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等一群朋友到昆明後,住處離他們也不算太遠,大家見麵的機會多起來,很快又恢復了北平文化小圈子的鬧熱。然而他們聚會的地方,更多是在林徽因家裏,隔幾天他們便去林徽因家吃下午茶。大家一起談文學、談戰局。談累了的時候,大家便去李公樸開的北門書店逛逛,或去順城街老城牆腳邊排檔上品嚐風味小吃。
那時,林徽因的三弟林恆也在昆明航校,經常帶一群同學到家裏來玩。舅舅來了,是兩個孩子的節日。舅舅給他們做飛機模型,還帶來黃燦燦的子彈殼做的哨子。他們最喜歡舅舅講戰鬥故事。蕭幹來了,聽得比孩子們還入迷,那些故事,不是林恆肚子裏編出來的,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早他一兩年畢業的兄弟,而且他也即將畢業,很快要成為那些英雄故事的主人公了。蕭幹被深深激動著。每到這時,林徽因便鼓勵他把這些故事寫出來。不久,蕭幹寫出了那篇在當時文壇頗有反響的《劉粹剛之死》。
這段日子,記錄在林徽因當時寫下的幾首詩中。這個時期林徽因的作品,大都是紀事性的。如《對北門街園子》:別說你寂寞;大樹拱立,草花爛漫,一個園子永遠睡著;沒有腳步的走響。
你樹梢盤著飛鳥,每早雲天,吻你額前,每晚你留下對話,正是西山最好的夕陽。
那個永遠睡著的園子,總是一班兒文友的腳步踏進它的夢境。園中有一石桌,三五石凳,逛完了北門書店,他們就買些瓜子、話梅到這片幽靜之處聊天,繼續著剛才的話題。從這裏可以看到西山最美的夕陽。還有她寫的《茶鋪》:這是立體的構畫,描在這裏許多樣臉在順城腳的茶鋪裏隱隱起喧騰聲一片。
各種的姿勢,生活刻畫著不同的方麵:茶座上全坐滿了,笑的,皺眉的,有的抽著旱菸,老的,慈祥的麵紋,年輕的,靈活的眼睛,都暫要時間茶杯上停住,不再去擾亂心情!
一天一整串辛苦,此刻才賺回小把安靜,夜晚回家,還有遠路,白天,誰有工夫閑著看雲影?
不都為著真的口渴四麵窗開著,喝茶,翹起膝蓋的是疲乏,赤著臂膀好同鄉鄰閑話。
也為了放下扁擔同肩背向命運喘息,倚著牆,每晚靠這一碗茶的生趣幽默估量生的短長……
這是立體的構畫設色在小生活旁邊,蔭涼南瓜棚下茶鋪,熱鬧照樣的又過了一天。
那個茶鋪,給予林徽因的記憶永遠是溫暖而新鮮的,花上一角錢,可以買到一碗香香的米線。主人是一位瑤族大媽,對北平來的幾位客人,總是特別熱情,他們吃到的米線往往是最好的。有時,還給他們端上一盤爆炒黃鱔絲,或一盤新鮮的田螺。在這裏也能吃到「戀愛豆腐果」,那其實是一種油炸米豆腐小風味,有戀人來買這種小食品,茶鋪主人便多多地放辣椒末,據說越辣二人的感情越深。因此,他們總是慫恿沈從文和張兆和、蕭幹和「小樹葉」吃「戀愛豆腐果」。張兆和和「小樹葉」不堪那火一樣的辣,咽下一口,眼淚全冒出來了。大家便一塊起鬧:「全吃光啊,吃不光感情就不深!」
林徽因家的鄰居,是一位從四川來的做白鐵活的張大爹,他有60多歲年紀,背深深地駝著,他喜歡喝很烈的苞穀酒,臉總是紅紅的。林徽因經常帶了寶寶和小弟,去張大爹臨街的小樓前看他做的手藝,一張白鐵板,在他手裏剪剪敲敲,三下兩下,就出來一隻漂亮的小水壺。林徽因《小樓》一詩,寫下了她當時鹹受:張大爹臨街的矮樓,半藏著,半挺著,立在街頭,瓦覆著它,窗開一條縫,夕陽染紅它如寫下古遠的夢。
矮簷上長點草,也結過小瓜,破石子路在樓前,無人種花,是老罈子,瓦罐,大小的相伴;塵垢列出許多風趣的零亂。
但張大爹走過,不吟詠它好;大爹自己(上年紀了)不相信古老。
他拐著杖常到隔壁沽酒,寧願過橋,土堤去看新柳!
7月,蕭幹接到了胡霖從香港發來的電報,去年停刊的《大公報》現已在香港籌備復刊,計劃在「8.13」一周年之際出復刊號,請蕭幹速速趕往香港,重操舊業。
興致勃勃的蕭幹,接到電報便和「小樹葉」一起跑到林徽因家,林徽因、梁思成也很高興,說了許多鼓勵的話,來寬慰「、樹葉」。
臨行前幾天,蕭幹四處向朋友辭行、約稿。人還未走,就風風火火地投入了工作。
林徽因對蕭幹的熱情非常讚賞。
蕭幹走後,林徽因對他的工作經常寫信給予鼓勵和支持。
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昆明不久,莫宗江、陳明達、劉致平也先後來了。
在北平時,營造學社已有普查全國古建築的設想,現在營造學社的幾個骨幹都到了昆明,梁思成和林徽因便設想把大家組織起來,恢復營造學社的工作,對江南地區的古建築進行考察。為了籌措經費,梁思成曾給中美庚款基金會周詒春寫過信,詢問能否得到補助。周詒春覆信說,隻要有梁思成和劉敦楨,基金會便承認營造學社,可以繼續給補助。正好劉敦楨從湖南新寧老家來了信,願到昆明來。這樣,營造學社西南小分隊就組建起來了。
1939年初,明淨的春城天空也不再安寧,日本人的飛機不斷來騷擾,空襲的警報一響,大家便攜家帶口出外躲避。昆明文化圈的朋友和營造學社的同仁,紛紛搬到鄉下。
那時,林徽因的三弟林恆也在昆明航校,經常帶一群同學到家裏來玩。舅舅來了,是兩個孩子的節日。舅舅給他們做飛機模型,還帶來黃燦燦的子彈殼做的哨子。他們最喜歡舅舅講戰鬥故事。蕭幹來了,聽得比孩子們還入迷,那些故事,不是林恆肚子裏編出來的,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早他一兩年畢業的兄弟,而且他也即將畢業,很快要成為那些英雄故事的主人公了。蕭幹被深深激動著。每到這時,林徽因便鼓勵他把這些故事寫出來。不久,蕭幹寫出了那篇在當時文壇頗有反響的《劉粹剛之死》。
這段日子,記錄在林徽因當時寫下的幾首詩中。這個時期林徽因的作品,大都是紀事性的。如《對北門街園子》:別說你寂寞;大樹拱立,草花爛漫,一個園子永遠睡著;沒有腳步的走響。
你樹梢盤著飛鳥,每早雲天,吻你額前,每晚你留下對話,正是西山最好的夕陽。
那個永遠睡著的園子,總是一班兒文友的腳步踏進它的夢境。園中有一石桌,三五石凳,逛完了北門書店,他們就買些瓜子、話梅到這片幽靜之處聊天,繼續著剛才的話題。從這裏可以看到西山最美的夕陽。還有她寫的《茶鋪》:這是立體的構畫,描在這裏許多樣臉在順城腳的茶鋪裏隱隱起喧騰聲一片。
各種的姿勢,生活刻畫著不同的方麵:茶座上全坐滿了,笑的,皺眉的,有的抽著旱菸,老的,慈祥的麵紋,年輕的,靈活的眼睛,都暫要時間茶杯上停住,不再去擾亂心情!
一天一整串辛苦,此刻才賺回小把安靜,夜晚回家,還有遠路,白天,誰有工夫閑著看雲影?
不都為著真的口渴四麵窗開著,喝茶,翹起膝蓋的是疲乏,赤著臂膀好同鄉鄰閑話。
也為了放下扁擔同肩背向命運喘息,倚著牆,每晚靠這一碗茶的生趣幽默估量生的短長……
這是立體的構畫設色在小生活旁邊,蔭涼南瓜棚下茶鋪,熱鬧照樣的又過了一天。
那個茶鋪,給予林徽因的記憶永遠是溫暖而新鮮的,花上一角錢,可以買到一碗香香的米線。主人是一位瑤族大媽,對北平來的幾位客人,總是特別熱情,他們吃到的米線往往是最好的。有時,還給他們端上一盤爆炒黃鱔絲,或一盤新鮮的田螺。在這裏也能吃到「戀愛豆腐果」,那其實是一種油炸米豆腐小風味,有戀人來買這種小食品,茶鋪主人便多多地放辣椒末,據說越辣二人的感情越深。因此,他們總是慫恿沈從文和張兆和、蕭幹和「小樹葉」吃「戀愛豆腐果」。張兆和和「小樹葉」不堪那火一樣的辣,咽下一口,眼淚全冒出來了。大家便一塊起鬧:「全吃光啊,吃不光感情就不深!」
林徽因家的鄰居,是一位從四川來的做白鐵活的張大爹,他有60多歲年紀,背深深地駝著,他喜歡喝很烈的苞穀酒,臉總是紅紅的。林徽因經常帶了寶寶和小弟,去張大爹臨街的小樓前看他做的手藝,一張白鐵板,在他手裏剪剪敲敲,三下兩下,就出來一隻漂亮的小水壺。林徽因《小樓》一詩,寫下了她當時鹹受:張大爹臨街的矮樓,半藏著,半挺著,立在街頭,瓦覆著它,窗開一條縫,夕陽染紅它如寫下古遠的夢。
矮簷上長點草,也結過小瓜,破石子路在樓前,無人種花,是老罈子,瓦罐,大小的相伴;塵垢列出許多風趣的零亂。
但張大爹走過,不吟詠它好;大爹自己(上年紀了)不相信古老。
他拐著杖常到隔壁沽酒,寧願過橋,土堤去看新柳!
7月,蕭幹接到了胡霖從香港發來的電報,去年停刊的《大公報》現已在香港籌備復刊,計劃在「8.13」一周年之際出復刊號,請蕭幹速速趕往香港,重操舊業。
興致勃勃的蕭幹,接到電報便和「小樹葉」一起跑到林徽因家,林徽因、梁思成也很高興,說了許多鼓勵的話,來寬慰「、樹葉」。
臨行前幾天,蕭幹四處向朋友辭行、約稿。人還未走,就風風火火地投入了工作。
林徽因對蕭幹的熱情非常讚賞。
蕭幹走後,林徽因對他的工作經常寫信給予鼓勵和支持。
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昆明不久,莫宗江、陳明達、劉致平也先後來了。
在北平時,營造學社已有普查全國古建築的設想,現在營造學社的幾個骨幹都到了昆明,梁思成和林徽因便設想把大家組織起來,恢復營造學社的工作,對江南地區的古建築進行考察。為了籌措經費,梁思成曾給中美庚款基金會周詒春寫過信,詢問能否得到補助。周詒春覆信說,隻要有梁思成和劉敦楨,基金會便承認營造學社,可以繼續給補助。正好劉敦楨從湖南新寧老家來了信,願到昆明來。這樣,營造學社西南小分隊就組建起來了。
1939年初,明淨的春城天空也不再安寧,日本人的飛機不斷來騷擾,空襲的警報一響,大家便攜家帶口出外躲避。昆明文化圈的朋友和營造學社的同仁,紛紛搬到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