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直接跪倒在地,朝皇帝道:“父皇,兒子天天兒臣兒臣的喊,你什麽時候也封兒子做個臣子唄。”


    “你想做什麽官?”皇帝好奇的問道。


    “什麽都行,隻要不是繁文縟節的就行。”五皇子一邊討官一邊默默黑了一把喜歡清貴的門閥士族們。


    “那你誌在何處?”皇帝繼續追問道。


    一側的賢妃緊張到臉色發白,皇後朝她看了幾眼,賢妃也沒發現。而淑妃的如針一般的綿軟陰毒的視線,卻讓賢妃如芒在背。


    “兒臣要去斷案。”五皇子興奮道。


    子黎不由得輕輕蹙眉,在有人注意到的之前,已然恢復了平靜。老五不是喜歡打仗嗎,曾經子黎讓他做些其他事情,他都是以專心致誌要做個大將軍而推託掉,為什麽偏偏要選在這個時候,他剛接手刑部的時候來刑部呢?而且還是沒有給他打招呼的前提下,突然提出。


    皇帝也開口問出了了子黎的疑惑。“老五啊,朕記得你一心想做上將軍的?怎麽會想要去刑部呢?”


    “父皇,兒臣想提前分擔一些,這不就是盡忠盡孝兩全嘛。”五皇子道。


    “行啦行啦,朕知道你的孝心了,今日宴會,不說政事,容後再稟。”皇帝轉移話題,他目光轉向刑部尚書,看他和平素十分不一樣,便開口問道:“崔愛卿,你這幅模樣又是為何?”


    隨著皇帝的一句發問,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刑部尚書崔世休那邊去,無人再去深究皇帝和五皇子的這一番對答。


    隻有幾個人的表情還是異常。


    淑妃冷冷地瞪了一眼賢妃,賢良的妃子教導出的兒子,隻會在別人兒子的封賞宴上伸手討官,真是好教養。


    賢妃的臉色仍然煞白,她之前教導五皇子和太子走的近一些,卻未料想五皇子沒有通過太子去討官,而是直言向皇帝討,真是一件事惹得眾怒。


    和她這般想法的還有突然變得低調的七皇子。


    未給太子打過報告,惹了太子不喜。


    越過太子去直接向皇帝討要,難道不知道皇帝最喜歡的就是太子嗎?惹得太子不喜就是惹的皇上不喜。皇帝嘛,先是太子的父親,則是百官的皇帝,再是諸皇子的父皇。


    偏偏在三哥的封賞宴席上提出來,給三哥添堵,這簡直就是作死。


    當年太子死後,半年內三哥掀起的腥風血雨令父皇禪位,他登基為皇。在七皇子的心目中,三哥比父皇更不顧情麵。


    老五這是做了個大死。


    七皇子在心裏默默地想著,這麽蠢,怪不得死得早。他不由得回想當年他是不是也這麽嘚瑟而愚蠢。天天想要和秦春水一爭長短,趾高氣昂得意洋洋的,也不知道遭到誰的記恨,令他英年早逝。


    想起前世還有三年多的小命,七皇子絕對堅持做個低調隱身的好皇子,不給任何人添堵,捱過這段日子,早早的圖謀分封出去,也算是有了安身立命的所在,不在這壇渾水裏扯淡,他才能長長久久的保持這條小命。


    至於這段皇宮日子,他還得好好計量一下,應該和誰走的近些,能讓父皇早早地想起給他安排給外派的差事。分封的事情留待以後再說。


    七皇子把皇帝的九個皇子一一看過,撇過俊美不凡的太子,死得太早不是好大腿,撇過同母的三皇子,冷酷無情沒人味,不是好大腿。誒,老四呢?


    冷麵老四出外差了,這個可以考慮一下,取取經驗。


    撇過老五這個傻憨,下了個作大死命不長的判斷之後,繼續看,老六,他的母妃太惹人厭,不是好夥伴,繼續往下看,老八,這個吃貨。


    八皇子吃過身側的一疊紅玉丸子,又悄悄的不惹人注目的將老九的拖了一個,餵到嘴裏,說不出的滿足。


    一向不得注視的老八正滿足的感慨中,隻偏偏被老七看到。


    誒,不過老八活的很自在啊,七皇子稍加思索,突然發現老八沒參加任何政事,也沒受到任何牽連,更是在他死之前仍舊這一副吃貨的模樣,難道老八有什麽秘訣,母妃家室不顯,不得父皇寵愛,沒有實際官職,沒有顯赫名聲……


    這明明是炮灰的配置,真是活的比他滋潤,命比他長。


    嗯,是在值得研究的對象。老七決定好好觀察老八。


    至於老九,在太子死後,因為和太子相像的天資聰穎,成為了太子的替身而被父皇寵愛,卻不出半年就得重病而死,真是惹人心酸,不過他才不會去管別人的事情呢,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一向是他的信條。


    這般想好,老七把一顆七上八下的心放進肚子裏,準備宴會後和老八聊聊,至於共同話題嗎,就從吃開始好了。


    老七專心致誌的盯著老八吃的東西,讓老八莫名地覺得壓力山大,不由得正襟危坐起來,把七皇子給鬱悶著了。


    和老七的思量不同,老三簡單地把皇子們分為兩類。


    離間他和太子的是一類,不離間他和太子是一類。而不幸的是,大皇子和五皇子,都是屬於第一類。


    五皇子在他的賀宴討官的行徑,也不過是輕飄飄的再加上一筆。


    被所有人揣度會記恨五皇子的太子卻並非眾人想得那般,認為老五是背叛他,而是認為他定有其他緣由。


    隻是,這緣由又是什麽呢?


    子黎看著麵容清晰的大皇子、三皇子、五皇子等等,卻想不透他們心底的隱秘心事,這正是令他頭疼的。


    幾個人的心思流轉之後,目光還是和眾人一般,放在的宴會的中心——崔世休身上。


    崔世休正說到他為何拎著酒杯高高的倒入口中這回事。


    “說起這種喝法,微臣要和陛下說一宗故事。”


    “愛卿快快說來。”皇帝催促道。


    “微臣酷愛喝酒,列位都是了解的,近日來,微臣不愛去宴會上,便在京都裏到處轉轉,看看有沒有佳釀可尋。”說到這,崔世休還給子黎拋了個眼神。


    那意思十分明確,分明就是:“太子殿下,你瞧瞧我可是遵循你的意見的,可不準說我愛酒滋事。”


    子黎瞭然的頷首,崔世休得到子黎的回應,更加高興了。


    卻不知道一句,“微臣不愛去宴會上”大大的打臉的昨天去參加陸府宴會的文武百官們,哪些以夠資格去參加陸府宴席的臣子們而沾沾自喜,卻因為崔世休的一句話,而變成臉色坨紅。


    崔世休才不去看百官的臉色,他隻要得太子的首肯就夠了,他繼續講道:“微臣逛過的東市北市,都十分尋常,不過是些流俗文章和普通酒樓而已,大同小異的很。”


    其他人又是愕然。


    東市的書鋪林立,是全國文化的最負盛名的地方,而北市的酒樓則馳名各地,到了崔大人嘴裏卻偏偏變成了俗氣。


    惹得諸百官憋著一口氣找茬。


    崔世休不知他那番欲揚先抑的手法已惹得眾怒。他鋪墊完,顛顛的講到,“微臣就不知不覺逛到了西市。”


    百官不由得的翻了個白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隻有孤沒重生真是對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瀾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瀾歌並收藏隻有孤沒重生真是對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