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吧,該怎麽做?”邱正東問。


    “很簡單,你找一根鋼管,比方說是槍管之類的東西,一頭先用焊槍燒紅,另一頭套在氧氣管上,然後把氧氣打開,”孟鬆胤比劃著名說道,“記得先把氧氣瓶上減壓閥去除,讓高壓的純氧從鐵管的冷端吹進去,從熱端噴出來,這樣就能引燃鐵管。氣量越足,火噴得越遠。”


    “注意,一定要戴眼鏡和麵罩,”李匡仁叮囑道,“等離子焰的亮度極高,不加保護會造成眼底灼傷的後果。”


    “其實氧氣本身並不會燃燒,它的作用隻是促使鐵管燃燒,氣壓令高溫狀態下的等離子體向前噴射,雖然看上去像火焰一樣,實際上與普通火焰有本質上的區別。”孟鬆胤補充道。“這樣的燃燒應該說還是比較安全的,甚至比普通的氣焊還要安全些,不會發生爆炸。”


    “好,明天我去弄一塊水泥墩來,跟老邱一起做試驗。”洪雲林說道。“下午三、四點鍾的時候幾位教官喜歡湊在一起喝點茶、吃點餅幹什麽的,這個機會最好。”


    “水泥墩恐怕不好弄吧?”小江北插嘴道。


    “車間裏有墊金屬板材用的水泥墩,現成的,”洪雲林答道,“乘人不注意的時候用裝氧氣瓶的小推車弄一塊出來。”


    “還有,要是你們切割的時候被槍兵看見怎麽辦?”陸雨官不放心地問。


    “沒關係,槍兵根本不懂,肯定以為我們是正常幹活,沒準還站在旁邊傻乎乎看得起勁呢。”邱正東哈哈大笑。


    “那好,明天等你們的結果。”孟鬆胤一拳砸在鋪板上。


    三十九、三昧真火


    試驗非常成功,洪雲林和邱正東嘖嘖稱奇說,那玩意兒真是厲害得不可思議,任何物體在它麵前都像一塊豆腐那麽嫩,火焰所到之處,無論鋼鐵還是水泥,一律灰飛煙滅,別的東西就更不用說了。


    “嗬嗬,我看這大概就是連孫悟空都懼怕三分的三昧真火了。”孟鬆胤哈哈大笑。


    “現在就缺一件挖窗框的鐵器了,”韋九提醒道,“院子裏沒有鐵絲,這個問題怎麽解決?”


    “是啊,就半支鉛筆那麽長的一小段金屬就夠了。”孟鬆胤似乎也沒有好辦法。


    “工場裏有的是鐵器,可惜就是帶不出來,”老魯附和道,“現在沒有劉子春幫忙,難度就更大了。”


    “看來隻能冒險夾帶了。”老魯道。


    “不行,鬼子的金屬探測器還是挺靈敏的,”韋九馬上反對,“沒見上次鉚焊車間的丁大頭,差點被鬼子當場打死。”


    “像那樣城門洞裏扛竹竿,直來直去的當然不行,得動點腦筋、做點手腳,”孟鬆胤平靜地說道,“不過,如果做點屏蔽的話,鬼子的探測器也許就失靈了。”


    “拋開是否可行不談,這倒是一條很重要的思路。”李匡仁道。


    “屏蔽?”大夥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重複這一新鮮的概念。


    “所謂屏蔽,就是控製電場、磁場和電磁波由一個區域對另一個區域的感應和輻射。”李匡仁笑著對大家解釋道。“具體點講,就是利用低電阻率的金屬材料中產生的渦流,對外來電磁波產生抵消或吸收的作用。”


    大家大眼瞪小眼,比解釋之前更加糊塗。


    “依我看,咱們首先得從分析金屬探測器的原理入手,”孟鬆胤對李匡仁說道,“這樣才能想出具有針對性的方法來。”


    “嗯,探究的路徑完全靠譜。”李匡仁完全同意。


    “我雖沒接觸過探雷器的實物,但以前看到過一篇文獻,對它的工作原理還是了解一點的,其實無非就是電磁感應,利用金屬的渦流效應探測帶有金屬部件的地雷,”孟鬆胤繼續說道,“電流通過探頭線圈產生迅速變化的磁場,能在金屬物體內部感生渦流,渦流再產生磁場,倒過來影響原來的磁場,從而引起震盪器頻率發生變化而報警……”


    “難怪鬼子兵頭上戴著耳機,敢情是靠聽信號來辨別的。”耿介之叫道。


    “假如我們在金屬工具外加一層金屬編織網作屏蔽層,是否管用呢?”孟鬆胤自言自語道。“比方說用鈹銅絲、蒙乃爾絲等電阻率比較低的金屬絲編織成一個管狀長套。”


    “這裏搞不到鈹銅絲和蒙乃爾絲,但可以用漆包線來代替,”李匡仁出主意道,“紫銅的電阻率在銅類中是最低的,應該能夠勝任。”


    “對,用磨去絕緣層的漆包線,”孟鬆胤叫了起來,“用單根銅絲織成,就像毛衣的袖管一樣包住工具。”


    “工具和銅絲之間再加一層屏蔽襯墊,比方說用絕緣膠布包裹一層。”李匡仁再次建議。


    “漆包線和膠布、砂紙由我負責。”陸雨官馬上大拍胸脯。


    “從理論上來講,這樣的屏蔽層能對磁通起到分路的作用,使屏蔽體內部的磁場大為減弱,”孟鬆胤皺著眉頭努力回憶,“未被表麵反射掉而進入屏蔽體的能量,在向前傳播的過程中仍被繼續衰減,也就是說最終被吸收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越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歌並收藏大越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