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南將檀木盒打開,頓覺眼前一亮,盒中藏藍色的錦緞襯托下,一支純白色的筆桿晶瑩潤澤,仿佛要滴出油來,實在是一塊罕見的極品羊脂白玉所成。筆桿頂端雕有九瓣蓮花,細細的花莖沿筆桿宛轉向下,中間兩片蓮葉高低錯落,花莖延至筆頭,那筆頭因為浸過墨青而呈暗色,宛如蓮花的根須一般。整支玉筆上的雕花隻清淺的幾筆,既顯別致高雅,又不掩蓋羊脂白玉的溫婉質地,構思精巧,工藝絕倫,果然是件難得的寶貝。
把玩一番,李義南重又將盒子蓋好,交與孫位道:“賢弟,此筆世所罕有,不知得自何處?”
孫位道:“此筆乃先師臨終賜予,據先師說他老人家是得自於一遊方道人之手。此筆遊於紙上如行雲流水,無絲毫滯礙幹澀之感,提頓勾轉之間竟似有靈性一般甚合於畫者心意。”
李義南眉頭輕皺說道:“賢弟,如此珍貴之寶物當好生收藏,怎可拿去當掉?隻怕這世上再難找到第二支這樣的筆了。”
孫位哈哈一笑道:“兄長不必慮此,世間萬物本來無常,佛雲:‘高者必墮,生者必死’,豈有萬古不壞之寶物,我便再精貴它,也總有破壞之日。縱使此筆不壞,人命不過百年,死後終究還是帶它不走。如今我兄弟二人正需要拿它來換路費酒錢,怎可為了區區一個石頭牲毛合成之物而縛手縛腳,失了大丈夫的胸襟?”
李義南道:“若是尋常寶物倒也罷了,隻不過這是賢弟先師所授,若將其當掉,恐怕有違師弟之義。”
孫位正色道:“先師所授,雖是丹青之術,然筆墨之下,唯德而已。先師曾雲:‘欲工其畫,當昭其德。其德不特,愛眾而忘我。但能忘我,其德必昭。德昭而萬事備,豈單工畫耳!’先師又雲:‘昭德在忘我,忘我在於舍。但能將我舍盡,德業成矣。’可見先師正是要我能夠捨棄一切個人所愛,心中更無一切掛礙,所思所慮者唯他人福祉,如此方能成就德業,德業有成,則畫工不學自成矣。小弟今日將此玉筆舍掉,正是遵先師之教,遵教即是尊師。若固守先師遺物,心中不舍,我愛不忘,則德業難成,雖百年守於師側,亦非師之弟子。”
李義南也哈哈笑道:“賢弟說得有理,倒是為兄小家子氣了,大丈夫就該象賢弟這般。”
說罷二人打聽得城裏最大一間當鋪所在,徑直尋去。
那當鋪店麵頗為闊氣,匾額上書“海福號”三字,對開的兩扇大門上各有一鬥大的“當”字。這當鋪的大門平時總是關著,來客須扣門三聲,而後自行推門而入即可。這是當鋪的規矩,為的是裏麵的客人典當東西時不被外麵人瞧見,一來顧全了典當者的顏麵,二來如果當的是貴重物品,關門交易也比較安全。
二人進門,取出玉筆給掌櫃的過目。
掌櫃的五十歲上下,身材微胖,紅麵黑須,看上去頗為精明老成。他請二人坐下,讓夥計給上茶,自己則反覆細看那玉筆。半晌才緩緩說道:“兩位官人,這筆看上去還不錯,不知兩位想要當多少錢?要死當還是要活當?”
孫位道:“請掌櫃的給個價,活當怎麽當,死當怎麽當?”
掌櫃的將筆小心收好,放在櫃麵上說道:“死當可當紋銀五十兩,東西歸我;活當可當紋銀二十五兩,九十日內贖回,利息四分,過期則成死當。”
未等孫位搭話,李義南怒道:“掌櫃的是不識貨,還是欺人之危?這玉筆若賣,少說也要三、五千兩銀子,當鋪中殺價也不至於相差如此懸殊吧?”
掌櫃的淡淡笑道:“若有這樣好買家,官人何必還來找我?這玉筆所用白玉雖好,不過半尺之料,細如小指,又能值多少銀子?”
話音未落,傳來三聲門響,隻見一個書生模樣的青年走進門來。掌櫃的請孫位二人稍候,迎上去招呼那位青年。原來這青年來當一枚金戒指,戒麵上嵌著一塊大拇指肚大小的祖母綠寶石,孫位和李義南二人一見均知價值不菲。
第六回(4):天降金牌遇故友,國手囊空闖三關。 [本章字數:2926 最新更新時間:2009-07-15 12:39:30.0]
----------------------------------------------------
掌櫃的把看一陣,要給那青年二十兩銀子,那青年唯唯諾諾,不知如何是好。李義南心中更氣,忍不住插嘴說道:“這也未免忒狠心,這枚戒指少說也值三百兩,這位兄台何不到別家當鋪看看,再不成去珠寶鋪也可賣得上百兩銀子,何必一棵樹上吊死。”
那青年聽李義南如此說,心裏便有了底,當下表示不當了。掌櫃的忙向那青年說道:“你莫要聽那位官人說笑,這一枚小戒指哪值那麽多銀兩?你若不信,我將它放在鋪中售賣,待幾天有人來買,你自可與之論價,我權當幫忙,不收你分文。你看如何?”
孫位心想:“這掌櫃的真是奸商小人,他定是想找個牽驢的託兒騙取這位書生的戒指。”
當下說道:“這位兄台,我看你也不必麻煩掌櫃了。待會兒我二人陪你一同到珠寶鋪子裏去看看,說不定很快就能賣出個好價錢呢。”
掌櫃的見孫位壞他好事,心下惱恨,卻不露聲色,想先把孫位二人打發了再跟那青年計較。便裝作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道:“二位官人把物什都看得太過值錢了,這當鋪的生意本來就不好做,動輒賠本。這樣吧,既然二位有緣來到敝號,我就賣個人情,將這玉筆的價錢翻倍,不過必須是死當,二位以為如何?”
把玩一番,李義南重又將盒子蓋好,交與孫位道:“賢弟,此筆世所罕有,不知得自何處?”
孫位道:“此筆乃先師臨終賜予,據先師說他老人家是得自於一遊方道人之手。此筆遊於紙上如行雲流水,無絲毫滯礙幹澀之感,提頓勾轉之間竟似有靈性一般甚合於畫者心意。”
李義南眉頭輕皺說道:“賢弟,如此珍貴之寶物當好生收藏,怎可拿去當掉?隻怕這世上再難找到第二支這樣的筆了。”
孫位哈哈一笑道:“兄長不必慮此,世間萬物本來無常,佛雲:‘高者必墮,生者必死’,豈有萬古不壞之寶物,我便再精貴它,也總有破壞之日。縱使此筆不壞,人命不過百年,死後終究還是帶它不走。如今我兄弟二人正需要拿它來換路費酒錢,怎可為了區區一個石頭牲毛合成之物而縛手縛腳,失了大丈夫的胸襟?”
李義南道:“若是尋常寶物倒也罷了,隻不過這是賢弟先師所授,若將其當掉,恐怕有違師弟之義。”
孫位正色道:“先師所授,雖是丹青之術,然筆墨之下,唯德而已。先師曾雲:‘欲工其畫,當昭其德。其德不特,愛眾而忘我。但能忘我,其德必昭。德昭而萬事備,豈單工畫耳!’先師又雲:‘昭德在忘我,忘我在於舍。但能將我舍盡,德業成矣。’可見先師正是要我能夠捨棄一切個人所愛,心中更無一切掛礙,所思所慮者唯他人福祉,如此方能成就德業,德業有成,則畫工不學自成矣。小弟今日將此玉筆舍掉,正是遵先師之教,遵教即是尊師。若固守先師遺物,心中不舍,我愛不忘,則德業難成,雖百年守於師側,亦非師之弟子。”
李義南也哈哈笑道:“賢弟說得有理,倒是為兄小家子氣了,大丈夫就該象賢弟這般。”
說罷二人打聽得城裏最大一間當鋪所在,徑直尋去。
那當鋪店麵頗為闊氣,匾額上書“海福號”三字,對開的兩扇大門上各有一鬥大的“當”字。這當鋪的大門平時總是關著,來客須扣門三聲,而後自行推門而入即可。這是當鋪的規矩,為的是裏麵的客人典當東西時不被外麵人瞧見,一來顧全了典當者的顏麵,二來如果當的是貴重物品,關門交易也比較安全。
二人進門,取出玉筆給掌櫃的過目。
掌櫃的五十歲上下,身材微胖,紅麵黑須,看上去頗為精明老成。他請二人坐下,讓夥計給上茶,自己則反覆細看那玉筆。半晌才緩緩說道:“兩位官人,這筆看上去還不錯,不知兩位想要當多少錢?要死當還是要活當?”
孫位道:“請掌櫃的給個價,活當怎麽當,死當怎麽當?”
掌櫃的將筆小心收好,放在櫃麵上說道:“死當可當紋銀五十兩,東西歸我;活當可當紋銀二十五兩,九十日內贖回,利息四分,過期則成死當。”
未等孫位搭話,李義南怒道:“掌櫃的是不識貨,還是欺人之危?這玉筆若賣,少說也要三、五千兩銀子,當鋪中殺價也不至於相差如此懸殊吧?”
掌櫃的淡淡笑道:“若有這樣好買家,官人何必還來找我?這玉筆所用白玉雖好,不過半尺之料,細如小指,又能值多少銀子?”
話音未落,傳來三聲門響,隻見一個書生模樣的青年走進門來。掌櫃的請孫位二人稍候,迎上去招呼那位青年。原來這青年來當一枚金戒指,戒麵上嵌著一塊大拇指肚大小的祖母綠寶石,孫位和李義南二人一見均知價值不菲。
第六回(4):天降金牌遇故友,國手囊空闖三關。 [本章字數:2926 最新更新時間:2009-07-15 12:39:30.0]
----------------------------------------------------
掌櫃的把看一陣,要給那青年二十兩銀子,那青年唯唯諾諾,不知如何是好。李義南心中更氣,忍不住插嘴說道:“這也未免忒狠心,這枚戒指少說也值三百兩,這位兄台何不到別家當鋪看看,再不成去珠寶鋪也可賣得上百兩銀子,何必一棵樹上吊死。”
那青年聽李義南如此說,心裏便有了底,當下表示不當了。掌櫃的忙向那青年說道:“你莫要聽那位官人說笑,這一枚小戒指哪值那麽多銀兩?你若不信,我將它放在鋪中售賣,待幾天有人來買,你自可與之論價,我權當幫忙,不收你分文。你看如何?”
孫位心想:“這掌櫃的真是奸商小人,他定是想找個牽驢的託兒騙取這位書生的戒指。”
當下說道:“這位兄台,我看你也不必麻煩掌櫃了。待會兒我二人陪你一同到珠寶鋪子裏去看看,說不定很快就能賣出個好價錢呢。”
掌櫃的見孫位壞他好事,心下惱恨,卻不露聲色,想先把孫位二人打發了再跟那青年計較。便裝作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道:“二位官人把物什都看得太過值錢了,這當鋪的生意本來就不好做,動輒賠本。這樣吧,既然二位有緣來到敝號,我就賣個人情,將這玉筆的價錢翻倍,不過必須是死當,二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