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宮」和「出洋」這兩派人的最終理想,其實並不矛盾,他們是一致希望復辟的。陳寶琛這一夥人在還宮希望破滅之後,重彈起「遵時養晦」的老調,主張採取「靜待觀變」的政策,但是他們在「聯日」方麵,也並非反對羅振玉那夥人的主張。例如一位南書房行走叫溫肅的遺老(張勳復辟時做過十二天的都察院副都禦史),曾上奏說,「陳寶琛有曠世之才,與芳澤甚密」,「行在」設在天津,可由陳與芳澤就近聯繫「密商協助餉械,規定利權」,以「厚結外援,暗樹勢力」,「津京地近,往返可無痕跡」。有一個比溫肅更討厭羅振玉的張琨(前清順天府文安縣知縣,候補知州),他對於出洋之所以不太支持,原因不過如此:「出洋如為避禍,以俟復辟轉圜則可,若再以彼道義之門、治平之範,棄其學而學焉,則大不可也」。可見他並不完全反對羅振玉的出洋理由。甚至陳寶琛也曾一度讓步說,倘若非要出洋不可,隻望我選可靠的扈從人員。原來問題的真正焦點,還是在於反對羅振玉這個人。現在我能記得起的最堅決反對出洋的遺老,是極個別的,甚至也有人說過「日本推利是圖,不會仗義協助復辟」的話,他們認為復辟隻能放在「遺臣遺民」身上,在他們的遺臣遺民裏,是要把羅振玉剔除出去的。


    兩夥人既然不是什麽主張、辦法上的爭執,而是人與人的爭執,因此在正麵的公開條陳議論之外,暗地裏勾心鬥角就更為激烈。在這方麵,羅振玉盡管花樣再多,結果仍是個失敗者。


    有一天,羅振玉得到我的召見允許,到我的小召見室裏來了。他拿著一個細長的布包兒,對我說:


    「臣罪該萬死,不當以此擾亂天心,然而臣若為了私交,隻知隱惡揚善,則又不忠不義。」


    「你說的什麽呀?」


    我莫名其妙地望著他,隻見他慢慢騰騰,就像個老太監洗臉梳頭似地,動手解那個包兒。包兒打開了,裏麵是一副對聯,他不慌不忙地把它展開,還沒展完,我就認出來,這是我寫給陳寶琛的。


    「臣在小市上發現的宸翰禦墨,總算萬幸,被臣請回來了……」


    那時我還不知道,羅振玉這些人一貫收買敵對者的僕役,幹些卑鄙的勾當,我隻想到陳寶琛居然對皇上的「恩賜」如此不敬,居然使我的禦筆擺到小市的地攤上!我心中十分不快,一時煩惱之至,不知說什麽是好,隻好揮揮手,叫羅振玉趕快走開。


    這時陳寶琛到北京去了。胡嗣瑗知道了這件事,他堅持說,這決不是陳寶琛的過失,他不相信陳家的僕人敢把它拿到小市上去,但又說陳家的僕人偷出去賣倒是可能。至於不賣給小市又賣給誰?為什麽會到了羅振玉手裏?他卻不說出來。在我追問之下,他隻說了一個叫我摸不著頭腦的故事。


    「嘉慶朝大學士鬆筠,皇上必能知道,是位忠臣。鬆筠的故事,皇上願意聽,臣就講一講。嘉慶二十四年,仁宗睿皇帝要禦駕巡幸出關,大學士鬆筠知道了,心中不安,一則仁宗聖躬違和,如何能經這番奔波?另則和珅雖然伏誅,君側依然未淨,隻怕仁宗此去不吉。鬆筠心中有話不能向上頭明說,隻好在奏摺上委婉其詞,託詞夜觀天象,不宜出巡。仁宗閱奏大怒,下諭一道,說自古以孝治天下,朕出關祭祀祖宗,豈有不吉之理?因此鬆筠奪官,降為驍騎校。仁宗後來在熱河行宮龍馭上賓,宣宗(道光)即位還朝,一進西直門,看見了鬆筠,帶著兵了設街,想起了鬆筠進諫大行皇帝的那些話,明白了話中的含意,才知道這才是忠心耿耿的重臣,立即官復原職……」


    說到這裏,胡嗣瑗停住了。我著急地問:


    「你說的什麽呀?這跟陳寶琛有什麽關係?」


    「臣說的是陳寶琛,跟鬆筠一樣,有話不好明說。」


    「那麽我是仁宗還是宣宗?」


    「不,不……」胡嗣瑗嚇得不知說什麽是好了。我不耐煩地說:


    「你是個幹脆人,別也學那種轉彎抹角的,幹脆說吧!」


    「嗻,臣說的陳寶琛,正是忠心耿耿,隻不過他對上頭進諫,一向是迂迴的,皇上天直聰明,自然是能體察到的。」


    「行啦,我知道陳師傅是什麽人。」


    我雖然還不明白鬆筠的故事的含義,也樂意聽胡嗣瑗說陳師傅的好話,至少這可以除去那副對聯所引起我心裏的不舒服,但願它真是賊偷去的就好了。


    羅振玉經過一連串的失敗,特別是在後麵將要講到的另外一件事上,更大大失掉了我的信任,他終於在一九二八年末搬到旅順另覓途徑去了。


    這裏暫且不敘遺老們之間的爭鬥,先談一談使我留津而不想出洋的另外的原因,這就是我對軍閥的希望。


    我的前半生--二 我和奉係將領之間


    二 我和奉係將領之間


    八月初五日,早七時起,洗漱畢,蕭丙炎診脈。八時,鄭孝胥講《通


    鑒》。九時,園中散步,接見康有為。十時餘,康辭去,這張憲及張慶昶


    至,留之早餐,賜每人福壽字一張,在園中合攝一影。張憲為李景林部之


    健將,張慶昶為孫傳芳部之驍將。十二時辭去。接見濟煦,少時即去。餘


    用果品並用茶點,適英國任薩姆女士至,與之相談。皇後所召之女畫士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前半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溥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溥儀並收藏我的前半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