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國在亞太地區的殖民地,列入日本"大東亞新秩序"的範圍;必須實行全國總動員,全體國
民都應獻身國家;盡快解決中國事變;排除美國的幹涉,為此要與德國和義大利簽訂三國同
盟條約,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為南進做好一切準備。
在此基礎上,近衛內閣在成立後的第四天正式通過了它的行動綱領——《基本國策綱
要》。這份由文官們在近衛指導下草擬的文件,以大量動聽的辭藻和誇張的調子宣告,日本
的意圖是"適應世界形勢變動,改善內外形勢,在迅速結束中國事變的同時,捕捉良機,解
決南方問題。”
三國同盟又作為首要問題列為新內閣急於要解決的問題。
1940年9月7日,鬆岡外相邀請的德國特使海因裏·斯塔瑪到達東京,就簽訂三國
同盟條約進行談判。
9月10日,鬆岡費盡心機,以摻雜著無數謊言和諾言達成了與德國的協議。
9月27日,鬆岡外相帶著他的微笑參加了在柏林帝國總理府舉行的盛大簽字儀式。這
一條約規定:“日本國承認並尊重德意誌和義大利國在歐洲建設新秩序的領導地位;德意誌
國和義大利國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設新秩序的領導地位。日本國、德意誌國和義大利
國約定,對上述方針所作的努力,互相協助。並且進一步約定,三締約國中任何一國遭到現
在尚未參加歐洲戰爭及日華糾紛的一國攻擊時,三國須用所有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互援
助。”
至此,法西斯三惡魔的最後同盟結成了。此係後話,在這裏先表一表。
回過頭來,我們接著再表1936年德、日共同反共的協定簽定後,小日本進一步擴大
侵華戰爭的故事。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回 烽火連天,盧溝橋畔國民軍禦敵 野獸橫行,南京城裏日本軍肆虐
--------------------------------------------------------------------------------
日軍中將不堪一擊,八路軍一炮就打死了他。平型關更是好戲連台。日本鬼子一邊比賽
殺人,一邊列隊強姦,滾滾長江,滔滔哀鳴。
※ ※ ※
且說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搞出了一個"滿洲國"後,又想再設一個"華北國",進一
步掠奪華北資源。1937年春天,日本大舉增兵,向華北調進大批飛機、坦克等先進的武
器裝備。製定了三個月全麵侵華戰爭計劃。7月7日,日本在北平城宛平縣以北打響了第一
槍,這就是著名的"盧溝橋事變"。盧溝橋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日本法西斯如占領此地則北
平就變成一座孤立無援的死城;若中國軍隊掌握這個據點,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如今被日
軍占領截斷了平漢路,使北平陷入包圍之中。占領了北平,天津作為日軍在華北的據點,可
便發動大規模的軍事侵略。在土肥原等法西斯分子的精心策劃下,7日晚間,日軍在盧溝橋
附近進行軍事演習。當晚,中國國民黨的第29軍正守衛在宛平城內。日軍首先向宛平城內
放了幾槍,然後詭稱槍聲是從中國方麵傳來的。日本特工隊長立刻向中國提出抗議說:“演
習時有一個叫石山的士兵失蹤了,說是在宛平城內,要進城搜查。對日軍的這一無理要求,
第29軍守衛軍斷然拒絕。日軍一個營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下,向中國駐軍發動野蠻的進
攻。事實上,叫石山的士兵並沒有失蹤,而是去了廁所。所謂"士兵失蹤"隻不過是日軍為自
己侵略罪行找一個藉口罷了。事後馮玉祥將軍對中外記者說:“盧溝橋事件之發生,決非偶
然;日本人又欲以九·一八的事變,重演於華北了。”
戰鬥打響了,日軍很快攻占了平漢線的鐵路橋及其附近龍王廟等處,但是法西斯的機
槍、大炮沒有能夠嚇倒真正的中國軍民。"誓與橋共存亡,決不後退"這是駐軍吉星文團奮
ae?抵抗的豪邁誓言。此時,29軍官兵和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形成共同抗日的合力。
從另一方麵看,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毛澤東主持下立刻召開緊急會議。並於
當日通電全國支持擁護29軍抗日行動,主張發動全民族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鬥。9
日,中共代表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等會見了蔣介石,提出組織國際政府,結成全民族抗
日統一戰線,以發動對日的全民抗戰的主張。11日,蔣介石也在廬山召開會議,製定了一
係列措施。指示後勤部門準備20個師可供三個月消耗的彈藥、糧食以及200架飛機用的
汽油運赴黃河北岸屯儲。12日又召開軍委會議,這次會議表明了蔣對日軍的態度,即"不
挑戰,必抗戰"。13日,軍事會議上確定了以蔣介石為大元帥的戰時體係製,任命程潛為
參謀總長,軍隊按各個戰區所屬集團軍、軍團、軍、師及獨立旅的戰鬥序列編製,中國軍隊
民都應獻身國家;盡快解決中國事變;排除美國的幹涉,為此要與德國和義大利簽訂三國同
盟條約,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為南進做好一切準備。
在此基礎上,近衛內閣在成立後的第四天正式通過了它的行動綱領——《基本國策綱
要》。這份由文官們在近衛指導下草擬的文件,以大量動聽的辭藻和誇張的調子宣告,日本
的意圖是"適應世界形勢變動,改善內外形勢,在迅速結束中國事變的同時,捕捉良機,解
決南方問題。”
三國同盟又作為首要問題列為新內閣急於要解決的問題。
1940年9月7日,鬆岡外相邀請的德國特使海因裏·斯塔瑪到達東京,就簽訂三國
同盟條約進行談判。
9月10日,鬆岡費盡心機,以摻雜著無數謊言和諾言達成了與德國的協議。
9月27日,鬆岡外相帶著他的微笑參加了在柏林帝國總理府舉行的盛大簽字儀式。這
一條約規定:“日本國承認並尊重德意誌和義大利國在歐洲建設新秩序的領導地位;德意誌
國和義大利國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設新秩序的領導地位。日本國、德意誌國和義大利
國約定,對上述方針所作的努力,互相協助。並且進一步約定,三締約國中任何一國遭到現
在尚未參加歐洲戰爭及日華糾紛的一國攻擊時,三國須用所有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互援
助。”
至此,法西斯三惡魔的最後同盟結成了。此係後話,在這裏先表一表。
回過頭來,我們接著再表1936年德、日共同反共的協定簽定後,小日本進一步擴大
侵華戰爭的故事。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回 烽火連天,盧溝橋畔國民軍禦敵 野獸橫行,南京城裏日本軍肆虐
--------------------------------------------------------------------------------
日軍中將不堪一擊,八路軍一炮就打死了他。平型關更是好戲連台。日本鬼子一邊比賽
殺人,一邊列隊強姦,滾滾長江,滔滔哀鳴。
※ ※ ※
且說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搞出了一個"滿洲國"後,又想再設一個"華北國",進一
步掠奪華北資源。1937年春天,日本大舉增兵,向華北調進大批飛機、坦克等先進的武
器裝備。製定了三個月全麵侵華戰爭計劃。7月7日,日本在北平城宛平縣以北打響了第一
槍,這就是著名的"盧溝橋事變"。盧溝橋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日本法西斯如占領此地則北
平就變成一座孤立無援的死城;若中國軍隊掌握這個據點,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如今被日
軍占領截斷了平漢路,使北平陷入包圍之中。占領了北平,天津作為日軍在華北的據點,可
便發動大規模的軍事侵略。在土肥原等法西斯分子的精心策劃下,7日晚間,日軍在盧溝橋
附近進行軍事演習。當晚,中國國民黨的第29軍正守衛在宛平城內。日軍首先向宛平城內
放了幾槍,然後詭稱槍聲是從中國方麵傳來的。日本特工隊長立刻向中國提出抗議說:“演
習時有一個叫石山的士兵失蹤了,說是在宛平城內,要進城搜查。對日軍的這一無理要求,
第29軍守衛軍斷然拒絕。日軍一個營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下,向中國駐軍發動野蠻的進
攻。事實上,叫石山的士兵並沒有失蹤,而是去了廁所。所謂"士兵失蹤"隻不過是日軍為自
己侵略罪行找一個藉口罷了。事後馮玉祥將軍對中外記者說:“盧溝橋事件之發生,決非偶
然;日本人又欲以九·一八的事變,重演於華北了。”
戰鬥打響了,日軍很快攻占了平漢線的鐵路橋及其附近龍王廟等處,但是法西斯的機
槍、大炮沒有能夠嚇倒真正的中國軍民。"誓與橋共存亡,決不後退"這是駐軍吉星文團奮
ae?抵抗的豪邁誓言。此時,29軍官兵和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形成共同抗日的合力。
從另一方麵看,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毛澤東主持下立刻召開緊急會議。並於
當日通電全國支持擁護29軍抗日行動,主張發動全民族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鬥。9
日,中共代表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等會見了蔣介石,提出組織國際政府,結成全民族抗
日統一戰線,以發動對日的全民抗戰的主張。11日,蔣介石也在廬山召開會議,製定了一
係列措施。指示後勤部門準備20個師可供三個月消耗的彈藥、糧食以及200架飛機用的
汽油運赴黃河北岸屯儲。12日又召開軍委會議,這次會議表明了蔣對日軍的態度,即"不
挑戰,必抗戰"。13日,軍事會議上確定了以蔣介石為大元帥的戰時體係製,任命程潛為
參謀總長,軍隊按各個戰區所屬集團軍、軍團、軍、師及獨立旅的戰鬥序列編製,中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