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四十多年過去了,上述聲明仍然是英國對於建立一個真正聯合的歐洲的基本態度。英國對參加訂於1999年1月啟動的(經濟貨幣聯盟)猶豫不決,這反映英國不願把自己的前途同歐洲的命運連在一起。英國的這種立場在九十年代初就概括得很明確:●英國不接受政治一體化的目標。
●英國贊成在自由貿易的基礎上實現某種模式的經濟一體化。
●英國主張在歐共體(歐洲共同體)框架之外進行外交政策、安全和防務方麵的協調。
●英國極少謀求在歐共體內最大限度地發揮影響。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大不列顛和新歐洲》,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一書,戴維。卡萊奧和菲利普。戈登主編(阿林頓,維吉尼亞州1992年),第145頁。
當然英國對美國仍然十分重要,它仍能通過大英國協發揮某種全球性的影響。但英國既不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主要大國,也不受雄心勃勃的構想的驅使。它是美國的重要支持者、一個十分忠實的盟國、一個不可或缺的軍事基地和極重要情報活動中的一個親密夥伴。美國仍需培植同英國的友誼,但不需時刻注視英國的政策。英國是已退休的地緣戰略棋手,滿足於已取得的輝煌成就,基本不再參與由法國和德國為主角的大歐洲事業。
其他中等歐洲國家多數為北約和/或歐盟的成員。它們不是追隨美國的領導,就是默默跟在德國或法國的後麵。它們的政策沒有更廣泛的地區影響,它們也沒有能力改變本身的結盟狀況。目前它們既不是地緣戰略棋手,也不是地緣政治支軸國家。波蘭這個可能參加北約和歐盟的最重要的中歐國家也是如此。波蘭還太弱,不能成為地緣戰略棋手。它隻有一個選擇:融入西方。另外,由於舊俄羅斯帝國的消失,也由於波蘭不斷加深同大西洋聯盟和新歐洲的關係,波蘭越來越享有史無前例的安全,這也限製了它戰略選擇的範圍。
毋庸置疑,雖然俄羅斯國力已受削弱,並可能長期麵臨困境,但它仍是一個主要的地緣戰略棋手。它的存在本身就能對在前蘇聯境內廣闊歐亞地帶出現的新獨立國家產生重要影響。俄羅斯有雄心勃勃的地緣政治目標,並越來越公開地宣揚這些目標。一旦它恢復了元氣,它還將對其西部和東部的鄰國產生重要影響。此外,俄羅斯尚未在對美關係方麵作出根本的地緣戰略選擇:美國是朋友還是敵人?它很可能認為自己在歐亞大陸有就這個問題作出選擇的很大餘地。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國內政治發展進程,特別是它將成為一個歐洲民主國家,還是重新成為一個歐亞帝國。無論如何,盡管俄羅斯在歐亞棋局中已丟失了一些“棋子”和關鍵的地盤,它仍是一個參賽棋手。
同樣,中國無疑也是一個主要的地緣戰略棋手。中國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地區大國。它還可能有更大的抱負,因為它在歷史上是個主要強國,把自己的國家視為全球的中心。中國的各種選擇已經開始影響亞洲的地緣政治力量分布,而它的經濟發展勢頭必將使它有更強的物質實力和更大的雄心。“大中華”的興起將使台灣問題結束冬眠狀態,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美國在遠東的地位。蘇聯的解體導致在中國的西麵出現一些新的國家,中國領導人對此不能視而不見。因此,中國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也將對俄羅斯產生很大的影響。
歐亞大陸的東部邊緣存在一個複雜的問題。日本顯然是國際事務中的一個主要大國。美日聯盟通常,也應當,被視為美國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之一,日本顯然有潛力發揮一流的政治影響。但日本無意使用這種資本,它不謀求成為地區的主導,而是更願意在美國的保護下行事。同英國在歐洲一樣,日本寧願不參與亞洲大陸的政治。之所以如此,至少部分原因是眾多其他亞洲人仍然厭惡日本謀求在地區發揮顯要的政治作用。
日本在政治上自我約束的姿態給美國在遠東發揮主要安全作用提供了條件。因此日本不屬於地緣戰略棋手,盡管它顯然有在短期內成為這種棋手的潛力,在中國或美國突然改變現有政策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日本的這種潛力要求美國必須特別精心地培育美日關係。美國無需密切注視日本的外交政策,但應非常細緻巧妙地鼓勵日本實行自我約束。美日政治關係的任何重大削弱都會直接影響本地區的穩定。
為何不把印度尼西亞列為有活力的地緣戰略棋手,這比較容易解釋。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是最重要的國家。但即使在這個地區,它發揮重要影響的能力也有限,原因包括:印尼經濟相對的欠發達狀態,國內政局持續不穩定,是個分散的群島,又易受種族衝突的困擾。華人少數民族在國內金融事務中發揮的主要作用使這種衝突變得更為重要。印度尼西亞將來某個時候可能成為中國向南謀求實現其抱負的主要障礙。澳大利亞已看到了這種前景。它曾擔心印尼謀求擴張,但最近已開始主張在澳大利亞和印尼之間進行更密切的安全合作。對印尼來說,要成為能在區域起重要作用的國家,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政治鞏固和繼續保持成功的經濟發展。
與印尼不同,印度正處在把自己確立為一個大國的過程之中,並把自己視為一個潛在的重要全球性角色。印度還認為自己是中國的競爭對手。雖然這種看法恐怕過高估計了自身的長遠能力,但印度無疑是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在某種程度上是那個地區的霸主。印度還是一個半公開的核國家。它擁有核武器不僅是為了威嚇巴基斯坦,更是為了抗衡中國的核武庫。印度對其地區作用的地緣戰略構想不僅涉及其鄰國,也涉及印度洋。但印度目前的圖謀同美國在歐亞大陸的利益沒有重要衝突。因此,作為地緣戰略棋手,印度不會,至少不會在與俄羅斯或中國同樣的程度上成為產生地緣政治問題的根源。
●英國贊成在自由貿易的基礎上實現某種模式的經濟一體化。
●英國主張在歐共體(歐洲共同體)框架之外進行外交政策、安全和防務方麵的協調。
●英國極少謀求在歐共體內最大限度地發揮影響。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大不列顛和新歐洲》,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一書,戴維。卡萊奧和菲利普。戈登主編(阿林頓,維吉尼亞州1992年),第145頁。
當然英國對美國仍然十分重要,它仍能通過大英國協發揮某種全球性的影響。但英國既不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主要大國,也不受雄心勃勃的構想的驅使。它是美國的重要支持者、一個十分忠實的盟國、一個不可或缺的軍事基地和極重要情報活動中的一個親密夥伴。美國仍需培植同英國的友誼,但不需時刻注視英國的政策。英國是已退休的地緣戰略棋手,滿足於已取得的輝煌成就,基本不再參與由法國和德國為主角的大歐洲事業。
其他中等歐洲國家多數為北約和/或歐盟的成員。它們不是追隨美國的領導,就是默默跟在德國或法國的後麵。它們的政策沒有更廣泛的地區影響,它們也沒有能力改變本身的結盟狀況。目前它們既不是地緣戰略棋手,也不是地緣政治支軸國家。波蘭這個可能參加北約和歐盟的最重要的中歐國家也是如此。波蘭還太弱,不能成為地緣戰略棋手。它隻有一個選擇:融入西方。另外,由於舊俄羅斯帝國的消失,也由於波蘭不斷加深同大西洋聯盟和新歐洲的關係,波蘭越來越享有史無前例的安全,這也限製了它戰略選擇的範圍。
毋庸置疑,雖然俄羅斯國力已受削弱,並可能長期麵臨困境,但它仍是一個主要的地緣戰略棋手。它的存在本身就能對在前蘇聯境內廣闊歐亞地帶出現的新獨立國家產生重要影響。俄羅斯有雄心勃勃的地緣政治目標,並越來越公開地宣揚這些目標。一旦它恢復了元氣,它還將對其西部和東部的鄰國產生重要影響。此外,俄羅斯尚未在對美關係方麵作出根本的地緣戰略選擇:美國是朋友還是敵人?它很可能認為自己在歐亞大陸有就這個問題作出選擇的很大餘地。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國內政治發展進程,特別是它將成為一個歐洲民主國家,還是重新成為一個歐亞帝國。無論如何,盡管俄羅斯在歐亞棋局中已丟失了一些“棋子”和關鍵的地盤,它仍是一個參賽棋手。
同樣,中國無疑也是一個主要的地緣戰略棋手。中國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地區大國。它還可能有更大的抱負,因為它在歷史上是個主要強國,把自己的國家視為全球的中心。中國的各種選擇已經開始影響亞洲的地緣政治力量分布,而它的經濟發展勢頭必將使它有更強的物質實力和更大的雄心。“大中華”的興起將使台灣問題結束冬眠狀態,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美國在遠東的地位。蘇聯的解體導致在中國的西麵出現一些新的國家,中國領導人對此不能視而不見。因此,中國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也將對俄羅斯產生很大的影響。
歐亞大陸的東部邊緣存在一個複雜的問題。日本顯然是國際事務中的一個主要大國。美日聯盟通常,也應當,被視為美國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之一,日本顯然有潛力發揮一流的政治影響。但日本無意使用這種資本,它不謀求成為地區的主導,而是更願意在美國的保護下行事。同英國在歐洲一樣,日本寧願不參與亞洲大陸的政治。之所以如此,至少部分原因是眾多其他亞洲人仍然厭惡日本謀求在地區發揮顯要的政治作用。
日本在政治上自我約束的姿態給美國在遠東發揮主要安全作用提供了條件。因此日本不屬於地緣戰略棋手,盡管它顯然有在短期內成為這種棋手的潛力,在中國或美國突然改變現有政策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日本的這種潛力要求美國必須特別精心地培育美日關係。美國無需密切注視日本的外交政策,但應非常細緻巧妙地鼓勵日本實行自我約束。美日政治關係的任何重大削弱都會直接影響本地區的穩定。
為何不把印度尼西亞列為有活力的地緣戰略棋手,這比較容易解釋。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是最重要的國家。但即使在這個地區,它發揮重要影響的能力也有限,原因包括:印尼經濟相對的欠發達狀態,國內政局持續不穩定,是個分散的群島,又易受種族衝突的困擾。華人少數民族在國內金融事務中發揮的主要作用使這種衝突變得更為重要。印度尼西亞將來某個時候可能成為中國向南謀求實現其抱負的主要障礙。澳大利亞已看到了這種前景。它曾擔心印尼謀求擴張,但最近已開始主張在澳大利亞和印尼之間進行更密切的安全合作。對印尼來說,要成為能在區域起重要作用的國家,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政治鞏固和繼續保持成功的經濟發展。
與印尼不同,印度正處在把自己確立為一個大國的過程之中,並把自己視為一個潛在的重要全球性角色。印度還認為自己是中國的競爭對手。雖然這種看法恐怕過高估計了自身的長遠能力,但印度無疑是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在某種程度上是那個地區的霸主。印度還是一個半公開的核國家。它擁有核武器不僅是為了威嚇巴基斯坦,更是為了抗衡中國的核武庫。印度對其地區作用的地緣戰略構想不僅涉及其鄰國,也涉及印度洋。但印度目前的圖謀同美國在歐亞大陸的利益沒有重要衝突。因此,作為地緣戰略棋手,印度不會,至少不會在與俄羅斯或中國同樣的程度上成為產生地緣政治問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