己心裏最清
楚不過:繼續抵抗不僅毫無意義,而且已經不可能辦到了。
1月31日晚,保盧斯向總部發出最後一份電報:
“第6軍團忠於自己的誓言並認識到自己所負的極為重大的使命,為了元首和祖國,已
堅守自己的崗位,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
其實,在第6軍團司令部並沒有發生最後一分鍾的戰鬥。保盧斯和他的參謀部並沒有堅
持到最後一兵一卒。總司令的地下室裏,有一個班的蘇聯紅軍戰士衝進來要他們投降,第6
軍團的參謀長施密特將軍接受了要求。保盧斯癱軟無力地坐在行軍床上。施密特問他:“請
問陸軍元帥,還有什麽話要說嗎?"保盧斯連吭一聲的力氣都沒有了。
北麵的另一半袋形陣地中是2個裝甲師和4個步兵師的殘部。2月2日快到中午時分,
這支部隊投降了。可笑的是,他們在投降之前也給柏林發去了一份電報:“——已對占壓倒
優勢的敵人戰鬥到最後一人。德國萬歲!”
戰鬥到此時,第6軍團殘存的90000多人,包括軍團總司令保盧斯元帥和23名將
軍,都當了俘虜。對德國侵略者來說,歷時180天的史達林格勒會戰就這樣以失敗而告終
了。希特勒在頓河、伏爾加河、史達林格勒地區的損失達150萬人左右。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希特勒對保盧斯恨之入
骨,一再咒罵他不為"元首"殺身成仁。但為了裝點門麵,這位納粹還是在1943年2月3
日發表了一項特別公報:
“史達林格勒戰役已經結束。第6集團軍在保盧斯元帥的卓越領導下,忠實地履行了他
們打到最後一息的誓言,為優勢的敵人和不利我軍的條件所壓倒。”
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最終地粉碎和製止德軍在蘇德戰場上的戰略攻勢,迫使
他轉入戰略防禦和退卻。蘇軍奪取了戰略主動權,開始了戰略反攻,扭轉了蘇德戰場上的整
個戰略形勢,有力地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使它向著有利於反法西斯同盟國方麵發
生根本性的轉折。
就在史達林格勒的戰火正燃之時,南太平洋上的瓜島也燃起了熊熊戰火。
瓜島,全稱瓜達爾卡納爾島,位於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的東南端,長145公裏,寬4
0公裏,陸地總麵積約6500平方公裏,是長鏈狀的索羅門群島中一個較大的島嶼。瓜島
起初,反攻還算順利。在12月21日,霍特將軍所率的第4裝甲軍團前進到離城30
公裏處。到了23日,德軍坦克第4集團軍的坦克第57軍進至姆什科瓦河,離被圍德軍相
距不到40公裏時,遭到了蘇聯紅軍的頑強阻擊而止步不前。
12月24日,史達林格勒方麵軍以近衛第2集團軍和第51集團軍向德軍坦克第4集
團發起了猛烈的反攻。德軍隻得向西和西南退卻。
德軍頓河方麵的部隊向後撤退,霍特部隊也向後撤退。這些撤退又轉過來使高加索方麵
的德軍受到威脅。一旦蘇軍打到亞速海附近的羅斯托夫,高加索方麵的德軍將被切斷退路。
12月27日,蔡茨勒向希特勒指出:“如果你再不下令立即撤出高加索,我們就要碰
上第二個史達林格勒了。"希特勒勉強於12月29日給克萊施特的"a"集團軍下了必要的
指示。a集團軍係由第1裝甲軍團和第17軍團組成,在沒有完成奪取盛產石油的格羅茲尼
油田任務的情況下,也開始向後撤退。
1943年元旦以後,他們天天後撤,越撤就離史達林格勒前線越遠。現在,聚殲斯大
林格勒的法西斯軍隊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1月8日,蘇軍頓河前線司令向德軍發出了最後通牒。保盧斯立即將最後通牒的全文以
電報發給希特勒,並要求準予權力行事。希特勒立即駁回了他的請求。
1月10日早晨,蘇軍以5000門大炮強轟猛炸,展開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最後階
段。這一仗打得激烈而殘酷。在瓦礫成堆、遍地冰凍的城內廢墟上,雙方都以令人難以置信
的英勇,不顧一切地進行戰鬥。德國法西斯的軍隊此時再也沒有突襲波蘭時的勇猛了。在6
天的激戰中,德軍的袋形陣地已縮小了一半,隻剩下15公裏長、9公裏寬的一塊地方。
1月20日,德軍陣地又給一劈兩半,僅存的一條小型的臨時跑道也失去了。飛機也不
能運來供應品,傷兵再也無法運出去了(曾運過29000餘名傷病員)。
1月24日,對保盧斯已經是窮途末路了。這時希特勒仍要他們死守陣地,不準投降,
直至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然而,保盧斯這一次卻沒有按照"元首"的意誌辦事。盡管
“元首"剛剛晉升他為元帥,而元帥在德國歷史上還沒有被生俘過,但保盧斯自己心裏最清
楚不過:繼續抵抗不僅毫無意義,而且已經不可能辦到了。
1月31日晚,保盧斯向總部發出最後一份電報:
“第6軍團忠於自己的誓言並認識到自己所負的極為重大的使命,為了元首和祖國,已
堅守自己的崗位,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
其實,在第6軍團司令部並沒有發生最後一分鍾的戰鬥。保盧斯和他的參謀部並沒有堅
持到最後一兵一卒。總司令的地下室裏,有一個班的蘇聯紅軍戰士衝進來要他們投降,第6
軍團的參謀長施密特將軍接受了要求。保盧斯癱軟無力地坐在行軍床上。施密特問他:“請
問陸軍元帥,還有什麽話要說嗎?"保盧斯連吭一聲的力氣都沒有了。
北麵的另一半袋形陣地中是2個裝甲師和4個步兵師的殘部。2月2日快到中午時分,
這支部隊投降了。可笑的是,他們在投降之前也給柏林發去了一份電報:“——已對占壓倒
優勢的敵人戰鬥到最後一人。德國萬歲!”
戰鬥到此時,第6軍團殘存的90000多人,包括軍團總司令保盧斯元帥和23名將
軍,都當了俘虜。對德國侵略者來說,歷時180天的史達林格勒會戰就這樣以失敗而告終
了。希特勒在頓河、伏爾加河、史達林格勒地區的損失達150萬人左右。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希特勒對保盧斯恨之入
骨,一再咒罵他不為"元首"殺身成仁。但為了裝點門麵,這位納粹還是在1943年2月3
日發表了一項特別公報:
“史達林格勒戰役已經結束。第6集團軍在保盧斯元帥的卓越領導下,忠實地履行了他
們打到最後一息的誓言,為優勢的敵人和不利我軍的條件所壓倒。”
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最終地粉碎和製止德軍在蘇德戰場上的戰略攻勢,迫使
他轉入戰略防禦和退卻。蘇軍奪取了戰略主動權,開始了戰略反攻,扭轉了蘇德戰場上的整
個戰略形勢,有力地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使它向著有利於反法西斯同盟國方麵發
生根本性的轉折。
就在史達林格勒的戰火正燃之時,南太平洋上的瓜島也燃起了熊熊戰火。
瓜島,全稱瓜達爾卡納爾島,位於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的東南端,長145公裏,寬4
0公裏,陸地總麵積約6500平方公裏,是長鏈狀的索羅門群島中一個較大的島嶼。瓜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