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別的孩子一樣,小時候很愛聽故事。張謙和以及許多其他太監講的故事,總離不開兩類:一是宮中的鬼話;一是「聖天子百靈相助」的神話。總之,都是鬼怪故事,如果我能都寫下來,必定比一部聊齋還要厚。照他們說來,宮裏任何一件物件,如銅鶴、金缸、水獸、樹木、水井、石頭等等無一未成過精,顯過靈,至於宮中供的關帝菩薩、真武大帝等等泥塑木雕的神像,就更不用說了。我從那些百聽不厭的故事中,很小就得到這樣一個信念:一切鬼神對於皇帝都是巴結的,甚至有的連巴結都巴結不上,因此皇帝是最尊貴的。據太監們說,儲秀宮裏那隻左腿上有個凹痕的銅鶴,在幹隆爺下江南的時候,它成了精,跑到江南去保駕,不料被幹隆射了一箭,討了一場沒趣,隻好溜回原處站著。那左腿上生了紅鏽的凹痕便是幹隆射的箭傷。又說禦花園西魚池附近靠牆處有一棵古鬆,在幹隆某次下江南時,給幹隆遮了一路太陽,幹隆回京之後,賜了這鬆樹一首詩在牆上。幹隆親筆詩裏說的是什麽,這個不識字的太監就不管了。
禦花園欽安殿西北角台階上,從前放著一塊磚,磚下麵有一個腳印似的凹痕。太監們說,幹隆年間有一次幹清宮失火,真武大帝走出殿門,站在台階上向失火的方向用手一指,火焰頓息,這個腳印便是真武大帝救火時踏下的。這當然是胡說八道。
我幼時住在長春宮的西廂房台階上有一塊石枕,據一位太監解釋,因為附近的中正殿頂上那四條金龍,有一條常在夜間到長春宮喝大金缸裏的水,不知是哪一代皇帝造了這個石枕,供那條金龍休息之用。對這種無稽之談,我也聽得津津有味。
皇帝的帽子上的一顆大珠子也有神話。說是有一天幹隆在圓明園一條小河邊散步,發現河裏放光,他用鳥槍打了一槍,光不見了,叫人到河裏去摸,結果摸出一隻大蛤蜊,從中發現了這顆大珍珠。又說這顆珠子做了帽珠之後,常常私自外出,飛去飛回,後來根據「高人」的指點,在珠子上鑽了孔,安上金頂,從此才把它穩住。關於這顆珠子,《閱微草堂筆記》另有傳說,自然全是胡扯。用這顆珠子做的珠頂冠,我曾經戴用過,偽滿垮台時把它丟失在通化大栗子溝了。
這類故事和太監的種種解說,我在童年時代是完全相信的。相信的程度可以用下麵這個故事表明。我八九歲時,有一次有點不舒服,張謙和拿來一顆紫紅色的藥丸讓我吃。我問他這是什麽藥,他說:「奴才剛才睡覺,夢見一個白鬍子老頭兒,手裏托著一丸藥,說這是長生不老丹,特意來孝敬萬歲爺的。」我聽了他這話,不覺大喜,連自己不舒服也忘了,加之這時由神話故事又聯想到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便拿了這個長生不老丹到四位太妃那裏,請她們也分嚐一些。這四位母親大概從張謙和那裏先受到了暗示,全都樂哈哈的,稱讚了我的孝心。過了一個時期,我偶然到禦藥房去找藥,無意間發現了這裏的紫金錠,和那顆長生不老丹一模一樣,雖然我感到了一點失望,但是,信不信由你,這個白鬍子神仙給我送藥的故事,我仍不肯認做是編造的。
太監們的鬼神故事一方麵造成了我的自大狂,另方麵也從小養成了我怕鬼的心理。照太監們說,紫禁城裏無處沒有鬼神在活動。永和宮後麵的一個夾道,是鬼掐脖子的地方;景和門外的一口井,住著一群女鬼,幸虧景和門上有塊鐵板鎮住了,否則天天得出來;三海中間的金鰲玉陳橋,每三年必有一個行人被橋下的鬼拉下去……這類故事越聽越怕,越怕越要聽。十二歲以後,我對於「怪力亂神」的書(都是太監給我買來的)又人了迷,加上宮內終年不斷地祭神拜佛、薩滿跳神等等活動,弄得我終日疑神疑鬼,怕天黑,怕打雷,怕打閃,怕屋裏沒人。
每當夕陽西下,禁城進入了暮色蒼茫之中,進宮辦事的人全都走淨了的時候,靜悄悄的禁城中央——幹清宮那裏便傳來一種悽厲的呼聲:「搭閂,下錢糧1,燈火小——心——」隨著後尾的餘音,禁城各個角落裏此起彼伏地響起了值班太監死陰活氣的回聲。這是康熙皇帝給太監們規定的例行公事,以保持警惕性。這種例行公事,把紫禁城裏弄得充滿了鬼氣。這時我再不敢走出屋子,覺得故事裏的鬼怪都聚到我的窗戶外麵來了。
1「下錢糧」可能是「下千兩」,意思是「下鎖」,宮中忌諱「鎖」字,故以「下千兩」代替;「下鎖」,後又訛傳為「下錢糧」。總之,已經沒有人說得清。——作者
太監們用這些鬼話來餵養我,並非全是有意地奉承我和嚇唬我,他們自己實在是非常迷信的。張謙和就是這樣的人,他每有什麽疑難,總要翻翻《玉匣記》才能拿主意。一般的太監也都很虔誠地供奉著「殿神」,即長蟲、狐狸、黃鼠狼和刺蝟這四樣動物。本來宮裏供的神很多,除了佛、道、儒,還有「王爹爹、王媽媽」,以及坤寧宮外的「神杆」、上駟院的馬、什麽宮的蠶,日月星辰,牛郎織女,五花八門,無一不供,但惟有殿神是屬於太監的保護神,不在皇室供奉之列。照太監們的說法,殿神是皇帝封的二品仙家。有個太監告訴我說,有一天晚上,他在幹清宮丹陛上走,突然從身後來了一個二品頂戴、蟒袍補褂的人,把他抓起來一把扔到丹陛下麵,這就是殿神。太監們不吃牛肉,據一個太監說,吃牛肉是犯了大五葷,殿神會罰他們在樹皮上蹭嘴,直蹭到皮破血流為止。太監若是進入無人去的殿堂,必先大喊一聲「開殿!」才動手去開門,免得無意中碰見殿神,要受懲罰。太監每到初一、十五,逢年過節都要給殿神上供,平常是用雞蛋、豆腐幹。燒酒和一種叫「二五眼」的點心,年節還要用整豬整羊和大量果品,對於收入微薄的底層太監說來,均攤供品的費用,雖是個負擔,但他們都心甘情願,因為這些最常挨打受氣的底層太監,都希望殿神能保佑他們,在福禍難測的未來,能少受點罪。
禦花園欽安殿西北角台階上,從前放著一塊磚,磚下麵有一個腳印似的凹痕。太監們說,幹隆年間有一次幹清宮失火,真武大帝走出殿門,站在台階上向失火的方向用手一指,火焰頓息,這個腳印便是真武大帝救火時踏下的。這當然是胡說八道。
我幼時住在長春宮的西廂房台階上有一塊石枕,據一位太監解釋,因為附近的中正殿頂上那四條金龍,有一條常在夜間到長春宮喝大金缸裏的水,不知是哪一代皇帝造了這個石枕,供那條金龍休息之用。對這種無稽之談,我也聽得津津有味。
皇帝的帽子上的一顆大珠子也有神話。說是有一天幹隆在圓明園一條小河邊散步,發現河裏放光,他用鳥槍打了一槍,光不見了,叫人到河裏去摸,結果摸出一隻大蛤蜊,從中發現了這顆大珍珠。又說這顆珠子做了帽珠之後,常常私自外出,飛去飛回,後來根據「高人」的指點,在珠子上鑽了孔,安上金頂,從此才把它穩住。關於這顆珠子,《閱微草堂筆記》另有傳說,自然全是胡扯。用這顆珠子做的珠頂冠,我曾經戴用過,偽滿垮台時把它丟失在通化大栗子溝了。
這類故事和太監的種種解說,我在童年時代是完全相信的。相信的程度可以用下麵這個故事表明。我八九歲時,有一次有點不舒服,張謙和拿來一顆紫紅色的藥丸讓我吃。我問他這是什麽藥,他說:「奴才剛才睡覺,夢見一個白鬍子老頭兒,手裏托著一丸藥,說這是長生不老丹,特意來孝敬萬歲爺的。」我聽了他這話,不覺大喜,連自己不舒服也忘了,加之這時由神話故事又聯想到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便拿了這個長生不老丹到四位太妃那裏,請她們也分嚐一些。這四位母親大概從張謙和那裏先受到了暗示,全都樂哈哈的,稱讚了我的孝心。過了一個時期,我偶然到禦藥房去找藥,無意間發現了這裏的紫金錠,和那顆長生不老丹一模一樣,雖然我感到了一點失望,但是,信不信由你,這個白鬍子神仙給我送藥的故事,我仍不肯認做是編造的。
太監們的鬼神故事一方麵造成了我的自大狂,另方麵也從小養成了我怕鬼的心理。照太監們說,紫禁城裏無處沒有鬼神在活動。永和宮後麵的一個夾道,是鬼掐脖子的地方;景和門外的一口井,住著一群女鬼,幸虧景和門上有塊鐵板鎮住了,否則天天得出來;三海中間的金鰲玉陳橋,每三年必有一個行人被橋下的鬼拉下去……這類故事越聽越怕,越怕越要聽。十二歲以後,我對於「怪力亂神」的書(都是太監給我買來的)又人了迷,加上宮內終年不斷地祭神拜佛、薩滿跳神等等活動,弄得我終日疑神疑鬼,怕天黑,怕打雷,怕打閃,怕屋裏沒人。
每當夕陽西下,禁城進入了暮色蒼茫之中,進宮辦事的人全都走淨了的時候,靜悄悄的禁城中央——幹清宮那裏便傳來一種悽厲的呼聲:「搭閂,下錢糧1,燈火小——心——」隨著後尾的餘音,禁城各個角落裏此起彼伏地響起了值班太監死陰活氣的回聲。這是康熙皇帝給太監們規定的例行公事,以保持警惕性。這種例行公事,把紫禁城裏弄得充滿了鬼氣。這時我再不敢走出屋子,覺得故事裏的鬼怪都聚到我的窗戶外麵來了。
1「下錢糧」可能是「下千兩」,意思是「下鎖」,宮中忌諱「鎖」字,故以「下千兩」代替;「下鎖」,後又訛傳為「下錢糧」。總之,已經沒有人說得清。——作者
太監們用這些鬼話來餵養我,並非全是有意地奉承我和嚇唬我,他們自己實在是非常迷信的。張謙和就是這樣的人,他每有什麽疑難,總要翻翻《玉匣記》才能拿主意。一般的太監也都很虔誠地供奉著「殿神」,即長蟲、狐狸、黃鼠狼和刺蝟這四樣動物。本來宮裏供的神很多,除了佛、道、儒,還有「王爹爹、王媽媽」,以及坤寧宮外的「神杆」、上駟院的馬、什麽宮的蠶,日月星辰,牛郎織女,五花八門,無一不供,但惟有殿神是屬於太監的保護神,不在皇室供奉之列。照太監們的說法,殿神是皇帝封的二品仙家。有個太監告訴我說,有一天晚上,他在幹清宮丹陛上走,突然從身後來了一個二品頂戴、蟒袍補褂的人,把他抓起來一把扔到丹陛下麵,這就是殿神。太監們不吃牛肉,據一個太監說,吃牛肉是犯了大五葷,殿神會罰他們在樹皮上蹭嘴,直蹭到皮破血流為止。太監若是進入無人去的殿堂,必先大喊一聲「開殿!」才動手去開門,免得無意中碰見殿神,要受懲罰。太監每到初一、十五,逢年過節都要給殿神上供,平常是用雞蛋、豆腐幹。燒酒和一種叫「二五眼」的點心,年節還要用整豬整羊和大量果品,對於收入微薄的底層太監說來,均攤供品的費用,雖是個負擔,但他們都心甘情願,因為這些最常挨打受氣的底層太監,都希望殿神能保佑他們,在福禍難測的未來,能少受點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