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今天能碰上你,特地預備的,”劉子春咧嘴一笑,“我把這玩意扔在煙囪出灰口的熱煤渣裏烤熟的,快吃吧,香著呢。”
孟鬆胤高興得兩眼放光,連表示感謝的客套話也顧不上說,將烤紅薯一掰為二,舉起右手的一半便連著皮往嘴裏送。
“還記得以前在憲兵隊的時候,我吃了你一個饅頭,曾經對你許過一個願嗎?”劉子春一本正經地問道,“當時我說,今天吃你一個饅頭,日後一定在鬆鶴樓還你一桌酒席。”
“嗯,好像有這事。”孟鬆胤點點頭。
“現在看來,這個願還不了啦,隻能用這隻烤紅薯代替了。”劉子春一下子神情黯然。
“你穿上了紅皮,還是有機會出去的吧?”孟鬆胤寬慰道。
“沒用,隻是活得輕鬆些、能吃飽飯罷了,”劉子春搖搖頭,“我聽說,隻要是年輕人,以後一樣會被送到日本去。”
“嗯,除非你家爹媽認識汪精衛,興許還有機會出去。”孟鬆胤嘆息道。
“行了,我還得給別的車間送飯,明天見吧。”劉子春站起身來,挑著空擔走出車間。
二十五、煙囪
連續數天,每到午飯時分,劉子春總會偷偷塞給孟鬆胤一些食物,除了烤紅薯、烤土豆之類,有一次竟然是兩隻烤熟的雞蛋。
孟鬆胤讓他以後別這麽幹了,免得遭來危險,劉子春毫不在乎地說,沒事,鬼子從來不到廚房後麵的煙囪出灰口附近去,嫌那地方太髒,連空氣中都是煤灰,容易弄髒鞋襪。
一天中午,劉子春搞到一小塊鹹肉,用煙殼內的錫紙包裹著同樣炮製後夾帶進來,令孟鬆胤喜出望外,嚼了半天都捨不得下咽。孟鬆胤背靠工具機蹲在地上,享受著那塊幹硬如腳踏車輪胎的鹹肉,再次聊到了煙囪、菸灰的事,但是,劉子春隨後的一句話,居然令他頓時忘記了咀嚼。
劉子春說:要是煙囪離圍牆再近點的話,老子早就從煙囪口逃出去了!
孟鬆胤問:怎麽逃?
劉子春說:太簡單了,每天一大早升火之前,都要把頭天燒下的煤灰扒出來,有一次我鑽進出灰口,突然發現煙囪其實不像外麵所看到的那麽粗,而且內壁也並非絕對光滑,都是扁砌的紅磚,如果光著腳丫子,攤開手腳拚命往上撐,幾分鍾內就能攀至煙囪口。
孟鬆胤問:你爬到煙囪口了?
劉子春說:是啊,還探出頭去望了望四周呢。煙囪口比圍牆高得多,可惜離圍牆太遠,否則我就想辦法弄根長繩吊著身體盪過牆頂去了。
孟鬆胤說:不靠譜,靠繩子能盪多遠,摔下來不死也殘廢。
劉子春說:你還別說,前麵熱處理車間的煙囪就離牆很近,估計也就四、五米遠的樣子,不過那煙囪大概有七、八米高,恐怕沒那麽好的體力攀到頂。
孟鬆胤說:高倒不怕,中途可以休息一下,分幾次爬到頂。關鍵是離外牆的距離,要是能到現場去看一看就好了,可惜日本人不許竄崗,我晚上回號房後問問熱處理車間的人,他們肯定知道得清楚些。
劉子春不過是隨口一說,孟鬆胤倒是牢記在心頭,整個下午都在琢磨這件事。晚上回了號房,馬上拉著韋九走進天井,悄悄打聽熱處理車間的詳情,如煙囪的口徑、高度、離圍牆的距離等。韋九說,巧了,這事得跟張桂花打聽,他正好就是負責拉煤、出灰的。
“算了,先不要聲張開來,”孟鬆胤搖搖頭,“咱們得吸取上一次的教訓,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怎麽,還不死心?”韋九吃了一驚。
“也許,這次能找到點門道,”孟鬆胤沉吟道,“你明天幫我留意下爐子間的情況,比如什麽時候升火、什麽時候出灰、附近有沒有日本人……”
剛說到這裏,號房裏的人三三兩兩地走入天井活動身體,孟鬆胤連忙閉嘴。
“你們倆聊什麽呢?”郭鬆問道。
“瞎聊,累了一天,就這會兒才算放鬆。”孟鬆胤隨口敷衍道。
“是啊,可把老子累壞了。”老魯扭著腰舒展身體。
最近,老魯一直在學習翻砂技術,每天跟一千多度的高溫鐵水打交道,眉毛都快被燙掉了。同在鑄造車間的蔣亭虎則更慘,被分配到修模組做“冶坊工”,麵對幾百度的高溫,在燒得發紅的模箱上刷石墨水,雖然背後有風機吹出強烈的冷風,但前燙後冷兩麵夾攻,天天被熏得全身墨黑,實在是苦不堪言。
邱正東和洪雲林聽了這話也大吐苦水,說鉚焊車間的活也不好幹,冷鉚還好點,熱焊就夠人喝一壺的了,一不留神就得“電光性眼炎”,眼睛紅腫得像爛桃子一樣,可日本人往大家的眼睛裏滴幾滴牛奶就算醫治過了。
“他媽的,有時候老子真想一頭撲進鐵水裏去!”蔣亭虎大罵道。“這才剛剛開始,什麽時候才是個頭都不知道。”
是啊,既然生不如死,有機會還是應該再冒一次險,哪怕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孟鬆胤已經打定主意,明天無論如何應該想辦法去熱處理車間看看,觀察一下爐子間附近的情況,運氣好的話,也許能找到有效的逃生契機。
孟鬆胤高興得兩眼放光,連表示感謝的客套話也顧不上說,將烤紅薯一掰為二,舉起右手的一半便連著皮往嘴裏送。
“還記得以前在憲兵隊的時候,我吃了你一個饅頭,曾經對你許過一個願嗎?”劉子春一本正經地問道,“當時我說,今天吃你一個饅頭,日後一定在鬆鶴樓還你一桌酒席。”
“嗯,好像有這事。”孟鬆胤點點頭。
“現在看來,這個願還不了啦,隻能用這隻烤紅薯代替了。”劉子春一下子神情黯然。
“你穿上了紅皮,還是有機會出去的吧?”孟鬆胤寬慰道。
“沒用,隻是活得輕鬆些、能吃飽飯罷了,”劉子春搖搖頭,“我聽說,隻要是年輕人,以後一樣會被送到日本去。”
“嗯,除非你家爹媽認識汪精衛,興許還有機會出去。”孟鬆胤嘆息道。
“行了,我還得給別的車間送飯,明天見吧。”劉子春站起身來,挑著空擔走出車間。
二十五、煙囪
連續數天,每到午飯時分,劉子春總會偷偷塞給孟鬆胤一些食物,除了烤紅薯、烤土豆之類,有一次竟然是兩隻烤熟的雞蛋。
孟鬆胤讓他以後別這麽幹了,免得遭來危險,劉子春毫不在乎地說,沒事,鬼子從來不到廚房後麵的煙囪出灰口附近去,嫌那地方太髒,連空氣中都是煤灰,容易弄髒鞋襪。
一天中午,劉子春搞到一小塊鹹肉,用煙殼內的錫紙包裹著同樣炮製後夾帶進來,令孟鬆胤喜出望外,嚼了半天都捨不得下咽。孟鬆胤背靠工具機蹲在地上,享受著那塊幹硬如腳踏車輪胎的鹹肉,再次聊到了煙囪、菸灰的事,但是,劉子春隨後的一句話,居然令他頓時忘記了咀嚼。
劉子春說:要是煙囪離圍牆再近點的話,老子早就從煙囪口逃出去了!
孟鬆胤問:怎麽逃?
劉子春說:太簡單了,每天一大早升火之前,都要把頭天燒下的煤灰扒出來,有一次我鑽進出灰口,突然發現煙囪其實不像外麵所看到的那麽粗,而且內壁也並非絕對光滑,都是扁砌的紅磚,如果光著腳丫子,攤開手腳拚命往上撐,幾分鍾內就能攀至煙囪口。
孟鬆胤問:你爬到煙囪口了?
劉子春說:是啊,還探出頭去望了望四周呢。煙囪口比圍牆高得多,可惜離圍牆太遠,否則我就想辦法弄根長繩吊著身體盪過牆頂去了。
孟鬆胤說:不靠譜,靠繩子能盪多遠,摔下來不死也殘廢。
劉子春說:你還別說,前麵熱處理車間的煙囪就離牆很近,估計也就四、五米遠的樣子,不過那煙囪大概有七、八米高,恐怕沒那麽好的體力攀到頂。
孟鬆胤說:高倒不怕,中途可以休息一下,分幾次爬到頂。關鍵是離外牆的距離,要是能到現場去看一看就好了,可惜日本人不許竄崗,我晚上回號房後問問熱處理車間的人,他們肯定知道得清楚些。
劉子春不過是隨口一說,孟鬆胤倒是牢記在心頭,整個下午都在琢磨這件事。晚上回了號房,馬上拉著韋九走進天井,悄悄打聽熱處理車間的詳情,如煙囪的口徑、高度、離圍牆的距離等。韋九說,巧了,這事得跟張桂花打聽,他正好就是負責拉煤、出灰的。
“算了,先不要聲張開來,”孟鬆胤搖搖頭,“咱們得吸取上一次的教訓,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怎麽,還不死心?”韋九吃了一驚。
“也許,這次能找到點門道,”孟鬆胤沉吟道,“你明天幫我留意下爐子間的情況,比如什麽時候升火、什麽時候出灰、附近有沒有日本人……”
剛說到這裏,號房裏的人三三兩兩地走入天井活動身體,孟鬆胤連忙閉嘴。
“你們倆聊什麽呢?”郭鬆問道。
“瞎聊,累了一天,就這會兒才算放鬆。”孟鬆胤隨口敷衍道。
“是啊,可把老子累壞了。”老魯扭著腰舒展身體。
最近,老魯一直在學習翻砂技術,每天跟一千多度的高溫鐵水打交道,眉毛都快被燙掉了。同在鑄造車間的蔣亭虎則更慘,被分配到修模組做“冶坊工”,麵對幾百度的高溫,在燒得發紅的模箱上刷石墨水,雖然背後有風機吹出強烈的冷風,但前燙後冷兩麵夾攻,天天被熏得全身墨黑,實在是苦不堪言。
邱正東和洪雲林聽了這話也大吐苦水,說鉚焊車間的活也不好幹,冷鉚還好點,熱焊就夠人喝一壺的了,一不留神就得“電光性眼炎”,眼睛紅腫得像爛桃子一樣,可日本人往大家的眼睛裏滴幾滴牛奶就算醫治過了。
“他媽的,有時候老子真想一頭撲進鐵水裏去!”蔣亭虎大罵道。“這才剛剛開始,什麽時候才是個頭都不知道。”
是啊,既然生不如死,有機會還是應該再冒一次險,哪怕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孟鬆胤已經打定主意,明天無論如何應該想辦法去熱處理車間看看,觀察一下爐子間附近的情況,運氣好的話,也許能找到有效的逃生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