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登"號,德國艦隊在派了一小股兵力登陸壓製了岸上的炮火以後,緩緩向峽灣前進。
在奧斯陸以南約15英裏的地方,海麵狹隘,隻有15英裏寬,又遭到陸擊,那裏有古
代的奧斯卡斯堡炮台,在這裏挪威人顯出了他們的機警,在天未亮之前,對德艦"盧佐夫"號
和"勃呂徹爾"號用大口徑炮進行猛轟,並從陸地發射魚雷。一萬噸的"勃呂徹爾"號,由於艦
上彈藥的爆炸,大火燃燒起來,船身碎裂,沉於海中,損失1600名官兵,其中包括好幾
名秘密警察和行動官員以及他們所帶的全部文件,他們是奉元首的命令去逮捕國王和政府人
員,接管首都工作的。
“盧佐夫"號也同時受傷,勉強可以戰鬥。隊伍傷亡慘重,隻好退回整修。德國奪取主
要目標挪威首都的任務沒能完成。直到第二天艦隊才到達奧斯陸。
奧斯陸是被一支納粹空降兵征服的。上午9時30分挪威王室、政府和議會議員帶著2
0輛載著挪威銀行的黃金和3輛外交部秘密文件的卡車,撤到奧斯陸以北80英裏的哈馬
爾。到了中午,一隊納粹傘兵和空運步兵,以一支臨時起湊的軍樂隊為前導,開進了首都。
奧斯陸淪陷於德國法西斯的鐵蹄之下了。
挪威國王率領他的政府撤出首都之後,希特勒命令空軍上尉斯比勒帶領2連的德國傘
兵,乘勝追擊,妄圖在哈馬爾將國王和政府俘虜。未料卻遭到頑強抵抗,德軍傷亡慘重,斯
比勒也受了致命的重傷。德軍狼狽地退回奧斯陸。
德國法西斯並未由此而罷手,經過兩個月的周旋、苦戰,德軍在付出沉重的代價後於6
月10日征服了挪威。
德國法西斯征服北歐的丹麥和挪威後,又馬不停蹄地轉兵西進,開始染指西歐。
希特勒進攻西歐的計劃,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模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進攻法國的"史
裏芬計劃"製定的。參照“史裏芬計劃",希特勒把主力放在右翼,經過比利時北部的列日地
區實施主要突擊;而左翼隻部署少量的兵力擔任掩護,並將這個方案命名為"黃色方案"。
1939年底,當希特勒確認法軍已判斷出德軍的戰略企圖後,於1940年將"黃色
方案"作了重大修改,即將主力部署在左翼,出敵不意地從盧森堡和比利時南部的阿登山
區,實施主要突擊切斷比利時北部英法聯軍退路,直起加萊海峽;右翼為次要方向。
阿登山區,森林茂密,河流縱橫。法軍從來沒有想到德軍會在這裏使用一支強大的裝甲
部隊。德國軍隊為了使法軍產生錯覺,除了故意透露說要按"史裏芬計劃"進攻法國外,還於
1940年1月下旬,派第7空降師少校作戰科長,攜帶修改前的作戰計劃乘飛機到科隆司
令部,中途假借氣候惡劣“誤入"比利時領空迫降,被比利時警察逮住。這個少校一見比方
警察來逮捕他,竭力裝出要銷毀文件的樣子。結果,比利時政府不僅相信了這份作戰文件,
還給法國政府抄送了一份。法國參謀部對這份作戰計劃研究之後認為,德軍的戰略企圖同他
們原來的判斷完全一致。德國就這樣巧妙地迷惑了法國。
希特勒見法國對德軍從右翼進攻的戰略企圖深信不疑,認為進攻西歐的時機已經成熟,
便從波蘭和德國中部向西部邊境調了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和4500多架飛機,
編為abc、、三個集團軍群,並悄悄展開於從北海到瑞士的德國西部邊界線上。
他們基本部署是:a集團軍群擔任主攻,由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轄第4、第12和第
16集團軍,共44個師,配置在亞琛至摩澤爾河一線,其任務是經由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
登地區,向聖康坦、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沿岸總體實施突擊,割裂在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
內的英法軍隊。
b集團軍群由博克上將指揮,轄第6和第18集團軍共28個師,集結在戰線北翼,
荷、比國境線到亞琛地區,其任務是突破德荷邊境線上的防線,占領荷蘭全部和比利時北
部,然後作為德軍的右翼向法國推進。
c集團軍群由萊布上將指揮,轄第1和第7集團軍共17個師,配置在馬奇諾防線正
麵,其任務是進行佯攻,牽製馬奇諾防線上的法軍。德軍預備隊共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
地區。
1940年5月10日,陽光明媚,天剛破曉不久,駐柏林的比利時大使和荷蘭公使被
召到外交部。他們得到裏賓特洛甫的通知,德國部隊即將開入他們的國家,以"保衛"他們的
中立,抵禦英法即將開始的"進攻"。這正是1個月前對丹麥和挪威所提出的同一個站不腳的
藉口。德國發出一份正式最後通牒,要求兩國政府不要進行任何抵抗。若有抵抗,一定會遭
到粉碎,而流血的責任"完全要由比利時王國和荷蘭王國負責"。
在奧斯陸以南約15英裏的地方,海麵狹隘,隻有15英裏寬,又遭到陸擊,那裏有古
代的奧斯卡斯堡炮台,在這裏挪威人顯出了他們的機警,在天未亮之前,對德艦"盧佐夫"號
和"勃呂徹爾"號用大口徑炮進行猛轟,並從陸地發射魚雷。一萬噸的"勃呂徹爾"號,由於艦
上彈藥的爆炸,大火燃燒起來,船身碎裂,沉於海中,損失1600名官兵,其中包括好幾
名秘密警察和行動官員以及他們所帶的全部文件,他們是奉元首的命令去逮捕國王和政府人
員,接管首都工作的。
“盧佐夫"號也同時受傷,勉強可以戰鬥。隊伍傷亡慘重,隻好退回整修。德國奪取主
要目標挪威首都的任務沒能完成。直到第二天艦隊才到達奧斯陸。
奧斯陸是被一支納粹空降兵征服的。上午9時30分挪威王室、政府和議會議員帶著2
0輛載著挪威銀行的黃金和3輛外交部秘密文件的卡車,撤到奧斯陸以北80英裏的哈馬
爾。到了中午,一隊納粹傘兵和空運步兵,以一支臨時起湊的軍樂隊為前導,開進了首都。
奧斯陸淪陷於德國法西斯的鐵蹄之下了。
挪威國王率領他的政府撤出首都之後,希特勒命令空軍上尉斯比勒帶領2連的德國傘
兵,乘勝追擊,妄圖在哈馬爾將國王和政府俘虜。未料卻遭到頑強抵抗,德軍傷亡慘重,斯
比勒也受了致命的重傷。德軍狼狽地退回奧斯陸。
德國法西斯並未由此而罷手,經過兩個月的周旋、苦戰,德軍在付出沉重的代價後於6
月10日征服了挪威。
德國法西斯征服北歐的丹麥和挪威後,又馬不停蹄地轉兵西進,開始染指西歐。
希特勒進攻西歐的計劃,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模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進攻法國的"史
裏芬計劃"製定的。參照“史裏芬計劃",希特勒把主力放在右翼,經過比利時北部的列日地
區實施主要突擊;而左翼隻部署少量的兵力擔任掩護,並將這個方案命名為"黃色方案"。
1939年底,當希特勒確認法軍已判斷出德軍的戰略企圖後,於1940年將"黃色
方案"作了重大修改,即將主力部署在左翼,出敵不意地從盧森堡和比利時南部的阿登山
區,實施主要突擊切斷比利時北部英法聯軍退路,直起加萊海峽;右翼為次要方向。
阿登山區,森林茂密,河流縱橫。法軍從來沒有想到德軍會在這裏使用一支強大的裝甲
部隊。德國軍隊為了使法軍產生錯覺,除了故意透露說要按"史裏芬計劃"進攻法國外,還於
1940年1月下旬,派第7空降師少校作戰科長,攜帶修改前的作戰計劃乘飛機到科隆司
令部,中途假借氣候惡劣“誤入"比利時領空迫降,被比利時警察逮住。這個少校一見比方
警察來逮捕他,竭力裝出要銷毀文件的樣子。結果,比利時政府不僅相信了這份作戰文件,
還給法國政府抄送了一份。法國參謀部對這份作戰計劃研究之後認為,德軍的戰略企圖同他
們原來的判斷完全一致。德國就這樣巧妙地迷惑了法國。
希特勒見法國對德軍從右翼進攻的戰略企圖深信不疑,認為進攻西歐的時機已經成熟,
便從波蘭和德國中部向西部邊境調了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和4500多架飛機,
編為abc、、三個集團軍群,並悄悄展開於從北海到瑞士的德國西部邊界線上。
他們基本部署是:a集團軍群擔任主攻,由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轄第4、第12和第
16集團軍,共44個師,配置在亞琛至摩澤爾河一線,其任務是經由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
登地區,向聖康坦、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沿岸總體實施突擊,割裂在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
內的英法軍隊。
b集團軍群由博克上將指揮,轄第6和第18集團軍共28個師,集結在戰線北翼,
荷、比國境線到亞琛地區,其任務是突破德荷邊境線上的防線,占領荷蘭全部和比利時北
部,然後作為德軍的右翼向法國推進。
c集團軍群由萊布上將指揮,轄第1和第7集團軍共17個師,配置在馬奇諾防線正
麵,其任務是進行佯攻,牽製馬奇諾防線上的法軍。德軍預備隊共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
地區。
1940年5月10日,陽光明媚,天剛破曉不久,駐柏林的比利時大使和荷蘭公使被
召到外交部。他們得到裏賓特洛甫的通知,德國部隊即將開入他們的國家,以"保衛"他們的
中立,抵禦英法即將開始的"進攻"。這正是1個月前對丹麥和挪威所提出的同一個站不腳的
藉口。德國發出一份正式最後通牒,要求兩國政府不要進行任何抵抗。若有抵抗,一定會遭
到粉碎,而流血的責任"完全要由比利時王國和荷蘭王國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