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遇點頭說道:“千真萬確!”
光波翼雙眉微蹙道:“閬州正是先父回瞻部的必經之地。兄長可否記得先父那幅畫的細節?”
孫遇拉住光波翼的手道:“賢弟莫急,愚兄不但記得,還可為賢弟復畫一幅。”
光波翼忙拜倒謝道:“兄長厚恩,光波翼感激不盡!”
孫遇忙不迭將光波翼攙起,道:“賢弟切莫如此,你我一見如故,兄弟相與,區區小事,何足言謝?隻是這回卻要煩勞賢弟為我沏壺好茶了。”
光波翼喜道:“這個自然。”
是夜,孫遇秉燭達旦,凝神揮毫,將光波勇在閬州所作之畫重又畫出。這回卻是全然按照原畫,一筆不差畫成。置筆案上,天已黎明。
二人草草洗漱,簡單用了些茶點,便攜畫來到堅地府上。
堅地聽完二人所陳,再觀其畫,半晌嘆道:“睹畫思人!想當年光波賢弟獨好山水,每至一地,常卷留青翠。此畫確似出自光波賢弟之手,隻是畫上並無提款,不知為何時所畫?”
風子嬰也道:“不錯,畫上無字,如何辨別?”
孫遇問道:“二位長老觀此畫可有特別之處?”
堅地沉吟道:“此畫尚未完成,而鳳凰樓又乃草草畫就,似乎畫至一半,突生變故。”
孫遇道:“不錯,這隻是其一。另外,此畫雖無提款,卻已畫明時日。”
眾人聞言均不禁“哦?”的一聲。
孫遇指著畫中閬苑北麵一座樓道:“此樓喚作碧玉樓,幾位卻看這樓頂的鴟尾。”
(按:鴟尾為古代宮殿屋脊正脊兩端的裝飾性構件。外形略如鴟尾,因稱。鴟尾又名鴟吻、脊吻、正吻等。其形狀唐代以前多用鴟尾,為內彎形的魚尾狀,並附有鰭;宋代鴟尾、獸頭並用,但鴟尾已出現吞脊龍首,並減去鰭;明清改鴟尾為吞脊吻,吻尾外彎,仍保留獸頭。)
三人依言看去,但見碧玉樓位於畫麵中上部,與後麵連綿的群山疊映,樓頂正脊,隻有東側一個鴟尾,西側卻無。若非孫遇指明,並不容易看出。三人轉頭望向孫遇,待他進一步言明。
孫遇接道:“我當時在閬州臨摹此畫時便注意到此細節,然我親見碧玉樓樓頂兩個鴟尾實為完好。後來曾以此詢問刺史楊行遷府上的總管楊一忠,得知此碧玉樓的樓頂鴟尾確實曾經損毀,便是十五年前,此畫出現在閬苑中天樓之前的半月。其後很快便被修復。據此可知,此畫便是畫於之前的半月之內無疑。”
堅地長嘆一口氣道:“如此便是了。算來十五年前正是鹹通四年,光波賢弟助龜茲挫敗吐蕃騎兵後便給朝廷上了奏章,之後來信說他七月間將回瞻部,順便去涪州辦件事,誰知竟沒了消息。莫非是在閬州出了問題?”
孫遇道:“我和李將軍在長安時,聽說當年二位長老曾上奏朝廷,疑為目炎加害了光波長老,可有此事?”
風子嬰答道:“不錯,正是我二人聯名寫的奏章。當年我們聽說光波賢弟失蹤,便立即四處派人查訪。後來從光波賢弟手下一名信子處得知,是目炎、淳海二人隨同光波賢弟南下,誰知目炎卻矢口否認。我便約淳海在洮州一見,意欲從他口中探知實情。”
“結果呢?”孫遇急於知道後情。
“唉!”風子嬰一拍大腿道:“誰曾想,那晚等我到了約定的地點,卻見淳海已經被人毒死。我正待將他的屍首帶走,卻見目炎帶了淳海的弟弟淳江等人過來。剛一見麵,那淳江便怒吼著向我出手,想要拚命。我知道他必定誤以為是我殺害其兄,便不與他正麵交鋒,隻一邊化去他的進攻,一邊向其說明。誰知如此一來,他更加懷疑是我做賊心虛,不敢還手。加之目炎在旁煽風點火,誣衊我殺人滅口,我一時百口莫辯,又不想傷及無辜,隻得拋下淳海的屍首,獨自回來了。嗨??”說罷又是一聲長嘆。
“如此看來,那目炎果然嫌疑最大。”孫遇說道。
“不錯,我二人也是如此想法,故而奏請聖上明鑑。”堅地接道。
光波翼一直在旁細聽,此時開口道:“看來弄明此事的關鍵係在一人身上。”
孫遇與光波翼相視道:“不錯,那個信子!”
堅地輕輕搖頭道:“自那之後,那個信子便失蹤了。據報,那個信子一家老小五口,還有一個未滿周歲的孩子,一夜之間忽然消失,不知去向。”
孫遇蹙眉道:“我有一事不明,為何隻有那信子一人知道光波長老攜何人南下?”
堅地答道:“孫大人有所不知,忍者辦差出行一向秘密,不使人知,縱是自己的親眷亦不清楚。因那信子奉光波賢弟之命,前去傳喚目炎和淳海二人,是以得知此事。”
“原來如此。”
孫遇話音甫落,有人來報,邑長海音慧求見。
第十一回(4):國忍府中觀奇畫,?風閣上聞海音。 [本章字數:1532 最新更新時間:2009-08-05 14:00:00.0]
----------------------------------------------------
堅地忙令光波翼先收起畫卷,請海音慧進來相見。
孫遇向門口望去,見一女子款步而入,一身素裝,外披一件青白色帶帽鬥篷,樣貌清秀慈祥,似乎三十四、五歲年紀。
光波翼雙眉微蹙道:“閬州正是先父回瞻部的必經之地。兄長可否記得先父那幅畫的細節?”
孫遇拉住光波翼的手道:“賢弟莫急,愚兄不但記得,還可為賢弟復畫一幅。”
光波翼忙拜倒謝道:“兄長厚恩,光波翼感激不盡!”
孫遇忙不迭將光波翼攙起,道:“賢弟切莫如此,你我一見如故,兄弟相與,區區小事,何足言謝?隻是這回卻要煩勞賢弟為我沏壺好茶了。”
光波翼喜道:“這個自然。”
是夜,孫遇秉燭達旦,凝神揮毫,將光波勇在閬州所作之畫重又畫出。這回卻是全然按照原畫,一筆不差畫成。置筆案上,天已黎明。
二人草草洗漱,簡單用了些茶點,便攜畫來到堅地府上。
堅地聽完二人所陳,再觀其畫,半晌嘆道:“睹畫思人!想當年光波賢弟獨好山水,每至一地,常卷留青翠。此畫確似出自光波賢弟之手,隻是畫上並無提款,不知為何時所畫?”
風子嬰也道:“不錯,畫上無字,如何辨別?”
孫遇問道:“二位長老觀此畫可有特別之處?”
堅地沉吟道:“此畫尚未完成,而鳳凰樓又乃草草畫就,似乎畫至一半,突生變故。”
孫遇道:“不錯,這隻是其一。另外,此畫雖無提款,卻已畫明時日。”
眾人聞言均不禁“哦?”的一聲。
孫遇指著畫中閬苑北麵一座樓道:“此樓喚作碧玉樓,幾位卻看這樓頂的鴟尾。”
(按:鴟尾為古代宮殿屋脊正脊兩端的裝飾性構件。外形略如鴟尾,因稱。鴟尾又名鴟吻、脊吻、正吻等。其形狀唐代以前多用鴟尾,為內彎形的魚尾狀,並附有鰭;宋代鴟尾、獸頭並用,但鴟尾已出現吞脊龍首,並減去鰭;明清改鴟尾為吞脊吻,吻尾外彎,仍保留獸頭。)
三人依言看去,但見碧玉樓位於畫麵中上部,與後麵連綿的群山疊映,樓頂正脊,隻有東側一個鴟尾,西側卻無。若非孫遇指明,並不容易看出。三人轉頭望向孫遇,待他進一步言明。
孫遇接道:“我當時在閬州臨摹此畫時便注意到此細節,然我親見碧玉樓樓頂兩個鴟尾實為完好。後來曾以此詢問刺史楊行遷府上的總管楊一忠,得知此碧玉樓的樓頂鴟尾確實曾經損毀,便是十五年前,此畫出現在閬苑中天樓之前的半月。其後很快便被修復。據此可知,此畫便是畫於之前的半月之內無疑。”
堅地長嘆一口氣道:“如此便是了。算來十五年前正是鹹通四年,光波賢弟助龜茲挫敗吐蕃騎兵後便給朝廷上了奏章,之後來信說他七月間將回瞻部,順便去涪州辦件事,誰知竟沒了消息。莫非是在閬州出了問題?”
孫遇道:“我和李將軍在長安時,聽說當年二位長老曾上奏朝廷,疑為目炎加害了光波長老,可有此事?”
風子嬰答道:“不錯,正是我二人聯名寫的奏章。當年我們聽說光波賢弟失蹤,便立即四處派人查訪。後來從光波賢弟手下一名信子處得知,是目炎、淳海二人隨同光波賢弟南下,誰知目炎卻矢口否認。我便約淳海在洮州一見,意欲從他口中探知實情。”
“結果呢?”孫遇急於知道後情。
“唉!”風子嬰一拍大腿道:“誰曾想,那晚等我到了約定的地點,卻見淳海已經被人毒死。我正待將他的屍首帶走,卻見目炎帶了淳海的弟弟淳江等人過來。剛一見麵,那淳江便怒吼著向我出手,想要拚命。我知道他必定誤以為是我殺害其兄,便不與他正麵交鋒,隻一邊化去他的進攻,一邊向其說明。誰知如此一來,他更加懷疑是我做賊心虛,不敢還手。加之目炎在旁煽風點火,誣衊我殺人滅口,我一時百口莫辯,又不想傷及無辜,隻得拋下淳海的屍首,獨自回來了。嗨??”說罷又是一聲長嘆。
“如此看來,那目炎果然嫌疑最大。”孫遇說道。
“不錯,我二人也是如此想法,故而奏請聖上明鑑。”堅地接道。
光波翼一直在旁細聽,此時開口道:“看來弄明此事的關鍵係在一人身上。”
孫遇與光波翼相視道:“不錯,那個信子!”
堅地輕輕搖頭道:“自那之後,那個信子便失蹤了。據報,那個信子一家老小五口,還有一個未滿周歲的孩子,一夜之間忽然消失,不知去向。”
孫遇蹙眉道:“我有一事不明,為何隻有那信子一人知道光波長老攜何人南下?”
堅地答道:“孫大人有所不知,忍者辦差出行一向秘密,不使人知,縱是自己的親眷亦不清楚。因那信子奉光波賢弟之命,前去傳喚目炎和淳海二人,是以得知此事。”
“原來如此。”
孫遇話音甫落,有人來報,邑長海音慧求見。
第十一回(4):國忍府中觀奇畫,?風閣上聞海音。 [本章字數:1532 最新更新時間:2009-08-05 14:00:00.0]
----------------------------------------------------
堅地忙令光波翼先收起畫卷,請海音慧進來相見。
孫遇向門口望去,見一女子款步而入,一身素裝,外披一件青白色帶帽鬥篷,樣貌清秀慈祥,似乎三十四、五歲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