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佩爾歷險
然而,耶順內克的死並不能使柏林擺脫厄運。就在同一天,以東英格蘭為基地的美國第8航空隊與英國皇家空軍對柏林進行了空襲,迫使德國戰鬥機進行了大規模集結。盡管保衛柏林的高射炮有裏外兩層,但美英轟炸機在雲層上嗡嗡飛行了3小時,德軍的高射炮居然未能擊落一架盟軍飛機。盡管這次空襲未給柏林造成嚴重損失,但英國人扔下了大量傳單,上麵寫著:"希特勒發動的這場戰爭將繼續下去,希特勒要打多久就打多久!"這些傳單對納粹心理上的打擊不亞於重磅炸彈。
兩周以後,英國皇家空軍派出了更多的飛機襲擊柏林,這次炸死了14人,炸傷50多人。這是第三帝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德國人在首都被炸死。納粹要人們對此大為震怒。宣傳部長戈培爾命令納粹宣傳機器開足馬力對英國人的轟炸行動進行攻擊,大肆宣傳英國飛行員對柏林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進行的"野蠻"屠殺。為了把德國人的恐懼轉化為對敵人的憤怒,柏林大部分報紙都使用了《柏林上空的英國強盜》這個標題。納粹頭麵人物們甚至還宣稱:"即使德國的每一座城市都被夷為平地,德意誌民族也能生存下去。即使我們不得不在洞穴中生活也在所不惜。"
不過,德國的宣傳及恐嚇並沒能擋住盟軍的飛機和炸彈。11月22日上午,盟軍大批轟炸機又飛臨柏林上空,數千噸炸彈落在了市區和工廠區,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晚上,近600架英國轟炸機又對柏林進行了連續突擊。當時,以德國軍需部長施佩爾為首的部分納粹頭頭們正在辦公室開會,研究盟軍在白天的空襲情況。突然,報警電話響了,有人報告說大批轟炸機正由英國向柏林方向飛來,現在已經到達波茨坦上空。會議馬上中斷,與會者驅車趕到附近的一個高射炮塔,想同往常一樣,在塔上觀察轟炸情況。但是,施佩爾剛登上塔頂,又不得不返身退回塔內,因為猛烈的轟炸使堅固的炮塔劇烈搖晃,在塔上站都站不穩。巨大的爆炸聲連續不斷,持續了近1小時。炮塔內的水泥牆壁被劇烈的爆炸一塊塊震落下來,飛揚的塵埃籠罩著這群臉色蒼白的第三帝國的頭麵人物。彈雨過後,施佩爾終於登上炮塔平台,隻見不遠處軍需部大樓已成為一片火海。施佩爾等趕忙下塔登車,趕赴火場。這時,還有不少定時炸彈在不斷地爆炸,但施佩爾已顧不了這麽多了,他全力向他的辦公室衝去,企圖搶救出重要文件。然而,他的辦公室已蕩然無存了--一顆炸彈恰好在附近爆炸,將之炸成一個巨大的彈坑。火勢在大樓內蔓延開來,迅速向不遠處的陸軍軍械局席捲而去。施佩爾等人隨著火焰也衝進了軍械局大樓,見到有用的東西就趕緊往外扔。第二天清晨,施佩爾等隨後到遭到轟炸的市區視察,隻見滿地都是玻璃碎片和瓦礫,剛被搶救出來的家具等橫七豎八地堆在街道上,許多房屋仍在燃燒;無家可歸的難民麵帶痛苦得近乎麻木的表情,兩眼緊盯著已成廢墟的家園;城市上空,滾滾濃煙遮天蔽日,使白晝暗淡,令人毛骨悚然。
新裝備走上戰場
當時參戰的英國轟炸機主要有"蘭開斯特"式、"哈裏法克斯"式、"斯特林"式以及"惠靈頓"式。這些飛機的自我防護能力較弱,而且由於航程的限製,它們要到柏林上空執行任務必須大幅度減少載彈量,因此,英機的戰鬥力不是很強。美國參戰的轟炸機則比較先進,像b-29型轟炸機號稱"空中堡壘",它的裝甲厚實,自衛能力強,又裝備有11門重機關炮,可以獨立對付敵戰鬥機的進攻。這些飛機的載彈量重達數噸,並且配備了陀螺式瞄準裝置,可以在高炮射程之外進行準確投彈。
但連續8次空戰表明,低速轟炸機在晝間並不是德國戰鬥機的對手,就連具有強大防禦火力的"空中堡壘"也不例外。因此,盡管盟軍獲得了巨大戰果,卻也付出了慘重代價:轟炸機的戰損率高達9%,這個損失對長時間大編隊執行連續轟炸的空軍來講是難以承受的。而且,由於飛行員擔心遭到德國飛機的阻截,投彈效果也不甚理想。有的飛機甚至剛進入德國領空就草草將炸彈扔下回去交差了。
直到1944年,盟軍轟炸機在得到p-38"閃電"、p-51"野馬"式等遠程戰鬥機護航後,形勢才陡然有了改觀。德國的"福克符夫"式和"梅塞施米特"式戰鬥機根本不是這些飛機的對手,盟軍轟炸機的戰損由此降到了3.5%。
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p-38"閃電"式殲擊機,最高時速為414英裏,最大載荷航程2260英裏,爬升率為12分鍾2.5萬英尺,升限3.9萬英尺,裝備20毫米航炮1門,0.5英寸機槍4挺;-51"野馬"殲擊機最高時速為443英裏,最p大載荷航程2080英裏,爬升率7.5分鍾2萬英尺,升限41900英尺,裝備0.5英寸機槍6挺,1000磅炸彈2枚或5英寸火箭彈10枚。而德國的"福克符夫"戰鬥機時速隻有395英裏,最大載荷航程380英裏,爬升率6分鍾1.5萬英尺,裝備7.9毫米機槍2挺,20毫米航炮4門。與前者相比,德機無論在火力還是機動性方麵都要稍遜一籌。
然而,耶順內克的死並不能使柏林擺脫厄運。就在同一天,以東英格蘭為基地的美國第8航空隊與英國皇家空軍對柏林進行了空襲,迫使德國戰鬥機進行了大規模集結。盡管保衛柏林的高射炮有裏外兩層,但美英轟炸機在雲層上嗡嗡飛行了3小時,德軍的高射炮居然未能擊落一架盟軍飛機。盡管這次空襲未給柏林造成嚴重損失,但英國人扔下了大量傳單,上麵寫著:"希特勒發動的這場戰爭將繼續下去,希特勒要打多久就打多久!"這些傳單對納粹心理上的打擊不亞於重磅炸彈。
兩周以後,英國皇家空軍派出了更多的飛機襲擊柏林,這次炸死了14人,炸傷50多人。這是第三帝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德國人在首都被炸死。納粹要人們對此大為震怒。宣傳部長戈培爾命令納粹宣傳機器開足馬力對英國人的轟炸行動進行攻擊,大肆宣傳英國飛行員對柏林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進行的"野蠻"屠殺。為了把德國人的恐懼轉化為對敵人的憤怒,柏林大部分報紙都使用了《柏林上空的英國強盜》這個標題。納粹頭麵人物們甚至還宣稱:"即使德國的每一座城市都被夷為平地,德意誌民族也能生存下去。即使我們不得不在洞穴中生活也在所不惜。"
不過,德國的宣傳及恐嚇並沒能擋住盟軍的飛機和炸彈。11月22日上午,盟軍大批轟炸機又飛臨柏林上空,數千噸炸彈落在了市區和工廠區,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晚上,近600架英國轟炸機又對柏林進行了連續突擊。當時,以德國軍需部長施佩爾為首的部分納粹頭頭們正在辦公室開會,研究盟軍在白天的空襲情況。突然,報警電話響了,有人報告說大批轟炸機正由英國向柏林方向飛來,現在已經到達波茨坦上空。會議馬上中斷,與會者驅車趕到附近的一個高射炮塔,想同往常一樣,在塔上觀察轟炸情況。但是,施佩爾剛登上塔頂,又不得不返身退回塔內,因為猛烈的轟炸使堅固的炮塔劇烈搖晃,在塔上站都站不穩。巨大的爆炸聲連續不斷,持續了近1小時。炮塔內的水泥牆壁被劇烈的爆炸一塊塊震落下來,飛揚的塵埃籠罩著這群臉色蒼白的第三帝國的頭麵人物。彈雨過後,施佩爾終於登上炮塔平台,隻見不遠處軍需部大樓已成為一片火海。施佩爾等趕忙下塔登車,趕赴火場。這時,還有不少定時炸彈在不斷地爆炸,但施佩爾已顧不了這麽多了,他全力向他的辦公室衝去,企圖搶救出重要文件。然而,他的辦公室已蕩然無存了--一顆炸彈恰好在附近爆炸,將之炸成一個巨大的彈坑。火勢在大樓內蔓延開來,迅速向不遠處的陸軍軍械局席捲而去。施佩爾等人隨著火焰也衝進了軍械局大樓,見到有用的東西就趕緊往外扔。第二天清晨,施佩爾等隨後到遭到轟炸的市區視察,隻見滿地都是玻璃碎片和瓦礫,剛被搶救出來的家具等橫七豎八地堆在街道上,許多房屋仍在燃燒;無家可歸的難民麵帶痛苦得近乎麻木的表情,兩眼緊盯著已成廢墟的家園;城市上空,滾滾濃煙遮天蔽日,使白晝暗淡,令人毛骨悚然。
新裝備走上戰場
當時參戰的英國轟炸機主要有"蘭開斯特"式、"哈裏法克斯"式、"斯特林"式以及"惠靈頓"式。這些飛機的自我防護能力較弱,而且由於航程的限製,它們要到柏林上空執行任務必須大幅度減少載彈量,因此,英機的戰鬥力不是很強。美國參戰的轟炸機則比較先進,像b-29型轟炸機號稱"空中堡壘",它的裝甲厚實,自衛能力強,又裝備有11門重機關炮,可以獨立對付敵戰鬥機的進攻。這些飛機的載彈量重達數噸,並且配備了陀螺式瞄準裝置,可以在高炮射程之外進行準確投彈。
但連續8次空戰表明,低速轟炸機在晝間並不是德國戰鬥機的對手,就連具有強大防禦火力的"空中堡壘"也不例外。因此,盡管盟軍獲得了巨大戰果,卻也付出了慘重代價:轟炸機的戰損率高達9%,這個損失對長時間大編隊執行連續轟炸的空軍來講是難以承受的。而且,由於飛行員擔心遭到德國飛機的阻截,投彈效果也不甚理想。有的飛機甚至剛進入德國領空就草草將炸彈扔下回去交差了。
直到1944年,盟軍轟炸機在得到p-38"閃電"、p-51"野馬"式等遠程戰鬥機護航後,形勢才陡然有了改觀。德國的"福克符夫"式和"梅塞施米特"式戰鬥機根本不是這些飛機的對手,盟軍轟炸機的戰損由此降到了3.5%。
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p-38"閃電"式殲擊機,最高時速為414英裏,最大載荷航程2260英裏,爬升率為12分鍾2.5萬英尺,升限3.9萬英尺,裝備20毫米航炮1門,0.5英寸機槍4挺;-51"野馬"殲擊機最高時速為443英裏,最p大載荷航程2080英裏,爬升率7.5分鍾2萬英尺,升限41900英尺,裝備0.5英寸機槍6挺,1000磅炸彈2枚或5英寸火箭彈10枚。而德國的"福克符夫"戰鬥機時速隻有395英裏,最大載荷航程380英裏,爬升率6分鍾1.5萬英尺,裝備7.9毫米機槍2挺,20毫米航炮4門。與前者相比,德機無論在火力還是機動性方麵都要稍遜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