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武則天(2)


    唐太宗、唐玄宗都做不了大唐盛世的代言人,武則天就可以。武則天時期政治上沒有發生大的動亂,雖然她改朝換代,但政治處於相對清明的狀態,經濟持續發展,武則天統治50年,人口增長將近一倍,疆域保持了唐太宗時期的局麵,領土沒有收縮。我想武則天的精神是最能夠代表大唐盛世的,她身上所體現的寬容的、開放的和進取的精神,是我們評價大唐盛世的最重要的指標。一個時代是否在上升之中,一個時代是否值得留戀是否值得追憶,不僅僅在於當時打造的成功還在於它創造的精神力量是否能夠延續下去,武則天的精神體現了寬容、開放和銳氣,是當之無愧的人物。我們給她一根刺和一枝花的兩個定位,她身上具有矛盾性,是很複雜的人物,今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怎麽交待清楚呢?今天我重點回答五個問題:第一,武則天是怎麽當上皇帝的?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帝製史,除了武則天都是男性,武則天如何突破性別障礙當上皇帝?第二,武則天怎麽會失去皇位?武則天統治時期沒有發生大的問題沒有農民起義沒有大的自然災害沒有民族入侵,為什麽武周王朝隻傳了15年一代皇帝?第三,武則天的武周王朝滅亡之後她本人為什麽還會受到尊重?一般來講,歷史上亡國之君的命運很悲慘,我們都知道明朝的末代皇帝祟禎,亡國後吊死在煤山之上,景山公園現在還寫著“祟禎皇帝殉國處”,武則天丟掉王朝之後繼續受到兒孫的尊重且得到歷史相當多的正麵評價。第四,武則天的情感問題。武則天在政史上留下很多事跡,在民間人們其實最關心的是她的緋聞,這體現了人們對她人性的一種關懷,武則天有感情嗎?如果有感情是什麽樣子的?第五,武則天的無字碑問題。武則天死後留下一塊無字碑,現在立在陝西幹陵,為什麽會有這樣一塊碑出現?它和武則天有何關係?它又從哪些方麵體現了武則天的精神?


    第一,武則天為什麽會當上皇帝?


    首先武則天對時局有一種很好的把握和利用,換句話說是“時勢造英雄”。武則天利用和把握的時局是一個什麽樣的時局呢?我們講幾個方麵。


    第一個方麵,武則天時期文化環境是相對寬鬆相對多元的。這是一個對武則天極其有利的時局,文化環境如何寬鬆、多元?在武則天生活的年代,中國在思想領域是儒、釋、道三家並立,思想沒有定為一尊。儒、釋、道各管一攤,儒家負責處理人文關係,人除了有日常關懷之外,很多人還希望知道死後是什麽樣子的、人是否有靈魂、人的靈魂是不朽的還是和肉體一樣消失、命運改變是在今生還是來世,這樣的問題找佛家,佛家是對人的精神有關懷,如果一個人想要強身健體找道家,當時儒、釋、道有各自關懷的重點,這樣一個思想界的狀況為什麽會對武則天有好處呢?因為儒家學說最反對女性幹政,在周朝的時候儒學就講過母雞打鳴是家門不幸,儒家對女性幹政有一種最本能的厭惡態度,特別強調陰陽秩序、內外秩序,如果全社會的思想定為一尊的話,武則天當皇帝將會缺乏思想支持。當時有三種思想在左右老百姓,儒教不可用,道教和佛教還可以利用;道教利用起來不方便,還有佛教。佛教對女性是什麽樣的看法?


    解說武則天(3)


    在中古時期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但佛教沒有儒家那麽強烈,因為佛教主張此生是虛幻的,什麽才是真實的?彼岸世界才是真實的,在現實世界中男人和女人甚至和動物草木都是大的平等狀態,佛教對男女的差別沒有那麽糾纏,武則天就可以利用這一思想。首先武則天和佛教搞好關係,中國古代宗教和政治總是結合在一起,如果某個統治者對某個宗教表現出興趣,會對這個宗教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武則天給一些佛經寫過序,更重要的是還寫過一首《開經偈》,到今天翻開任何一首佛經的時候在開頭都會看到四句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這四句話是武則天寫的,一直流傳到今天。武則天利用佛教還體現在她在浩如煙海的經典中撿出一部《大雲經》,《大雲經》講的是當時有一個叫淨光的天女,統治國土若幹年之後返回上天成佛了。武則天覺得淨光是自身的寫照,她原是個菩薩,統治國土後返回成佛。武則天給《大雲經》編書,在各州各縣建大雲寺讓高僧宣講,給全國百姓洗腦,讓大家知道有一個淨光天女的故事,今天幻化成我們今天的女皇,這是武則天給自己造輿論的很好的方法。武則天可以在儒學之外的思想中尋找支持,任何一個王朝都需要思想支持,中國古代都講對天下馬上可以得之但馬上不能治之,武則天尋找思想支持尋找到了佛家,是儒家之外能夠控製人們思想的宗教。


    除了思想領域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婦女觀領域也相對寬鬆相對多元。唐朝建立之前是隋朝,再之前是所謂的南北朝,有五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問題,這些人進入中原給中原帶來北方少數民族的婦女觀。第一是主婦可以當家,我們今天看《紅樓夢》可以從中找到證據,王熙鳳裏裏外外一把抓,我們再看《金瓶梅》,西門慶的大老婆吳月娘在家裏什麽權利都沒有,這是漢人的婦女觀,從《紅樓夢》回顧唐朝,就可以知道五個民族入主中原給婦女觀帶來多少衝擊。在草原的時候丈夫出門打仗,由女人管理生產和生活。第二是婦女可以出頭露麵,清朝有句民謠:雞不叫狗不咬十七八的大姑娘滿街跑。以前凡是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權都是這樣,唐朝時婦女可以出門,現在從故宮的一些壁畫和一些唐三彩就可以看到很多婦女出門。那時婦女出門主要是搞夫人外交,當時婦女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為夫訴冤、代子求官,比如認為自己的丈夫幹得挺好但上司並不器重,婦女就可以去找上司的夫人訴說。代子求官是婦女找領導的家裏說我家有一個男孩初長成很好,為什麽不給他一個官做呢,大量婦女走出家門從事這樣的活動。當時婦女走出家門是靠騎馬,唐朝的唐三彩上有很多婦女騎馬的場景。武則天也會騎馬,有她馴馬的故事:唐太宗弄了一匹好馬,性格特別烈,有一天唐太宗在後宮對嬪妃們說有一匹馬就是不能馴服,武則天說“妾能馴之”,怎麽馴呢?武則天說“你給我一個皮鞭、一個鐵錘、一個匕首,我先用皮鞭抽它,它不服,我再用鐵錘打它,它還不服,我就一刀捅了它。”其實這是一個馴馬經也是一個馴人經,先用武力暴力折服用皮鞭打,用鐵錘打是給洗腦讓你懵了腦子反應不過來以領導的意誌為意誌了,上述都不行隻能是肉體消滅了,因為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品種越好能力越高越不容易為領導所用越可能惹麻煩這時候隻能殺掉,這是武則天一生的用人哲學,最早是在馬上體現出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唐精神:直麵歷史與經典的13堂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文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文忠等並收藏漢唐精神:直麵歷史與經典的13堂課最新章節