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苦大興土木,知秋在這裏住得挺好。”話語間是平日裏少見的任性,聽得洪煜也是一楞,這人倒好像和他大哥槓上了!
知秋回到自己的院子,於海說下午他不在的時候,太子那裏送了東西過來,一看是件絲絨的長袍,心裏納悶,這太子好端端怎麽送這東西給自己?於海還說,是那頭管事的親自送過來的,說這是江浙上供來的精品,滿朝廷上隻這麽一件呢。
自從洪煜病癒以來,太子脾氣倒是收斂不少。知秋一個人坐在屋子裏,左右尋思著這其中的牽製厲害。洪煜當時立下的遺詔明顯沒有流傳出去,太子應該並不知道改立之事,而且因為龔放的關係,葉家對太子的壓迫轉移了不少。隻是大哥的脾氣,恐怕是不會受人威脅如此之久,況且韓家已經失勢,龔放隻要將手裏秘密一公布,葉家就完了……大哥必是抓了龔放什麽把柄,才能讓他如此安靜。
紙終是包不住火,到時候東窗事發,可又得如何是好?這煩心的事一糾纏上來,便覺得心突突跳了起來。知秋也不管晨昏,盤腿打坐,希望借心法將這股躁氣壓下去。直到覺得心頭輕了,方起身走到外屋。唐順兒準備了洗臉水,問他打算什麽時候吃晚飯。
“皇上晚上會不會過來?”知秋問道。
“萬歲爺不會來了吧?聽說今晚翻了皇後娘娘的牌子!”
姐姐?知秋一怔,有種莫名的不好的預感。
“萬歲爺不會來了吧?聽說今晚翻了皇後娘娘的牌子!”
知秋一怔,有種莫名的不好的預感。他相信影子並沒有將陪葬一事與姐姐說過,否則,她不可能如此沉得住氣。然而他還來不及為了家裏的事操心,於海匆忙跑進來,說太子的人剛剛來報,太子一會兒就到!知秋一聽,不禁頭大,看來這宮裏各色人物,是一個也不肯放過自己的。無奈之中,隻好硬著頭皮,讓唐順兒進來幫他更衣。
太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年半載不見,模樣身材變化都相當大。此刻站在夜風中,儼然大人的模樣,他和洪煜長得倒真是有幾分相似!知秋迎出來,躬身便拜,卻不料被太子一把攔住。
“許久不見三公子,如今是懂規矩了!你拜我,我哪裏受得起?”
雖然語帶取笑,態度卻是溫和的,不似小時候那麽無理跋扈。知秋側身,給他讓路,太子走到他跟前,卻拉著他的胳膊:“一起吧!客氣什麽!”
知秋覺得別扭,一擰身閃了:“太子理應先行。”
太子臉上稍微有些不悅,卻難得地沒有發作,進了屋才和他說:“我忘了,隻有父皇才能扯你抱你的。”
知秋的臉“騰”地紅起來,沉默著沒答話。太子知他是不悅,也沒繼續挖苦他,轉了話題問:“我白天讓人送的袍子,你可喜歡?”
“質地上乘,做工精緻,讓太子破費了。”
“一件袍子算什麽?你稀罕什麽就跟我說,但凡我送得起的,定不會與你吝嗇。”太子說著,背手在他屋裏逛著,知秋這裏,擺滿了洪煜賞的東西,“父皇對你也是慷慨。”
知秋還是摸不清頭腦,不明白今夜太子來訪的目的如何,“皇上為人大方,對眾臣子從不曾吝嗇。”
太子卻笑了,“這你就錯了,父皇也就對你如此。葉知秋,以前你在宮裏,我特討厭你;後來你被你大哥接走,這兩年也見不到你幾回,倒有些不自在。你還是住在宮裏吧!隻要你葉家不為難我,不為難我舅舅,我不欺負你便是!”
太子如今算算也是十五六歲的少年,體態健碩,性格上也成熟不少,與以前那任性刁蠻的孩子比起來,說得上是脫胎換骨了。知秋見他如此跟自己說話,倒有些不適應,一時不知如何作答,幸虧這時唐順兒進了門,送進茶水點心,並詢問太子是否要留下用膳。
“不用了!留下來,你家公子和我都不自在。這好印象姑且留著,省得他呆會惹了我,你們又怪我刁難他。”太子說完,也不久留,抬腿走了,走到知秋身邊,他專注地看了知秋一眼,笑著說,“來日方長呢,三公子!”
幾天後,洪煜聽說了太子與知秋的會麵,於是詢問兩人談了什麽。知秋正喝著小酒,慵懶地躺在竹塌上,如實說道:“太子說他以後在這宮裏再不會‘無故’欺負我。”
“哦?他真這麽說?”
“是啊,”酒是洪煜贈他的陳釀,淳厚而甘香,知秋喝得高興,煩惱都忘在腦後,說起話來也帶著本來的不拘小節,“若要欺負,就得找茬啦!”
洪煜笑出聲:“你這人說話,刻薄得有趣。”
悠悠午後,風乍起,暮春的花香起伏,空氣中氤氳著曖昧情愫,洪煜欺身上前,杯中酒灌進口裏,再湊在知秋唇邊,眼含情意,將那酒漸漸度入知秋口中……醇酒助興,兩人一時性愛之心漲起,在安靜無人的庭院角落裏,肆意偷歡。
日子平靜如水,轉眼夏去秋來,葉逢春五個月的身孕忽然小產,掉下來的是個已經成型的男嬰。之前,知秋還因為她一意孤行,心狠手辣而有些懷恨在心的,如今見她形容枯槁,憔悴不堪,又感到心疼,不免多去看她幾次。
逢春並非一般女子,她心裏有數,這孩子掉得是莫名其妙,趁左右無人,她便與知秋說了。她不吝與知秋分享心事,如此做,無非是想探探知秋的口風而已。
“這孩子走得可冤枉。”
短短一句話,知秋已經明白她的意思。不管洪煜知道多少,他不肯留姐姐的心在上次病重時,已有顯露。難不成這段時間來的恩寵,都不過是個甜蜜的陷阱?知秋抬頭瞧著逢春的眼神,深遠而悲傷。
葉逢春自從小產以後就纏綿病榻,久不見好轉。洪汐功課依舊出色,在眾皇子中,是最得洪煜歡心的一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與知秋甚為親近,因此接近洪煜的機會比其他皇子多很多。太子在武試裏卓然不群,騎馬she箭均帶乃父之風。並且,性情上轉變很多,不再對知秋苛刻挖苦,甚至偶爾迎上知秋的目光裏,還夾雜著一股罕見的,溫柔。
葉文治對知秋依舊不聞不問,兩三年裏,兩人雖偶爾碰麵,不管知秋如何想盡辦法討好,他都冷麵視之。慢慢地,知秋終於認識到,大哥再也不是那個對自己有求必應,百依百順的人。而他表現出的冷淡,帶給知秋的不安,並非兩人關係如何僵持。大哥眼睛裏流露出的情緒,更象是,情人間的,別扭和嫉妒。
時光逶迤,轉眼就是兩年。
兩年來,知秋的官職依舊掛在禮部,可他既不上朝,也不與其他官員交往,獨來獨往,自在得很,朝廷上甚至都不再稱呼他“葉大人”,直接稱呼“三公子”。洪煜對他的寵溺雖惹來無數誣詬,他倒也不往心裏去。洪煜便覺得知秋這人有時真有股道骨仙風,遺世獨立的味道。他時而坦蕩,時而憂傷,笑時的清澈,愁時的婉轉,都讓洪煜愛不釋手。
知秋雖不上朝,早飯過後,總是要去禦書房陪著洪煜批閱奏摺。他在南書房翻本古籍,喝著茶,看著書,偶爾回答回答洪煜的問題,悠然就是一天。這日,冷得蕭索,因為他怕冷,洪煜提早讓奴才們將禦書房的火爐點上了。知秋剛走到近前,就被禦書房總管郎忠攔住了。
“三公子,萬歲爺和馮大人在談事情呢!說誰也不能打擾。”
“知道了,那我去暖閣等著。”
等郎忠來叫他的時候,他正懨懨欲睡呢,出門看見馮世淵離去的背影,筆直而端正。他這些日子可謂青雲直上,甚得洪煜的信任。此人敏於行而訥於言,對洪煜忠心不二,知秋既覺欣慰,又難免擔憂,馮世淵有些鐵腕風範,若和葉家起了衝突,恐怕是不好調解的。
禦書房裏,洪煜愁容未消,見他進來,放下手頭公務,拉著他坐在一邊的暖塌上。
“陪朕下一盤棋吧!”照例準備了知秋愛吃的點心,還有壺熱茶,“這是福建上供來的鐵觀音,你嚐嚐好不好。”
兩人落座,邊下棋邊品茗,洪煜順便地問了他一句:“江南封家,和你們葉家可有什麽關係?”
封家是江南首富,表麵上與葉家並無親戚,但似乎和大哥的關係格外好些,當時大哥想把自己遠遠送走的時候,就是指望封家能照顧他的,這些知秋都記得。不過,他托腮冥思,隻看棋局,隨意地回答說:“認識吧?究竟怎麽個關係,我哪裏會知道?我在葉家不過是個小毛頭而已。”
“葉家人不懂得珍惜你啊!若假以時日,你可是難得的人才呢!”
“隻有皇上才會這麽想,嗬嗬,葉家人才濟濟,才不會把我當回事。”知秋走了一步,似乎相當滿意。
“那是他們有眼無珠啊!若不是你,哪來葉家今日之昌盛啊!”
知秋停下來,一雙黑眸有點驚恐地看著洪煜,欲言又止。洪煜連忙勸他:“平時粗心大意,今天怎來得這麽敏感?朕不過信口說說,不當真的。”
當不當真,知秋心裏自是有數,他和洪煜之間幾乎逃不過這種循環:葉家不停擾起洪煜的愁思,他又得顧忌知秋的立場,兩人這問題不說不行,一說就僵……知秋明白,洪煜對自己的耐心,遠超過帝王該有的霸道。因此,很多時候,他隻能裝聾扮啞,自欺欺人。他清楚,洪煜對葉家下手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雖然推遲了兩年,洪煜還是撥了銀子,打算將宮外那塊空地蓋座庭院,在知秋生日時,送給他。這些年來,知秋也不成家,也不顧別人風言風語,在宮裏陪著自己住,雖然宮裏的人處處討好他,可這樣下去總不是長久之計。況且,每次看見知秋在葉文治麵前碰了釘子,那尷尬得灰禿禿的小臉,他總覺不忍心。負責監工的是由馮世淵派的親信,為的是能對此事上心。雖是自己親自下的旨,如今有些人拖遝起來,抽他們幾巴掌也不頂事的。
知秋這日在逢春的宮裏說話,逢春將身邊的人都打發了,提醒知秋派人去修院子那地方多轉轉,表麵上她隻能說,馮世淵這人不好說話,他親信和他也一個德性。但知秋想,估計姐姐是擔心找到什麽東西。那塊地本就是前朝宮殿的一部分,後來著了一場大火,將舊物什都燒了個幹淨。如今想想,估計也是大哥找人做的,為的就是不留下任何和自己父親有關的東西。
事情湊巧,知秋還沒來得及找人去辦,吳越滿這天偷偷來找,他便覺得不妙。這幾年,他怕洪煜誤會他在宮裏培植親信,和誰走得都不近乎。若不是有什麽大事,吳越滿是不會親自來找他的。
知秋回到自己的院子,於海說下午他不在的時候,太子那裏送了東西過來,一看是件絲絨的長袍,心裏納悶,這太子好端端怎麽送這東西給自己?於海還說,是那頭管事的親自送過來的,說這是江浙上供來的精品,滿朝廷上隻這麽一件呢。
自從洪煜病癒以來,太子脾氣倒是收斂不少。知秋一個人坐在屋子裏,左右尋思著這其中的牽製厲害。洪煜當時立下的遺詔明顯沒有流傳出去,太子應該並不知道改立之事,而且因為龔放的關係,葉家對太子的壓迫轉移了不少。隻是大哥的脾氣,恐怕是不會受人威脅如此之久,況且韓家已經失勢,龔放隻要將手裏秘密一公布,葉家就完了……大哥必是抓了龔放什麽把柄,才能讓他如此安靜。
紙終是包不住火,到時候東窗事發,可又得如何是好?這煩心的事一糾纏上來,便覺得心突突跳了起來。知秋也不管晨昏,盤腿打坐,希望借心法將這股躁氣壓下去。直到覺得心頭輕了,方起身走到外屋。唐順兒準備了洗臉水,問他打算什麽時候吃晚飯。
“皇上晚上會不會過來?”知秋問道。
“萬歲爺不會來了吧?聽說今晚翻了皇後娘娘的牌子!”
姐姐?知秋一怔,有種莫名的不好的預感。
“萬歲爺不會來了吧?聽說今晚翻了皇後娘娘的牌子!”
知秋一怔,有種莫名的不好的預感。他相信影子並沒有將陪葬一事與姐姐說過,否則,她不可能如此沉得住氣。然而他還來不及為了家裏的事操心,於海匆忙跑進來,說太子的人剛剛來報,太子一會兒就到!知秋一聽,不禁頭大,看來這宮裏各色人物,是一個也不肯放過自己的。無奈之中,隻好硬著頭皮,讓唐順兒進來幫他更衣。
太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年半載不見,模樣身材變化都相當大。此刻站在夜風中,儼然大人的模樣,他和洪煜長得倒真是有幾分相似!知秋迎出來,躬身便拜,卻不料被太子一把攔住。
“許久不見三公子,如今是懂規矩了!你拜我,我哪裏受得起?”
雖然語帶取笑,態度卻是溫和的,不似小時候那麽無理跋扈。知秋側身,給他讓路,太子走到他跟前,卻拉著他的胳膊:“一起吧!客氣什麽!”
知秋覺得別扭,一擰身閃了:“太子理應先行。”
太子臉上稍微有些不悅,卻難得地沒有發作,進了屋才和他說:“我忘了,隻有父皇才能扯你抱你的。”
知秋的臉“騰”地紅起來,沉默著沒答話。太子知他是不悅,也沒繼續挖苦他,轉了話題問:“我白天讓人送的袍子,你可喜歡?”
“質地上乘,做工精緻,讓太子破費了。”
“一件袍子算什麽?你稀罕什麽就跟我說,但凡我送得起的,定不會與你吝嗇。”太子說著,背手在他屋裏逛著,知秋這裏,擺滿了洪煜賞的東西,“父皇對你也是慷慨。”
知秋還是摸不清頭腦,不明白今夜太子來訪的目的如何,“皇上為人大方,對眾臣子從不曾吝嗇。”
太子卻笑了,“這你就錯了,父皇也就對你如此。葉知秋,以前你在宮裏,我特討厭你;後來你被你大哥接走,這兩年也見不到你幾回,倒有些不自在。你還是住在宮裏吧!隻要你葉家不為難我,不為難我舅舅,我不欺負你便是!”
太子如今算算也是十五六歲的少年,體態健碩,性格上也成熟不少,與以前那任性刁蠻的孩子比起來,說得上是脫胎換骨了。知秋見他如此跟自己說話,倒有些不適應,一時不知如何作答,幸虧這時唐順兒進了門,送進茶水點心,並詢問太子是否要留下用膳。
“不用了!留下來,你家公子和我都不自在。這好印象姑且留著,省得他呆會惹了我,你們又怪我刁難他。”太子說完,也不久留,抬腿走了,走到知秋身邊,他專注地看了知秋一眼,笑著說,“來日方長呢,三公子!”
幾天後,洪煜聽說了太子與知秋的會麵,於是詢問兩人談了什麽。知秋正喝著小酒,慵懶地躺在竹塌上,如實說道:“太子說他以後在這宮裏再不會‘無故’欺負我。”
“哦?他真這麽說?”
“是啊,”酒是洪煜贈他的陳釀,淳厚而甘香,知秋喝得高興,煩惱都忘在腦後,說起話來也帶著本來的不拘小節,“若要欺負,就得找茬啦!”
洪煜笑出聲:“你這人說話,刻薄得有趣。”
悠悠午後,風乍起,暮春的花香起伏,空氣中氤氳著曖昧情愫,洪煜欺身上前,杯中酒灌進口裏,再湊在知秋唇邊,眼含情意,將那酒漸漸度入知秋口中……醇酒助興,兩人一時性愛之心漲起,在安靜無人的庭院角落裏,肆意偷歡。
日子平靜如水,轉眼夏去秋來,葉逢春五個月的身孕忽然小產,掉下來的是個已經成型的男嬰。之前,知秋還因為她一意孤行,心狠手辣而有些懷恨在心的,如今見她形容枯槁,憔悴不堪,又感到心疼,不免多去看她幾次。
逢春並非一般女子,她心裏有數,這孩子掉得是莫名其妙,趁左右無人,她便與知秋說了。她不吝與知秋分享心事,如此做,無非是想探探知秋的口風而已。
“這孩子走得可冤枉。”
短短一句話,知秋已經明白她的意思。不管洪煜知道多少,他不肯留姐姐的心在上次病重時,已有顯露。難不成這段時間來的恩寵,都不過是個甜蜜的陷阱?知秋抬頭瞧著逢春的眼神,深遠而悲傷。
葉逢春自從小產以後就纏綿病榻,久不見好轉。洪汐功課依舊出色,在眾皇子中,是最得洪煜歡心的一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與知秋甚為親近,因此接近洪煜的機會比其他皇子多很多。太子在武試裏卓然不群,騎馬she箭均帶乃父之風。並且,性情上轉變很多,不再對知秋苛刻挖苦,甚至偶爾迎上知秋的目光裏,還夾雜著一股罕見的,溫柔。
葉文治對知秋依舊不聞不問,兩三年裏,兩人雖偶爾碰麵,不管知秋如何想盡辦法討好,他都冷麵視之。慢慢地,知秋終於認識到,大哥再也不是那個對自己有求必應,百依百順的人。而他表現出的冷淡,帶給知秋的不安,並非兩人關係如何僵持。大哥眼睛裏流露出的情緒,更象是,情人間的,別扭和嫉妒。
時光逶迤,轉眼就是兩年。
兩年來,知秋的官職依舊掛在禮部,可他既不上朝,也不與其他官員交往,獨來獨往,自在得很,朝廷上甚至都不再稱呼他“葉大人”,直接稱呼“三公子”。洪煜對他的寵溺雖惹來無數誣詬,他倒也不往心裏去。洪煜便覺得知秋這人有時真有股道骨仙風,遺世獨立的味道。他時而坦蕩,時而憂傷,笑時的清澈,愁時的婉轉,都讓洪煜愛不釋手。
知秋雖不上朝,早飯過後,總是要去禦書房陪著洪煜批閱奏摺。他在南書房翻本古籍,喝著茶,看著書,偶爾回答回答洪煜的問題,悠然就是一天。這日,冷得蕭索,因為他怕冷,洪煜提早讓奴才們將禦書房的火爐點上了。知秋剛走到近前,就被禦書房總管郎忠攔住了。
“三公子,萬歲爺和馮大人在談事情呢!說誰也不能打擾。”
“知道了,那我去暖閣等著。”
等郎忠來叫他的時候,他正懨懨欲睡呢,出門看見馮世淵離去的背影,筆直而端正。他這些日子可謂青雲直上,甚得洪煜的信任。此人敏於行而訥於言,對洪煜忠心不二,知秋既覺欣慰,又難免擔憂,馮世淵有些鐵腕風範,若和葉家起了衝突,恐怕是不好調解的。
禦書房裏,洪煜愁容未消,見他進來,放下手頭公務,拉著他坐在一邊的暖塌上。
“陪朕下一盤棋吧!”照例準備了知秋愛吃的點心,還有壺熱茶,“這是福建上供來的鐵觀音,你嚐嚐好不好。”
兩人落座,邊下棋邊品茗,洪煜順便地問了他一句:“江南封家,和你們葉家可有什麽關係?”
封家是江南首富,表麵上與葉家並無親戚,但似乎和大哥的關係格外好些,當時大哥想把自己遠遠送走的時候,就是指望封家能照顧他的,這些知秋都記得。不過,他托腮冥思,隻看棋局,隨意地回答說:“認識吧?究竟怎麽個關係,我哪裏會知道?我在葉家不過是個小毛頭而已。”
“葉家人不懂得珍惜你啊!若假以時日,你可是難得的人才呢!”
“隻有皇上才會這麽想,嗬嗬,葉家人才濟濟,才不會把我當回事。”知秋走了一步,似乎相當滿意。
“那是他們有眼無珠啊!若不是你,哪來葉家今日之昌盛啊!”
知秋停下來,一雙黑眸有點驚恐地看著洪煜,欲言又止。洪煜連忙勸他:“平時粗心大意,今天怎來得這麽敏感?朕不過信口說說,不當真的。”
當不當真,知秋心裏自是有數,他和洪煜之間幾乎逃不過這種循環:葉家不停擾起洪煜的愁思,他又得顧忌知秋的立場,兩人這問題不說不行,一說就僵……知秋明白,洪煜對自己的耐心,遠超過帝王該有的霸道。因此,很多時候,他隻能裝聾扮啞,自欺欺人。他清楚,洪煜對葉家下手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雖然推遲了兩年,洪煜還是撥了銀子,打算將宮外那塊空地蓋座庭院,在知秋生日時,送給他。這些年來,知秋也不成家,也不顧別人風言風語,在宮裏陪著自己住,雖然宮裏的人處處討好他,可這樣下去總不是長久之計。況且,每次看見知秋在葉文治麵前碰了釘子,那尷尬得灰禿禿的小臉,他總覺不忍心。負責監工的是由馮世淵派的親信,為的是能對此事上心。雖是自己親自下的旨,如今有些人拖遝起來,抽他們幾巴掌也不頂事的。
知秋這日在逢春的宮裏說話,逢春將身邊的人都打發了,提醒知秋派人去修院子那地方多轉轉,表麵上她隻能說,馮世淵這人不好說話,他親信和他也一個德性。但知秋想,估計姐姐是擔心找到什麽東西。那塊地本就是前朝宮殿的一部分,後來著了一場大火,將舊物什都燒了個幹淨。如今想想,估計也是大哥找人做的,為的就是不留下任何和自己父親有關的東西。
事情湊巧,知秋還沒來得及找人去辦,吳越滿這天偷偷來找,他便覺得不妙。這幾年,他怕洪煜誤會他在宮裏培植親信,和誰走得都不近乎。若不是有什麽大事,吳越滿是不會親自來找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