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總算吮完,一陣風地跑出去刷牙。後來聽說鄧通曾經屢次給老爸吸吮膿汁,甚至把它當成一種樂趣,心中大怒,對鄧通恨之入骨,隻是暫時不敢發作。


    而劉恆從此對鄧通更加寵幸了,自己的親兒子給自己吮癰很不情願,而人家鄧通卻甘之如飴,這該是多大的忠心?有一次,他招來一個相麵的,給鄧通看相。那相麵人說:“陛下,從鄧大夫的麵相來看,他老人家將來恐怕會因為貧窮飢餓而死啊。”


    劉恆哈哈大笑:“有沒有搞錯?餓死?他對朕這麽好,朕怎麽會讓他餓死。”於是幹脆把蜀郡的一座銅山賜予鄧通,允許他私人鑄錢。從此,“鄧通錢”流通天下,成為除了皇帝之外,天下最富有的人。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劉恆死了之後,即位的景帝,也就是當年的皇太子老實不客氣,要秋後算帳了,他下詔將鄧通免官,接著又指使人告發鄧通偷偷跑到境外去鑄錢。皇帝要找別人的茬,還能有什麽辦法,於是鄧通倒黴了,被關進監獄拷問,將家產全部沒收,還不夠罰款的數目,總共欠國家數億的債務。幸好文帝的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比較同情鄧通,又送了不少錢財給鄧通,但每次錢一送去,就被官吏當場接收,說是抵償債務。鄧通因此窮得家徒四壁,兩袖清風,連一根髮簪都沒有。


    長公主劉嫖實在無可奈何,隻好耍了個花招,再給鄧通送錢和衣物的時候,謊稱是借給鄧通的,如此一來,官吏也沒有理由將這些錢抄走了,鄧通靠著這些饋贈繼續苟延殘喘了一陣。這個可憐的人,曾經富甲天下,最後果然落到了不名一錢的下場,鬱鬱而死。那個相麵人看相還真準,當然,我們寧願相信這是司馬遷編造的。


    鄧通在古代佞幸史上非常有名氣,也被現在很多雜文家拿來當作不知廉恥的例子。其實這對鄧通來說,非常不公平,因為他不過是皇權下的一個卑微的犧牲品。他為皇帝吮吸癰瘡,在那時的情況下,不但是不得已,說不定還是出自一種真誠的報恩心態。他出身貧賤,大字不識幾個,不懂得什麽寧死不辱的氣節,皇帝對他好,他就要對皇帝好。雖然行為有點不堪,卻沒有什麽可值得深責的。皇帝問他天下誰最愛自己,他回答是太子,也是一種樸素的想法。至於為此得罪了太子,並非他的本意。如果他老謀深算,也許就不會遭到那樣的下場了。


    但我們也不能因為同情鄧通就喪失基本的是非觀和立場,總得來說,鄧通雖然可憐可悲,卻並非絲毫不值得譴責。為什麽包括丞相申屠嘉在內的士大夫都討厭鄧通呢?《史記》和《漢書》都為什麽不約而同地把他寫入《佞幸傳》呢?因為他破壞了士大夫和皇帝之間的規則。在先秦的封建貴族社會,士大夫也講究對君主效忠,但這種效忠是遵循一定規則的,所謂“君君臣臣”,它的意思是君主如果像個君主的樣子,臣子就應該遵從臣子的職責。如果君主不像君主,那麽臣子就可以不遵守臣子的職責。孔子他老人家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就是這個道理。君臣雙方之間有一定的規則維繫,相互之間有義務,並非下級對上級隻能無條件地聽從。《左傳》裏的晉靈公,因為隨便殺人,最終被卿大夫擊殺,雖然卿大夫的這種行為也被視為弒君,但《左傳》敘述此事的第一句卻是“晉靈公不君”,可見君主的行為不端,也必須遭到譴責。西漢雖然已經是君主專製社會,卿大夫沒有挑戰君主的權力,但是君主看見丞相等高官,也必須起立敬禮,這就是傳統的遺存。或者可以打個比喻來說,皇帝可以要求卿大夫恪盡職守,如果卿大夫沒有做到,可以將他們治罪。但皇帝不能要求卿大夫吃屎,如果這樣要求卿大夫,那就是無道昏君,卿大夫也將視之為侮辱。鄧通作為一個二千石的高官,雖然是因為佞幸提拔的,但卻毫無廉恥到為皇帝吸膿,當然就為正統的士大夫所不容了。這完全是自降尊嚴和身份,這樣的人一多,顯然是個危險的徵兆,整個卿大夫階層都有淪落為皇帝真正奴僕的危險。同樣,劉啟作為皇太子,隻要好好履行他本人的職責就行了,如果被逼到要為父親吸膿,則同樣是個危險的徵兆,他怎麽能不恨鄧通呢?


    有一個饒有趣味的情況是,史書上說劉恆非常廉潔。有一次想在宮中建造一座露台,都因為要花費百金(百萬錢)而放棄了,他的寵姬慎夫人穿的衣服也沒有長到拖地的,可見用布料非常節儉,但是他賜給鄧通的錢前後多達十幾億,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是什麽使一個自奉甚薄,對寵姬也慳吝的皇帝對一個寵臣也變得如此大方呢?這恐怕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小章:第三集


    上麵被鄧通的故事打斷了一會,這裏繼續談賈誼。他的牢騷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 削藩問題


    (2) 良好風俗和士大夫的身份認定問題


    先說第一點。他是這麽闡述的:


    在權力的光芒麵前,任何親情都是靠不住的,所以東方齊國、楚國、吳國等諸侯國,無一不有著謀反的潛在危險。現在我們大漢之所以還能暫時保證安全,完全在於這些諸侯國的國王大多還比較年幼,權力還基本控製在漢朝派去的太傅、國相手裏,等到這些王青春期一過,發育成熟,太傅和國相也大多衰老退休了,新派去的太傅、國相又缺乏根基。這些諸侯王就可以為所欲為,將會像濟北王和淮南王一樣謀反。試問這普天之下,誰人不想當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梅煮酒話西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傑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傑鵬並收藏青梅煮酒話西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