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1988年,北京,病房。
高級幹部的特護病房,不論從內到外都是幹淨整潔,絕對的安靜,避免打擾。
這個午後,陽光和盛夏特有的悶熱經過樹木,窗簾的層層過濾下來,隻剩下安詳和寧靜。劉三想他很慶幸人生最後的日子,可以得到這樣的氛圍的。上午送給了探望的秘書和陪伴的兒女,交代了一些事情,女兒春紅扳著臉,說爸你那麽多年風風雨雨都過來了,這點小風小浪一定沒事的。他知道她不信,他知道自己也不信,他要死了,他知道。
人,好像很容易就會死去。
那個人不也是那樣嗎?突然的就死了。
就好像昨天的事――年少的他,病床上的他,他那麽瘦,那麽瘦,那麽憔悴,看到自己,就突然開始流淚,他說:“三哥,你不要去北京好不好?我怕,你去了之後,就再也見不到我了”。那個時候是生氣的,氣他突然變得這樣多愁善感和孩子氣,終究還是經不住磨,哄著他說,“了塵,你怎麽這樣了,你不是一直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嗎?”可是他還是安靜的看著我,鬧別扭,於是隻好說:“好,好,要是這樣我就不去北京了。”沒有想到了塵卻擦了眼淚說不用了,他說“你去吧,等你回來我就好了。”
雖然不安心,還是離開。
誰想到會是永別?
下了飛機,到新的大學報導,剛回到寓所,就接到葉嵐的電話:“他死了”
他說他死了,腸胃炎。
拿著電話不想說話,也沒有哭泣的願望,隻是默然默然……終究,他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有的時候會想,他的生命是一個悲劇,是還是不是?
那樣洋溢的才華,天生的熱情,一點點被抹煞。
所以他還是不愛惜自己,總是暴飲暴食,吃壞了自己的身體,還是那樣滿不在乎的笑著,被發現的時候也隻是安然:“哎呀,太好吃了,實在忍不住了。”
那樣絢爛的一個人,其實很落寞。
那樣冷淡的一個人,其實很熱情。
像個孩子一樣,幼稚又單純,隻是為難的活著,為了死去而活著。
劉三無意識的動動頭,換了一個方向,繼續思考。
他知道自己怕是挨不過這一場病了。
這些年來,自從了塵死後,他倒是頗為認真的生活。捨棄了文人的身份,正正經經做了幾年大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後,陸續的擔任了黨校書記,黨校校長,市委委員,副市長,直到省委書記,省長,中央委員,人大代表……妻子一路陪伴他,生了一兒兩女,現在家庭幸福,生活美滿,可是現在回想,他還是不能不惘然。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對還是不對,了塵,我把你的部分也活了,不知道對還是不對?
也經歷過艱辛。
那些風風雨雨反反覆覆,難過的時候會想起那個熱情的少年,想起他們還在日本時候的夢想,想要一個新的國家,想要過幸福的生活,這樣想的時候,身體就好像充滿了力量,再也不會怨憤或者疲憊。
三十年前,了塵的才華再一次被發現,突然之間很多研究他評價他的書籍和著作出版了。
劉三感到了欣慰。
可是還是有人說,了塵的革命隻有熱情而且偏激,不足取。
看到這些句子,劉三感到了氣憤和悲傷……但是轉念想想,本來他們的時代,就充滿了不可知,他們隻是盡人事而已,又何必在乎後人的評說?
隻要,隻要他,一直懷念著了塵,就足夠了。
有微微的風,劉三感到一絲愜意和疲憊,他閉上眼睛,安然的睡著了。
完
1988年,北京,病房。
高級幹部的特護病房,不論從內到外都是幹淨整潔,絕對的安靜,避免打擾。
這個午後,陽光和盛夏特有的悶熱經過樹木,窗簾的層層過濾下來,隻剩下安詳和寧靜。劉三想他很慶幸人生最後的日子,可以得到這樣的氛圍的。上午送給了探望的秘書和陪伴的兒女,交代了一些事情,女兒春紅扳著臉,說爸你那麽多年風風雨雨都過來了,這點小風小浪一定沒事的。他知道她不信,他知道自己也不信,他要死了,他知道。
人,好像很容易就會死去。
那個人不也是那樣嗎?突然的就死了。
就好像昨天的事――年少的他,病床上的他,他那麽瘦,那麽瘦,那麽憔悴,看到自己,就突然開始流淚,他說:“三哥,你不要去北京好不好?我怕,你去了之後,就再也見不到我了”。那個時候是生氣的,氣他突然變得這樣多愁善感和孩子氣,終究還是經不住磨,哄著他說,“了塵,你怎麽這樣了,你不是一直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嗎?”可是他還是安靜的看著我,鬧別扭,於是隻好說:“好,好,要是這樣我就不去北京了。”沒有想到了塵卻擦了眼淚說不用了,他說“你去吧,等你回來我就好了。”
雖然不安心,還是離開。
誰想到會是永別?
下了飛機,到新的大學報導,剛回到寓所,就接到葉嵐的電話:“他死了”
他說他死了,腸胃炎。
拿著電話不想說話,也沒有哭泣的願望,隻是默然默然……終究,他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有的時候會想,他的生命是一個悲劇,是還是不是?
那樣洋溢的才華,天生的熱情,一點點被抹煞。
所以他還是不愛惜自己,總是暴飲暴食,吃壞了自己的身體,還是那樣滿不在乎的笑著,被發現的時候也隻是安然:“哎呀,太好吃了,實在忍不住了。”
那樣絢爛的一個人,其實很落寞。
那樣冷淡的一個人,其實很熱情。
像個孩子一樣,幼稚又單純,隻是為難的活著,為了死去而活著。
劉三無意識的動動頭,換了一個方向,繼續思考。
他知道自己怕是挨不過這一場病了。
這些年來,自從了塵死後,他倒是頗為認真的生活。捨棄了文人的身份,正正經經做了幾年大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後,陸續的擔任了黨校書記,黨校校長,市委委員,副市長,直到省委書記,省長,中央委員,人大代表……妻子一路陪伴他,生了一兒兩女,現在家庭幸福,生活美滿,可是現在回想,他還是不能不惘然。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對還是不對,了塵,我把你的部分也活了,不知道對還是不對?
也經歷過艱辛。
那些風風雨雨反反覆覆,難過的時候會想起那個熱情的少年,想起他們還在日本時候的夢想,想要一個新的國家,想要過幸福的生活,這樣想的時候,身體就好像充滿了力量,再也不會怨憤或者疲憊。
三十年前,了塵的才華再一次被發現,突然之間很多研究他評價他的書籍和著作出版了。
劉三感到了欣慰。
可是還是有人說,了塵的革命隻有熱情而且偏激,不足取。
看到這些句子,劉三感到了氣憤和悲傷……但是轉念想想,本來他們的時代,就充滿了不可知,他們隻是盡人事而已,又何必在乎後人的評說?
隻要,隻要他,一直懷念著了塵,就足夠了。
有微微的風,劉三感到一絲愜意和疲憊,他閉上眼睛,安然的睡著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