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龍落淺灘,但朝中的功臣們,隻要眼睛沒瞎,都不會不知道自己和韓信的水平差距。舞陽侯樊噲,多麽囂張的人啊,功勞簿上排行第五,可是有一次韓信跑到他家去玩,他竟然像孫子一樣跪拜送迎,還喜出望外地說:“大王竟然肯屈尊跑到寒舍來看望臣,臣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啊!”這傢夥,連朝廷禮節也拋到腦後了,要知道韓信那時早就不是王了,可是樊噲對他崇拜得要命,叫“大王”叫順了嘴。樊噲是屠狗出身,沒什麽文化,但為人還算正直,他對韓信的崇拜顯然是真心的。
聽韓信這麽悲涼地感嘆,驍將陳豨也不由得心裏一動,答道:“請將軍直說罷,臣認真聽著呢。”
韓信意味深長地說:“公現在要去的代國,是天下的精兵所在之處;而公是皇帝陛下的親信大臣,如果有人告發公謀反,陛下肯定不會相信。但如果多說兩次,陛下就一定不會懷疑了,因為公手中掌握著那麽多的精兵,很難讓人主放心啊,到那時候,公還有命嗎?”
顯然這是韓信的切身體會,他當初以為自己勞苦功高,劉邦一定會對他感恩戴德,沒想到玩政治跟賭博一樣,賭場無父子,何況朋友。陳豨是個聰明人,知道韓信在現身說法,於是急切問道:“將軍,那您說怎麽辦?”
韓信說:“公在外率領精兵,我在內接應。天下說不定就是我倆的。”
陳豨心領神會:“將軍說得好,受教了。”
這段歷史記載是否合情理,我們可以暫且放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就算這段記載是真的,陳豨也未必就會產生什麽造反的想法,他最終那麽做,其實也是被逼無奈。這要從他的性格講起。
戰國時代有一種社會風氣,上至王侯,下至將相,隻有家裏有錢,就喜歡恭敬地接納一些有才能的人,讓他們住在自己家裏,好酒好肉地養著。自己的一些庶出的兄弟或者遠房親戚,反而當奴僕使喚著。這些被養的人叫做門客。戰國養門客最有名的有四大公子,而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魏國的王室貴族魏無忌,他有一塊封地在信陵(今所在地不可考),所以被稱為“信陵君”。
陳豨從小就傾慕信陵君魏無忌的為人,所以一旦得到了權力,馬上也開始招徠門客。他對客人的作風,也像魏無忌那樣,恭敬有加,好像自己比門客地位要卑賤。這種待客方式是典型的戰國時代貴族風氣,在這樣一種禮節中,賓主雙方都可以從中得到極大的心理滿足。因為高貴的人裝卑賤,卑賤的人擺架子,要做到都有點難度,因此被當時的社會風氣視為高尚。雙方都做著這些高尚的事,自然心裏快活得不得了。除此之外,這種風氣的產生,也和當時的社會狀況關係非常密切。戰國時代,天下諸侯打得不亦樂乎,誰能最後勝出,就看誰手下的才士多了。諸侯們為了勝利,就得想方設法招攬才士,而要招攬到合格的才士,自然要裝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因為才士都是有點清高有點脾氣的,和他們打交道,不能不小心翼翼。
但養門客的傳統,到了天下一統的漢朝,已經不適用了。聖天子在上,你招攬才士幹什麽?想造反嗎?所以陳豨的這種行徑,隻能算擺闊。能養得起門客,家裏沒錢不行。而且從心理學上講,有錢人裝卑賤,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擺譜。隻是陳豨的譜擺得太大,有一次他經過趙國,跟從他的門客乘車竟有上千輛。一千輛車,在春秋時期算是大國,在戰國時代也算個小國,也就是說陳豨儼然自己是一方諸侯了。趙國的相國周昌對此很警惕,看在眼裏,記在紙上,馬上上書報告劉邦,認為陳豨有謀反的實力,留下來恐怕是個禍患。
應該說,周昌的小報告打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人的道德真的不可靠,有實力而不造反的人太少了。就拿韓信來說罷,他拒絕蒯徹的建議,好像顯得道德高尚,但這並不能保證他日後不造反。他感念劉邦的舊恩,所以不反。那劉邦死了呢?劉邦的兒子對他還會有什麽舊恩嗎?這點還是後來的賈誼說得好:“造反嘛,其實是有理論可以概括的:想法實力成正比,誰有實力誰先起。在這個理論麵前,任何親情、道義都他媽的是扯淡。”
劉邦聽了周昌的密奏,大為生氣,當即派出官吏追查陳豨的賓客在代國所做的一些不法之事,自然想把陳豨牽扯進去。陳豨也不傻,知道自己被皇帝猜忌了,也偷偷派人聯繫外援,做好應付的準備。
漢十年(前196)的秋天七月,劉邦的老爸太上皇死了,劉邦召陳豨回來參加葬禮。有了韓信的前車之鑑,陳豨當然不會傻到重蹈覆轍。九月,陳豨通電自稱代王,轟轟烈烈地舉起了造反的旗幟。
劉邦不得已,隻能再次離開長安,率兵親征。韓信欣喜若狂,他在被封為淮陰侯之後,就心情不好,經常稱病不朝,這次也一樣自稱有病,免得劉邦帶他去前線。
在陳豨起兵三個月後,也就是漢十一年(前195)的春正月,韓信偷偷派人和陳豨聯繫,建立攻守同盟,自己則和家臣商量,準備偽造詔書,赦免長安各個官府的囚徒,武裝起來,襲擊呂後和太子。
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因為韓信隻是個列侯,沒有兵。而長安的官府幾乎個個都有自己的監獄,當時中央直屬衙門三十六個,隻有一處沒有監獄。不偽造詔書,根本搜羅不到寶貴的人力資源(人力算不算資源,在專製社會,隻在要打仗時才能肯定),這是很多造反者常用的辦法。
聽韓信這麽悲涼地感嘆,驍將陳豨也不由得心裏一動,答道:“請將軍直說罷,臣認真聽著呢。”
韓信意味深長地說:“公現在要去的代國,是天下的精兵所在之處;而公是皇帝陛下的親信大臣,如果有人告發公謀反,陛下肯定不會相信。但如果多說兩次,陛下就一定不會懷疑了,因為公手中掌握著那麽多的精兵,很難讓人主放心啊,到那時候,公還有命嗎?”
顯然這是韓信的切身體會,他當初以為自己勞苦功高,劉邦一定會對他感恩戴德,沒想到玩政治跟賭博一樣,賭場無父子,何況朋友。陳豨是個聰明人,知道韓信在現身說法,於是急切問道:“將軍,那您說怎麽辦?”
韓信說:“公在外率領精兵,我在內接應。天下說不定就是我倆的。”
陳豨心領神會:“將軍說得好,受教了。”
這段歷史記載是否合情理,我們可以暫且放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就算這段記載是真的,陳豨也未必就會產生什麽造反的想法,他最終那麽做,其實也是被逼無奈。這要從他的性格講起。
戰國時代有一種社會風氣,上至王侯,下至將相,隻有家裏有錢,就喜歡恭敬地接納一些有才能的人,讓他們住在自己家裏,好酒好肉地養著。自己的一些庶出的兄弟或者遠房親戚,反而當奴僕使喚著。這些被養的人叫做門客。戰國養門客最有名的有四大公子,而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魏國的王室貴族魏無忌,他有一塊封地在信陵(今所在地不可考),所以被稱為“信陵君”。
陳豨從小就傾慕信陵君魏無忌的為人,所以一旦得到了權力,馬上也開始招徠門客。他對客人的作風,也像魏無忌那樣,恭敬有加,好像自己比門客地位要卑賤。這種待客方式是典型的戰國時代貴族風氣,在這樣一種禮節中,賓主雙方都可以從中得到極大的心理滿足。因為高貴的人裝卑賤,卑賤的人擺架子,要做到都有點難度,因此被當時的社會風氣視為高尚。雙方都做著這些高尚的事,自然心裏快活得不得了。除此之外,這種風氣的產生,也和當時的社會狀況關係非常密切。戰國時代,天下諸侯打得不亦樂乎,誰能最後勝出,就看誰手下的才士多了。諸侯們為了勝利,就得想方設法招攬才士,而要招攬到合格的才士,自然要裝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因為才士都是有點清高有點脾氣的,和他們打交道,不能不小心翼翼。
但養門客的傳統,到了天下一統的漢朝,已經不適用了。聖天子在上,你招攬才士幹什麽?想造反嗎?所以陳豨的這種行徑,隻能算擺闊。能養得起門客,家裏沒錢不行。而且從心理學上講,有錢人裝卑賤,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擺譜。隻是陳豨的譜擺得太大,有一次他經過趙國,跟從他的門客乘車竟有上千輛。一千輛車,在春秋時期算是大國,在戰國時代也算個小國,也就是說陳豨儼然自己是一方諸侯了。趙國的相國周昌對此很警惕,看在眼裏,記在紙上,馬上上書報告劉邦,認為陳豨有謀反的實力,留下來恐怕是個禍患。
應該說,周昌的小報告打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人的道德真的不可靠,有實力而不造反的人太少了。就拿韓信來說罷,他拒絕蒯徹的建議,好像顯得道德高尚,但這並不能保證他日後不造反。他感念劉邦的舊恩,所以不反。那劉邦死了呢?劉邦的兒子對他還會有什麽舊恩嗎?這點還是後來的賈誼說得好:“造反嘛,其實是有理論可以概括的:想法實力成正比,誰有實力誰先起。在這個理論麵前,任何親情、道義都他媽的是扯淡。”
劉邦聽了周昌的密奏,大為生氣,當即派出官吏追查陳豨的賓客在代國所做的一些不法之事,自然想把陳豨牽扯進去。陳豨也不傻,知道自己被皇帝猜忌了,也偷偷派人聯繫外援,做好應付的準備。
漢十年(前196)的秋天七月,劉邦的老爸太上皇死了,劉邦召陳豨回來參加葬禮。有了韓信的前車之鑑,陳豨當然不會傻到重蹈覆轍。九月,陳豨通電自稱代王,轟轟烈烈地舉起了造反的旗幟。
劉邦不得已,隻能再次離開長安,率兵親征。韓信欣喜若狂,他在被封為淮陰侯之後,就心情不好,經常稱病不朝,這次也一樣自稱有病,免得劉邦帶他去前線。
在陳豨起兵三個月後,也就是漢十一年(前195)的春正月,韓信偷偷派人和陳豨聯繫,建立攻守同盟,自己則和家臣商量,準備偽造詔書,赦免長安各個官府的囚徒,武裝起來,襲擊呂後和太子。
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因為韓信隻是個列侯,沒有兵。而長安的官府幾乎個個都有自己的監獄,當時中央直屬衙門三十六個,隻有一處沒有監獄。不偽造詔書,根本搜羅不到寶貴的人力資源(人力算不算資源,在專製社會,隻在要打仗時才能肯定),這是很多造反者常用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