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目標(2)


    關於孩子問題,《不結婚的女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高貴的榜樣。女主角被遺棄後,女兒十分恨她的老爹。但女主角抱之泣曰:「他沒有離開你,乖兒,他還是你的父親,他離開的是我。」她把女兒當成「人」,沒有要求女兒為自己犧牲,沒有利用女兒去打擊拋掉她的丈夫,沒有利用女兒轉嫁自己憤怒的情緒。如果換了我們的社會,我敢打包票,恐怕做媽媽會使出渾身解數,教女兒把老爹恨入骨髓。柏楊先生不知道那位學藝股長家庭變化的情形,但可以推測的,父母一定互相把對方攻擊得體無完膚,使女兒心上的創傷更為慘重。


    湯明昭女士要我們「更應倡導中國固有的家庭倫理」,嗚呼,柏楊先生想這件事可不能囫圇吞棗。父母夫妻兒女相親相愛,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的倫理,非中國所獨有。中國獨具隻眼的家庭倫理,如柏楊先生上次介紹的「七出之條」,我想還是不倡導的好,不但不宜倡導,簡直應該斬草除根。如果真要倡導,恐怕台灣半數以上的老奶,都要被「休掉」,中國早成了世界上的野蠻大國矣。至於發動女學生「夫唱婦隨」「相夫教子」,因為是教育官頒布的,柏楊先生不敢有啥異議,過去因為跟官異議太多,幾乎斷送了腦瓜皮。不過看樣子,翻來覆去,仍是大男人沙文主義,仍是把女人當成附件,即令大獲全勝,也不過製造出來一大堆三從牌或三靠牌。在可敬的教育官英明的領導之下,丈夫如果偷雞摸狗,妻子就得牆角把風,如果她不肯,她就得滾。


    湯明昭女士曰:「禁止離婚有其積極的意義。」柏老的意見恰恰相反:「不禁止離婚有其積極的意義。」配偶是「人」,不是「物」,即令是物,一雙太窄的漂亮鞋子,穿起來磨得血流如注,潦泡密布,寸步難行,天下就是隻有這一雙,人們也寧可光腳丫。愛情不能用功利培養出花朵,一旦「除了我你找不到別的女人」、「除了我你找不到別的男人」,那是做生意的商業態度。


    湯明昭女士又曰:「你摧毀多少傳教成果。」柏楊先生的蓋世名著,為自己招災引禍,足足有餘。破壞天主教的偉大傳教,可沒有那麽大的勁。湯女士家庭美滿,難道看了敝大作,就雙雙去法院告狀離婚哉。而義大利的謀殺,於斌弟弟的遠走高飛,以及美國兇殺案,都發生在敝大作之前,這種亂飛帽子的武功,我可有點心跳。


    最後一句話,我們奮鬥的目標是:女人跟男人一樣的也是人,也是獨立的人。女人有拒絕大男人沙文主義的權利,有拒絕當男人附件的權利,有拒絕被男人騎到頭上吆五喝六的權利,有主動提出離婚的權利。


    座右之鏡


    挑選太苛,是求偶的最大危機。


    人類進入青年階段——一旦女孩子走路時頻頻低頭看自己的腳,一旦男孩子對鏡子拚命刮鬍子,那就是說,他們已從母親懷裏跳出來,到了求偶年齡矣。一到了求偶年齡,每人都有一套美麗的幻想。哪個女孩子不想嫁一個白馬王子?蓋王子具備了男人最高的和最多的條件。第一、他年輕焉,女孩子隻幻想嫁王子而不幻想嫁國王嫁皇帝者,其原因在此,國王皇帝年紀似乎都很老也。第二、他英俊焉,事實上王子可能其蠢如豬,若晉惠帝司馬衷先生是,可是少女們看史書的少,看童話小說的多;無論童話也好,小說也好,王子無不儀態翩翩,風流瀟灑,而天下所有的小姐,又哪個不愛俏哉?第三、他有錢焉,這一點非王子不足以盡其妙,普通人辛苦一輩子,等到有了錢時,人已老矣,跳舞不動矣,調情無精力矣,有啥意思?隻有王子,用不著埋頭苦幹,一生下來就有的是金銀財寶。男人為了賺錢,出外奔波,把嬌妻留在家中獨守空閨,雖嫁百萬富翁,都得受守寡之苦,嫁王子便無此流弊。第四、他有權勢焉,一個女孩子對權勢的要求,雖沒有對「年輕」「英俊」「金錢」的要求強烈,但如果上麵三項統統都有,便自然而然希望有點權勢;好比,她去某地一遊,大家聽說她就是王妃,她就是夫人,皆大驚而立,肅然而敬,她則含其微笑,點其油頭,徐步而行,嗚呼,這股味道一經嚐過,終身不忘。是以女孩子幻想的對象中,公教人員不與焉,文學家不與焉,窮光蛋不與焉,年過四十而無名無利的光棍不與焉。


    跟女孩子遙遙相對者,則哪一個男孩子不想娶公主?王子具備標準男人的條件,公主則具備標準女人的條件。第一、她也年輕焉,男人們腦海中的公主,很少超過三十歲者,誰不喜歡有一個年輕的妻子哉。第二、她美麗焉,王子必然英俊,公主必然美麗,此乃天經地義之事,從沒有人懷疑到公主還有不堪入目的;男子娶妻,條件雖有一千一萬,歸根到底,美麗第一,漂亮壓倒一切,而所有的公主無不麵貌如花,身材如柳,天仙化人,隻要看上一眼,便是死都情願。第三、她也有錢有勢焉,嫁一個王子固像嫁一個錢袋,娶一個公主,更像娶一個錢袋,這對中國的知識分子,尤其有強烈的誘惑,隻要能巴巴結結和公主結了婚,反正有皇家錢糧可用,不必怕物價上漲,也不必怕十年不加薪矣。如果柏楊先生能娶公主,我每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到那時便再也不寫一個字,再也不每天伏案,眼花手顫,可憐兮兮的爬格子也。


    嗚呼,幻想終於是幻想,現實終於是現實,世界上沒有幾個人嫁王子,也沒有幾個人娶公主,差不多都是退而求其次,找一個湊數。這跟人生經驗有關,年齡漸大,體會漸多,不得不回心轉意,向環境屈服。當然,也有些死硬派,抱定決心,非自己幻想中的男人不嫁,非自己幻想中的女人不娶,結果找來找去,四大皆空,或者是找了三十年之久,找是找到啦,自己卻老矣耄矣,沒人要矣,事不諧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人,天生是尤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楊並收藏女人,天生是尤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