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西斯空軍司令戈林一直努力建立和發展一支能夠進行大規模著陸的強大空降部
隊,德國傘兵師是一支精銳部隊。德國人計劃至少需要暫時取得日間的製空權,雖然在不列
顛上空沒能如願,但在克裏特島情形卻不同了,德、意法西斯在巴爾幹和愛琴海享有充分的
而且看來是持久的空中優勢,尤其是義大利人所控製的羅得島要塞,對盟軍守衛克裏特島造
成了嚴重的威脅。
克裏特島的地理形勢不利於盟軍的防守,該島唯一的一條公路在北海岸。德、意法西斯
一旦切斷這條公路,盟軍就不能把後備軍隨時調往受威脅的據點。從南岸到北岸,隻是在斯
法基亞和廷巴基有從南部海岸向北的一些小路,他們不適宜摩托化運輸車輛的行駛。當盟軍
方向領導人開始感到危機臨頭時,才百般設法向該島運送增援部隊、給養和武器,特別是大
炮,但為時已晚。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中,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的空軍,從希臘及愛琴海的
基地起飛,對克裏特島有效地實行日間封鎖。他們襲擊來往該島的一切船隻,特別是對唯一
沒有港口的北岸封鎖得尤其嚴密。在5月的頭三個星期中,英國運往克裏特島的重要武器有
27000噸,到達該島的還不到3000噸,其餘的物資不是被迫轉回,就是損失在途
中。英國參加守衛克裏特島的力量非常薄弱,來自各方麵的軍隊總共隻有28600人。
德國參加進攻克裏特島的第11空軍軍團,大約有16000人將空投著陸,7000
人從海上登陸。第8空軍軍團提供空中支援。另外還有義大利進攻希臘大陸的全部軍事力
量。僅德國參加作戰飛機就有1280架。
克裏特島的東部在伊臘克林;中部在雷西姆農、蘇達、幹尼亞;西部的馬利姆。是法西
斯空降部隊進攻的三個區域,其中西部的馬利姆是重點攻擊對象。在法西斯的計劃中,在發
動進攻前,由德國的重型轟炸機,首先用重達1000磅的炸彈,對地麵及防空設施集中轟
炸1小時。第二步,乘滑翔機或用降落傘著陸的主力部隊從天而降。最後用運輸機載運的增
援部隊。在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的作戰計劃中,關鍵的一步棋是把馬利姆機場奪到手。這不
但是為了飛機的著陸,而且也是為了飛機再度起飛。法西斯隻有藉助於多次往返飛行,才能
夠運來作為他們整個計劃基礎的大量軍隊。
法西斯為了進行這一戰役,傾注了可能調動的全部兵力。5月20日早晨戰鬥開始了。
大批的飛機開始長達1個小時對馬利姆機場周圍的據點,進行轟炸和機槍掃射。其猛烈程度
是難以想像的,傾刻間幾乎所有盟軍的高射炮便失去了戰鬥力。轟炸機還未退出戰鬥前,滑
翔機就開始在馬利姆機場西麵著陸。法西斯此時已不顧一切,上午8時,飛機從300英尺
到100英尺的上空向馬利姆和幹尼亞之間的地區投下大批傘兵,完全不顧人員的傷亡和飛
機的損失,一天共投下兩個團的兵力(戈林有一個空降師的兵力)。法西斯的滑翔機或軍隊
運輸機在海灘上,在叢林中或在烈火熊熊的飛機場上著陸或撞毀。
5月20日這天,在馬利姆和幹尼亞之間及其附近著陸的德國傘兵共計5000餘人。
但在紐西蘭軍隊的炮火下和殊死的肉搏戰中損失慘重。在盟軍防區,幾乎所有著陸的德國傘
兵都已被盟軍擊斃。20日入夜前、盟軍仍然保有馬利姆機場。
同一天早晨,法西斯飛機大舉空襲雷西姆農和伊臘克林,下午德軍便開始了空投,共投
下了6個營的兵力。激烈的戰鬥立即展開,但是,傍晚時分,盟軍依然堅守著那兩個機場。
在雷西姆農和伊臘克林依然有較小的空降部隊著陸,戰鬥激烈,德軍傷亡慘重。因此,第一
天的戰果,除馬利姆以外,是相當可觀的。一群群全副武裝的德軍,這時已能自由地出沒在
各個地區了。法西斯進攻的威力遠遠超過英國司令部的預測。
5月21日,戰鬥繼續進行,法西斯的軍隊運輸機又出現在克裏特島上空。雖然馬利姆
飛機場還處於英軍大炮和氣擊炮密集的炮火下,但德國運兵飛機卻繼續在飛機場及其東西高
低不起的地麵上著陸。德軍統帥部似乎不計損失,一味地增兵。到了第三天,德軍已有效地
利用了馬利姆飛機場。運兵的飛機繼續飛來,每小時達20餘架次。更起決定作用的是,這
種德軍飛機已能夠飛回去繼續載運援軍了。在5月20日德軍最高統帥部下令停止進攻雷布
姆農和伊臘克林,而集中主要兵力進攻蘇達灣地區。
在英國海軍少將羅林斯指揮下的一支威力強大的艦隊,包括戰艦"沃斯派特"號和"英勇"
號,由8艘驅逐艦掩護,部署在克裏特島的西麵,以便監視義大利艦隊的動向。5月21
日,英艦隊遭德空軍猛烈空襲,驅逐艦"朱諾"號被擊中,兩分鍾後沉沒,官兵傷亡慘重。巡
隊,德國傘兵師是一支精銳部隊。德國人計劃至少需要暫時取得日間的製空權,雖然在不列
顛上空沒能如願,但在克裏特島情形卻不同了,德、意法西斯在巴爾幹和愛琴海享有充分的
而且看來是持久的空中優勢,尤其是義大利人所控製的羅得島要塞,對盟軍守衛克裏特島造
成了嚴重的威脅。
克裏特島的地理形勢不利於盟軍的防守,該島唯一的一條公路在北海岸。德、意法西斯
一旦切斷這條公路,盟軍就不能把後備軍隨時調往受威脅的據點。從南岸到北岸,隻是在斯
法基亞和廷巴基有從南部海岸向北的一些小路,他們不適宜摩托化運輸車輛的行駛。當盟軍
方向領導人開始感到危機臨頭時,才百般設法向該島運送增援部隊、給養和武器,特別是大
炮,但為時已晚。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中,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的空軍,從希臘及愛琴海的
基地起飛,對克裏特島有效地實行日間封鎖。他們襲擊來往該島的一切船隻,特別是對唯一
沒有港口的北岸封鎖得尤其嚴密。在5月的頭三個星期中,英國運往克裏特島的重要武器有
27000噸,到達該島的還不到3000噸,其餘的物資不是被迫轉回,就是損失在途
中。英國參加守衛克裏特島的力量非常薄弱,來自各方麵的軍隊總共隻有28600人。
德國參加進攻克裏特島的第11空軍軍團,大約有16000人將空投著陸,7000
人從海上登陸。第8空軍軍團提供空中支援。另外還有義大利進攻希臘大陸的全部軍事力
量。僅德國參加作戰飛機就有1280架。
克裏特島的東部在伊臘克林;中部在雷西姆農、蘇達、幹尼亞;西部的馬利姆。是法西
斯空降部隊進攻的三個區域,其中西部的馬利姆是重點攻擊對象。在法西斯的計劃中,在發
動進攻前,由德國的重型轟炸機,首先用重達1000磅的炸彈,對地麵及防空設施集中轟
炸1小時。第二步,乘滑翔機或用降落傘著陸的主力部隊從天而降。最後用運輸機載運的增
援部隊。在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的作戰計劃中,關鍵的一步棋是把馬利姆機場奪到手。這不
但是為了飛機的著陸,而且也是為了飛機再度起飛。法西斯隻有藉助於多次往返飛行,才能
夠運來作為他們整個計劃基礎的大量軍隊。
法西斯為了進行這一戰役,傾注了可能調動的全部兵力。5月20日早晨戰鬥開始了。
大批的飛機開始長達1個小時對馬利姆機場周圍的據點,進行轟炸和機槍掃射。其猛烈程度
是難以想像的,傾刻間幾乎所有盟軍的高射炮便失去了戰鬥力。轟炸機還未退出戰鬥前,滑
翔機就開始在馬利姆機場西麵著陸。法西斯此時已不顧一切,上午8時,飛機從300英尺
到100英尺的上空向馬利姆和幹尼亞之間的地區投下大批傘兵,完全不顧人員的傷亡和飛
機的損失,一天共投下兩個團的兵力(戈林有一個空降師的兵力)。法西斯的滑翔機或軍隊
運輸機在海灘上,在叢林中或在烈火熊熊的飛機場上著陸或撞毀。
5月20日這天,在馬利姆和幹尼亞之間及其附近著陸的德國傘兵共計5000餘人。
但在紐西蘭軍隊的炮火下和殊死的肉搏戰中損失慘重。在盟軍防區,幾乎所有著陸的德國傘
兵都已被盟軍擊斃。20日入夜前、盟軍仍然保有馬利姆機場。
同一天早晨,法西斯飛機大舉空襲雷西姆農和伊臘克林,下午德軍便開始了空投,共投
下了6個營的兵力。激烈的戰鬥立即展開,但是,傍晚時分,盟軍依然堅守著那兩個機場。
在雷西姆農和伊臘克林依然有較小的空降部隊著陸,戰鬥激烈,德軍傷亡慘重。因此,第一
天的戰果,除馬利姆以外,是相當可觀的。一群群全副武裝的德軍,這時已能自由地出沒在
各個地區了。法西斯進攻的威力遠遠超過英國司令部的預測。
5月21日,戰鬥繼續進行,法西斯的軍隊運輸機又出現在克裏特島上空。雖然馬利姆
飛機場還處於英軍大炮和氣擊炮密集的炮火下,但德國運兵飛機卻繼續在飛機場及其東西高
低不起的地麵上著陸。德軍統帥部似乎不計損失,一味地增兵。到了第三天,德軍已有效地
利用了馬利姆飛機場。運兵的飛機繼續飛來,每小時達20餘架次。更起決定作用的是,這
種德軍飛機已能夠飛回去繼續載運援軍了。在5月20日德軍最高統帥部下令停止進攻雷布
姆農和伊臘克林,而集中主要兵力進攻蘇達灣地區。
在英國海軍少將羅林斯指揮下的一支威力強大的艦隊,包括戰艦"沃斯派特"號和"英勇"
號,由8艘驅逐艦掩護,部署在克裏特島的西麵,以便監視義大利艦隊的動向。5月21
日,英艦隊遭德空軍猛烈空襲,驅逐艦"朱諾"號被擊中,兩分鍾後沉沒,官兵傷亡慘重。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