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珍珠港隻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將要進行的戰略進攻中的初步目標;南進控製整個西太平洋,才是他們的根本目的。


    菲律賓橫亙在日本南下的路途上,極大地威脅著日本稱霸亞洲和西太平洋的野心,對於這個眼中釘,它焉能不拔?


    美軍駐紮在菲律賓的部隊是麥克阿瑟指揮的陸軍以及托馬斯·哈特海軍上將指揮的亞洲艦隊的部分兵力。麥克阿瑟對防守菲律賓充滿信心,他認為日本人至少要到1942年4月才能發動進攻,而那時他將擁有340架新式轟炸機和130架新式戰鬥機。然而,此時他隻有35架b-17轟炸機、72架p-40戰鬥機和其他一些老掉牙的飛機。這些飛機的部署是:


    35架波音b-17"空中堡壘"轟炸機部署在馬尼拉西北克拉克機場,該機場另外還有幾十架舊式的b-p40戰斧式戰鬥機;駐紮在呂宋島西海岸伊巴機場的是第3戰鬥機中隊,它擁有18架p-e40型小鷹戰鬥機;馬尼拉東南的尼爾森機場,是第17和第21戰鬥機中隊的駐地,它們各擁有18架新式小鷹戰鬥機;另外一些機場駐紮著一些破舊的老式p-35、p-26飛機。


    當麥克阿瑟在電話裏說"這裏沒有問題"的時候,駐紮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在日機轟炸中幾乎全軍覆滅。而此時的麥克阿瑟卻風度依然,瀟灑依然。他放下電話,穿上衣服,鑽進豪華的卡迪拉克牌轎車,趕到了設在維多利亞大街7號的司令部。他的助手們已經在那裏等他了,他們一個個不知所措,束手無策。他們的統帥則不然,他根本看不起那些軍衣肥大、褲管寬鬆、羅圈腿短得可笑的"日本鬼子"。他堅信日本人在進攻珍珠港的同時,不可能再在西太平洋這樣廣大的地區內同時動手。他堅信"菲律賓仍將保持中立,不會受到日本人的攻擊。"


    然而,另一位將軍此時卻憂心忡忡,他就是遠東陸軍航空隊司令劉易斯·布裏爾頓少將。當麥克阿瑟的參謀長理察·薩瑟蘭把他從睡夢中叫醒時,他立即命令飛行員進入戒備狀態。他深知,航空兵的突然襲擊速度驚人,戰術上的首次突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於是,他向麥克阿瑟建議,既然日本人已經在珍珠港動手了,那就不要再因為宣戰問題猶豫了,立即出動在菲律賓的全部b-17轟炸機去轟炸日本在台灣的港口和機場,摧毀其遠程攻擊能力。但年逾花甲的麥克阿瑟似乎被菲律賓的熱帶生活消磨了鬥誌,他連連搖頭,表明不可不可,在沒有進一步得到日本人明顯的進攻意圖的跡象前,不能去轟炸日本人。


    一位作家這樣寫道:"盡管被授予菲律賓陸軍元帥軍銜的麥克阿瑟在菲律賓已經有6年了,然而他訓練的部隊是用來爭取和平的,而不是用來對付戰爭的。通訊聯絡靠菲律賓的電話係統,所以是靠不住的。戰時正常的安全保衛措施和工作程序都沒有明確規定,演習也不夠。馬尼拉空軍情報處的雷達是新裝備的,如果有一群鴿子在它前麵鼓翅飛翔,就很容易出現探測錯誤。"


    磨 刀 霍 霍


    日本人沒有那麽多的思想負擔,一切為了戰爭,這就是他們的思維方式。當麥克阿瑟"為了和平"訓練他的部隊的時候,日本人已經在"為了戰爭"而製定菲律賓戰役的計劃了。


    日本實施此戰役的目的非常明確:殲滅美、菲軍隊和美亞洲艦隊,為爾後在太平洋中部方向對荷屬東印度和在東南方向對澳大利亞作戰創造有利條件。為此,日本聯合艦隊的計劃要求,在南雲機動艦隊襲擊珍珠港的同時,海軍航空兵部隊襲擊菲律賓,在美國人發起反擊之前,首先摧毀美國在菲律賓的航空兵部隊,掌握製空權以掩護並協助陸軍部隊在菲律賓登陸。


    這次空中作戰任務主要由日本海軍第11航空艦隊擔任。第11航空艦隊實際上沒有航空母艦,隻是陸基航空隊,其司令是臥三二四中將,參謀長是大西瀧治郎。


    第11航空艦隊的主力是被稱為"中攻"的中型陸上攻擊機和以"零戰"而聞名的三菱"零式"戰鬥機,共有350架,部署在台灣的高雄、台南、嘉義等3個航空基地。


    另外,在台灣東部各航空基地上,陸軍航空兵部署了190架飛機,協助第11航空艦隊攻擊菲律賓。這樣,攻擊菲律賓的日機將有500餘架,而菲律賓美軍所有的飛機加在一起才200餘架。


    日本人在加緊進行著作戰準備。日本轟炸機的航程足夠用來轟炸菲律賓的北端,但護航戰鬥機的航程太短,"零式"戰鬥機的續航力必須增加。


    當時"零式"戰鬥機的載油總量是182加侖,精明的日本人靠機械師的保養和飛行員的駕駛技術不斷地降低飛機的耗油量,最後,硬是把每小時耗油量從35加侖減少到了17加侖。但並非每個飛行員都能在複雜的戰鬥中保持17加侖的耗油量,為了保險起見,必須在飛機下麵加上副油箱,飛機起飛後先用副油箱裏的油,用完後將空油箱拋棄,以保持飛機投入戰鬥時輕便靈活。但是,直到戰爭臨近時,"零式"飛機所缺乏的副油箱和20毫米機關炮炮彈仍沒有著落。這些零件正在國內趕造,什麽時候才能運到呢?大西參謀長心急如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