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攻擊波的編隊機群,在總指揮官座機的引導下,在機動部隊上空盤旋一圈,然後從旗艦"赤城"號上空,朝珍珠港飛去。
在總指揮官座機的後麵,是由淵田海軍中佐直接率領的50架99式高空水平轟炸機隊;在右後500米空中,飛行高度比水平轟炸機低200米的,是村田海軍少佐指揮的、由40架97式魚雷機編成的魚雷機隊;在左後500米空中,飛行高度比水平轟炸機隊高200米的,則是由高橋海軍少佐指揮的,由50架99式艦載俯衝轟炸機編成的俯衝轟炸機隊。板穀海軍少佐指揮的43架"零"式戰鬥機隊,在整個機群上空500米擔任警戒和掩護任務。
天空濃雲密布,雲層高2000米。為了隱蔽,機群慢慢升高,在雲層上空飛行。不久,東方的天空開始破曉,腳下黑呼呼的雲海也隨之逐漸變白。天空逐漸變成了蔚藍色。不一會兒,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白茫茫的雲海邊緣呈現出一片金黃色。
時針指向2點30分整,坐在總指揮官機裏的淵田海軍中佐向機翼下看了看,天低雲沉,能見度很不理想,用肉眼怎麽也看不見海麵,不知道此刻珍珠港的天氣怎麽樣。淵田心裏很是緊張,關鍵的時候,天氣可別出問題啊!
這時,一件天大的巧事出現了,淵田無意間擰開了收音機的旋鈕,他忽然聽到在檀香山電台播放的輕音樂背後夾雜著天氣預報的聲音。
"啊!"淵田簡直驚呆了,他趕緊又仔細調了調頻道,聽起來好像是檀香山地區的航空氣象預報。他馬上拿起鉛筆,全神貫注地聽著。播音員緩慢地播送了兩遍。淵田迅速作了記錄:
今天天空少雲。山上多雲。雲底高3500英尺。能見度良好。北風,風速10節(海裏)/小時。
淵田高興壞了,這事太巧了,即使事先安排,也不可能在這麽好的時候得到這麽好的情報啊。現在淵田知道了目的地的天氣情況,他放心了。
2點55分,日機群距瓦胡島100公裏!3點整,相距75公裏!3時09分,相距35公裏......
"注意觀察!瓦胡島左上空可能出現敵機。"淵田命令道。
編隊已飛行一個半小時,不久就要到達瓦胡島了。淵田海軍中佐瞪大眼睛,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瓦胡島的上空,生怕漏掉一點黑影。
但哪裏有敵機的影子啊。瓦胡島上空能見到的隻是雲層。除了海岸線外,還看不到地麵。可是快到下達展開命令的時間了。
還是什麽情況也沒有,這時,淵田海軍中佐舉起信號槍,向機外打了一發藍色信號彈。
一條火龍拖著硝煙,劃破了寂靜的長空。
這是命令部隊展開的信號。
時間:東京時間12月8日3時10分,檀香山時間12月7日7時40分。
在整個航行的途中,各攻擊隊緊跟在以3000米高度飛行的淵田總指揮官後麵,結成密集的隊形。但由於各攻擊隊的攻擊方法不同,所以在抵近目標空域、開始攻擊之前,各隊必須根據自己的攻擊方法,事先占據有利陣位,由航空隊形展開為攻擊隊形。譬如,魚雷攻擊隊,為了便於發射魚雷,就需要降低飛行高度;俯衝轟炸機隊則必須把飛行高度提高到4000米,才便於俯衝。另外,為了提高命中精度和攻擊效果,有的攻擊隊還要考慮風向:對俯衝轟炸機來說,最好是順風,因此要轉到上風方向;而對水起轟炸機來說,最好是逆風,因此要轉到下風方向。所以,當總指揮官下達展開命令後,各攻擊隊應盡快展開成各自的預定攻擊隊形。待下達攻擊令後,即按預先規定的攻擊順序和攻擊目標實施攻擊。
......
"報告隊長,看到了珍珠港!"
指揮官機是三座飛機,坐在前麵駕駛座上的技術熟練、行動果敢的鬆平三男海軍大尉激動地喊道。他看見港內幾艘戰列艦靜靜地停泊在海灣,安睡般地橫在水麵上。
淵田海軍中佐聚精會神地望著。
看到了!就在這裏!
福特島的內外兩側都是戰列艦的籠式桅杆!
淵田拿起望遠鏡仔細地窺視著停在港灣的船隻,冷靜地數了數,正好8艘,全是戰列艦。隻見8艘戰列艦覆蓋著天篷,並排停靠在位於珍珠港中部的福特島東側。
珍珠港--傳說中鯊魚神卡亞胡巴賀的神宮--攤開在下方,猶如一個巨大的沙盤模型地圖,看上去和他原來想像的完全一樣。港內大小96艘美國軍艦還是一動不動靜靜地"睡"在那裏,空中也沒有1架美機。淵田見此情景,心中大喜過望,在不見任何戰果的情況下就急不可耐地對傳令兵說:
"快用甲級電波向艦隊發報,告訴他們,我們奇襲成功了......"
傳令兵的手指靈敏快速地按動了發報機的電鍵:"托拉,托拉,托拉!"電波從3200海裏之遙飛回東京,一直到達日本聯合艦隊旗艦"長門"號的作戰室裏。
這時的時間是:東京時間8日3時19分,檀香山時間7日7時53分。
為了保障攻擊效果,這次作戰,根據強攻和奇襲兩種不同情況,事先規定了兩種不同的攻擊順序:
如果是奇襲,就由魚雷機打頭陣,力爭使魚雷機在敵地麵防空火力開火之前開始攻擊,以爭取最大的奇襲效果,接著,水平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在魚雷機攻擊的同時,按先後順序開始攻擊,以避免俯衝轟炸機進行轟炸時升起的硝煙妨礙魚雷機和水平轟炸機的攻擊。
在總指揮官座機的後麵,是由淵田海軍中佐直接率領的50架99式高空水平轟炸機隊;在右後500米空中,飛行高度比水平轟炸機低200米的,是村田海軍少佐指揮的、由40架97式魚雷機編成的魚雷機隊;在左後500米空中,飛行高度比水平轟炸機隊高200米的,則是由高橋海軍少佐指揮的,由50架99式艦載俯衝轟炸機編成的俯衝轟炸機隊。板穀海軍少佐指揮的43架"零"式戰鬥機隊,在整個機群上空500米擔任警戒和掩護任務。
天空濃雲密布,雲層高2000米。為了隱蔽,機群慢慢升高,在雲層上空飛行。不久,東方的天空開始破曉,腳下黑呼呼的雲海也隨之逐漸變白。天空逐漸變成了蔚藍色。不一會兒,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白茫茫的雲海邊緣呈現出一片金黃色。
時針指向2點30分整,坐在總指揮官機裏的淵田海軍中佐向機翼下看了看,天低雲沉,能見度很不理想,用肉眼怎麽也看不見海麵,不知道此刻珍珠港的天氣怎麽樣。淵田心裏很是緊張,關鍵的時候,天氣可別出問題啊!
這時,一件天大的巧事出現了,淵田無意間擰開了收音機的旋鈕,他忽然聽到在檀香山電台播放的輕音樂背後夾雜著天氣預報的聲音。
"啊!"淵田簡直驚呆了,他趕緊又仔細調了調頻道,聽起來好像是檀香山地區的航空氣象預報。他馬上拿起鉛筆,全神貫注地聽著。播音員緩慢地播送了兩遍。淵田迅速作了記錄:
今天天空少雲。山上多雲。雲底高3500英尺。能見度良好。北風,風速10節(海裏)/小時。
淵田高興壞了,這事太巧了,即使事先安排,也不可能在這麽好的時候得到這麽好的情報啊。現在淵田知道了目的地的天氣情況,他放心了。
2點55分,日機群距瓦胡島100公裏!3點整,相距75公裏!3時09分,相距35公裏......
"注意觀察!瓦胡島左上空可能出現敵機。"淵田命令道。
編隊已飛行一個半小時,不久就要到達瓦胡島了。淵田海軍中佐瞪大眼睛,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瓦胡島的上空,生怕漏掉一點黑影。
但哪裏有敵機的影子啊。瓦胡島上空能見到的隻是雲層。除了海岸線外,還看不到地麵。可是快到下達展開命令的時間了。
還是什麽情況也沒有,這時,淵田海軍中佐舉起信號槍,向機外打了一發藍色信號彈。
一條火龍拖著硝煙,劃破了寂靜的長空。
這是命令部隊展開的信號。
時間:東京時間12月8日3時10分,檀香山時間12月7日7時40分。
在整個航行的途中,各攻擊隊緊跟在以3000米高度飛行的淵田總指揮官後麵,結成密集的隊形。但由於各攻擊隊的攻擊方法不同,所以在抵近目標空域、開始攻擊之前,各隊必須根據自己的攻擊方法,事先占據有利陣位,由航空隊形展開為攻擊隊形。譬如,魚雷攻擊隊,為了便於發射魚雷,就需要降低飛行高度;俯衝轟炸機隊則必須把飛行高度提高到4000米,才便於俯衝。另外,為了提高命中精度和攻擊效果,有的攻擊隊還要考慮風向:對俯衝轟炸機來說,最好是順風,因此要轉到上風方向;而對水起轟炸機來說,最好是逆風,因此要轉到下風方向。所以,當總指揮官下達展開命令後,各攻擊隊應盡快展開成各自的預定攻擊隊形。待下達攻擊令後,即按預先規定的攻擊順序和攻擊目標實施攻擊。
......
"報告隊長,看到了珍珠港!"
指揮官機是三座飛機,坐在前麵駕駛座上的技術熟練、行動果敢的鬆平三男海軍大尉激動地喊道。他看見港內幾艘戰列艦靜靜地停泊在海灣,安睡般地橫在水麵上。
淵田海軍中佐聚精會神地望著。
看到了!就在這裏!
福特島的內外兩側都是戰列艦的籠式桅杆!
淵田拿起望遠鏡仔細地窺視著停在港灣的船隻,冷靜地數了數,正好8艘,全是戰列艦。隻見8艘戰列艦覆蓋著天篷,並排停靠在位於珍珠港中部的福特島東側。
珍珠港--傳說中鯊魚神卡亞胡巴賀的神宮--攤開在下方,猶如一個巨大的沙盤模型地圖,看上去和他原來想像的完全一樣。港內大小96艘美國軍艦還是一動不動靜靜地"睡"在那裏,空中也沒有1架美機。淵田見此情景,心中大喜過望,在不見任何戰果的情況下就急不可耐地對傳令兵說:
"快用甲級電波向艦隊發報,告訴他們,我們奇襲成功了......"
傳令兵的手指靈敏快速地按動了發報機的電鍵:"托拉,托拉,托拉!"電波從3200海裏之遙飛回東京,一直到達日本聯合艦隊旗艦"長門"號的作戰室裏。
這時的時間是:東京時間8日3時19分,檀香山時間7日7時53分。
為了保障攻擊效果,這次作戰,根據強攻和奇襲兩種不同情況,事先規定了兩種不同的攻擊順序:
如果是奇襲,就由魚雷機打頭陣,力爭使魚雷機在敵地麵防空火力開火之前開始攻擊,以爭取最大的奇襲效果,接著,水平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在魚雷機攻擊的同時,按先後順序開始攻擊,以避免俯衝轟炸機進行轟炸時升起的硝煙妨礙魚雷機和水平轟炸機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