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緣由
神雕浪子:李莫愁要倒貼 作者:陳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全真五子望著周伯通那放蕩不羈的模樣,不禁相視苦笑,心中皆暗暗感慨:
“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師叔這老頑童的性格還是絲毫沒有改變。歲月似乎在他身上未留下過多痕跡,依舊是那副天真爛漫、充滿童趣的模樣。”
葉梵見周伯通出現,臉上露出一抹笑意,上前一步,對著周伯通恭敬地拱手道:“老頑童,許久不見,您依舊是那般精神抖擻,風采依舊啊。”
周伯通自來天真爛漫,不喜歡別人稱呼他“老前輩”什麽的。
聽到葉梵叫他老頑童,心中反而更喜,於是哈哈一笑,那笑聲爽朗而充滿活力。
接著,他擺擺手,說道:“你這小子,就會說好聽的。嘿嘿,不過我老頑童確實風采不減當年。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在江湖上折騰折騰呢。”
接著,周伯通的目光被葉梵懷裏的嬰孩所吸引。
他眼睛一亮,立即湊上前,滿臉好奇地問道:“葉小子,這是你的孩子嗎?很可愛啊!”
周伯通的眼神中充滿了驚喜,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葉梵微微搖頭,笑著回道:“這是你結拜兄弟郭靖的二女兒。”
周伯通一聽,眼睛瞪得更大了,滿臉的驚訝。
“郭靖的二女兒?黃蓉那丫頭又生小孩了嗎?哈哈,來來來,快給我看看,瞧她是像郭靖多些,還是像黃蓉多些。”
周伯通的聲音中充滿了興奮,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個新生命。
葉梵小心地將孩子抱近一些,讓周伯通瞧。他的動作輕柔而小心,生怕驚醒了熟睡中的孩子。
周伯通湊近嬰孩,仔細端詳著孩子的小臉蛋兒。
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仿佛在研究一件珍貴的寶物。嘴裏念念有詞:
“嗯,這小臉蛋兒,確實像黃蓉那丫頭多些。你瞧瞧這眉眼,彎彎的,像極了黃蓉的眼睛,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還有這小巧的鼻子,微微翹起,和黃蓉年輕時簡直如出一轍。
若是一個女孩兒若是濃眉大眼,黑黑的臉蛋,像我郭兄弟一般,那以後長大了,可要鬧心了。
想象一下,一個姑娘家有著那般粗獷的模樣,走在江湖上,豈不是會被人笑話?
那可就麻煩嘍。
還是現在這般模樣好,嬌俏可愛,長大了肯定也是個美人坯子。
黃蓉那丫頭生的孩子就是不一樣,這小模樣,看著就讓人喜歡。”
周伯通一邊說著,一邊不住地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小龍女在一旁看著周伯通那認真的模樣,微笑著說道:“老頑童,你可別把孩子嚇著了。”
周伯通抬起頭,嘿嘿一笑:“小龍女,你放心,我老頑童可溫柔著呢。這孩子叫啥名兒啊?”
葉梵說道:“這孩子叫郭襄。”
“郭襄,好名字。” 周伯通點點頭,“等她長大了,我老頑童一定要教她武功,讓她成為一個厲害的女俠。”
全真五子在旁邊聽著周伯通的話,不由想起當年他們與郭靖和黃蓉之間發生的種種往事,心中感慨萬千。
這時,小龍女突然想到什麽,開口問道:“老頑童,你怎麽惹來了這麽多玉蜂?”
周伯通聽到小龍女的問話,連忙撓撓頭,臉上露出一副無辜至極的表情。他那白花花的頭發隨著他的動作微微晃動,顯得十分俏皮。
“我也不知道啊,我在山上閑逛,看到有許多蜜蜂,便按照小龍女教我的馴蜂之術練習。我本想著能好好玩玩呢,誰知道這些小家夥一點都不聽話。
我剛一開始,它們就嗡嗡地亂轉,我還以為它們是在和我鬧著玩呢。可沒一會兒,它們竟然想要攻擊我。
我見狀不妙,便趕緊跑來重陽宮躲難,沒想到會遇到你們。”
周伯通一邊說著,一邊手舞足蹈,仿佛在回憶剛才那驚險的一幕。
原來周伯通又跑到蒙古大營鬧騰了一番。
這一下可把忽必烈給驚動了,趕忙派人通知金輪法王和趙誌敬他們說周伯通去了全真教。
周伯通聽說之後也不害怕,反而打定主意要登上終南山,再去找金輪法王和趙誌敬的麻煩。
這一路上,他覺得甚是無聊,就掏出隨身攜帶的玉蜂蜜漿把玩起來,順便練練自己馴蜂的技巧。
隻是在路上玩玩也就罷了,誰承想到了終南山上,竟然一下子闖出大禍來了!
山上的那些玉蜂嗅到了玉蜂蜜漿散發出來的甜香氣味兒,像是聽到集結號一樣,成群結隊地朝著周伯通飛撲過來。
一時間,那嗡嗡嗡的聲音此起彼伏,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眨眼間就把周伯通圍得水泄不通。
這些玉蜂平日裏隻聽從小龍女的手勢指揮,周伯通雖然武藝高強,但對於驅使玉蜂卻是毫無辦法。
不僅如此,任憑他怎麽驅趕,這些玉蜂就是不肯罷休。
更糟糕的是,那些玉蜂似乎被徹底激怒了,它們前赴後繼、源源不斷地向周伯通發動猛烈攻擊。
周伯通一看這情形不對,心裏暗道不好,連忙撒開腳丫子狂奔起來,一頭鑽進了重陽宮裏,想要尋個安全的地方躲一躲。
說來也是湊巧,就在這個時候,碰到葉梵和小龍女。
周伯通說到這裏,突然想到什麽,驚呼道:“哎呀,我差點忘了,剛才我上山的時候,正好遇到趙誌敬那賊牛鼻子。
他見到我,轉身就想要逃走。我老頑童豈能讓他這麽輕易就跑掉?便立刻點了他的穴道。
你們快去將他帶過來,千萬別讓他跑了。
嘿嘿,這賊牛鼻子引我到山洞裏去盜旗,卻原來藏著紅紅綠綠的大蜘蛛,劇毒無比。
幸虧張誌光那小道士識破他的險惡用心,救了我。不然我老頑童可就慘嘍。”
周伯通說著,臉上露出一絲慶幸之色。
全真五子聞言,很是羞愧。他們作為全真教的長輩,卻讓趙誌敬這個叛徒在外麵為非作歹,實在是有愧於先輩。
王處一正直無私,趙誌敬雖然是他的首徒,但犯了叛教大罪,他決不致徇情回護。
當即對周伯通道:“師叔暫且稍等,弟子這就去將他押回來,這逆徒賣教求榮,戕害同門,弟子決計饒他不得。”
說罷,他便運起輕功,向山下奔去。那身影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瞬間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師叔這老頑童的性格還是絲毫沒有改變。歲月似乎在他身上未留下過多痕跡,依舊是那副天真爛漫、充滿童趣的模樣。”
葉梵見周伯通出現,臉上露出一抹笑意,上前一步,對著周伯通恭敬地拱手道:“老頑童,許久不見,您依舊是那般精神抖擻,風采依舊啊。”
周伯通自來天真爛漫,不喜歡別人稱呼他“老前輩”什麽的。
聽到葉梵叫他老頑童,心中反而更喜,於是哈哈一笑,那笑聲爽朗而充滿活力。
接著,他擺擺手,說道:“你這小子,就會說好聽的。嘿嘿,不過我老頑童確實風采不減當年。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在江湖上折騰折騰呢。”
接著,周伯通的目光被葉梵懷裏的嬰孩所吸引。
他眼睛一亮,立即湊上前,滿臉好奇地問道:“葉小子,這是你的孩子嗎?很可愛啊!”
周伯通的眼神中充滿了驚喜,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葉梵微微搖頭,笑著回道:“這是你結拜兄弟郭靖的二女兒。”
周伯通一聽,眼睛瞪得更大了,滿臉的驚訝。
“郭靖的二女兒?黃蓉那丫頭又生小孩了嗎?哈哈,來來來,快給我看看,瞧她是像郭靖多些,還是像黃蓉多些。”
周伯通的聲音中充滿了興奮,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個新生命。
葉梵小心地將孩子抱近一些,讓周伯通瞧。他的動作輕柔而小心,生怕驚醒了熟睡中的孩子。
周伯通湊近嬰孩,仔細端詳著孩子的小臉蛋兒。
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仿佛在研究一件珍貴的寶物。嘴裏念念有詞:
“嗯,這小臉蛋兒,確實像黃蓉那丫頭多些。你瞧瞧這眉眼,彎彎的,像極了黃蓉的眼睛,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還有這小巧的鼻子,微微翹起,和黃蓉年輕時簡直如出一轍。
若是一個女孩兒若是濃眉大眼,黑黑的臉蛋,像我郭兄弟一般,那以後長大了,可要鬧心了。
想象一下,一個姑娘家有著那般粗獷的模樣,走在江湖上,豈不是會被人笑話?
那可就麻煩嘍。
還是現在這般模樣好,嬌俏可愛,長大了肯定也是個美人坯子。
黃蓉那丫頭生的孩子就是不一樣,這小模樣,看著就讓人喜歡。”
周伯通一邊說著,一邊不住地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小龍女在一旁看著周伯通那認真的模樣,微笑著說道:“老頑童,你可別把孩子嚇著了。”
周伯通抬起頭,嘿嘿一笑:“小龍女,你放心,我老頑童可溫柔著呢。這孩子叫啥名兒啊?”
葉梵說道:“這孩子叫郭襄。”
“郭襄,好名字。” 周伯通點點頭,“等她長大了,我老頑童一定要教她武功,讓她成為一個厲害的女俠。”
全真五子在旁邊聽著周伯通的話,不由想起當年他們與郭靖和黃蓉之間發生的種種往事,心中感慨萬千。
這時,小龍女突然想到什麽,開口問道:“老頑童,你怎麽惹來了這麽多玉蜂?”
周伯通聽到小龍女的問話,連忙撓撓頭,臉上露出一副無辜至極的表情。他那白花花的頭發隨著他的動作微微晃動,顯得十分俏皮。
“我也不知道啊,我在山上閑逛,看到有許多蜜蜂,便按照小龍女教我的馴蜂之術練習。我本想著能好好玩玩呢,誰知道這些小家夥一點都不聽話。
我剛一開始,它們就嗡嗡地亂轉,我還以為它們是在和我鬧著玩呢。可沒一會兒,它們竟然想要攻擊我。
我見狀不妙,便趕緊跑來重陽宮躲難,沒想到會遇到你們。”
周伯通一邊說著,一邊手舞足蹈,仿佛在回憶剛才那驚險的一幕。
原來周伯通又跑到蒙古大營鬧騰了一番。
這一下可把忽必烈給驚動了,趕忙派人通知金輪法王和趙誌敬他們說周伯通去了全真教。
周伯通聽說之後也不害怕,反而打定主意要登上終南山,再去找金輪法王和趙誌敬的麻煩。
這一路上,他覺得甚是無聊,就掏出隨身攜帶的玉蜂蜜漿把玩起來,順便練練自己馴蜂的技巧。
隻是在路上玩玩也就罷了,誰承想到了終南山上,竟然一下子闖出大禍來了!
山上的那些玉蜂嗅到了玉蜂蜜漿散發出來的甜香氣味兒,像是聽到集結號一樣,成群結隊地朝著周伯通飛撲過來。
一時間,那嗡嗡嗡的聲音此起彼伏,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眨眼間就把周伯通圍得水泄不通。
這些玉蜂平日裏隻聽從小龍女的手勢指揮,周伯通雖然武藝高強,但對於驅使玉蜂卻是毫無辦法。
不僅如此,任憑他怎麽驅趕,這些玉蜂就是不肯罷休。
更糟糕的是,那些玉蜂似乎被徹底激怒了,它們前赴後繼、源源不斷地向周伯通發動猛烈攻擊。
周伯通一看這情形不對,心裏暗道不好,連忙撒開腳丫子狂奔起來,一頭鑽進了重陽宮裏,想要尋個安全的地方躲一躲。
說來也是湊巧,就在這個時候,碰到葉梵和小龍女。
周伯通說到這裏,突然想到什麽,驚呼道:“哎呀,我差點忘了,剛才我上山的時候,正好遇到趙誌敬那賊牛鼻子。
他見到我,轉身就想要逃走。我老頑童豈能讓他這麽輕易就跑掉?便立刻點了他的穴道。
你們快去將他帶過來,千萬別讓他跑了。
嘿嘿,這賊牛鼻子引我到山洞裏去盜旗,卻原來藏著紅紅綠綠的大蜘蛛,劇毒無比。
幸虧張誌光那小道士識破他的險惡用心,救了我。不然我老頑童可就慘嘍。”
周伯通說著,臉上露出一絲慶幸之色。
全真五子聞言,很是羞愧。他們作為全真教的長輩,卻讓趙誌敬這個叛徒在外麵為非作歹,實在是有愧於先輩。
王處一正直無私,趙誌敬雖然是他的首徒,但犯了叛教大罪,他決不致徇情回護。
當即對周伯通道:“師叔暫且稍等,弟子這就去將他押回來,這逆徒賣教求榮,戕害同門,弟子決計饒他不得。”
說罷,他便運起輕功,向山下奔去。那身影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瞬間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