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並甘冒一切風險,千方百計滲透到敵人後方動搖其軍心,巧妙地發揚火力並盡量奪取敵人
的彈藥。他悍勇倔強、狡詐多謀、拚命追逐榮譽,在戰火中顯露出了鋒芒。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隆美爾因其在戰時的突出表現總算保住了飯碗,成為4000
名軍官中的一員。1918年12月21日他又回到步兵團任連指揮官。幾個月後,被派住
康士坦丁湖的弗朗德查斯芬指揮一個內務安全連。此時的隆美爾拋棄了一切雜念,潛心研究
德國軍事問題。他希望德國能再產生像俾斯麥那樣的強人來收拾局麵,建立國內秩序、改變
軍隊所處的沮喪窘迫的境地。
1920年10月1日,隆美爾調到駐守斯圖亞特的第13步兵團任連長,在這裏任連
長長達九年之久。在這段時間裏除了研究軍事方麵的問題,他還研究內燃機原理,並同愛妻
露西朝夕相處。1928年聖誕節前,他們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降生了。
1929年10月1日,隆美爾由營指揮官被調到德勒斯登步兵學校。開始了教官生
涯。在這裏隆美爾用自己在"一戰"中的實踐經驗作教材,指出:應該使未來的指揮官們學會
愛惜士兵的生命,"應該流汗,而不應該流血。"此即重要的軍事原則——節約兵力原則。
1933年1月30日,來自奧地利的下士希特勒當上了德國總理。從此法西斯勢力在
德國不斷發展擴大。就在德國瘋狂擴軍備戰之時,10月,隆美爾被提升為德國中部哈茲山
區第17步兵團第3營指揮官。該團取名"戈斯拉獵人"。隆美爾對該營士兵進行耐力和速度
訓練。兩年後,他的繼任者在描述這時已是中校軍銜的隆美爾時寫道:“他的獵人營事實上
成了隆美爾營。”
1935年,隆美爾被派往波茨坦,就任新的波茨坦陸軍學院教員。波茨坦是普魯士軍
國主義的搖籃。從這時期隆美爾已是德國納粹中的一員。這年3月,希特勒向全世界宣布,
德國實行普遍兵役製,在和平時期建立一支12個軍36個師約50萬人的軍隊。這一"驚
人之舉"宣告了《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軍事限製已被廢除,標誌著德國的擴軍備戰從偷偷
摸摸進到堂而皇之階段。波茨坦陸軍學院熱鬧起來了。成千上萬名新軍官正在接受訓練,每
批250名。隆美爾仍一如既往地對學員們強調強壯的身體素質的重要性。每天清晨,學員
們要持續進行兩小時的體能訓練。當一個學員抱怨早晨的體能訓練太累,以致於不能很好地
聽課時,隆美爾把他狠狠地臭罵一頓。隆美爾依然對穿紅褲子的總參謀部軍官持不尊敬態
度。說他們和大理石一樣,他們圓滑、冷漠、心腸狠毒。在隆美爾心目中的偶像是拿破崙。
拿破崙曾把普魯士打得一敗塗地,足跡踏破了大半個歐洲。
1937年初,隆美爾的《步兵攻擊》一書問世。該書共分六章,完整記述了他在第一
次世界大戰中的戰鬥經歷。隆美爾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加的是在羅馬尼亞、奧地
利和義大利的機動作戰,因此,書中貫穿了德國軍事理論的進攻精神,提出了"進攻,進
攻,再進攻!"強調了發揚火力的重要性,"數量居於劣勢之軍,可以採取更多方式壓倒數量
居優勢之敵。"隆美爾在書中還提出欺騙、恫嚇等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戰,隆美爾在法國和
北非運用的戰術實際上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用的戰術的豐富和發展。
從1929年10月執教於德勒斯登步兵學校到1936年9月調任希特勒的警衛隊指
揮官的七年中,除一度任營指揮官外,隆美爾有六年多的時間是在講台上度過的。此間,他
不僅向學員們傳授軍事知識和技術,而且結合教學實踐閱讀了不少軍事書籍,悉心研究了戰
術問題,掌握了不少專門的軍事技術,從而提高了自己的軍事素質,為後來指揮作戰和步步
高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不過,他教授和研究的基本上是戰術層次的問題,不像在總參謀部
鍍過金的那些軍官往往具有良好的戰略素養,對戰略問題有著較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對
戰略問題很少涉獵,造成了隆美爾在戰略判斷上的短視和遲鈍。這在他以後的軍事生涯中不
止一次地顯露出來。
1936年9月,隆美爾在戈培爾的暗中幫助下,被任命為希特勒警衛隊的指揮官。在
此之前和那位終生對他魔力不減的希特勒並沒有過多的接觸。隆美爾擔任新職不久,有兩件
事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一次是他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位不講情麵忠於職守的軍官,這次
得到了希特勒的當麵讚揚。另一個是1937年初隆美爾的《步兵攻擊》出版,希特勒讀了
這本書,並把他當作一部有關步兵教程的最好的書。於是,紅運開始降臨到隆美爾頭上了。
1937年2月,隆美爾被指派擔任希特勒青年團領袖巴爾杜·馮·席臘赫的作戰部隊
的彈藥。他悍勇倔強、狡詐多謀、拚命追逐榮譽,在戰火中顯露出了鋒芒。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隆美爾因其在戰時的突出表現總算保住了飯碗,成為4000
名軍官中的一員。1918年12月21日他又回到步兵團任連指揮官。幾個月後,被派住
康士坦丁湖的弗朗德查斯芬指揮一個內務安全連。此時的隆美爾拋棄了一切雜念,潛心研究
德國軍事問題。他希望德國能再產生像俾斯麥那樣的強人來收拾局麵,建立國內秩序、改變
軍隊所處的沮喪窘迫的境地。
1920年10月1日,隆美爾調到駐守斯圖亞特的第13步兵團任連長,在這裏任連
長長達九年之久。在這段時間裏除了研究軍事方麵的問題,他還研究內燃機原理,並同愛妻
露西朝夕相處。1928年聖誕節前,他們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降生了。
1929年10月1日,隆美爾由營指揮官被調到德勒斯登步兵學校。開始了教官生
涯。在這裏隆美爾用自己在"一戰"中的實踐經驗作教材,指出:應該使未來的指揮官們學會
愛惜士兵的生命,"應該流汗,而不應該流血。"此即重要的軍事原則——節約兵力原則。
1933年1月30日,來自奧地利的下士希特勒當上了德國總理。從此法西斯勢力在
德國不斷發展擴大。就在德國瘋狂擴軍備戰之時,10月,隆美爾被提升為德國中部哈茲山
區第17步兵團第3營指揮官。該團取名"戈斯拉獵人"。隆美爾對該營士兵進行耐力和速度
訓練。兩年後,他的繼任者在描述這時已是中校軍銜的隆美爾時寫道:“他的獵人營事實上
成了隆美爾營。”
1935年,隆美爾被派往波茨坦,就任新的波茨坦陸軍學院教員。波茨坦是普魯士軍
國主義的搖籃。從這時期隆美爾已是德國納粹中的一員。這年3月,希特勒向全世界宣布,
德國實行普遍兵役製,在和平時期建立一支12個軍36個師約50萬人的軍隊。這一"驚
人之舉"宣告了《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軍事限製已被廢除,標誌著德國的擴軍備戰從偷偷
摸摸進到堂而皇之階段。波茨坦陸軍學院熱鬧起來了。成千上萬名新軍官正在接受訓練,每
批250名。隆美爾仍一如既往地對學員們強調強壯的身體素質的重要性。每天清晨,學員
們要持續進行兩小時的體能訓練。當一個學員抱怨早晨的體能訓練太累,以致於不能很好地
聽課時,隆美爾把他狠狠地臭罵一頓。隆美爾依然對穿紅褲子的總參謀部軍官持不尊敬態
度。說他們和大理石一樣,他們圓滑、冷漠、心腸狠毒。在隆美爾心目中的偶像是拿破崙。
拿破崙曾把普魯士打得一敗塗地,足跡踏破了大半個歐洲。
1937年初,隆美爾的《步兵攻擊》一書問世。該書共分六章,完整記述了他在第一
次世界大戰中的戰鬥經歷。隆美爾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加的是在羅馬尼亞、奧地
利和義大利的機動作戰,因此,書中貫穿了德國軍事理論的進攻精神,提出了"進攻,進
攻,再進攻!"強調了發揚火力的重要性,"數量居於劣勢之軍,可以採取更多方式壓倒數量
居優勢之敵。"隆美爾在書中還提出欺騙、恫嚇等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戰,隆美爾在法國和
北非運用的戰術實際上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用的戰術的豐富和發展。
從1929年10月執教於德勒斯登步兵學校到1936年9月調任希特勒的警衛隊指
揮官的七年中,除一度任營指揮官外,隆美爾有六年多的時間是在講台上度過的。此間,他
不僅向學員們傳授軍事知識和技術,而且結合教學實踐閱讀了不少軍事書籍,悉心研究了戰
術問題,掌握了不少專門的軍事技術,從而提高了自己的軍事素質,為後來指揮作戰和步步
高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不過,他教授和研究的基本上是戰術層次的問題,不像在總參謀部
鍍過金的那些軍官往往具有良好的戰略素養,對戰略問題有著較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對
戰略問題很少涉獵,造成了隆美爾在戰略判斷上的短視和遲鈍。這在他以後的軍事生涯中不
止一次地顯露出來。
1936年9月,隆美爾在戈培爾的暗中幫助下,被任命為希特勒警衛隊的指揮官。在
此之前和那位終生對他魔力不減的希特勒並沒有過多的接觸。隆美爾擔任新職不久,有兩件
事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一次是他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位不講情麵忠於職守的軍官,這次
得到了希特勒的當麵讚揚。另一個是1937年初隆美爾的《步兵攻擊》出版,希特勒讀了
這本書,並把他當作一部有關步兵教程的最好的書。於是,紅運開始降臨到隆美爾頭上了。
1937年2月,隆美爾被指派擔任希特勒青年團領袖巴爾杜·馮·席臘赫的作戰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