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花崗岩"突擊隊就隻剩9架飛機了。他們終於在亞琛和勞聯斯貝格連接線西北的費喬烏山上看見了最後一座燈標,它標誌著已經到達"分手點"。為了不讓比利時軍隊發覺飛機發動機的聲音,滑翔機將從這裏開始單獨滑翔,隱蔽地飛越荷蘭的馬斯垂克角。


    科赫上尉原先預計,為了克服逆風的影響,總得準備多飛8到10升鍾。但沒想到恰好這天是順風,而且風力比氣象站預報的要強得多。結果飛到這個地方的時間比預想的要早了10分鍾。為使這次奇襲圓滿成功,原計劃是在發起總攻前5分鍾,突擊隊先在埃本·埃馬耳要塞開火。可是現在,這種設想已無法實現。


    也正是由於風向的原因,飛機的高度過低,隻有2000-2200米,原計算到"燈火走廊"盡頭時,飛機的高度必須達到2600米,因為隻有在這個高度上,滑翔機才能以適當的滑行角度飛抵目標。由於沒有達到規定的高度,容克-52飛機的飛行員把滑翔機向前多拖了一段,跑到了荷蘭上空,他們是想幫助滑翔機彌補高度不夠帶來的問題,沒想到卻幫了倒忙。因為容克-52飛機發動機的聲音等於給荷蘭和比利時軍隊發了警報。滑翔機剛剛脫離了容克-52飛機,就遭到荷蘭軍隊的炮擊,輕型高炮吐出的紅色火珠從四麵八方向空中飛來。滑翔機駕駛員不時地轉彎或作蛇行運動,靈活地躲開了炮火,沒有1架飛機中彈。由於這些滑翔機駕駛員全是精選的老手,所以他們仍然按照計劃保持著隊形飛到各自目標上空,開始無聲無息地進行大角度俯衝。


    10日淩晨3時10分,埃本·埃馬耳要塞指揮官橋特蘭德少校接到第7步兵師司令部"要嚴加戒備"的電話,他立即命令部隊進入臨戰狀態。監視哨不時地從裝甲碉堡中向外觀察,嚴密地監視著這漆黑的四周。兩個小時平安地過去了,天色開始微微發亮。突然,從荷蘭國境的馬斯垂克方向傳來了激烈的高炮聲。在埃本·埃馬耳要塞的碉堡中,比利時炮手已做好高炮的戰鬥準備。他們以為是德國轟炸機要來襲擊這裏,可是側耳細聽了老半天,也沒有聽見飛機發動機的聲音。


    就在這時,滑翔機利用微明的天色悄悄地從側後進入,降落了下來。奪取要塞表麵陣地的突擊分隊的9架滑翔機,1架接1架地在長滿雜草的要塞頂部的預定地點滑行著陸。由於帶有減速裝置,著陸後隻滑行了20米。比利時的哨兵看著這群幽靈似的"巨鳥"突然降落在他們跟前,個個被驚得目瞪口呆,竟沒有發出警報。突擊隊員和駕駛員從滑翔機上衝下來,盡管沒有指揮員,但因各組訓練有素,仍按預定計劃立即開始突擊。在帶著大量炸藥的工兵帶領下,他們直向爆破目標衝去。為了掩護進攻,有幾個人報了發煙手榴彈。傾刻之間,第一聲爆炸響徹了整個要塞--這是絕大部分守衛部隊所聽到的唯一警報。緊接著,突擊隊員們使用手榴彈和炸藥包,連續快速地逐個對炮塔、碉堡、坑道口進行破壞,用衝鋒鎗進行掃射。一門門要塞火炮被摧毀,一些比利時士兵戰戰兢兢地舉起了雙手。就在這時,有兩個突擊組被迷惑了,他們發現通過空中照相拍攝下來的結構堅固的兩座碉堡根本就不存在。這是比利時在要塞建造的假炮塔。德軍原先認出了一些假炮塔,並且把這些假炮塔加在訓練用的要塞模型上;而另一些假炮塔則愚弄了他們。現在他們才發現"直徑5米的裝甲碉堡"原來是用薄鐵皮偽裝的。專門研製的錐孔裝藥炸藥包穿透了3米厚的混凝土,突擊隊經短促戰鬥,不到10分鍾就炸毀和破壞了要塞頂上的所有火炮和軍事設施,突擊隊控製了要塞的表麵陣地。看不見外麵情況而又被巨大爆炸聲搞得暈頭轉向的守軍慌做一團,一籌莫展,隻能猜想上麵所發生的事情。這時要塞頂上的作戰活動就隻剩下突擊隊的工兵為打通坑道網洞口而進行的有組織的爆破了。


    奪取3座橋樑的突擊分隊的滑翔機均按計劃分別在橋的西端著陸,從哨所背後出豈不意地向橋樑猛撲過去。費爾德韋茲爾特橋和弗羅恩哈芬橋的守衛部隊還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德軍便迅速、完整地占領了這兩座橋。要塞指揮官橋特蘭德在滑翔機著陸時剛好用電話命令炸毀坎尼橋和馬斯河上的另外兩座小橋,結果坎尼橋正好在德軍襲擊時被炸毀。突擊隊攻取橋樑的戰鬥,得到德軍阿爾登戈高炮營的88毫米大炮以及俯衝轟炸機的有力支援,使突擊隊在占領兩座橋樑後的一整天中,抗住了比利時軍隊的猛烈炮擊而堅守了下來。


    "拔釘子"戰鬥


    在奪取埃本·埃馬耳要塞的空降兵還在進行突擊的時候,大批德國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就已到達,它們對通往要塞的道路進行了轟炸和掃射,封鎖了通向要塞的所有通路,使起斷絕了外援。橋特蘭德發現要塞頂部已被德軍占領,他一方麵組織反衝擊,一方麵要求要塞附近的炮兵進行火力支援,向這裏轟擊。鄰近的碉堡立刻作出反應,火炮開始射擊。但是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很快就發現了這些火炮的炮口火焰,便集中全力,迅速摧毀了這些炮兵掩體和火炮。天亮以後,比利時第1軍的1個野戰炮兵營開到了埃本·埃馬耳要塞附近,準備炮擊要塞上的德軍,但由於沒有高射炮兵,這個野戰炮兵營還未來得及進入射擊陣地,其大炮就被德軍的俯衝轟炸機輕而易舉地全部炸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